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徙文化论》这本书在文化学人类学领域内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我认为,对“流徙文化”这一专题的思考是应当从对文化的流徙性质开始的。文化是人类生存方式的总和。它包含思想史、精神文明甚至物质文化等等诸多方面。在《流徙文化论》书中,作者建立了流徙的概念:“人类因为生存上的某种需要,总在进行迁徙和流动。虽然由于人类进化使得流徙内容不尽相同,但其总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或建立一种优裕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2.
王世梅同志《流徙文化论》,“把人类的流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这是一个贡献。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进步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类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发明创造了生产工具。人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创造文化。这种物质形态的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劳动同本能的、动物式的劳动相区别,才成为真正的人类劳动。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流徙活动作为寻找优裕生活环境、维持基本平衡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研究发掘人类的这一重大实践,是摆在社会科学面前的一个庄严课题。王世梅同志的《流徙文化论》无疑是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他作为记者,以其敏锐的思想触角,对人类的迁徙流动现象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观察研究,并把它纳入社会学范畴,给予一定的文化观照和探析,高屋建瓴,大胆尝试,使本书具有广泛的社会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如《流徙文化论》中所述,人类最初的的旅游和探险仅仅局限于功利目的,而随着人类的不断前进,审美意识,将象古希腊神话中的“金苹果”,成为人类探险和旅游中最有诱惑力的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审美意识与人类一切意识现象一样,“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类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也就是说,审美意识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始终。正因为这样,人类才不断地以各种各样的  相似文献   

5.
孙正甲1945年生,吉林省吉林人。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并获硕士学位。现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研宄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省级重点学科(政治学理论学)带头人,兼任黑龙江省政治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政治学理论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攻方向力政治文化。专著有《政治文化》、《政治文化学概论》、《政治文化学》等,主编《生态政治学》一书,合作出版专著二十余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二百篇。多次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成果的社会影响较为广泛。所撰《中国加入WTO后买办寻租现象透视》一文被中央纪委、监察部评为优秀调研信息,专著《政治…  相似文献   

6.
评《北京文学的地域文化魅力》舒敏张丽著《北京文学的地域文化魅力》(简称《文化魅力》)一书,是北京社科院文学所主持的“北京地域文学丛书”中的一本。该书以其鲜明独特的文化学视角引人注目。如果说在此之前,还有一些从文化的视角来观察文学、评论文学的文章散见在...  相似文献   

7.
研究西方历史理性的一部力著─—《人类探索自身历史脚步的追寻》评介俞青,龙萍赵天成、李娟芬合著的《人类探索自身历史脚步的追寻─—西欧历史理性的形成发展及科学化的趋势》(以下简称《追寻》),已由吉林人民出版社于1995年3月正式出版。该书最大的特点,是在...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研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据美国温斯顿著《人工智能》一书的说明,所谓“人工智能”所研究的是“使计算机能够做那些表现出人的智能的事情”,因而研究人工智能的计算机科学家们就不得不认真探究人类思维的真相。这样,人工智能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必然是非常广泛的。这种情形就反映在美国霍夫斯塔德所著《不朽的金发辫》这部书中。《不朽的金发辫》一书的全名是《哥德尔、  相似文献   

9.
“五四”以来,围绕着文化问题的讨论,国内学术界和思想界曾几度掀起巨波大澜。伴随着每一次文化论争的兴起、展开和走向深入,也总是有一批文化研究的成果出现。这些成果往往是一方面反映了作者本人参加文化论争的主观感受,另一方面也是他们把我们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殊境遇中所遭遇和提出的问题放在一个广阔的的文化背景下和历史进程中加以思考的结果。郭齐勇同志的近著《文化学概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2月版),就是在近年来的文化讨论中产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成果。自二十年代始,国内从事于文化研究的学者不为不多,要而言之,有黄文山、陈序经、吴文藻、阎焕文,孙本文等人的文化学研究;梁启超,柳诒徵、陈登原等人的文化史研究;梁漱溟、朱谦之、张东荪、冯友兰、贺麟等人的文化哲学研究,等等。五十年代后,港台更有钱穆等人的文化学和文  相似文献   

10.
《社会》1990,(10)
上海社科院出版社根据正中书局1942年版重印出版了朱云影著《人类性生活史》一书,该社社长徐阳在再版前言中讲了他作为一名普通读者阅读这本书的三点启示。一、人类要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也要认识自己。长期以来,人们对性生活讳莫如深,筑成封闭最久的禁区。性禁区使人在性的问题上远未认识自己,它所带来的愚昧,不幸以及造成的危害,很难估计。《人类性生活史》让人们回顾原始社会由于不了解有关性的生理现象而发生的诸如初夜权,性器崇拜等愚昧行为,对于促使人们开展性研究,性教育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化学从狭义上讲是兴起于本世纪40年代的生态学与文化学结合形成的一个综合性学科,旨在借助于生态学观点和方法研究不同社区文化的特点与演变;从广义上讲则是人们对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所进行的文化各方面研究的总称。但是,它无论作为一门新兴的理论学科,还是作为一种用生态价值审视现代文化的人类文化倾向,都还处在形成过程中。因而,对这一学科的理论基础与功能要旨等基本问题的探讨仍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生态文化学研究刚刚起步的国家,显得尤为迫切。人类文化本源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对象化…  相似文献   

12.
关于文化学研究的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同志: 在《学习与探索》1985年第2期上,读到黑龙江大学刘敏中老师的《文化学说构架无效要素价值论纲》一文,文中的观点是否可商,姑置不论。但我读此文后,有一个感觉,就是觉得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中,也有必要开展“文化学”研究的问题。文化学(英文称Culturology,法文Culturologie,德文Kulturoluogie),又称文化科学、文化哲学,乃是现代社会科学中出现的新兴学科之一。目前在国外是一个很热门的学科,并已发展出了文化人类学、文化工程学、文化动力学、文化心理学等一系列分支或相关学科。我国在三十年代前后也曾有黄文山、钱穆等人作过一些探索性的研究。但由于各种原因,这门学科后来在我国却几乎成了绝学。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高放教授来信说,他正在为湖南人民出版社编撰一本《新兴科学辑览》,选题一百多项。却唯独于《文化学》这个条目一直找不到作者。最后我不得不收集了手边一些取自国外的有关资料,凑成一篇,勉强敷衍(即将刊在《文艺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认识人类———读李著《性与法》丁守和《性与法》一书从性别分层的角度入手,论及历史和社会,为我们认识人类自身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作者研究的出发点不是由既已给定的概念组成的价值观体系,而是一种人类社会的历史存在。以这种历史存在为对象,...  相似文献   

14.
1992年3月,西安陕联合大学校办、学生处、党委宣传部、马列教研室、中文系,政教系、图书馆、学报编辑部等联合举行了《流徙文化论》讨论会。应邀出席讨论会并作了发言的有:西安市教委办公室主任冀兴国,西安晚报政治处处长张克军、文艺部记者王虹,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张玲玲,西安广播电台文艺部主任戴磊、记者龚晓梅、董宝绥,西安四通公司总经理高青,市社科所民俗室主任李黎明,陕西旅游出版社《流徙文  相似文献   

15.
一展望日本现代的思想状况时,有一种不容忽视的现象,这就是利用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手法宣扬反理性主义、反科学主义的倾向。这种倾向大约从前年起在一般报刊文章中已很明显。《结构与力》的作者浅田彰、标榜经济人类学研究的栗本慎一郎和西部迈,还有诸如文化学、艺术学、文学理论等领域  相似文献   

16.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策划、周维宏教授主编的《日本社会学名著译丛》 ,最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译丛共十册 ,即 :富永健一著《日本的现代化与社会变迁》 ,作田启一著《价值社会学》 ,正村俊之著《秘密和耻辱———日本社会的交流结构》 ,吉野耕作著《文化民族主义的社会学———现代日本自我认同意识的走向》 ,广田康生著《移民和城市》 ,江原由美子著《性别支配是一种装置》 ,橘木俊昭著《日本的贫富差距———从收入与资产进行分析》 ,熊泽诚著《日本式企业管理的变革与发展》 ,上野千鹤子著《近代家庭的形成和终结》 ,藤井胜著《家和同族…  相似文献   

17.
这里所说的《三国志》书名,包括两个方面,即:陈寿所著《魏》、《蜀》、《吴》三书的总称及它们的单称。关于陈寿所著《魏》、《蜀》、《吴》三书单称,见于古典文献,或谓《魏书》、《蜀书》、《吴书》;或谓《魏志》、《蜀志》、《吴志》;或谓《魏国志》、《蜀国志》、《吴国志》。凡此三种。关于这三书之总称,盖也有三种:或称《三国志》;或称《国志》;或称《三志》。我以为,陈寿所著《三国志》,作为一部享誉中外古今的史学名著,素为研究者所重视,然于其书名称谓之演变,又历来存有歧说,故不能不一  相似文献   

18.
老子,即是老聃,生卒年月已不可确知。《老子》即老子所著《道德经》,成书约在战国时代。《老子》一书,短短5000字,竟包纳了整个宇宙——自然与人类,堪称中国古代哲学的圣经。对于老子及《老子》一书的研究,数千年来特别是近世以还,逐渐形成为几种凝固化了的传统诠释模式,这即是  相似文献   

19.
张丽娜 《学术交流》2012,(2):146-150
比较文学领域的类型学研究,既适用于无事实联系的文学现象,也适用于有所接触的文学现象,只要文学现象存在共通点与契合点,便可能蕴含深层次的文化动因。朝鲜许筠所著的汉文小说《南宫先生传》与中国唐传奇《杜子春》及"杜子春故事"系列小说在题材、故事模式、叙事特征上均呈现类同化特征。《南宫先生传》与"杜子春故事"同为历史修炼题材,讲凡人离奇遇仙修炼。中国和朝鲜的修炼小说情节呈现出类似的三大步骤,小说中修炼人形象实为"仙才之难得"等仙道观念的承载者,中朝修炼小说均表现出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两国作者极力运用想象、虚构和夸张,创造出神奇怪谲的道教世界。《南宫先生传》受到以《杜子春》为代表的一系列中国小说的影响,同时又濡染朝鲜民族的文学特色与许筠个人的宗教修养及创作趣味。《南宫先生传》与中国"杜子春"故事模式的类型学阐释,验证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类生活方式、社会模式和文化心理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存在着结构相似性,文学类型因此构成。  相似文献   

20.
《中俄茶叶贸易史》价值管窥吴显庆郭蕴深所著《中俄茶叶贸易史》,是一项开创性的、有相当深度的研究专著。他的这项研究起始于1985年初,到1995年出版此一专著,历时十年多,真是十年磨一剑。《中俄茶叶贸易史》的学术价值,还表现为作者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