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影响不但对个人而言是巨大的,而且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在逐年递增,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信仰既关系着个人的发展,又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这一现象应引起各个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价值理念和信仰出现并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作为中华儿女,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时刻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因此,高校在实际教育与管理工作中有义务和责任做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将多元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冲击降到更低。本文就新时期大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路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3.
布穷 《决策与信息》2013,(11):75-75
法律信仰是实现真正法治社会的精神奈件,是现代法律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法律信仰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养成教育对青少年法律信仰的培养具有特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峻 《领导之友》2009,(6):59-6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信仰又重新活跃。对于这一文化现象,存在着一个“怎么样、怎么看、怎么办”的问题。为此,笔者以当代河北乡土社会汉民族民间信仰状况为切人点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如何培养具有法律信仰的公民是当前的重要课题,中国人民在传统的人治社会生存数千年,法律权威一直服从于行政权力,因此当下的中国公民如何能感受到法治社会的优越之处,就需要政府和公民的共同努力。公民教育就是培养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其中法律素质为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重点分析高校中的法律教育,主要提出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6.
蔡元培积极倡导的世界观教育,是其“五育”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对信仰问题的深刻思考。世界观教育实质就是一种信仰教育,指向人的终极价值关怀,主张教育应该给人以信仰,其有效途径是实施美感教育。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上掀起了层层涟漪,也对当今社会如何加强高校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有着较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信仰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问题。如何提高"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素质,需要科学预测并把握他们的信仰教育方向。笔者根据高校的实际,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提出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维度入手,利用"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全面有序地推进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8.
民间信仰是我国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适应力,对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都产生着深远影响。但是目前我国民间信仰还存在着场所管理比较混乱、与封建迷信相混杂、冲击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铺张浪费比较严重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加强依法治理和引导成为其中非常重要的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民间信仰的基本内涵,然后对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民间信仰的依法治理和引导的途径,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庞萌苗 《决策探索》2010,(12):61-62
受到信仰,是法律的生命,法律信仰又是法治的生命。要理解法律信仰在我国的作用,就应首先弄清楚法律信仰在我国的真正含义。而理论界关于信仰论和批判论这两大阵营的根本分歧,笔者认为主要在于对法律信仰的含义的理解上。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信仰缺失,制度管理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体制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问题产生了精神懈怠,影响着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对此,我们必须从精神上,组织上,管理监督问题上,以及社会关怀的各方面防止党员干部精神懈怠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许红霞 《经营管理者》2011,(9X):243-243
信仰是人的精神活动的核心,是人类得以生存的精神支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的不断加强,我国信仰危机的现象开始凸现。许多人信仰了"拜金主义"、"功利主义"、邪教,甚至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怀疑甚至是放弃,这严重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信仰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信仰教育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瑞 《决策探索》2010,(14):65-66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入发展对他们的信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信仰主流是健康的,但趋向于多样化、功利化,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困惑。为增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要从基本的概念入手,弄清楚什么是信仰,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是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而人民的拥护和信仰的前提是良法公正的实施。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的破坏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新常态下,提高中国司法公信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力保护人民利益的社会根基。社会公正视域下,努力推进司法活动利民化,强化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仰性;全面推进司法活动民主化,强化公众对司法程序的理解性;科学推进司法制度规范化,强化公众对司法结果的信任性;积极推进司法案件公正化,强化公众对司法行为的依赖性;加快实施司法主体职业化,强化公众对司法主体的监督性;合力建构司法文化立体化,强化公众对司法权威的认同性,可以有效提高中国司法公信力,谱写中国梦的法治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的逐步加深,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全球化影响,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促使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日趋明显,每一个开放的国度都必然面临相对于本土文明而言大量涌入的异种意识形态。近年来,大学生信仰宗教人数有所增加,特别是大学生基督教徒的比例有所上升,基督教在高校内的传播形势正在发生改变,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现象,剖析大学生信教的诱因,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法律信仰是法治的精神要件,是法治的内在构成要素之一。信仰是法律的精神意蕴,法律是信仰的理性形式。因此信仰法律是是实现法治的关键之一。而法律信仰目前在中国面临着特殊的遭遇和困境这是急需我们反思的。  相似文献   

16.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个人成长成才、完善自身的"生存智慧",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完成伟大而崇高使命、实现人类生命的终极关怀的旗帜和灵魂。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十分令人担忧,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实施有效的大学教育,并开展切实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早已收敛泯灭的民间信仰活动,在我省特别是一些农村已死灰复燃,并有泛滥蔓延之势。不仅普通群众,甚至一些地方的少数共产党员、干部也参加并组织了这类活动,致使在一些地方,科学抵不过迷信、唯物主义抵不过唯心主义、无神论抵不过有神论,严重危害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干扰了两个文明建设。因此,开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和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社会转型期河北民间信仰发展的基本状况、特点和作用 (一)内容各异、形式多样的传统民间信仰在我省特别是…  相似文献   

18.
一位英国教育学者曾这样说:“纵观英国历史,品德比知识重要,信仰比信息重要。”可见,道德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教育方式的成败。  相似文献   

19.
从现在到未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人将继续生活在道德与信仰的废墟中,不仅仅是商业,整个社会都将陷入一种信仰崩溃和道德失范的混乱状态  相似文献   

20.
社会大众对法治的信仰和践行,是法治中国的基础条件,是依法治国的精神支撑。要让法律成为人民的信仰,至少需要三条。本文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