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药化学家孙思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思邈早年时便以严谨的态度研究丹药,对一些金石矿物与丹诀反复试炼,撰有《烧炼秘诀》、《太清真人炼云母方》、《太清丹经要诀》等多部化学制药著作。在此基础上,他谨慎地在临床实践中试用这些金丹,功效显著者便记录在《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后者记载的丹药尤其丰富。孙思邈是中国古代医药化学的先驱。  相似文献   

2.
传统民俗技艺是指民间传承下来的技艺。江南传统民俗技艺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南女作家地域书写的聚焦点。王安忆、王旭烽、范小青等江南女作家对具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刺绣、建筑、茶道、评弹等传统民俗技艺进行文学书写,既描摹了江南特色的器物风貌与美学品格,又揭示了地域传统民俗技艺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底蕴,展现其独特的传统文化特征与文学审美价值,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苏轼的技道思想是在传统技道理论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技道两进。在崇道的文化传统里,苏轼肯定了道的重要性,更强调了技艺的重要作用,在成熟的技艺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达道。他的技道两进实际上抬高了技、艺的地位。这正体现了苏轼艺术思想的辩证融合特色,也体现了宋文化融合的特色。苏轼的技道两进思想对后代艺术思想产生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核心技艺的传承和保护,是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得到生产性保护的关键.手工类非遗项目的核心技艺是在特定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中,通过生产、销售、流通诸环节历史地形成.面对机器化大生产的变革,传统手工艺必须坚持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才能保护其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的真实性;面对激烈的市场化转型,则必须通过商标原产地保护、甚至行业标准的制定,保护核心技艺及其形成的品牌价值;面对文化转型,则有赖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结合文化创新, 探索核心技艺传承-品质管理- 品牌保护- 文化发展的转型升级之路.广东石湾酒厂对于其核心技艺—玉冰烧酿造技艺的保护传承,给了我们上述启示.  相似文献   

5.
哈萨克族民间传统技艺丰富而具有特点,然而哈萨克族牧民定居以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技艺也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问题。本文以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胡阿根村的调查资料为依据,展示哈萨克族民间传统技艺的现存状况,对哈萨克族民间传统技艺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广西南丹县丹炉山,是国内目前规模宏大较为完整的明代万历年间那地州土司罗谦端丹道修炼遗存,以具象活态展示了罗谦端天元、地元、人元"三元合修"丹法思想和"实验"活动。罗谦端为明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道教南宗陈致虚道脉后学,其"三元合修"丹法思想渊源于道教南宗内外丹合炼的思想传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明代壮族土司罗谦端的丹道思想是历史上道教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互动紧密联系的生动案例,显示了道教文化在促进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生命哲学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独到作用。  相似文献   

7.
保护传统手工技艺具有重要的意义,青年在传统手工技艺的劳动中扮演着基础性的重要角色,青年传承人的保护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传统手工技艺的典型代表,闽南地区的永春漆篮手工业面临着传统手工技艺青年传承人断层现象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传统技艺类非遗大部分是中国农业文明时代留下的产物,其存在和发展与乡村社会的消费习俗密切相关。随着中国乡村社会现代化的转型,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如何促进传统技艺的活态传承成为政府和学界面临的棘手问题。从横江重纸的个案可以看出,具有神圣性质的仪式消费是支撑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生产性保护的一股强大内在力量。在保护传统技艺类非遗的过程中,若能将其引入民俗、信仰、仪式的神圣场域,无疑是传统技艺类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作为一项正式制度已得到了国家的推行,而宗族网络能够发挥非正式制度的有效功能,执行规范约束能力,降低正式制度的执行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通过对闽南永春漆篮技艺的调查,分析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与宗族网络的关系,揭示村庄精英如何利用宗族网络的力量动员相关人士参与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体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住在海边,玩在海边,特殊的地理环境产生了独具海岛特色、种类繁多的传统儿童游戏。主要有奔跑类游戏、生活类游戏、制作类游戏、竞技类游戏和技艺类游戏。传统游戏为海岛儿童带来了欢乐,也提高了他们的身心素质。实践证明,传统游戏也深受现代儿童欢喜,推广传统儿童游戏对促进儿童身心发展、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实地考察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建湖“十八团”杂技的起源和发展进行追踪调查,从体闲角度以文化视角对建湖“十八团”杂技的文化渊源进行研究,就如何继承和发扬建湖杂技技艺的优秀文化内涵,以民间传统技艺、文化的传承、传播为研究背景,探求传统文化对促进江苏文化体育强省建设的价值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重庆漆器髹饰技艺历史悠久,最远可上溯至商、周时代。它在继承我国传统漆艺工艺的基础上,以研磨彩绘、金银粉分光罩漆、彩色蛋壳镶嵌、夹亡胎、堆漆塑像等极富地方特色的工艺著称,是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手工漆艺工艺品。其成品光润坚滑,色彩富丽,装饰纹样丰富,显示出制作者精湛的技艺。2008年6月,国务院批准漆器髹饰技艺(重庆漆器髹饰技艺)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3.
农民画是汲取蜡染绘画和手绘年画的传统技艺演变而来的,彰显了独特的风格魅力,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它以传统高丽纸为画纸,水粉为颜料,水墨勾线,具有重彩丽色、线条流畅、人物夸张等特色的彩墨画作品。根植于民间艺术土壤的西郊农民画来源于丰富的上海西郊农村生活与劳作记忆,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手工造纸行业当代生产为例,探讨非遗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矛盾对立根源、争议焦点、互动关系及融合路径。研究表明:非遗传统技艺的文化根基是矛盾根源所在,争议焦点表现为传统祛魅与超越的合理性界限、主体价值与人的现代化困惑、现代性构建的思想“藩篱”。推动两者融合发展路径包括:打破传统思想壁垒,推动非遗传统技艺的科学化研究;提升传统技艺产品质量体系,构建标准化检测平台;运用现代新媒体技术手段,拓展传统技艺产品经营渠道和产业生态。  相似文献   

15.
在平遥旅游市场中,推光漆器髹饰技艺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不菲,但在商业开发的背后传统技艺却面临着要艺术还是要商品、坚守传统还是抛弃传统的传承难题。通过知识产权制度调整传统技艺来源群体的利益关系,是保障来源群体可持续发展、公平正义和多样性文化正当性利益需求的关键。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缺乏对传统技艺来源群体权利或利益的有效保护空间。在知识产权制度中,创设“传统工艺权”这一特殊权利,是传统技艺传承和保护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吐鲁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同时,吐鲁番地区拥有类型多样的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文章以旅游活动为视角,重点分析了旅游相关群体即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当地居民和旅游者对吐鲁番维吾尔族传统手工技艺保护的态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旅游活动对传统手工技艺保护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中国的新歌(舞)剧--论京剧改革的田汉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个世纪的戏剧发展史上,以田汉为代表的新文化人对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戏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其特色在于注重以现代文化眼光对传统京剧的思想内容进行改造,同时注意尊重、利用传统京剧的技艺形式,走出了一条文化创新之路。这条道路可称为“田汉模式”。通过对田汉个人的思想、创作的发展过程的研究,可以对这一模式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18.
图片新闻     
2010年10月26日下午,中华传统技艺技能大师进校园启动仪式在我院举行。为弘扬传统技艺技能,北京市商务委员会近期在高校举办“大师进校园”系列讲座。作为北京“中华传统技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我院与中国人民大学成为举办系列讲座的首批院校。图为启动仪式现场。  相似文献   

19.
秋石名称考     
秋石是一味备受研究者关注的丹药,但是秋石名称使用的混乱造成了很多误解。通过文献考证与解读,对历史上秋石的各种名称的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的秋石并非都是今天的研究者所讨论的以人尿为原料制备的秋石,而是以矿物为原料制备的外丹药或者以人体精、气、神炼制的内丹药。汉代的淮南王或未炼秋石。今天的研究者所讨论的秋石是从五代或宋初开始用人尿为主要原料制备的丹药,而人尿炼制的药物并非都叫秋石。食盐炼制的秋石在宋代中期是伪品,民国之后成为正品并逐渐占居主流。明清之际已出现咸秋石与淡秋石,均为人尿炼制,只是炼法有别。民国之后淡秋石用人中白炼制,咸秋石用食盐炼制。研究者今天讨论的秋石在历史上也另有名称。  相似文献   

20.
正【主持人语】传统剪纸技艺与木雕技艺都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民俗文化的结晶,因此,保护其技艺的完整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民俗生活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传统的技艺面临两难处境:坚持传统性可能会失去生存空间,适应市场则可能失去传统。科学的办法也许是区分不同的功能需求,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互相补充。《泉州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