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末启蒙思想家龚自珍有一句名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意思是说,要掌握"大道",必须先研究蕴含着"大道"的历史.其所谓"大道"者,即"人道","治国安邦"之道.一个民族的历史深刻影响着这个民族的现在和未来,尤其是历史发展规律和历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中国传统政治检讨》是对中国政治历史之兴衰更替的一次集中总结和检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历史著作.  相似文献   

2.
书屋     
《决策》2014,(6):96-96
《中国是部金融史:天下之财》 "深化改革,强国富民",一直是这几年被频繁提及的热门词汇之一,各界人士也纷纷对此建言献策。曾经以一部《世界是部金融史》震撼国内外业界的金融专家陈雨露教授,于3月份推出全新力作《中国是部金融史2:天下之财》。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增长并行,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相互纠结,周期性问题与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宏观形势格外扑朔迷离的情况下,本书议古论今,通过对中国历史上重要金融事件的解析,讨论收入分配制度,抑制贫富分化等焦点问题,被业内称为"纵览千年金融的沧桑史卷"。  相似文献   

3.
陈正一 《经营管理者》2012,(9X):354-354
《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是中国历史上集大成的目录学著作。它对《四库全书》收录的清代中期以前传世的大部分经典文献整理归纳,进行了大集结与总汇,对之后的学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总目》诗类部分对历代《诗经》研究的著作做了整理批评,从中我们不但能够了解《诗》学研究的发展脉络,也能体会到《总目》《诗》学研究的思想、态度和对之后学术发展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现在有一些人谈《金》色变,认为《金瓶梅》是一部"黄色小说",唯恐避之而不及。这部作品从总体上看,它不只在中国小说的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真实而深刻地暴露了中国社会腐败的一面,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是没有另外一部作品可以与它相比的。因此,它尽管一出世就被一些正统文人骂为"坏人心术",长期被列为禁书,但与此同时,一直得到了一些有识之士的高度评价。当时就有人认为它是"稗官之上乘","读此书而以为淫者秽者,无目者也。"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最著名的文史名著《史记》,写了三千年历史,备载人生百态,留下近百场气象万千的"饭局",时而阴霾四起,时而风云突变,乃至雷鸣电闪,惊心动魄,有的改变人生,有的改变国家命运。司马迁笔下的"饭局",若加梳理,可以写成一部"饭局大全",现实中的各种"饭局",《史记》中般般皆有。本文略举几个类型,  相似文献   

6.
马桂平 《领导科学》2003,(11):50-51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资本论》译者之一王亚南教授在其所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曾写下这样一句发聋振聩的名言:“历史学家昌言中国一部二十四史是相砍史,但从另一个视野去看,则又实为一部贪污史。”它深刻揭示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吏治腐败的连续性、普遍性和严重性。而中国封建社会的吏治腐败之所以呈现这些特征,究其根源,是与其封建国家的根本政治经济制度密切相关的。一、封建皇权专制制度中国的皇权专制政治制度的起源应该追溯到秦始皇。秦始皇时代,中国实现了统一,逐步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政治制度。王亚南教授指出:“而由…  相似文献   

7.
何谓"中国梦"?在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即中国梦,就是民族梦,民族复兴之梦。回顾近代170多年的历史,中华民族复兴梦仍需持续奋斗才能实现。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华民族受侵略、受压迫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反侵略、不断抗争、持续奋斗,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的历史。从此,全国各族人民开  相似文献   

8.
李然 《领导之友》2012,(10):51-52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阐释中医理论体系的典籍,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黄帝内经》的成书并非出自一人之手,也不是同一时期完成,它较全面地反映了汉及其以前整个中华民族科学实践和科学认识的成就。《黄帝内经》奠定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之上,是中国古代养生文化的集大成者。它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总结了先秦时期医药学丰富的实践经验,集先秦诸子理论及医药学实践之大成,形成了  相似文献   

9.
从古至今,影响中国历史的书有3种29部。根源篇11部:《尚书》、《周易》、《诗经》、《孙子兵法》、《老子》(附《庄  相似文献   

10.
《孙子兵法》以"诡道"一语而标新立异,独立于世。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诡道"即诡诈之道,《孙子兵法》就是一部孙子教人诡诈之道的书,这种认识失之于偏颇。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无日不战,战场上临阵倒戈的事情也常有发生,因此,培养老实的将帅是各国国君考虑的中心问题。此时产生的《孙子兵法》,就很贴合这种需要。它提出"将受命于君"、"将者,国之辅也"、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卓越的政治领袖中,毛泽东当属读书大家。别的不说,一部武英殿本《二十四史》,三千二百多卷,洋洋四千万言,他不仅通读了一遍,还对重点史册、篇章作了反复研读和批评。他认为,《二十四史》是一部帝王将相史。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看,他反对这种修史原则:但作为学者、政治家、军事家,他对这部史书的情感极其浓厚。他强调,研究中国历史“必须扎扎实实地把《二十四史》学好”。毛泽东读书,一是兴趣使然,二是为现实计。  相似文献   

12.
正"使功不如使过"是中国古代用人智慧的精髓之一。《论语》中讲:"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对于下属犯的错误,不能一概论之,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甄别引导。"使功不如使过"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后又在《唐书·李靖传》中出现,其本义指使用有功之人不如使用犯过错误的人。从历史上记载的事例来看,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遵循这种用人之道很多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使过"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大局观占有重要位置,随着历史的进程,它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即使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在皇权的强力分割下,为人为官,也都要讲求大局。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就是指"君子"立世会顾全大局。《左传》"临患不忘国"、《汉书》"国而忘家,公而忘私",都是一种个人起码的大局观。名臣范仲淹所谓"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虽是大臣的忠君观念,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考量自己的作为是不是放在了全国的一盘棋中。翻检历史,古之名臣良吏,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写《史记》,始为酷吏列传,《酷吏传》作为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此后史家承袭,二十五史中列《酷吏传》的将近十部,但《酷吏传》被司马迁单列出来,而且碰巧出现在汉代,这是不是历史的巧合或者历史的偶然?为什么在汉代以前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4,(21):12-13
正链接有关本版更多详细内容请扫二维码下载《深改档案》广东省日前出台《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和《工商登记前置改后置审批事项目录》,标志着广东工商登记"先照后证"改革措施正式"落地",今后社会各界投资创业办理工商登记将更加便利。"两个目录"依法清理、大幅压减相关行政审批事项。此次改革,对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作为设  相似文献   

16.
<正>张荣臣,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党的学说史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重大理论性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在党的思想史、党群关系和党的作风建设研究上颇有建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理论研究》等几十部著作。主要讲授党的建设历史和现实性课程,特别是党的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课程。现为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撰稿人,获得  相似文献   

17.
《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然而,它虽为历史著作,但文辞上的"情韵并美,文彩照耀"又使它成为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其古文言句式所反映出的早期汉语句法特点也很有研究价值。本文主要通过统计、分类、列数据、百分比的方法来描写、归纳《左传》一书中的省略句,同时兼谈古汉语句子的句法成分省略现象和该省略现象的成因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中南海毛泽东故居藏书中有一部大字木刻本《二十四史》,它是工作人员根据毛泽东阅读中国古籍的实际需要,于1952年添置的。毛泽东特别喜爱它,每次去外地视察工作、参加会议和调查研究时,都嘱咐工作人员带上这部史籍。走到哪里,带到哪里,读到哪里。无论在住地的办公室里、在外出的火车上,不分白这部大字木刻本《二十四史》与毛泽东朝夕相伴24年,毛泽东对其堪称手不释卷,阅读之刻苦,阅读遍数之多,批注文字、圈点符号之多,思考之深,理解之透,都让人叹服。  相似文献   

19.
谢博识 《领导文萃》2008,(9):138-142
雅致和娱乐的生活被现代人奉为极品,它确在古代存在并持续过,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创造而仅仅是重拾。中国人自古就熟谙享乐之道,在尽是受压迫、受剥削、落后贫穷的历史印象中,那些智慧练达、闲适风雅的日子也应当被提及.这才是一部完整的中国史。把古人、古事、古意融会贯通起来。  相似文献   

20.
一部《三国演义》给我们提供了创造奇谋方略的思维方法,展现出活生生的政治、军事辩证法,同时也汇集了识才、选才、聚才、用才的丰富经验。今天,世界日趋多极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不进则退的时代,只有正确地施韬展略、谋势布局,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三国演义》这部形象的兵书,给了我们许多宝贵的启迪。不必讳言,用人也是一种谋略。《三国演义》中,用人的成功之例举不胜举。从真实的历史材料来看,作为军事统师的曹操在辨才用人方面,可以说高出孔明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