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赞干布时期藏族基本法律制度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赞干布时期是藏族法律制度由分散的习惯法向统一的成文法过渡的时期。本文在借鉴继承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西藏的观世音》一书中记载的有关法律资料对松赞干布时期藏族基本法律制度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松赞干布是七世纪最为知名的藏族历史人物。他在位期间,平定内乱、制定法律、创造文字、开拓青藏高原,对古代藏族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藏文古史籍对松赞干布的一生业绩推崇备至,记载甚详。近几十年来,国内藏学界中研究松赞干布的不乏其人。各民族的许多知名专家学者根据诸多的史料,著文立说,考证其生平,研讨其历史功绩,可以说,以往对松赞干布的研究,硕果累累,前辈的成绩,足以令今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3.
论藏族早期的法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措 《青海民族研究》2006,17(1):132-135
从近几年的藏族法律研究而言,其上限大多起于松赞干布(公元7世纪)时,忽略了对松赞干布以前数千年的法文化生成演变和传承历史的研究。探讨藏族法律和法律文化的缘起,史前时期和邦国时期的法律文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对藏族早期的邦国时期的法律文化之缘起及其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以此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说起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问题,最好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历史。西藏历史上有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叫松赞干布。公元七世纪,他统一了西藏各部落,建立起历史上著名的吐蕃王朝,创造文字,制定法律,发展经济,吐蕃强盛一时。从此,西藏民族开始走向文明社会。松赞干布实行睦邻政策,先向西邻尼婆罗(尼泊尔)迎娶墀尊公主为妻;后向东邻唐王朝求娶文成公主为妻。两位公主,特别是文成公主带来中原文化,给西藏社会发展以重大影响。吐蕃王朝崩溃后,形  相似文献   

5.
普次 《西藏研究》2005,(3):66-71
文章根据现有的历史文献资料,从内容和形式上对松赞干布时期的吐蕃教育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吐蕃的官办“学校”教育始于松赞干布时期。  相似文献   

6.
唐代,自文成公主下嫁吐蕃藏王松赞干布始,汉藏两个民族就有了亲善友好的关系.当时,这种汉藏和亲关系的建立是与吐蕃名臣薛禄(或论,意为大臣)东赞这个传奇式人物分不开的. 吐蕃藏王松赞干布为和大唐  相似文献   

7.
试论民族关系的调节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调节、社会调节和法律调节是调节民族关系的三种主要方式。本文认为:在行政方面,我国目前已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范围广泛的政策调节体系;在社会上,形成了以个人、团体和舆论为内容的民间调节体系;在法律方面,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以其他专门法律为补充的民族关系法律调节体系。  相似文献   

8.
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一位眼界开阔、具有胆略和远见的政治家,是杰出的民族英雄。据史书记载,他13岁就登上赞普宝座,执政二十余载,使一个四分五裂的青藏高原得到了统一,为发展和加强藏汉民族以及其他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对我国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发展建立了功勋。他的政治、经济思想在藏族(尤以吐蕃时期)历史上起过激发人们上进的作用,是藏族古代文化遗产中一笔宝贵财富。后人为宣传其政治、经济主张辑成《松赞干布遗训》,在藏族人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其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经济主张及其社会影响,进行探讨,对于研究藏族古代经济思想史,帮助我们认识西藏、解决西藏问题是很有益的。对松赞干布研究已有很多成果,本文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松赞干布的经济思想作初步探讨,请专家学者匡正。  相似文献   

9.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安葬在何处? 关于这个问题有多种传说,但传说终归是难以置信的。据史书藏文《新红史》记载:松赞干布“死于彭域塞莫岗,随后建陵于琼结索达。其间填以稀有之珍宝,称此陵为松赞干布陵,今仍称此名。”《松赞干布遗训》中记载说:松赞干布墓葬于琼结之雅隆顿卡塘,墓名称“红陵”。《松赞干布年谱》中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方立法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民族地方得以发展的法律保障。但是至目前为止,作为民族地方立法的重要法律形式,即自治条例,在我国的5个自治区仍然是一项空白。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制定《自治条例》为例,阐述了加快民族地方立法工作的基本依据、所需条件、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等,以期对民族地方立法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据藏文史籍记载,从七世纪中叶吐蕃王松赞干布时代开始,藏族就有了自己的文字,从而也就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具有这样悠久历史的古代文明,在我国五十五个兄弟民族中,除汉族之外确实是少见的。藏族的历史文化遗产非常丰富,藏文历史档案,就是这个古老民族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早在吐蕃王朝时期,西藏地方政府就有了保管档案文献的制度。七世纪中叶,松赞干布“渐慕华风。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  相似文献   

12.
关于松赞干布迁都拉萨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赞干布是公元七世纪叱咤风云的藏族历史人物,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特别是古代藏族的历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十年来,各民族的许多专家、学者根据诸多史料,著书立说,研讨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历史功绩。前辈研究的辉煌成果,确实令人敬仰。  相似文献   

13.
吴斌 《民族研究》2002,(3):14-2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法律是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族法律的形式并不复杂,但各国家机关制定并颁布实施的规范性民族法律文件的数量却相当庞杂,涉及内容广泛。因此,开展规范性民族法律文件的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研究、整理工作非常必要。文章依据法理学原理,结合我国民族立法的实际,对目前开展规范性民族法律文件规范化和系统化工作的必要性、内容、方式和方法及其意义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作为民族经济法的重要内容,民族经济体制法既是我国特殊的民族社会经济形态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经济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民族经济体制法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宪法层面、基本法律层面和法规层面。鉴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法制建设的紧迫性,目前急需在民族地区配置经济发展法、产权界定的基本法律和国有企业重组、改建及兼并的基本法律。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法律文化传统既包括历代王朝对民族地区的法律调控及政策、民族政权制定的法律规范、无文字民族的习惯法等静态内容,又涵盖少数民族法律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与现代化等动态内容,是源于过去、融合现在、影响未来的民族文化基因。在三次民族大融合背景下,少数民族主动继受和吸纳中原法律文化的思想、制度和经验,并结合本民族特点作出变通与创新,为中华法系注入了活力。当下少数民族正逐渐由前现代的熟人社会走向现代的法治社会,少数民族法律文化传统现代化不可避免。考察少数民族法律文化传统的起源与流变,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依法治“区”,首先必须建立起赖以治国、治“区”的比较完善的民族法律体系.本文通过对当前民族法制建设中存在的法律体系不完善、民族自治权不能充分行使等问题,建设性地提出了尽快修订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和相关配套法规,完善以经济发展为内容的民族法制是充分实现民族自治权的核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公元633年,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的吐帝王朝,历经11个赞普(即国王)的统治,直至公元9世纪王朝崩溃,持续达200多年。这一时期被史学家公认为西藏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除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统治十分强大外,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也得到了充实和完善。其中有关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许多规定具有现代刑法的意义,是我们研究吐着法律制度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本文拟就吐善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特点等,作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同仁。一、吐蕃刑事法律制度中有关犯罪的规定犯罪构成犯罪构成是现代刑法中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泽拥  旦增遵珠 《中国藏学》2023,(1):126-137+217
《柱间史》是西藏割据时期非常重要的一部文献,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文章将其作为松赞干布的传记,主要着眼于作品的叙事,把它放在世界文学中古时期英雄故事书写的背景中,解析其作为英雄故事的特点,确证该书对松赞干布作为佛教法王形象的塑造。在以松赞干布为核心主导的故事周边,充斥着来源复杂、串连拼贴的各种故事和话语。文章通过遴选和设置佛像、修建佛殿、调服异教、嫔妃关系等不同主题的故事组,将这些零散的故事连缀起来,通过解析这些故事组的功能和意义,来显现潜藏其背后的《柱间史》的主题主线。作为松赞干布的传记,《柱间史》并非仅仅以书写其事迹为目的,它借助重塑松赞干布的形象,对西藏文明历史的发展进行了反思和展望,倾注了写作者的一腔热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唐朝、吐蕃和亲的原因,和亲后二者形成的政治关系,提出了西藏自唐贞观时起即已成为中华民族家庭中一员的论点。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答允文成公主下嫁吐善赞普松赞干布。从此,揭开了唐著间民族关系的历史新篇章。一、唐蕾和亲的历史原因作为一桩政治婚姻,唐若和亲出于双方共同的政治需要。贞观八年(634年),雄才大略的松赞干布遣使人朝,多资金宝,奉表求婚。唐太宗出于当时政治、军事等综合因素的考虑,未即许婚。对于唐朝的拒婚,松赞干布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继续遣使贡金帛,以示求婚的意愿和政治友好的态势…  相似文献   

20.
民族法制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领导下,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民族法规体系。但这个民族法规体系还只是一个部门法体系的基本框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和日益完善,现有的一些民族法律、法规的内容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需要根据新形势和新情况进行修改,同时还需要及时出台一些民族方面的重要法律、法规,以实现"到本世纪末,要形成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民族法规体系和监督机制"①的宏伟目标。本文着重阐述发展和完善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