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忠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9(1):52-57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和价值支撑,文化的自觉是推动城市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更高追求,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深圳,必须树立高远的文化理想和文化情怀,确立文化建设新的更高的标杆,建设文化强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向怀林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3):151-159
"文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兴国战略,对中国社会的深入发展和民族文化复兴意义重大。作为先进文化和民族文化重要代表和传承者的高校,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历史使命感审时度势,鼎新革故,重构文化建设策略,对文化强国和人类进步作出应有贡献。据此,文章提出了高校文化建设必须实现的两个转向以及如何实现两个转向的四大路径。 相似文献
3.
文化在当今时代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是否繁荣兴盛,已经成为评判这个国家强大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面临着新的历史方位,也对国家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4.
董迎春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24):1-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进一步确立"文化强国"战略的同时,明确地提出了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作为新闻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生力军。因此,在深入出版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除了积极思考管理体制的创新之外,更重要的问题是要着力研究如何解决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努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9-106
文化产业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路径。其发展意义在于通过产业的带动来弘扬中华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但当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操作层面存在逻辑偏差——重产业轻文化。为此,要保持文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应培养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共生"思维,努力构建文化产业多元评价体系,提高文化资源开发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0-13
文化强国战略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及国家形象、塑造公民良好道德素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在此背景下,随着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打造文化强省,以及如何建成文明河南的路径探索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登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4,(6):31-34
盐城发展史就是一部海洋开发史,盐城沿海开发分五个历史时期.盐城海洋文化保护开发能丰富盐城人文资源,打造盐城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魅力,促进城市发展.盐城必将从海洋走向世界,因海洋而圆盐城人的梦. 相似文献
8.
张浒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8-10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进行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强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分析了我国文化强国战略实施的现实境遇和挑战,探讨了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体布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国际化视野来看,文化强国建设需要确立文化自信以推进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确立文化自主实施文化“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更要实现文化自强,树立文化中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0.
对海洋文化概念、海洋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我国海洋文化建设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建设好海洋文化成为当务之急。并提出了几点建议:继承发扬中华民族海洋文化的优势,借鉴世界先进优秀海洋文化;培养民族海洋意识;加大政府海洋文化投入;扶持海洋文化产业,从而实现海洋强国战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1.
王登佐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1):1-5
海洋强国战略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盐城海洋文化保护开发对延续盐城文脉,打造盐城文化品牌,为盐城城市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2.
李明春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53-56
中国海洋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随着其进化与发展逐步积累、形成、发展和完善的海洋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体现,它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文化基础.全面正确地认识并深入研讨中华民族的海洋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范藻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5-31
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着“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的豪迈情感,我们的国家目标有着“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的美好未来,这一切都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人民福祉”当然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为此,就应该引入生命美学理论,即在劳动方面摆脱“异化”的处境,在社会实践中完善自我;在艺术领域远离“低俗”的放纵,在审美活动中愉悦自我;在道德世界抵挡“功利”的诱惑,在人格追求中完善自我;在信仰层面提防“迷信”的侵袭,在心灵寄托中升华自我。 相似文献
14.
程立雪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1):227-231
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大背景下,学术期刊如何适应文化行业发展新形势,在行业变革中如何继续提高自身高质量发展,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学术期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剖析造成当前困境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在新语境下提升期刊竞争力的应对策略。学术期刊发展应不断探索挖掘内外部资源,探索学术文化细分领域,促进传统学科与新学科协同发展中的科研交流,打破传统办刊思维,创新办刊模式,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为我国“文化强国”大战略下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发展服好务。 相似文献
15.
赵文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3,(5):16-18
青年是文化发展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生机勃勃的力量.加强先进青年文化建设,对于引领青年文化创造、促进青年全面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田鹏颖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9-14
文化固然可以强国、能够强国,但并不是有了文化,哪怕是优秀文化,就自然而然地可以并能够强国.文化自觉是人们对文化深层本质、文化历史责任、文化赓续规律的正确把握,是文化强国的认识论前提;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文化生命力和文化创造力的坚定追求,对自身文化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的自我认同,是文化强... 相似文献
17.
郑敬斌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6):1-3
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梦"是"中国梦"的现实蕴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梦"的战略地位,决定了"中国梦"的真正实现有赖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梦"的追寻。因此,当前,我们要从明确战略地位、加快社会发展、推进文化创新、提高文化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入手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梦"的实现,从而为"中国梦"的实现增添力量。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人心,公民道德素质全面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突出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效避免西方文化霸权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需要.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把握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更加务实的行动落实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任务、以更加扎实有力的措施践行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强国反思:文化推广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推广对于中国文化大国、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不可或缺.从CNKI和其他搜索引擎寻获到的信息显示,我国文化推广的理论架构没有形成,文化推广的基础性研究没有形成气候,文化推广事业没有真正蹯上轨道.国人已经认识到了文化推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官方和非官方的文化推广研究和文化推广活动日渐活跃,例如孔子学院和汉语传播研讨会等.文化推广是靓丽自己、福及人类的事业,只有潜心研究并加倍努力,才能够把文化强国的文章做好. 相似文献
20.
生春鸿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2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大国思维.国际化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跨越文化不自信之“坎”树立文化中国的国家形象,努力实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