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门科学(人类学、民族志学、语言学、心理学、历史学、具体社会学,如今还有文化学)从各种不同观点研究和描述文化,从不同的关系中研究它,从文化现象中截取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关系和部分。历史唯物主义为认识整个社会及其每一个组成部分建立原则,因此,在它的面前有一个确立对待文化的总立场,确立关于文化的哲学社会学观点的任务。这个总的立场并不代替和改变具体科学分析,而是作为对文化的局部科学研究和相应定义的理论方法论基础。只有在历史唯物主义范围内才能确定作为现实社会现象的文化的本性、文化在整  相似文献   

2.
社会调查或社会研究中有没有价值倾向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研究者在社会调查中能否保持“价值中立”的立场?即采取所谓公正、客观的态度,或者社会调查在客观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价值倾向?这个问题的回答只能是后者,即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的价值倾向总是存在的,不论研究者在主观上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和对自然界的研究不同的是,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既是研究的主体,同时又是研究的客体。他在研究社会时同时又是一个被研究者。所以,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本身就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体,他不可能象天外来客一样对人类保持一种纯客观的立场。因此,研究者在研究自已的同类时,不可能不反映出自己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一、用社会学的观点研究青年问题青少年问题是目前日本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其中包括围绕青少年出现的学校内暴力和家庭内暴力、偷窃等不良行为,以及家庭解体、教育荒废和升学战等等。这在社会学上可称为“病理现象”。对于各个生活领域中产生的问题和病理现象,如不能从整体的角度加以认识,不能用科学方法去验证,那么就丝毫无助于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我考虑用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的青年问题研究中两个古典研究的特征。其一是W.怀特的《街角社会》(1943);另一个是曼海姆的《现代的诊断》(1943)一书中的“现代社会中的青年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不少同志努力运用三论(即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和数学以及其他各种自然科学的术语来分析社会现象和预测社会的发展,这给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向度。对于具有实证主义传统的社会学(从世界范围说),这无疑是一个始终富有魅力和广阔前景的课题。回顾社会学史,社会学不断地受到自然科学成果的推动、更新和充实,但另一方面,自然主义的社会学方针也不断地为人文主义方针的学者所批评和反对。双方的论战不是徒劳的,也不是简单的重演,不断更嬗和变异纷繁的杜会学流派之间的论争大大开拓了人们的社会学视野。认真反思历史经验,在坚定不移地相信自然科学最终同社会科学是一门科学这一前提下,付全力研究由具有主体性的人所构成的人类社会的特殊之点,付全力找到人类社会不同于非人类社会的自然界之间的不同之点,从而逐步建立和发展研究社会的特有的理论和方法论,是进一步吸收自然科学优秀成果,促进跨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本刊有志于此久矣,只是此类文章尚得之不易,所以这一期先就社会学史上的老问题作为引子,我们在上海大学文学院现四年级学生学习《西方社会学史》的文章中选了一篇。狄尔泰的观点未必正确,但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探索研究人类社会的特殊理论和方法论。某些言之有理但往往失之偏颇的观点为本身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社会学家所吸收,在不同层次的社会学(以及未来学等)领域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分析方法。“《小的是美好的》中的人学观点”和“《第三次浪潮》内在分析结构简析”两文介绍了这两本书的作者分析社会点”现象的方法论,我们这次也同时刊登,目的是借他身来说法,看一看他们是如何把“人的因素”纳入他们的分析结构中去的。确实,国外自七十年代以来,人文主义的方针渐占优势,对定量化、社会系统等五、六十年代风行的自然主义方法颇多抨击,但我们决不是赶潮流,而是恳切地希望同广大的社会学工作者共同探讨这一重要问题。所以,我们不但欢迎观点持中的文章,而且将刊登“纯”自然科学方法或“纯”人文方法写成的作品,只有充分把问题展开,才能真正深化我们的认识,建立有马克思主义水准的社会研究方法论。而在今天,各门科学的特有方法论及其共同的方法论之重要,已使人们称现代为方法论的时代。单凭这一点,就敬请您耐心地把这些略见枯燥的文章读一遍吧。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工作中,价值中立是指社会工作者有阶段性地保持价值中立的立场,以客观的态度对待案主的问题和行为,并对案主的价值观不加以评价。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保持价值中立对于社会工作者有效地协助案主分析解决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在实务中保持价值中立,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则显得比较困难。结合实习的经验及思考,笔者从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两个方面的实例阐述自己对于如何做到价值中立的认识。个案工作不同阶段、小组工作中不同角色要做到价值中立不同的表现是本文的讨论重点。  相似文献   

6.
黎小青 《社会工作》2009,(18):18-21
在社会工作中,价值中立是指社会工作者有阶段性地保持价值中立的立场,以客观的态度对待案主的问题和行为,并对案主的价值观不加以评价。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保持价值中立对于社会工作者有效地协助案主分析解决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在实务中保持价值中立,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则显得比较困难。结合实习的经验及思考,笔者从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两个方面的实例阐述自己对于如何做到价值中立的认识。个案工作不同阶段、小组工作中不同角色要做到价值中立不同的表现是本文的讨论重点。  相似文献   

7.
在这个并不十分引人注目的标题下,我们提出并试图解决这样一个问题:社会学如何看待社会事实?社会学方法能否客观地探知事实真相?要回答——或者说,如果准备对此问题发表见解,就首先必须弄清:(一)社会事实的性质;(二)社会学方法的科学性;以及(三)社会学能否最终探知社会事实。  相似文献   

8.
方法论问题是现代社会学认识的一个极重要的方面.从广义上说,往往把社会学认识的方法论方面同理论研究方面等同起来.但是,今天把不能归结为理论研究的专门方法论问题区分开来是有意义的.在各种认识形式发挥作用的过程中研究这些形式,是专门方法论问题的主要内容.在现代苏联社会学中,可以分出三类以社会学认识急剧发展为条件的方法论问题.首先是以解决社会学内部逻辑认识论问题为使命的专门社会学理论.这种理论必须保障在社会学范围内各层次之间的适当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在用社会学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社会学建设的过程中,许多同志都强调了要继承和发扬我党社会研究的优良传统,但是,这个优良传统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它对我国社会学研究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问题还需要有更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这个核心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指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词,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邓小平文选》第64页)实事求是,不但是一种态度,而且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理论和方法论的原则。它是我们进行各项工作所必须坚持和发扬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研究社会学所必须坚持和发扬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0.
《社会理论》2006,(2):1-29
比起认识论和方法论,“知识社会学”这个概念的出现要晚得多,而且一直以来在关于知识何以可能的古老问题的探讨中处于边缘地位。因为它沿袭了社会学传统中的“社会学主义”思想(苏国勋,2003),强调知识本身的社会特性,关注知识构成中所受到的社会制约。  相似文献   

11.
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一书已脍灸人口,但人们往往只记住它的某些结论和说法;本文着重阐述其分析社会趋势的方法论,看一看托夫勒如何解决社会发展的客观技术基础和人的主体性以及新人产生等“人的问题”之间的关系的,看一看他如何以这个关系为基点对未来进行预测的。托夫勒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但他的方法论不同于一般的乐观主义者。从西方社会学的历史看,在资产阶级处于生气勃勃上升时期时,流行着自然主义的社会观和研究社会的方法论——社会是有物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调查真实性所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淑华 《社会》2003,(5):22-24
实证主义社会学是西方社会学中诞生 最早并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一个理论流 派,它对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实证主义方法论基础上诞生了现代社会调查,即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中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风笑天,2001)。  相似文献   

13.
重建社会学学科以来,人们遇到了一些暂时不易很好解决的问题。如何认识和介绍外国社会思想史,就是其中的一个。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什么叫做社会思想。对此,解放前传入我国的几种社会思想史专著的作者们的观点,是不甚明确的。例如,爱尔伍德认为,社会思想不同于社会学学说,而是社会哲学,是“人对于人生关系与人类的起源与运命的思想的故事”,不是社会学的故事。波格达斯则说:“严格言之,社会思想即是人群思想的产物”,“即是等于各个人论及社会问题的思想。”但从所著的体  相似文献   

14.
如何看待社会学中非马列思主义学术传统和学派的问题。是我国社会学自取消之日到恢复之时始终面临的一个尖锐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应当与看待社会学中马克思主义学术传统和学派的根本态度一样,也必须坚持科学取向。为此,需要“进入”、“化出”和“超越”。客观地看,社会学中的非马克思主义学派固然有其偏离科学真理的一面,但  相似文献   

15.
历史唯物主义是一般社会学理论和社会认识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既是一般社会学理论,同时又是一般社会认识(包括具体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在西方社会学的方法论流派中,以实证主义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为深远。实证主义提出了如何看待和处理自然科学方法论与社会学方法论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正确理解,直接关系到社会学方法论的发展方向。文章从内容特征、演变、贡献和失误等各个侧面,较为深入地对实证主义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7.
周飞舟 《社会》2017,37(4):143-187
本文是对费孝通先生晚年思想转向之成因的研究。费孝通晚年的研究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力倡"文化自觉",由早年注重西方文化变而偏重于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费孝通晚年著作的详细考察,本文认为,费孝通的思想转向是他在对中国现实社会的不间断的调查、实践和反思中形成的。这种思想转向是一种"社会科学"的转向,而不是文化立场的转变。本文以四个部分来论述这种转向的发生。前两个部分讨论费孝通晚年谱写的"两篇文章",即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研究、民族和边区开发研究。在这两个领域的经验研究中,费孝通都遇到了社会学和人类学上的挑战,他发现:乡村工业、民族和边区的发展都不只是经济社会政策的问题,甚至也不是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问题,而是和其背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心态和文化有关。如何把握这些心态和文化,是本文的第三个部分,即费孝通晚年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费先生从英国人类学家Leach因《江村经济》所提出的两个方法论问题入手,在生命的最后十多年里展开了漫长而严谨的反思。反思的结果一方面是对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新看法,也是对上述两个经验问题的总回答,另一方面是对"文化自觉"理论的方法论补充。本文的最后一个部分讨论的是费孝通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家,晚年如何身体力行,在"差序格局"中"推己及人",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精神,是为真正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8.
社会学信息     
张世文在《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撰文,认为科学的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包括五个部门。一是“社会生理学”,就是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二是“社会病理学”,就是社会结构及功能所发生的种种病态的研究,也就是一般所说的社会问题或社会失调的研究。三是“社会医学”,关于社会病态的治疗及预防的研究。四是历史社会学,研究社会生活的发展史及人类对社会生活的说明与认识的有系统的发展史。五是社会学方法论。这五部分组成了“科学的社会学”的体系。  相似文献   

19.
女性主义社会学方法论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宛丽 《浙江学刊》2003,(1):198-202
女性主义社会学挑战了原有的社会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方法论层面 ,即她开辟了与以往的知识体系所不同的另一种认识视角及领域。本文就女性主义社会学研究最具价值的方法论层面做一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20.
孙飞宇 《社会》2013,33(1):38-74
舒茨从对个体行动的意识分析出发,基于胡塞尔的现象学与伯格森的意识哲学,对韦伯所建立的社会科学概念体系作了一个意义基础的建构工作,并进而运用理想类型的方法发展出了自己的社会世界的图景。在这一工作中,对他者问题的处理涉及了一系列深具社会学意涵的问题,而其核心则是主体间性问题。对主体间性之可能性这一问题的探讨,从社会思想史的传统脉络来看,不仅关涉社会学如何可能的问题,在舒茨的努力下,更成为了一项通过以我群群体为基础的、有意义的生活世界这一概念来回答近现代以来社会学的核心方法论问题--社会如何可能--的基本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