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美国次贷危机看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金融创新作为金融领域各种要素的重新优化组合和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既有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金融安全,也有可能带来金融脆弱性、危机传染性和系统性风险,从而对金融安全产生负面冲击。实证研究表明,在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升级过程中,金融创新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金融创新—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金融再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如果金融创新信息披露充分,金融创新风险管理有效,金融创新监管到位,那么,金融创新仍然是规避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梁涛 《创新》2013,(6):14-16,25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表明了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的过度金融创新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个体利益,影响公平交易,而且还会破坏金融业生存及发展的基础,威胁一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最终会反作用于金融创新,抑制金融创新的发展。文章从辨析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创新的关系入手,研究协调金融创新速度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程度的方法,基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金融创新需要把握的原则,思考其对中国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金融经济周期是通过金融体系传导而形成的经济持续性波动和周期性变化,其微观基础是金融加速器理论,它重点关注信用波动和资产价格波动,探讨金融因素基于资产负债表渠道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传导和扩散机制。金融经济周期比一般商业周期的发生频率低但持续时间更长,银行信用和房地产价格是识别金融经济周期的两个核心指标。金融经济周期在不同国家可能呈现出不同特征,往往和一国的货币政策框架及其经济结构变化有关。为妥善应对金融经济周期,货币政策应该充分考虑金融加速器效应,建立将货币稳定、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三者统一起来的宏微观审慎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在资金规模、产品结构、投资取向和金融环境层面存在多重金融困境,急需包括债券市场创新、消费金融创新和中小企业融资创新在内的全方位金融创新。但是金融创新会衍生金融风险,威胁金融体系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金融风险具有明显的城镇化特征,无论是存量风险的累积,还是增量风险的形成,都与城镇化进程紧密相连,金融风险的传导将通过财政路径、消费结构路径、资产价格路径、产业结构路径对新型城镇化产生不同维度的影响。因此,通过构建金融风险的预警系统,建立金融风险防范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约束机制能够在事前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防范;通过金融监管创新以及实施合理的风险化解救援措施,能够在事中和事后最大限度地对金融风险进行缓释和控制。  相似文献   

5.
资产证券化在演进中形成了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及结构复杂的发展态势,并在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经济领域显示了风险积聚和释放的威力.运用马克思的经典经济学理论,阐释资产证券化的经济学本质是虚拟资本虚拟化.作为以信用为基础的虚拟资本的虚拟化过程和社会资本周转的加速机制,资产证券化并不是次贷危机的真正原因,但证券化本身所包含的风险不容忽视,必须通过适度监管,保障资产证券化在金融稳定框架内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生态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兰生 《学术交流》2007,(10):82-86
农业政策性金融生态系统由生态主体、生态环境和生态调节构成,其具有主体弱势性、环境脆弱性、主体与环境关系的超紧密性等特征。农业政策性金融生态主体较好地履行了职责,资产质量持续改善,经营利润大幅增长,但支农功能不健全,可持续发展能力需强化。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上有利于农业政策性金融生态主体的发展,但也存在影响生态主体发展的不利因素。改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生态,要从再造农业政策性金融生态的主体和优化农业政策性金融生态环境两个方面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7.
对金融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是金融领域的两大支柱 ,任何偏颇都将使金融界失去作为经济发展第一推动力的功能。金融创新或金融活动与金融系统的稳定相匹配 ,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再认识必须给于同样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资产证券化是近 30年来金融领域的重大创新之一。由于其具有创新的融资结构和高效的载体 ,满足了各类融资者和投资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从而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资本市场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金融产品。资产证券化产生的动因是活化抵押贷款二级市场 ,随创新的深化 ,人们将其发展成为沟通传统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一个有效通道。资产证券化起源于美国 ,现在已形成一种资本市场创新趋势。改革开放以来 ,持续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对资本一直有着旺盛的需求 ,因此 ,目前在我国推行证券化融资工具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9.
蒋序怀 《探求》2013,(3):97-103
2013年3月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正式协商阶段,这将对东亚地区货币金融合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文本从两方面进行阐述:一方面,中日韩自贸区将为东亚货币金融合作迈向区域汇率稳定阶段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有利于亚洲外汇储备基金向集中管理转变,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中日韩自贸区的建设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东盟和美国带来经济和贸易威胁,这两个利益主体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其行为势必会妨碍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顺利进程,促使中日韩决策者在进行自贸易区建设时要进行全方位的考量.  相似文献   

10.
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伟 《浙江学刊》2004,116(1):155-159
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金融发展理论认为金融通过动员储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了经济增长.但金融危机不断爆发的事实表明金融并不总能促进经济增长.如果金融系统不稳定,金融非但不能促进经济增长还会造成经济危机.三代金融危机理论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造成金融不稳定的因素.本文认为三代金融危机理论虽然刻画了金融危机的一些特点,但都不能充分地解释危机发生的原因.本文进一步指出,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影响的,金融发展理论和金融危机理论是内在联系的;三代金融危机理论之所以不能很好地解释金融危机,其原因是它们忽视了经济增长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金融市场的演进经历了从投资者“买者自负”到微观金融组织机构“卖者注意”的历程,伴随着商业实践的演变,最终引发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群体出现分化。非专业的金融投资者逐渐与消费者的身份发生融合,并最终嬗变为新的一类市场主体即金融消费者。基于微观金融组织机构的“经济人”理性选择,以及彰显于微观金融组织机构与金融消费者之间的社会分层现象,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内容复杂化的金融背景环境之下,应转变法律理念来对金融消费者予以倾斜保护,并建构体现实质公平主旨的金融法律制度规范。就我国目前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维权成本与维权收益二者间的严重失衡问题,以及基于金融消费者与微观金融组织机构博弈失利的结果表现而言,建构理性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成为应然选择。应建立投资分类保护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筑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横断化”法制,以实现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市场理性规则秩序的回应与契合。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的风险监管:日本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虹 《日本研究》2009,(1):18-25
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的混乱仍在持续,无论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均呈自由落体式下跌,其速度之快势头之猛大大超出了市场预期,次贷危机形成的预期损失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恶化。因此,可以说危机将全球金融市场卷入了一个几乎无法解脱的困境: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间的负面作用相互影响,使市场在不断恶化的局面下无法对风险重新定价。更令市场恐怖的是,这次世界性危机何时结束,至今仍无人能够做出明确的判断。本文仅就日本在此次危机中所承受的冲击,结合日本金融体系的特点,探讨金融风险监管的必要性。同时,针对证券化金融商品信用评级中的风险,强调完善金融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这不仅是抵御金融风险的应急措施,而且是提高金融业附加价值,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韩秋 《求是学刊》2003,30(4):62-65
资产证券化作为 30多年来最重要的一种金融创新 ,因其构思精妙、功能独特而在金融市场中显示出巨大的发展优势。我国在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 ,能否引入这一创新 ,以及如何引入 ,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界定资产证券化的内涵着手 ,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趋势 ,分析了我国引入资产证券化创新的客观必然性 ,然后结合我国实际 ,探讨了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几种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夏,美国住房市场价格下跌,由此引发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凸显出近30年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重大结构性转变,金融化的资本主义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如何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金融化及其危机,也成为政治经济学研究面临的重大问题.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希腊学者科斯塔斯·拉帕维查斯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出发,在吸收盎格鲁-撒克逊政治经济学和日本宇野学派货币金融理论的基础上,从金融化的货币特征、金融与资本主义生产的关系,以及金融利润的来源与本质等角度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金融化理论.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金融快速发展,在调节房地产市场运行、保持金融市场稳定、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关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之间的研究也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只有理清房地产金融创新的理论脉络,才能把握好房地产金融创新的突出特征,只有辩证地理解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的关系,才能在规避金融风险的同时,适度推进房地产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16.
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不断曝出金融欺诈丑闻,以投资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面临信任危机.金融机构违反中立原则、从事有冲突的交易或提供虚假信息为自己牟利和损害投资者利益等等,是金融欺诈的主要形态.同时,政府设置金融"安全网"形成对金融机构的逆激励、"大而不倒"的道德风险以及由此形成的政府救助实施中的欺诈行为也备受关注.当前,美国金融欺诈频发,除了利用人们期望获得高收益的心理外,更无法忽视金融自由化兴起以后形成的金融工具复杂化的专业技术基础和金融监管弱化的制度环境以及金融全球化所带来的跨国监管困境等因素.对美国金融欺诈的研究,为中国的金融发展和金融监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审慎金融创新,强化金融监管,改革金融机构的激励机制;强化审计、法律等外部监督以及加强投资者教育.  相似文献   

17.
日本经济复苏的最大隐患源自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金融脆弱性。这是从金融体系所应发挥的基本功能这一现代金融经济学的理论视角 ,利用翔实的数据和资料揭示现代日本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其特征所得出的结论。金融体系的健全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不完全的金融市场中表现得尤为显著。相信这一研究成果对我国目前的金融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金融文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广志  尚文秀 《社科纵横》2006,21(12):138-139
金融文化是金融活动中各项制度、章程、措施、经营理念、经营目标、自身定位、价值取向、金融从业人员的道德以及客户感觉的总和,是保证正常金融秩序,约束金融主体行为并对其他行业产生影响和让客户感知的无形“意识集合”,具有多重性质和复杂的构成体系,必须从长计议、认真建设。  相似文献   

19.
金融抑制及其局限性、金融深化及其内在缺陷性、金融约束及其政策取向 ,决定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应确定以金融深化为改革的终极目标 ,以金融约束为必要手段 ,协调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张荣刚 《唐都学刊》2005,21(5):112-115
中国分业管理的金融体制下金融控股制度演进的主体动因是追求垄断利润、创新空间、规模经济和资产弱专用性,金融机构利益先占和战略布局、管理机关有限默许共同形成了需求诱致型与中间型制度变迁的全面综合的制度变迁逻辑,提出金融控股应通过外在制度移植式变迁与核心制度创设式变迁的全面综合,实现金融控股的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