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孝道的论述是《论语》的重要内容之一,概括来说孝即子女,晚辈敬仰与追念祖先,秉承先道,赡养、尊敬父母。行孝要赡养、尊敬父母;要态度谦和,不违礼;要继承文志或父道。在现代社会,孝道虽有古今和城乡差别,但仍具有其现代价值,是维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道德规范,我们应在全社会大力推行新时期的孝道教育。  相似文献   

2.
传统孝道的现代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重视孝亲是中国人的传统,但是目前养亲却成为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五四”以来对孝道的批判为孝道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传统孝道的丰富内涵为孝道的现代化提供了可能性,现实社会中的“老而无养”和道德滑坡是孝道现代化的必要性。建立新的孝道文化,有必要使孝回归家庭,在尊敬的基础上把家庭供养与社会养老、物质供养与精神赡养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善事父母"是传统孝的本意,在此维度上,精神赡养应是传统孝道的内核。传统精神赡养的内蕴表现为以家庭输送为管道、以"用情"为实践要求和以"顺老承志"为格序等特征。在现实境遇下,精神赡养的实现遭遇到了赡养管道狭窄化、赡养要求去情化和赡养格序模糊化等窘境。重构现代精神赡养观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建立以老年人自我—子女—社区机构赡养为一体的输送精神赡养的新管道;将心孝观的认知和实践作为推动精神赡养的新机制;将提倡有尊、有乐、有为作为现代精神赡养的新格序。  相似文献   

4.
韩婴编写的《韩诗外传》非常重视孝道,认为推行孝道有利于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孝主要表现在赡养父母、尊敬父母、劝谏父母、祭祀父母等方面,这和先秦儒家的孝道观基本一致。韩婴发现了忠孝之间的矛盾,但并没有提出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案。韩婴主张通过统治者以身作则带头行孝,兴办学校对民众进行孝伦理教育等措施培养社会成员对孝道的认同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佤族孝道文化主要包括善事父母、尊敬老人、孝敬是"礼"、尊祖敬宗四个方面,在凝聚民族情感、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决"中国式养老难题"提供了重要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6.
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赡养老人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中国国情决定了家庭养老化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然是养老的主要途径。儒家孝道思想对解决这一问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儒家孝道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孝道观念在中国近现代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这些批评至少可以分为三种:它是抽象的,局限于个人、家庭之中;它是单向度的,忽略了父母对于子女之爱;而且,从现代民主社会构建的角度看,孝道不能成为其基础。对于这些批评,现代思想家同时做出了一定的回应,从而多方面地勾画出合理的孝道观念的轮廓,挖掘出孝道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传统社会中精神赡养的实现机制主要是由孝道来体现的,而在现代社会,孝作为老年人口精神赡养动力机制体现出弱化趋势。关怀伦理的情感性、境遇性以及关系性的内涵特征与精神赡养实践要求具有契合性。关怀伦理嵌入老年人口精神赡养实践,可从以老年人自我关怀为基础、以家庭子辈关怀为支撑、以城乡社区机构关怀为依托、以国家政府关怀为保障维度来构建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9.
论现代家庭的孝道"错位"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孝"的思想经过了历朝历代的丰富和发展,至今仍成为调适父母与子女关系的行为规范.然而在现代的许多家庭中,孝道出现了"错位"现象.本文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对孝道的重新归位,并以法律形式给予孝道应有的地位,运用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利用道德评价作用来规范社会的敬老道德行为,以待重振社会孝道,构建家庭新型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论儒家感恩文化的核心理念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感恩文化是中国传统感恩文化的重要思想来源,其核心理念是儒家孝道。儒家感恩文化核心理念的内涵具体表现为感恩生命、珍惜生命;孝敬父母、遵从父母;感恩宗族、崇拜祖先;感恩自然、效忠国家。儒家感恩文化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哲学价值、伦理价值和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史哲》2015,(4)
<正>在《礼记》中,慈列在人伦之义的第一条,"何谓人义?父慈,子孝"(《礼记·礼运》)。但是,与孝、仁相比,它在儒家思想传统中并未获得足够的重视。孟子言必称尧舜,并将尧舜之道归结为孝悌。舜的父亲对舜很不好,但舜依然恪守孝道。此做法后来被视为孝道之典范。从中也可以看到,父母对子女是否慈爱,并不那么重要,父母没有因为不够慈爱而受到非议。但孝道不同,即使在父母未尽慈爱之道的情况下,也依然需要遵守。另外,由于慈爱在动物界也很普遍,孝爱则几乎没有,后者更  相似文献   

12.
论孝道在我国农村养老中功能弱化的原因及其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和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历史上的原因,传统的孝道遭受到了严重的扭曲,孝道在当前农村养老中功能弱化.这突出地表现在尊老养老观念淡化,长幼地位颠倒,不尽赡养义务和虐待老人,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等方面.为此,要解决好农村养老敬老这一问题,必须采取以德养老和以法养老相结合,但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孝"的道德意识,使农民发自内心地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爱老、敬老、养老.  相似文献   

13.
孝道传统在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中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在当代孝道教育中既要克服传统孝道的消极内容,又要汲取传统孝道的精华,根据我国当代农村的现状,通过建立新的孝道规范、健全法制、充分借助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孝道教育等途径,使孝道在新农村建设中得以弘扬.  相似文献   

14.
孝,这种为人子者内心对父母的思慕和感激之情,不但具有家庭伦理、道德规范的意义,而且是中国人实现终极关怀的主要依托.学界多关注孝道的内容、如何去行孝等伦理问题,却忽视了为何要行孝的形上根据问题.孝道既是孝子亲情的体现,又是遵循天道规律以尽人事的表现.儒家孝道的哲学意义在于其具有的“报本反始”的精神和其作为君子仁人“诚明天道”的独特方式.儒家大孝的代表人物曾子,以孝来建构他的道德生命,实现其安身立命之依托.  相似文献   

15.
孝道伦理是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社会生活的文化精髓,在传统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老龄化社会压缩了孝道伦理的生存空间;同时,孝道伦理与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式微加剧了老龄化社会带来的社会风险。解决老龄化社会的诸多问题,要重新重视传统孝道伦理的作用,倡导幸福老龄社会。  相似文献   

16.
近代非孝运动对传统孝道进行了全方位地批判,尤其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批判尤为激烈。五四之后三十年间,现代儒者回应挑战,对孝道进行重新解释。总体上看,双方一反一正在解决共同的问题:孝道如何应对时代,应对现代化的要求。非孝论者批判传统孝道移孝作忠成为专制社会的制度基础,现代儒者则努力强调孝道作为亲子伦理的意义;非孝论者认为传统孝道强调子对亲的单向义务伤害乃至牺牲了子的权利,现代儒者认为整体上儒家伦理关注关系双方的规范,同时强调单向纯义务作为个体自主选择的崇高道德意义;非孝论者认为传统孝道束缚个性发展,现代儒者则努力挖掘孝作为人之天性、本性所具有的个性完善的意义。双方的论争为当代讨论孝道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个人德性之孝的重要作用可由家庭推扩向国家、社会;孝的义务一定要建构在情感基础上;孝可起到实现人生终极价值和不朽意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先秦儒家的孝道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认为孝不仅是指从物质上赡养父母,而且包括精神上尊敬父母。孝是实行仁的根本,由“孝亲”推而广之则是“泛爱众”的仁德。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关于孝的思想,并把它推广为普遍的社会道德。《札记》等典籍中也有许多关于孝的阐述。在当前把握并弘扬先秦儒家孝道,对于维护家庭与社会稳定,建构符合时代精神的伦理道德体系,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精神赡养"是一种高级赡养形式。传统孝道理论、德性理论和唯理性道德理论应用于现代老年人口"精神赡养"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困境。关怀伦理作为一种新兴的道德理论,因其自身的理论特点而具有聚合性、柔性和过程性等理论品质。关怀伦理应用于指导老年人口"精神赡养",可以很好聚合各种关怀主体、精准供给情感和规约关怀全过程,彰显出实践指导意义的合宜性。鉴于此,关怀伦理应用于指导"精神赡养"实践可以看作是理论转向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中国是在"未富先老"的境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这种特殊国情决定了家庭养老还具有很大的必要性,而墨家孝道则是老龄化社会家庭养老的重要思想保障。"利亲"有利于老人在家中安享晚年;动机与效果统一的孝道原则有利于父母得到儿女真心真意地孝;孝与兼爱一致有利于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养老事业中来。  相似文献   

20.
传统孝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传统孝道思想有一个产生、发展、嬗变的历史过程,不同历史时期的孝道思想,其具体内涵及意义也有差异。传统孝道思想内容庞杂,良莠并存,既包含着积极因素,也包含着消极成分。对此,我们要进行辨证地分析评价,摒弃其消极因素,吸取其精华并结合时代要求加以改造,建立起新型的现代孝道观,实现其促进社会和谐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