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竞新求变,表现出鲜明的时代风貌:1.对生活本真状态的深刻揭示和作家主观世界的真诚表露,辐射出搏击现实的艺术勇气;2.反思精神成为作家的自觉追求,贯穿于新时期文学全过程;3.人道情思在反映对象、形象塑造和创作过程中的流注,使作品焕发出了令人感奋的主体人格力量和生命激情;4.创作思维、艺术功能的认识和艺术表现形式等表现出艺术观念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2.
在今年海峡文艺出版社刚刚出版的《台湾文学史》下卷中,关于现实主义有这样一段话:80年代台湾小说的艺术发展,显然打破了70年代以现实主义为主流的色调单一的创作格局。究其原因,除了艺术发展的内部原因外,更主要的,乃是传统的现实主义已难适应反映变化了的社会现实的需要,或者说,变化了的现实呼唤着新的艺术表现方式。①据该书编者自认,他们的上述观点直接脱胎于台湾著名评论家施淑女士的以下论断:以反映现实自居的现实主义,在反映当前台湾社会现状时[遇到了]潜在困难……暴露了现实主义所谓自然的、正常的、而事实上不过是习惯…  相似文献   

3.
现实主义精神和传统,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在ZO世纪新文学发展过程里,表现尤为明显。当代文学前17年,虽然受“左”的思想干扰及“文艺为政治服务”口号的影响,但总的来看,是现实主义创作的兴旺期、丰收期,出现了一批艺术较成熟、风格较稳定的作家和一批现实主义的扛鼎之作。文革期间,四人帮扭曲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和创作原则,把作品当作他们错误路线的宣传品,当作他们篡党夺权的工具,使社会主义文艺濒临崩溃的边缘。新时期,现实主义在新的条件下得以恢复并更开放,更发展。从描写和反映人们在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语言角度分析了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小说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深层原因。村上的语言策略主要体现在采用了独特的、与其艺术感觉融为一体的语言技巧,敏感、准确而又含蓄地传递着时代信息,突现了其别具一格的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5.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原则,是在总结文学创作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反映现实的真实性、艺术表现的客观性、形  相似文献   

6.
杜甫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对后代影响深远,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本文通过对杜甫律诗创作语言技巧的分析,揭示了杜甫律诗的创作成就和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7.
王媛 《学术探索》2013,(11):95-98
二战后,在美国小说领域出现了现实主义的新的繁荣,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以现实主义创作为倾向的小说家,然而由于受到战后美国政治、经济、各种新思想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心理变化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注定要不同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它是经历了战后各种思潮和主义洗礼的具有新特色的现实主义,学界将其称为新现实主义。本文对新现实主义小说进行了界定并以约翰·契弗、塞林格及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为例,阐述了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特色,认为新现实主义小说是战后美国小说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浅论“新写实小说”产生的渊源李香枫80年代末,小说创作中引人注目的新趋向,莫过于"新写实主义"浪潮。最先是理论批评界开始注意到某些属于现实主义艺术形态的小说创作的新变化,并在阐述和评论这些新变化的过程中,提出了关于"新写实小说"的种种特征和看法。嗣后...  相似文献   

9.
30年代中国话剧的艺术精神是一种现实主义的精神。当时的现实主义剧作家采取了两种最基本的创作模式,以求达到主体性和客观性、倾向性和写实性的统一。其中一种更偏重于主体性和倾向性,另一种则更注重客观性和写实性。这两种创作模式之间的相互渗透与影响,最终推动了3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戏剧的拓展和深化。曹禺的诗化现实主义的形成,是3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戏剧所取得的重大收获,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30年代话剧艺术的精髓  相似文献   

10.
郁达夫小说创作的后期是其浪漫主义文学思想发生深刻危机的时期。日在变化着的时代的审美要求,与郁达夫力图突破自己、适应这一要求所进行的新的艺术探索,使其缓慢然而却坚实地步入现实主义的创作之路。虽然由于其个人的深厚的艺术背景的牵涉,郁达夫后期的小说创作仍然留有某些浪漫主义的主观性和抒情性色彩,但是现实主义已经作为一种独立而主导的创作精神出现了,并且,现实主义拓展了郁达夫创作的审美空间。郁达夫的这种转变是深刻的,研究这种转变,对把握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自文艺复兴以来,“表现自我”作为一种创作指导思想,始终没有成为文艺创作的历史潮流。只有西方的各种现代主义流派,才把它作为创作的理论基础。有些进步作家虽然在指导创作中也谈到“表现自我”问题,但主要是指作家个人最初创作尝试的一种规律性表现、文学创作的艺术特点和作家创作中一种崇高的艺术境界而言的,反映了现实主义作家艺术构思和典型塑造的规律。粉碎“四人帮”后,重提这一口号,与批驳“四人帮”推行的政治法西斯主义和文化专制主义有关。它的负面影响,导致相当作家对深入和贴近生活、对创作社会责任的淡化和漠视。  相似文献   

12.
“艺术乃心灵之物,这意味着对艺术的任何科学研究都将是心理学的,它虽然也可能涉及到别的学科,但心理学总是必不可少的。”——M.J.弗里德兰德受自然科学的影响,欧洲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又称“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都自觉地以“文学应具有科学真理的精确性”作为创作的最高理想,文学必须“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是他们创作的基本原则。然而,文学是精神的产物,“只有通过心灵而且由心灵创造活动产生出来,艺术作品才成其为艺术作品。”因此,由于作家的个性、心理素质、精神品格的不同,批判现实主义潮流中的不同作家,在“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创作风格。按理,对于此类文学现象的认识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亚里斯多德早就指出过:“由于诗人个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把人们的心理,思想感情当作自己的重要描写对象之一。托尔斯泰以高度的艺术技巧描绘了俄国生活的无与伦比的图画,反映了1861年至1905年俄国历史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托尔斯泰革新了现实主义的心理  相似文献   

14.
山姆·谢泼德是当代美国剧坛一位举足轻重的剧作家.文章主要探讨了他的家庭剧中的新现实主义倾向.新现实主义的"异化"及"缺失"主题;人物塑造中的"非典型化"处理;情节发展的"开放性"及"不确定性".通过这三个层次,说明在山姆·谢泼德的家庭剧中,山姆·谢泼德采用了许多传统的方法和技巧,体现出一种对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但同时,这些剧作中又融入了许多现代、后现代的创作手法,使得这些剧作具有多元性、不确定性、荒诞性等特征.这些家庭剧具有新现实主义的倾向,是对现实主义的一种发展和超越,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当代剧坛上,现实主义是一支强大的创作流派。且不说在五十至七十年代,它曾经一统天下,成为创造作品和裁决作品的唯一法则,就是在实验话剧异军突起的八、九十年代,表面上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遭到了冷落,喧嚣在剧坛上的仿佛都是些西方现代扼的戏剧观念和表现手法,但究其实质,其中大部分剧作仅在表现形式上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就表现内容上来看,它们并未突破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直接反映社会现实问题。但如果将1976年的粉碎“四人帮”视为一个界点,分析、比较前后两段话剧创作.我们便会发现,现实主义在这其间悄悄发生流变的一些…  相似文献   

16.
擅长以现代主义艺术技巧创作的施叔青,其写实的艺术功力也同样让人感佩:一组《香港人的故事》以成功的现实主义手法表现了深刻的主题意蕴。然而,这一组小说深厚的理性蕴涵似尚未被评家道尽。笔者拟从文化意识和人性开掘两个方面来观照、阐释《香港人的故事》所体现的主体人格精神。文化意识:冲撞、失落与回归综观施叔青《香港人的故事》系列小说,我们毫不怀疑作家现实主义小说技巧的圆熟——精巧的结构、富于意味的氛围营造以及摄魂夺魄的人性勾画——这一切足以将小说置于艺术的高品位。也许是由于小说颇为成功地刻划了一批既蕴含着丰富社会内容,又映透出鲜  相似文献   

17.
作为当代新加坡最有影响力的英语女作家之一,林宝音在新加坡国内外享有巨大的声誉.林宝音用现实主义的小说创作描绘了当代新加坡社会的人生百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林宝音的小说创作反映了新加坡英语文学从批判现实主义到新现实主义的转变,是新加坡英语文学的一个缩影.学习和研究林宝音的文学创作,对于我们了解新加坡文学和新加坡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茅盾的小说创作,从总体上看,是属于革命现实主义的。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指导下,“严格地按照生活的真实来写”,并在“分析现实描写现实中指示了未来的途径”。茅盾的小说又是博采众长的,就其对外国文学的借鉴而言,它除了批判地借鉴近代欧洲写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经验外,也有选择地吸收了现代主义在技巧上的某些新成就,以更好地适应表现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这充分体现了他在艺术上广泛涉猎的恢宏气度以及锐  相似文献   

19.
王统照,谦虚、淳朴、恳挚,无论在生活还是艺术上.都堪称一位永远进取的探索者。他始终孜孜不倦地开拓着生活领域和艺术天地,以其坚实的脚步走向现实主义创作高峰,是文史界公认的新文学运动较早出现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王统照的现实主义之路有一个颇长的过程,茅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序言中对王统照的创作作了中肯的评价:“早年追求‘爱’与‘美’,从这理想的境界达到《山西》那样的现实人生的认识,当然是长长的一条路。”而作家二十年代的创作中,作品数量最多,最能充分体现这长长过程中的种种发展变化。探索作家在二十…  相似文献   

20.
《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创作于11世纪初的一部长篇写实小说,被认为是代表了日本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峰。其艺术成就是塑造了源氏及众多女性形象,并通过这些形象反映了物哀、幽情等审美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