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中国官署往来文书,历史悠久,名称繁多。战国以前的各种公文,统称为“书”。秦汉以后,由于政务日益繁杂,文书的名称也越来越多。公文名称有源于文件载体的,如檄、牒、札、帖等。檄原是较长的木简,牒原是小的竹简,札为薄小的木简,帖原为帛制的文书标签,  相似文献   

2.
《清代衙门图说》一书从细节入手。以地方州县衙门为核心,对清代衙门的概况及实际运行状况,特别是运行背后的种种隐蔽的潜规则做了较为深刻的阐释,揭示出清代衙门风气日益卑劣化的制度性根源。  相似文献   

3.
一、清代文书概况 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台湾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现藏有清代文书一百多种,其中有皇帝的诏令文书、臣僚的题奏本章、各衙门的来往文书以及宫中并各衙署的记事档册和图籍,其年代之久远,内容之丰富,价值之珍贵,举世无双。它不仅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举世瞩目的世界记忆遗产。  相似文献   

4.
在本刊总第111及112期中,秦老为我们介绍了清代文书的概况和皇帝的诏令文书,给今天的文秘工作和研究提供了参考。本期让我们继续跟随秦老了解一下其它几类文书。进一步地感受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文书学作为研究文书管理的科学,产生于我国上世纪20年代末,进入发展和繁荣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书分为公务文书(即公文)和私务文书。有的学者主张建立包括以一切文书为研究对象的"大文书学",并有这方面的著作问世。但学界出版更多的文书学专著是以研究公务文书为对象的,因此,严格说来,称之为公文学或公文处理学,较为名正言顺。最近,笔者拜读了大连广播学院教授、原副校长张庆儒所著《公文处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7月  相似文献   

6.
<正>军用公文是军事系统办理公务的专用公文,其通常可分为军队机关公文和作战文书两个类别。作战文书作为军用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在组织指挥作战或其他军事行动时形成和使用的文书。本文将从作战文书的写作原则入手,针对新形势下作战文书的写作需求,对其写作技巧进行初步分析探讨。一、作战文书的写作原则  相似文献   

7.
李娇 《办公室业务》2013,(10):158+114
我国的契约文书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交换关系产生并发展,萌芽状态的契约也已产生。而文书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在规范性的契约文书形成之前,总会有它的初始不规范状态。本文主要是对古代公文《汤誓》作一个浅显的评介。《汤誓》主要介绍了公文的规范体式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社会发展的需要下逐渐产生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相互之间的诚信度下降导致。  相似文献   

8.
<正>奖励表彰文书是各级党政机关的常用公文。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对各级党政机关使用的公文文种及其适用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可用于奖励表彰的党政公文有三个文种:一是"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二是"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实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三是"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9月初,笔者先后阅读了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格式》)进行解读的三部"全书",感到其中错讹实在太多,恐对读者产生误导,故撰文指讹纠错。因篇幅所限,只能针对书中主要错讹作概要点评,观点或许是一孔之见,权作进行学术交流,和学界同仁研讨。三部"全书"分别是《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释义与实务全书》(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党政公文写作规范技巧范例全书》(研究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应用指南与范例全书》(研究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曾对解读《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格式》)的三部"全书"即《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释义与实务全书》(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党政公文写作规范技巧范例全书》(研究出版社,2012  相似文献   

11.
诰,以上告下之意。古代以大义谕众谓之诰。诰作为王命文书始于西周。如《尚书·周书》载有《大诰》、《洛诰》、《康王之诰》等篇,是周王用以告诫臣工的文书。秦废不用,汉代偶一用之,不为常式。唐代大除授、大赏罚用制诰。宋代始以诰命任官和封赠官员。凡文武官迁改职秩,追赠大臣,贬议有罪,赠封其祖父妻室,均用诰命。  相似文献   

12.
正夏丏尊、刘薰宇两位先生的《文章作法》本是针对中学生的讲稿,重点介绍了五种不同文体的特点和作法,首章和附录兼谈了作者态度和作文态度。该文对办公厅(室)人员做好办文、办会、办事工作亦有启发作用。一、关于文体分类写文章首先要明确写什么文。《文章作法》将文章分为记事文、叙事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小品文等体裁,前四种是按内容性质分的,小品文相对于长文由形式而定。根据表达意思和情感的需要,作者可选择不同文体作文。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市档案馆选编的《民国时期北京文书档案工作史料选编》(以下简称"选编")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这是继1987年《民国时期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资料选编》之后,又一部新出版的民国时期文书档案工作文件汇集。"选编"自2004年立项,利用馆藏民国档案,历经八年修纂,编选有关文件238  相似文献   

14.
祭文,文体名,顾名思义是祭祀时所诵读的文章。祭文在古代颇为盛行,历代文人都有名作传世。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中收有祭文多篇,如颜延年的《祭屈原文》、王僧达的《祭颜光禄文》;清代姚鼐所编的《古文辞类纂》中收祭文二十余篇,著名的有韩愈的《祭柳子厚文》、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  相似文献   

15.
马丽瑄 《科学咨询》2010,(16):98-98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为处理事务、交流信息而使用的各种载体的文字、图表、声像等记录材料。它是人们社会交往的工具,也是档案的前身。众所周知,公文处理与文书档案工作的衔接主体是公文。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质量效力与规范体式的文书,  相似文献   

16.
李娇 《办公室业务》2013,(11):230-231
我国的契约文书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交换关系产生并发展,萌芽状态的契约也已产生。而文书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在规范性的契约文书形成之前,总会有它的初始不规范状态。相对于现代社会只是格式化、规范化以及标准化下的流于形式的公文,古代文书中将个人情感以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等等融入文书中,更让人觉得古代文书的感情真挚,有血有肉的珍贵。《僮约》就很好的体现了这点。  相似文献   

17.
军用公文的种类繁多,因此要区刚不同文种,谨慎用语行文。日常办公文书,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规定处理,与作战文书相比,公文用语方式更为灵活,尤其是办公文书中的事务文书在用语准确、严肃、简洁的书面语基础上保留一定精炼的文言词、活泼的口语词、形象的网络语言,可提高军用公文的简洁性、可读性、形象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新《格式》和原《格式》从公文格式要素的名称、排版要求、公文版面、式样等方面进行比较,得出新《格式》的公文格式要素名称规范、精简,规定更具体、更具可操作性,增加式样的种类,突出参考价值的结论。这有利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及标准化。  相似文献   

19.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秘书长会议,讨论通过并颁布了新中国第一个《公文处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个《办法》颁布至今已近60年了,它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公文处理办法和档案管理办法的执行标准,不仅是对我党和我国民主革命时期各根据地公文改革和档案管理办法经验的总结,而且为全国的公文改革奠定了基础,在新中国的文书学与档案学研究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何云超 《办公室业务》2013,(7):58-58,56
清代官场有谚语云:“无绍不成衙。”说的是清代衙门中多绍兴籍的幕友和书吏。他们靠自己具有的刑名律例(法律)、钱粮会计(财会)、文书案牍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才能辅佐主官,称为佐治或佐幕。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和优秀的职业道德与雇主之间形成一种“亦幕亦友”的关系。他们虽然不是官,不能发号施令,但在掌理公务等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时成为我们古代历史上最杰出的秘书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