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转型时期的俄罗斯政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国家尤其像俄罗斯这样的大国,要形成比较有组织化的多党体制,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任务。原有的议行合一、党政结合的政治体制一旦崩溃,稚嫩的政党不能控制局势,填补政治真空的只能是政治强人或政治寡头。可是,如果没有政党以及议会的参与支持,政权以及政府的管理成效是极其有限的,这就是俄罗斯转型过程中出现混乱和低效率的政治根源。  相似文献   

2.
在俄罗斯的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旧的体制被摧毁,新的体制又没有建立起来,理是出现了“体制真空”、“权力真空”和“管理真空。”俄罗斯九大金融寡头已分别在金融信贷、石油天然气、广播通讯、航空机械、有色金属、建筑和房地产等重要经济部门建立了自己的帝国,控制了俄罗斯一半左右的资产。在俄罗斯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伴随着政治、经济领域的一系列变革,社会中原来固有的一些弊端非但没有根除,反而象“瘟疫”一样猖猖狂蔓延。致使绝大多数俄罗斯人在超产向市场经济的道路上艰难跋涉的同时,一些通过各种非法手段从事灰色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基于对国家安全形势的重估,以实现由传统国防动员体制向充分常备兵力转型为目标,以俄格五日冲突为契机,果断实施了激进、彻底的新面貌军事改革。改革以体制编制调整为重点,以组建新面貌旅为突破口,以演训转型检验纠偏,以裁军、教育体系转型、兵役制度改革、综合保障探索为配合手段,以政治、经济、人事、法规为保障。经过多年努力,收效明显,问题也充分暴露,进一步分析总结其经验教训可以为我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供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4.
决策体制作为影响一国政治体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一国政治道路的选择、国家政府组织形态以及管理机制起到重要的作用。转型之后,俄罗斯的决策机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超级总统制的建立,使国家迅速摆脱了混乱的状态,但与此同时也使国家的权力过于集中。在未来一段时间中,俄政府将面临着全球化、腐败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其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政治转型,即由政府主导型转向政治主导型。文章对日本政治转型的社会背景和促进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详细阐明了政治转型进程中几种体制的特点,进而预测政治转型下的日本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发展城市地方自治体系,让居民独立地解决地方问题,掌握、管理、使用城市的资产是转型时期的俄罗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自治体系,俄罗斯宪法第130条明确指出:“它通过全民投票、选举和其他直  相似文献   

7.
苏联解体后,作为对向西方“一边倒”外交和“休克疗法”式激进改革的反应,具有强烈地缘政治倾向的欧亚主义思潮很快在俄罗斯社会重新兴起,并在政治、社会,特别是外交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现代欧亚主义以转型以来俄罗斯势力衰落与艰难转型为背景,以恢复俄罗斯在全球格局中的大国地位为宗旨,努力探索本土传统及地缘空间特征影响下俄罗斯的发展方向。针对俄罗斯在欧亚大陆的目标及与此相适应的战略,现代欧亚主义者的构想大致可以分为激进派、文明派和稳定派三种。  相似文献   

8.
苏联解体后,在俄罗斯转型发展过程中,政商关系是推动俄罗斯经济和政治演进的主要力量.其实质是俄罗斯财阀与政权之间围绕"钱"、"权"两字所做的交易与斗争.尤其在普京执政期间,俄罗斯国内外围绕着普京时代的政商关系问题产生了广泛的议论,主要集中于俄式政商关系的特质及发展趋势.普京执政期间,大大改变了叶利钦时代对商人的态度,使俄罗斯按着俄式国家一私人资本主义的模式发展.应当说,在普京的执政期间这种加大国家干预的做法无疑对俄罗斯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正面推动作用,推动了俄罗斯经济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思想作为俄罗斯民族独特的思维理念是决定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试图在分析俄罗斯思想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俄罗斯思想对转型中的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影响,指出历史和现实的俄罗斯思想对转型时期俄罗斯外交战略的选择和形成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现时俄罗斯的大国外交战略、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很大程度上是以传统思想观念的回归为出发点的,同时注入了时代元素。俄罗斯思想对其外交政策所起的积极作用应予肯定,但其消极的一面所起的负面作用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理解俄罗斯经济治国方略的内在逻辑,深化中俄合作,以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作为时间节点,对俄罗斯经济基本面和普京经济治国方略的重点方向进行系统分析,从“国际-国家-社会”三层次进行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的机制解释。研究认为,俄罗斯入世以来经济治国的方向主要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减少对企业监管限制、促进消费和投资来增强市场活力,改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从国际层面,入世使俄罗斯更加深入地融入了全球经济体系,但是开放贸易下资源型国家的要素禀赋优势挤占了其他经济部门发展资源,使得俄罗斯可能出现贫困化增长,调整过度依赖能源等原材料产品的经济结构转型迫在眉睫; 俄罗斯坚定地推动欧亚经济联盟,对外经济战略的制定体现了的国家自主性; 俄罗斯国内社会形成以了行业为基础的政治联盟,直接影响了具体经济议题上的政治决策,经贸政策既紧密团结独联体国家又实行“向东看”战略。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初独立伊始,俄罗斯开始了全面快速的经济政治制度转轨,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连续7年经济下滑,其激进式的改革方式受到较多的批评.从1999年开始俄罗斯经济步入复苏和快速回升阶段,成为世人刮目相看的一个经济增长新"亮点".影响俄罗斯"起死回生"的固然有近年石油价格行情看涨这一积极因素,但新制度的到位发力和内生增长机制的形成才是其经济变化与增长更为关键和长远的因素."休克疗法"建立起的新的体制为普、梅新政的实施奠定了制度基石,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在页岩革命推动下,2008年以来,美国油气产量大幅增长,对进口油气的依存度逐年下降;与此同时,俄罗斯的油气产量逐年萎缩,对欧洲市场的出口持续减少。美国页岩繁荣与俄罗斯油气出口不振的同步出现表明二者存在较强的关联。美国页岩革命不但使俄罗斯的油气出口面临量价齐跌的双重打击,加剧了国内经济困难,而且削弱了其地缘政治影响力。为摆脱政治经济困局,俄罗斯对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油气出口战略进行调整,确定了“东进”油气出口战略,寻求提高在亚太地区的市场份额,以此作为扭转困境的重要途径。特朗普上台后的能源优先政策使得俄罗斯的油气出口战略调整具有长期性趋势。  相似文献   

13.
按西方经济学家及国际经济组织首肯的"标准方式"进行改革的俄罗斯,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一现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理论和价值观不同,基于同样的事实,人们做出了不尽相同的解释。事实上,导致俄罗斯激进改革未能奏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外部因素及体制转轨方式因素等,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休克疗法"并不适合俄罗斯国情。  相似文献   

14.
欧盟的新一轮东扩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这不仅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而且将深刻影响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形势和周边政治经济环境。这就要求俄罗斯制定新时期对欧战略以指导本国外交实践。论文通过对俄罗斯面临的新的国际形势的考察,预测并分析俄罗斯对欧战略的内容和影响,并通过对这一战略的事实解读和理论解读更加清晰地认识新时期俄罗斯对外政策,更好地把握复杂且多变的欧洲地缘战略格局。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亚太战略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从推行亲西方“一边倒”到“全方位”的外交战略,俄罗斯对外政策在东、西两个方向上经历了一个调整过程,其亚太战略目标的确立也同样经历三个阶段.俄罗斯的亚太战略主要体现在经济外交、政治外交和安全外交方面.  相似文献   

16.
环境问题对俄罗斯国家安全客观上造成了现实和潜在的威胁,主观上俄罗斯已经把环境问题确认为安全问题,环境安全已成为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俄罗斯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环境国际合作,但在实践中俄罗斯的环境安全战略又受到国内及外部政治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地方精英是影响俄罗斯政治进程的重要因素。俄罗斯地方精英是苏联社会转型的结果,不同时期俄罗斯地方精英的构成不同。当前联邦中央对地方精英的治理理念已从放任转至限制。俄罗斯地方精英的未来发展取决于联邦精英的行为模式和地方精英之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12年经济体制转轨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转轨,一直为世人所关注.12年来,俄罗斯走过了一段复杂的改革路程.本文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改革的成本和收益、俄罗斯选择激进式改革方案的原因、俄罗斯实施激进式改革方案的过程及其结果,以及普京上台后俄罗斯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成效等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论证,试图从中得出某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制度变迁,俄罗斯走上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艰难历程。在跌宕起伏的转轨过程中,一支特殊的力量——利益集团始终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俄罗斯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拟从利益集团的视角,运用制度主义的理论工具,对俄罗斯经济转轨的路径选择和绩效特征进行概括性分析和描述,以期深化对俄罗斯经济转轨运行机制及其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