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现代法制社会刑事审判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对案件准确定罪和恰当量刑,但是在我国腐败犯罪立法方面由于立法方面存在的缺陷,导致实践中法院对于依法贿赂犯罪的判决结果往往难以令人接受,许多判决结果也违背了法律的基本原则,本文通过对贪污贿赂犯罪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参照国外对相关问题规定,提出完善我国立法方面缺陷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一直在努力根治腐败,我国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但是反腐败的模式不应当仅停留在刑事法治领域,构建良好的品德评价机制,在非刑事法治领域探索有益的反腐败治理模式,并将各种模式综合起来才能最终清除腐败。  相似文献   

3.
由于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各项政策措施和法律制度等与社会转型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甚至在管理机制和法律制度上与之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冲突,致使反腐败刑事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方面作用效率受限。本文从刑事制度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和预防有效性入手,对新时期反腐败刑事制度进行科学构建。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的新阶段,客观上存在诱发腐败的诸多因素,法律上、制度上也存在不少漏洞.我国现行刑法中贪污贿赂犯罪立法存在不足,客观上制约了打击该类犯罪的力度,有必要对现行刑法贪污贿赂罪中有关主体、犯罪构成要件、行为对象等方面的规定进行思考和评析,并借鉴香港《防止贿赂条例》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5.
李晓芳 《经营管理者》2013,(29):220-220
以贪污贿赂等腐败行为为典型的腐败犯罪对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严重的破坏性。一方面,腐败行为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另一方面,腐败行为破坏了社会生活秩序,腐败行为使一部分人取得了制度框架以外的社会资源,形成了社会特权阶层,使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关系紧张,在普通群众中形成了不公平的感受,致使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难以形成。所以,我们应进一步健全、完善惩治腐败行为的刑事法律规范体系,建立公开高效的社会资源配置体系,从而全方位遏制腐败行为,促进良性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自首是我国刑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刑罚制度,也是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量刑方面的具体体现。当前,在办理贪污贿赂案件的司法实践中,常常会遇到犯罪嫌疑人在纪检监察机关采取“双规”调查措施期间如实供述主要罪行的情形,对这种“双规?期间的如实供述能否认定为自首,以及职务犯罪案件中单位如何构成自首等实践中存在较多争议的问题,本文拟结合自首认定的核心——主动性,及我国刑法规定自首制度的立法本意,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职务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亵渎权力的表现,是严重的腐败形式。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把严惩职务犯罪作为刑事政策的重要内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我国基本的刑事政策,是一项具有合理性和策略性的惩治政策,对减少和预防刑事犯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最高人民法院在2010年发布了《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对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惩治职务犯罪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并结合《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探讨宽严相济形事政策在惩治职务犯罪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8.
焦蕾 《决策与信息》2011,(10):25-26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打击腐败犯罪已经逐步上升为国际间刑事司法协助的重要内容,国际社会,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正面临来自腐败犯罪的严峻挑战。这类犯罪分子通常采用犯罪后逃往外国的方式以期逃避制裁,而且在我国司法实践申,由于死刑的存在和各国在死刑认识上的差异,死刑不引渡原则成为签订引渡条约的障碍,阻碍了对腐败犯罪的制裁。为了有效制裁腐败犯罪,谋求长远解决方式是一种务实和必然的选择。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旧制,博众家之长,提出了包括尽可能与外国签订双边引渡条约、扩大引渡法律依据的范围、建立承诺和保证系统以及某种监督机制等对策,力求解决死刑犯不原则与反腐败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罪刑相适应原则是当代各国刑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本文以贪污贿赂犯罪为例,结合实际中处理贪污贿赂犯罪遇到的罪刑失衡问题,分析现有制度的缺陷。在设想罪刑相适应原则在司法实践中总的适用原则基础上,为贪污贿赂犯罪的刑罚配置以及程序完善提供可行性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段惠 《决策探索》2005,(4):28-29
近年来高校腐败案件在全国各地频繁曝光: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吴世明因受贿罪被判刑10年:南京财经大学原副校长刘代宁被控受贿160余万元;江苏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原正、副院长杭中茂、杨佩剑都因经济“出事”等等。近5年来,广州地区高校发生各类违法违纪案件100多宗.立案查处153人.涉及处级干部39人。北京市海淀区32所院校中.1990年~1999年统计,一半染上了腐败病毒,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贪污贿赂案件共有24件。  相似文献   

11.
邝飚 《领导文萃》2008,(15):65-65
常听到贪污受贿的腐败官员,在规定期限内如果主动交待问题并退回受贿财物或赃款,可以免予刑事处罚。腐败官员接受党教育多年,尚不能抵御诱惑,何况一个普通青年许霆?贪污受贿危害大,还是无法抵御取款机出错的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12.
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正在被一步步确定为一种刑事司法制度,而且在我国一些地方已经开始了一些积极的司法实践。本文着重分析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法律和实践中的发展并着重论述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法范围、适用条件、适用阶段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今年初召开的中纪委第六次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严肃查处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严肃查办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谋取私利、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方面的案件”。今年以来,全国各级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坚决贯彻中纪委第六次会议精神,查处了一大批大案要案,本文列出2006年上半年落马的副厅级以上贪官28名。从中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正如百姓所言“今年反腐败是雷声大,雨点也大。”  相似文献   

14.
叶桃 《经营管理者》2009,(22):283-283
我国刑事证据制度存在证据立法不完善、证据规则不健全、证人作证规则不合理、人权保障不充分等问题,通过分析提出从充实证据规则立法、完善刑事证据规则、合理建构证人作证制度、加强人权的立法保障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刑事证据制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但由于预防腐败机制的不健全,高校腐败现象越来越明显。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持续发展,加强高校自我监控预防腐败机制的建设将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针对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现状,从预防腐败的组织建设、内容拓展及方法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索,以期推动预防高校腐败机制不断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16.
反对特赦方:黄苇町(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研究员、反腐理论研究专家,曾任红旗出版社副总编辑):主张特赦的学者,对腐败存量估计过大。我的判断依据,五年来,贪腐案件我们实际上刑事处理的24000多人,就算腐败黑数比较大,95%都没有追究,也不过48万。当然这只是估算,况且这其中还有基层、中层和高层,真正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专利权刑事保护问题进行探讨,将中外有关专利权刑事法律进行比较,结合我国已加入WTO的现实情况,从专利权保护的形式、罪名设置、法定刑等几个方面比较我国在专利权刑事保护领域内存在的问题和差异,分析其优劣,比较其得失,以期对我国的专利权刑事保护领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我国境外反腐追赃任务很重,但国内立法缺乏刑事没收、缺席审判、代表人诉讼、赃款分项等制度性规定,这导致我国在反腐追赃中运用单边路径和国际合作路径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今后境外反腐追赃过程中,一方面,应吸取典型国家的立法经验,注重培养通晓涉外法律人才,建立第三方追赃机构,帮助更多主体积极开展境外诉讼追赃;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参加缔结相关国际条约,注重加强和主要腐败资产流入国的司法协作,建构操作性更强、覆盖范围更广的反腐追赃国际天网。  相似文献   

19.
<正>清代集团性腐败的案件频频出现,一个地方大员贪腐,其他官员不但不举报,还百般为其遮掩,甚至默契配合,共同获利。官员贪腐的集团性从乾隆四十六年到四十九年间,清廷共查出了浙江嘉湖道王燧贪纵营私案、甘肃通省冒赈案、乌鲁木齐冒销帑银案、山东巡抚国泰贪纵营私案、闽浙总督陈辉祖抽换侵盗入官赀财案和江西巡抚郝硕勒派属员等六起集团性贪污贿赂大案,每起案件都涉及该省州县以上官员数十人甚至上百人,且往往  相似文献   

20.
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目前并非一个法律制度的安排,是具有刑事政策的操作规范。本文对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