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析北京的少数民族及其民族工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京的少数民族工作既有特殊性 ,又有代表性。北京是少数民族的散杂地区 ;少数民族的数量虽然不多 ,但其民族成分在全国最全 ;北京作为首都 ,聚集着许多少数民族的优秀代表人物。首都的社会和政治地位决定 ,北京的少数民族工作应走在全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2.
去年9月,来自全国各少数民族的4500多名演职员汇聚北京,举行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为首都人民倾情奉献了33台剧(节)目、77场演出。这届会演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婉转的歌声,奔放的舞姿,充分展示了我国少数民族绚丽多姿的民族艺术,展现出各民族团结协作、共同建设伟大祖国美好家园的精神风貌。这里撷取部分节目,以飨读者。欢歌曼舞汇京华@袁艺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构建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各项事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就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为此应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增强各民族之间、各民族内部的团结、友爱、协作,千方百计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实现各民族的协调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民族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对武汉市民族关系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指出:武汉市制定规范民族法规政策,保证了少数民族在政治、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少数民族居住的散居化趋势明显,扩大了民族间的交流;少数民族从事职业多元化,扩大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层次;民族通婚率的提高,有利于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保障,成为武汉市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民族迁徙是解读我国民族关系格局的重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中国少数民族的迁徙,不仅是认识和解读我国各民族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认识和解读我国多民族格局形成、发展以及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古代少数民族通过东西和南北向的迁徙,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得到了广泛而密切的交流。社会经济发展、自然生态环境的变迁、战争和民族政策的变化促进了民族的迁徙。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迁徙使有关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化,促进了有关各民族族体的交融和整合,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涵化”;少数民族内迁对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新世纪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上。要解决民族问题,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就应该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建立产业经济群落,选准民族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加强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只有各民族共同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民族团结,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今天各民族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已被各界人士普遍关注.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得到了令人信服的发展.但是,应该承认,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有诸多不足之处.少数民族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各民族的文化水平,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四化建设和繁荣发展培养建设人才.民族教育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切实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普及教育,使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国家遵循民族文化发展的原则和规律,坚持把民族文化保护纳入文化发展总体战略,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特殊政策措施,大力促进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发展中呈现出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9.
今年七月中旬,国家民委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民委系统民族理论工作座谈会提出,民族理论研究工作,要坚持为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要加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研究,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四化建设的发展。 这次座谈会明确指出,抓好民族理论工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创造性地领导了20世纪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建立新型民族关系的伟大实践,使各少数民族走上发展振兴、共同致富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解决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发展方面作出重大贡献,创造了成功处理民族问题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1.
秦以后的两千多年中,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体制经历了一个特殊的发展过程。研究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制发展的特殊性,历史地联系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体制、总结经验教训,对进一步完善和改革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体制,促进各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有意义的。(一)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体制,最早从秦代开始。秦统一后,在少数民族地区也设置郡县,但由于各民族的社会发展、经济类型、文化习俗等与内地差异较大,因此,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体制采取了一系列与内地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不仅对于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振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加强各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浅谈我国城市民族关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但其人口绝对数量达9000多万,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我国的民族问题从整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民族问题和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的民族问题。过去我们的民族工作对象和重点主要放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下称民族地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打破了各民族的封闭状态,使各民族间的交往和接触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从民族地区走出来,散居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从而使杂散居地区的民族问题日渐明显和重要,这种情况在城市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一、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党和国家一贯十分重视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十分重视不断改善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帮助少数民族发展进步的方针政策,经过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事  相似文献   

15.
民族学院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而创办的社会主义新型学校。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备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根据这些方案,1951年6月11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设立干训班,并在西北、西南、中南和有关省、区也成立了民族学院,均设有干训班。根据工作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根据我国各民族历史的和实际的许多具体情况,对于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采取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体现了党和国家坚决贯彻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这对于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均起了重大的作用。40年来的事实证明,我国各民族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来,在  相似文献   

17.
加快单行条例的制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就是要在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使有着一定聚居区的少数民族,有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的权利,从而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地位,充分发挥各民族人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保证各少数民族按照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发展经济和文化事业,促进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巩固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相似文献   

18.
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和发展了中华文化,这既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也是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基因。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中,文化适应是文化交流的主流,是汉族流动人口同当地少数民族居民之间民族关系丰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汉族流动人口原有的文化不断变化,吸纳了当地少数民族的一些文化元素;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也在互动过程中吸收新的文化元素、吸纳新的思想观念。各民族文化不断重构与整合的过程,思想激荡、文化辉映,对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和文化互鉴互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加速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事业,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我们党和国家奉行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建国三十多年来,党和国家在消除历史上形成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与内地事实上的不平等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做了大量工作,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成果,有了成倍或几十倍的增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边牧区,变化尤为显著。在新形势下,搞好少数民族地区的商品流通,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工农牧业生产,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建设祖国边疆和巩固国防,关系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维护国家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团结与稳定、社会的和谐发展,作者利用甘肃省359个少数民族成员的民族认同调查数据,从群体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四个维度对甘肃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感较为强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高度统一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弱化的趋势;民族认同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为此提出了加快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加强国家认同的教育和培养;完善我国的民族政策等提高少数民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以民族认同促进国家认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