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末五代文人的心灵普遍承载着深重的悲剧意识,具体表现是乱世之悲、亡国之悲、命运之悲和人格之悲。唐末五代文人消解悲剧意识的各种方式促使文艺彰显出独特的时代特点:入骨讽刺以发泄悲愤,由此形成唐末讽刺文学的高度繁荣;冷眼旁观以求平静,这给唐末诗文带来了清醒的哲理性和历史穿透性;皈依宗教与隐逸山林,由此造成唐末五代大量诗歌具有空寂色彩和淡泊情趣;沉湎酒色和世俗娱乐,唐末五代城市文艺的艳情化和世俗化与此是互为表里的。  相似文献   

2.
论五代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五代诗许总_五代历史,基本上是唐末混乱政治的延续,五代文学,历来也被置于唐末一概而论.然而实际上,五代时期的社会状况与文坛构成毕竟与唐末已有很大改变.就诗歌而言,五代当是中国诗史最为衰微的时期,但随着文人生活、社会思潮乃至文学观念的演化,五代诗坛结...  相似文献   

3.
北朝至唐末五代时期室韦的物质民俗及其经济类型的转变张久和本文试图叙述北朝至唐末五代室韦人的物质民俗(包括居住、生产、饮食、服饰、交通等习俗)及其变化过程,并从中阐明室韦的经济类型及其转变。这对理解蒙古高原各部统一前后室韦──达旦人的经济状况或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9,(12):126-135
唐末五代,新的政治格局逐渐形成,而传统的贡献制度也应时而变,买宴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买宴的史料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末,并在五代时期大行其道。买宴的主体是方镇,朝臣也一度参与其中。后周太祖时期,中原王朝内部的买宴,随着方镇力量的衰弱而最终消亡,而中原王朝与南唐间的买宴,却在后周世宗征淮南后,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成为后周、北宋与南唐外交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买宴的背后,涉及了较多的中原王朝与方镇、中原王朝与属国这两组政治关系的维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经济史切入,从侧面考察唐末五代政治史的不错视角。  相似文献   

5.
研究繁复记载于旧史而疏淡于当今史学界的岐秦政权与李茂贞,探究存在于唐末五代近60载的岐秦政权成败兴衰的奥妙以及李茂贞的功过是非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岐秦政权兴衰存亡不仅能够反映出唐亡的直接缘由和唐末地方与中央、中央内部南衙北司斗争实情,亦能折射出唐末五代社会嬗变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种状貌与流变.  相似文献   

6.
室韦部落的历史发展和演变流向是室韦史乃至北方民族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这里,我们侧重探讨北朝至唐末五代文献记载的室韦部落的构成和发展演变。 北朝时的室韦部落 北朝的室韦部落首先以乌洛侯一名见载于史籍。据载,公元443年,乌洛侯派使者与北魏王朝建立联系①,入贡北魏的乌洛侯使者“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同年,北魏派中书侍郎李敞等人前往乌洛侯居地内的祖先“石室”进行祭祀,“刊祝文于室之壁  相似文献   

7.
五代巴蜀文学异质多元、波澜壮阔,存在不同文学版块之间的交流互动和输血重构现象.唐末五代时期,中原地区干戈扰攘、战乱频仍,许多文人为躲避战火的摧残纷纷选择入蜀避难.巴蜀地区关阁栈道、曲折往复的陆路交通地理以及溪流纵横、高山滩川般的水路交通条件,对入蜀文人的行旅创作和迁徙态势产生了深刻影响.入蜀文人深受中原文化的浸润与熏陶,他们对新奇陌生、亘古蛮荒的巴蜀文化带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抵触心理和隔膜情绪.入蜀文人颠沛流离的身世遭际以及对蜀地文化凄迷感伤的认知心路,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巴蜀文坛的审美价值取向与文学创作风貌.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政治、经济、文化 3个方面 ,综述了提交给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暨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的论文内容 ,为了解当前海内外这方面研究的前沿信息提供了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就唐末宰相与藩镇的勾结加以论述,以进一步探讨唐朝灭亡的根源。唐末藩镇要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必然在唐中央政府内部努力渗入自己的势力,寻找自己的代言人。在当时群雄割据,唐中央内部派系林立,争斗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既容易接近皇帝,又容易得到皇帝信任的...  相似文献   

10.
田恩铭 《北方论丛》2020,(2):69-81,86
盛唐时期胡姓士人的文学活动对于胡姓士族文学群体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安史之乱后,大历时期是胡姓士人的成长期,贞元、元和时期,胡姓士族文学群体已经形成并举足轻重。胡姓士人群体堪称是中唐政事与文学空间的中流砥柱,与山东士族、关中士族、江南士族鼎足而立且毫无愧色。贞元、元和时期的文学活动场域与德行、政事、言语建立不可分割的联系,胡姓文学家族从地方进入台阁,从边缘到核心,进入文学活动的中心地带。唐人选唐诗选本采摭胡姓士人诗作入集发挥了保存文本的文化传承功能,突出了中唐胡姓士人的创作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学史意义。胡姓与其他家族联姻是民族融合的组成部分,基于此产生的文学活动便具有了特殊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步狱亦称马步院或马步司狱,是五代宋初地方实行的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与监狱制度。马步狱起源于唐中后期军府设狱以侵夺地方司法刑狱权,最初只是节度等使府军候狱之一种。唐末五代随着藩镇属州作用的增大,以及马步军司在州军中地位的提高,遂致"诸州皆置"。宋初马步狱去军事化的改革,成为北宋地方司法鞫谳分司与翻异别推独特制度的直接渊源。马步狱是推动唐宋之际地方司法制度变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唐末五代时期禅宗僧人行脚现象大兴.在禅宗僧人游历、参学的行脚过程中,产生了禅师与学僧,禅师与禅师,学僧与学僧三种关系,并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行脚推动了参禅者的悟道进程,繁荣了禅林,促进了各种教化手段的产生,融合了各派宗风,彰显出了唐末五代时期的禅宗特色.  相似文献   

13.
葛焕礼  王育济 《河北学刊》2003,23(1):157-161
魏博牙兵是唐后期、五代政局中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但是此前一直未曾被学者充分注意。本文在考察魏博牙兵建置始末、兵员组成、经济来源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魏博牙兵“素骄”的原因、节帅对其所施制衡措施以及它对唐末五代政局变动所产生的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五代文学”“十国文学”概念的形成受“正统观”影响,对之应进行必要的概念史研究。“正统观”是一种具有极大争议性的国家观、民族观,其中有可以丰富文明史观、文化史观的精神和内容,自不必完全否定。但论正统是否存在,应以道统的存续为根本,以文化的质态为基础,同时既要看到阶段性分裂割据,更要看到发展后的接续整合。故宋初正统“三绝三续”说应该得到重新审视,注意分裂时期政治文化的过渡性质和战争形式的文化碰撞意义;中华文化版图的长期一体存在应该得到认知,注意文学史的客观性与完整性;史学话语与文学话语的区分应当成为学术自觉,注意文学史发展的内生性与相沿规律。如此才能客观看待和深入研究“五代文学”和“十国文学”。  相似文献   

15.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称雄在黄巢起义失败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黄巢起义、藩镇割据、宦官之乱、朋党之争使光辉灿烂的唐王朝终告崩溃。继之而起的五代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又一个动乱的时代。杨师厚就是唐末五代社会巨变中,从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枭雄,后来成为朱梁王朝的股肱之臣。杨师厚对朱梁王朝的兴衰成败和五代十国的历史进程至关重要,他在推动朱梁王朝的建立,稳定朱梁王朝的统治、平定朱梁王朝的叛乱等方面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对杨师厚在朱梁王朝的兴起、发展、巩固、覆灭过程中的作用等都做了具体分析与探讨,并力图厘清唐末五代之际的历史发展走向及其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6.
张东光 《晋阳学刊》2012,(6):95-100
南曹始设于总章二年,是唐、五代铨选考试的资格审查部门和尚书省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其主管官员称为判南曹,一般工作人员有南曹令史等。主要职责是把选人的报名材料与人事档案对照勘核,以决定留放。唐后期至五代,南曹有"锁宿"之制,专门对选人应试资格进行磨勘。  相似文献   

17.
周睿 《社会科学家》2005,(6):171-174
作为神秘主义和文学结合的畸胎,谶言诗有其独特的文化意义。本文以与五代史料相关的谶言诗为研究对象,尝试从其性质和成因对其分类,提出形势型、宿命型、灾难型和巧合型四种文本类型,并逐一地对其进行文化阐释。  相似文献   

18.
五代都城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的都城在长安,后来,建东都于洛阳。唐末,天復四年(904),身兼宣武军等四镇节度使的朱温为了更牢固地控制朝廷,强迫唐昭宗迁都于洛阳。其后,在五代时期,政权更迭繁繁,都城几经变迁,甚至同时有东都、西都、北都、邺都之称。作为都城,应当以朝廷百司所驻及神稷神坛所在为准,而以前者为主要依据。现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对五代都城的变迁,考察如下。后梁先都开封,迁洛阳,再迁开封  相似文献   

19.
敦煌文学的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自汉武帝建郡以来,学术文化及文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00年藏经洞出土的五万多卷文书,其中有六千多篇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基本上是唐、五代至宋初大约四百年间形成的。这些文学作品的出土,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汪荣  荣霞 《北方论丛》2012,(4):108-112
唐末五代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内部又一次大分裂割据的历史时期。杨师厚是唐末五代社会巨变中,从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枭雄,后来成为朱梁王朝的股肱之臣。杨师厚对朱梁王朝的兴衰成败和五代十国的历史进程至关重要,他在推动朱梁王朝的建立,稳定朱梁王朝的统治、平定朱梁王朝的叛乱等方面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