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海滔 《职业》2008,(4):44-45
人才招聘进入了新一年的高峰期。通过人才市场的招聘会找工作,招人才,图的是机会多、成功率高。但现在,这一曾深受广大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喜爱的人才集市,其成功率却让求职者很受伤。很多求职者在参加完招聘会后感到自己投放的简历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音信。在人们熟悉了大集市的人才招聘方式之后,也越来越感到集市招聘存在的弊端人满为患、成功率低、信息掺水……越来越多的招聘企业和求职者对人才市场开始失望。  相似文献   

2.
人才招聘进入了新一年的高峰期.通过人才市场的招聘会找工作,招人才,图的是机会多、成功率高.但现在,这一曾深受广大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喜爱的人才集市,其成功率却让求职者很受伤.很多求职者在参加完招聘会后感到自己投放的简历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音信.在人们熟悉了大集市的人才招聘方式之后,也越来越感到集市招聘存在的弊端:人满为患、成功率低、信息掺水……越来越多的招聘企业和求职者对人才市场开始失望.  相似文献   

3.
林泽炎 《职业》2003,(7):6-7
这个季节,正是大学毕业生唱着“打起背包就出发”,扬起职业生涯风帆的时节,也是非典过后才市重张开业,众多企业虚位以待,上演人才争夺大战的火爆时刻,但我们的耳边却时常萦绕着求职者找不到理想工作和招聘单位寻不着合适人才的抱怨。如何求职和面试,怎样让招聘者一见钟情?如何招到能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人才,怎样才能降低人才成本提高招聘效率?面对这些问号,一两本纸上谈兵的专业著述很难给出所有的答案。于是有不少求职者打来电话渴望编辑部为其找到引路灯塔式的求职宝典;也常有招聘经理发E-MAIL过来表达企盼掌握点石成金的觅才方略之愿望。带着一份责任和任务,我们在非典过后的炎炎夏日深入人才市场,连线求职应聘者,走访企业和专家,从实用的角度编采了一组文章,其中既有企业人事经理坦诚亮出的招聘家底和“核心秘密”,也有经历过失败与曲折的求职者的内心感悟;既有各大名企耳目一新的招聘方法集纳,也有业内专家对求职招聘者所陷误区的指正……它算不上宝典,但可以给你一些另辟蹊径的思路;它也称不上指南,但能够给你一个实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凯 《职业》2013,(31):70-72
由于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不管是应届毕业生还是社会求职者,找工作都越来越困难。这一事实使许多求职者慌不择路,甚至只关心自身条件是否满足招聘单位要求,而很少关注招聘单位的情况。其实,在求职的过程中,认真了解求职目标单位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求职者能否成功应聘,也关系到其将来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更关系到他今后的职业理想能否实现。  相似文献   

5.
骆潇 《职业》2002,(8):7-9
制作简历,进招聘会,找职业中介……找工作的人,没赚钱先得花钱,外地的求职者更是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现在,全国已经有100个城市实现了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免费服务,外地的求职者,尤其是农村劳动力,能享受到这份免费的求职“午餐”吗?  相似文献   

6.
现在用人单位一般是通过公开招聘的形式。招揽人才,这就使得求职者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从接受材料,到面试,再到复试,要经过几轮的淘汰。而且有的用人单位还用一些“怪招”、“怪题”来考察求职者,这就要求求职者要有充分的应聘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和经验准备。然而,很多人在知识准备方面比较充分,在心理准备和经验准备方面则很缺乏,容易步入到一些应聘误区里。求职材料,华而不实求职应聘前要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和特长做较充分的材料准备,但一定要切忌华而不实。2000年南京大贺国际广告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程静小姐在面对3000…  相似文献   

7.
据报纸披露的数字,全球每天约有2000万条就业信息在网上发布,有3000多万人在网上发出求职简历。艾瑞市场咨询近日发布的《2006年中国网络求职者需求研究报告》表明,在中国,网络求职已成为求职的主要方式之一,超过半数的求职者认为网上招聘能让自己找到工作。  相似文献   

8.
求职定位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人们的就业观念在变,就业方式在变,求职的技巧也在变。您想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吗?那么不妨掌握今日用人单位招聘职员的原则是尽征避免在众多不相关的求职者身上浪费时问,尽快发现那些潜在的、有用的人才。而求职者也不想浪费自己的精力,期望尽快物色到一个好的“婆家”、口而.促求双方都在力求“定位”。如今有企业形象定位、广告宣传定位、……而求职定位的技巧又是什么呢?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哪些单位有空缺有经验的求职者常提醒道,你的就*机会不一定是在那些声名赫赫、历史悠久的老牌大公司卫,而很可能是在那些…  相似文献   

9.
锐词     
《职业》2012,(4):4
群体求职指一部分求职者喜欢几个人聚在一起找工作的现象。他们认为一个人的力量薄弱,因此希望通过群体求职来壮胆。而实际上,组团应聘的方式让一些用人单位不能接受。多数企业希望录取独立自主的员工,而非一群没有求职重点的应聘者。  相似文献   

10.
《职业》2003,(6)
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各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招聘计划,然而在这非常时期,有一种人才求职和招聘方式,却因其高效、快捷、安全而受到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青睐,这就是网络求职。结合我们工作中接触到的一些情况,在此介绍一些在全国有影响的人才网站,希望对单位和求职者能够有一些帮助。本介绍排名次序不分先后。  相似文献   

11.
7月份是招聘的旺季,各高校应届毕业生将正式走上社会求职。随着职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找工作的急切心理,设下花样百出的陷阱,谋求利益,让求职者防不胜防,工作无望又落得满身伤痕。因此对刚刚  相似文献   

12.
圆子 《现代妇女》2010,(11):60-60
我从师范大学毕业.就想当个老师,可是到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老师的工作并不是很好找.而且要求还很多,每次招聘考试,笔试通过,可是一到试讲就被淘汰。从毕业到现在我已经参加过十几场老师招聘的考试。现在的我一看到招聘教师要试讲.干脆就不考了。  相似文献   

13.
一夜情并不是男人的专利 现在的女人,在求职机遇和工作待遇上,天天要求男女平等,可心里却总觉得自己柔弱无助,生怕被男人欺负了,一点没把心态放平等。否则,有过一夜情的男人为什么不能嫁?换个角度想想,那女人还尝了一晚的新鲜爽快呢,男人能因为一时她失守就认定她不洁身自爱娶不得吗?  相似文献   

14.
郝建  莫莫 《职业》2004,(5):50
学生求职多"赶场" 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主要通过何种途径找工作呢?参与调查的2366人中,有536人选择了去大型的综合招聘会或者专场人才招聘会寻找机会.占参与调查者的22 7%.每年2月都是求职招聘的高峰,光北京就有9场人才招聘大会.每次招聘会都人头攒动.显而易见的是.学生在其中占了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5.
职场充电,注重长效避短视——职业培训与就业力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很多求职者通过参加职业培训提升就业力.从而使自己在求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智联招聘特别进行了"职业培训与就业力调查",在为期两周的调查中共有6000余名职场人参与.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否亲身参加过职业培训,超过八成的职场人都认为职业培训对于就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元祥 《职业》2008,(11):46-46
在人才市场越来越买方化的今天,不少大学生求职都有一些失败的经历。尽管招聘者的权力对求职者的去留具有决定性影响,但求职者因自身问题而导致应聘失败的也不在少数。招聘方的行为我们无法左右,但自身的错误总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就可以大大提高求职成功的几率。  相似文献   

17.
杨莉 《职业》2009,(16)
求职简历是招聘单位了解应聘者的第一扇窗口,是毕业生自我宣传、自我推销的有效媒介,也是求职者与招聘单位沟通的第一通道.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求职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写出一份既符合自己风格、反映自己能力,又能在成百上千份简历中脱颖而出的求职简历成了很多毕业生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元祥 《职业》2008,(31)
在人才市场越来越买方化的今天,不少大学生求职都有一些失败的经历.尽管招聘者的权力对求职者的去留具有决定性影响,但求职者因自身问题而导致应聘失败的也不在少数.招聘方的行为我们无法左右,但自身的错误总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就可以大大提高求职成功的几率.那么,大学生在求职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9.
在2010年,职场招聘重现活跃,但机会当前,职场人却患上了选择焦虑症.在现实求职过程中你经常遇见的问题是:两家给你.offer的公司,一个邀请你去做"鸡头"、一个进去了只能做"凤尾":费尽千辛万苦通过N多轮面试,却在入职前发现这家公司有很多让你"看不惯"的事情;在面试过程中你和面试官相谈甚欢,让你颇有惺惺相惜的感慨,可是这家公司明显还处于创业阶段,朋友们都警告你说不要被花言巧语蒙骗……找不到工作是烦恼,当工作机会突然来敲门时你又不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20.
朱海滔 《职业》2007,(22):38-40
7 月份是招聘的旺季,各高校应届毕业生将正式走上社会求职.随着职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找工作的急切心理,设下花样百出的陷阱,谋求利益,让求职者防不胜防,工作无望又落得满身伤痕.因此对刚刚出道、涉世未深的毕业生来说,需擦亮眼睛, 谨防求职陷阱,避免精力和财产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