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很多同学一谈到作文就会担心,因为寻找作文素材,是同学们普遍的难题。如果把习作素材的问题解决了,那么大家习作一定如鱼得水,习作也有兴趣了。其实,除了平时摘录一些词句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从游戏中找到习作的诀窍。如果很好地利用好游戏,那么我们既可以从中体会游戏的乐趣,又可以从中找到习作的方法,何乐而不为?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如果没有丰厚的素材积累,是难以写出佳作的。议论文的写作尤其如此。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发现这样的现象:不少学生在背记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之后,仍然难以如愿地写出好文章。守着粮仓吃夹生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3.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用好的素材去“装点”。但如果不假思索地将素材运用到作文中,不但取不到预想的效果,而且有时反而会弄巧成拙。每一个素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何运用好素材,使素材得以“燃烧”,紧紧地为你所持的观点服务,这涉及到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4.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学生们感叹作文难写,往往就是手头缺少素材,归根结底,是学生的积累不够。那么学生的写作素材从何而来呢?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源于生活,哪里有生活,哪里就贮存着丰富的材料,只要你善于发现和挖掘;二是源于书本,书本上很多文章中的事物和语言,都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5.
有位美食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只要有生猛海鲜,再蹩脚的厨师也不难做出山珍海味,再挑剔的食客也会竖起大拇指。”那么,我们广‘大高中生在写作议论文时,又如何用自己的慧眼遴选出一个“生猛”的素材呢?笔者以为,你如果坚持以下三个标准,你遴选的素材就会“生猛”起来。  相似文献   

6.
一个星期六,朋友带着他10岁的儿子来我家,气呼呼地给我看一篇作文。作文上赫然打的是“95”分,老师还写了一大通的评语。正在疑惑之时,没等我开口,朋友便发话了:“你看看,现在小孩子真是的。说写《我的妈妈》,可那写的是我吗?有些情节在我的生活中根本没有。他倒好。还乐颠颠地说自己能干。哎……”“这个……”我刚想说,又被朋友的话语打断。“简直是胡编乱造。这样下去,我真担心他的作文。你说说,能这样虚构作文吗?”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作文要做到“凤首、猪肚、豹尾”,把文章的开头部分用“凤首”来形容,是要求我们要重视习作的开头部分。文章的开头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开篇新颖别致,赋有极强的吸引力,不仅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而且能给整篇习作增色不少,我们说这样作文就有了一个成功的开始。那么一个好的开头要注意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我们常常听到初中生这样嘀咕:“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学生难就难在无话可说,无从下手。是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如果没有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怎能写…优美的文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自然妙笔生花。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十分注重指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否则学生的写作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9.
灵感是作者突然出现的文思如潮、豁然贯通,以及突然产生强烈的写作冲动的心理现象。如果你获得了写作灵感,那么你就扬起了作文高分的翅膀。那么,我们怎样获得写作灵感呢?  相似文献   

10.
古人常用“凤头”来形容文章的开头,“凤头”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小巧玲珑,精美引人。那么怎样才能打造文章的“凤头”引人人读呢?一、直截了当开头中考作文,篇幅和数字都有限制,如果文章的开头废话过多,势必影响中间内容部分的充实。反之,直截了当地入题,就能给中间部分留出更多空间,使文章显得丰满具体。  相似文献   

11.
“老师,你常说我们的作文没有新意,缺乏真情,难道你不觉得你布置的作文题目太老掉牙了吗?什么都可以写。可你偏偏让我们写父爱母爱,如果有什么好的材料可写,上一届的学哥学姐早就写了,轮到我们只能胡编滥造了……”  相似文献   

12.
很多同学苦于作文没有材料可写,其实是不善于把身边平淡无奇的材料艺术地转化为写作的素材。那么该如何将平常小事“点石成金”呢?本文拟就此谈一些小技巧。  相似文献   

13.
一、小学低段听说训练存在的问题分析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作文教学亦然。低年级的听说训练和初步的说写结合是作文的基础和开始。如果不抓好这个开始,难免会导致中高段学生的“厌写心理”和千篇一律的“雷同文”现象。那么平时我们的低段听、说和写的训练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呢?  相似文献   

14.
我们只要浏览一下历年中考满分作文,便会发现,这是一个多么丰富的语言海洋:有的意气风发,大气磅礴;有的激情荡漾,独抒性灵;有的庄谐并出,充满机智;有的委婉柔美,生动形象……语言有亮点.有文采,是这些作文受到阅卷老师青睐的重要原因。孔子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意思是文章要讲究语言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如果说丰富的思想内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那么优美的语言就是它美丽的面庞了。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高深的立意,都要以语言作为载体。反之,如果语言苍白.势必使文章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技巧,熏陶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学士。我们学习这些诗词,熟读成诵,能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如果能在作文中恰当地模仿使用.就可以充实作文的内涵,使文章文采飞扬,妙笔生花。那么,怎样在文章中巧妙使用“诗词”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尝试:  相似文献   

16.
一说起作文。同学们就愁眉苦脸。为什么他们怕作文?原因在于:(1)头脑中是空的。没有积累大量的素材:(2)语言贫乏。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变学生“苦学”为“乐学”。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广泛地搜集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我们从以下六个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一、作文改评现状的“尴尬”作文改评,是中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c如何提高作文改评的效果,是至今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难题c我们常能听到一些语文教师慨叹:最头疼的就是批改作文,最尴尬的就是讲评作文c你花再大的功夫去批去改,学生也只是看一下得分,瞥一眼评语,很少去思考;你费了那么多力气准备了那么多内容去讲评,学生却不置可否,甚至不以为然。而一铺开稿纸,他们又茫然无措,无从下笔c作文改评中何以会出现这种“头疼”与“尴尬”现象?究其原因,恐怕最重要的是学生对此失去了兴趣。为什么失去兴趣?这里自有诸多因素,其中主…  相似文献   

18.
话题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言论:“如果读小学时我努力学习就好了”“,如果我学会弹钢琴就好了”……或者“如果当初是要我去做那件事也会做好,这有什么了不起”等等。总之“,如果”后的话是一种假设,想象中的一种条件以及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当别人对你说“如果……”的时候,你想对他(她)说些什么?请你以“生命不相信如果”为话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写作导引材料提供的话题主旨应该说很明确,作文时审题不会有太大的难度。但要写好这篇作文,还得用些心思。1、…  相似文献   

19.
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它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说:“若不是我们的眼睛像太阳,谁还能欣赏光亮?”文章的标题就像眼睛一样。出色的题目,准确鲜明引人人胜,能起到提示文章中心、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读书看报的时候,首先是看标题,然后再往下看;标题不吸引人,引不起你的兴趣,就不想看了,文章再好也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因而,文章的标题就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学生在中考考场上的作文,其标题往往会影响阅卷老师对该文的第一印象,自然会影响作文的得分,拟好标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20.
一个不懂得电视机构造原理的人,无论他拥有多少优质的电视机元件,也组装不了一台电视机;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学生不懂得议论文结构的本质特征;那么即使他占有了十分丰富的写作素材,也是无法作文的。相反,如果学生不是仅仅肤浅地知道一点议论文结构的常识,而是真正弄请了议论文结构的本质特征,且又占有丰富的写作素材,那么,他就能够在作文时,快速地根据写作要求进行构思,列出提纲并写出层次清楚、结构严谨和中心突出的文章来。这种先教文体结构,后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方法,是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高中语文第六册的“单元知识和训练”中介绍了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三段论武”,即提出问题、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