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按今年10月28日是已故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教育家、中南民族学院教授吴泽霖先生(1898-1998年)的百年诞辰。为了缅怀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学者,特刊发钟年先生的《追忆泽霖先生》一文,以致纪念。吴泽霖先生永远离开我们了。每每翻看与先生的合...  相似文献   

2.
正民族学是中南民族大学积淀深厚的特色学科。1951年,学校创建民族研究室。民族学家岑家梧先生等参与了全国民族调查,为京族、毛南族、土家族、黎族等中东南地区的民族识别作出了贡献。1983年,著名民族学家吴泽霖先生创建  相似文献   

3.
任乃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民族学家、藏学家,我国现代藏学研究的奠基者之一,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在近70年的学术生涯中,任乃强先生涉猎广泛,著述颇丰,在众多研究领域均有独特的建树,特别是对康藏研究和格萨尔研究具有开拓性的贡献,毕生致力于西南民族地区特别是康藏的地理、历史和社会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弘学贡献、佛门人物立传、佛典翻译以及文学创作和评论四个方面对台湾著名学者陈慧剑先生的著述进行研究,客观、全面、准确地展示了陈慧剑先生主要著述成果,融资料性、学术性于一体,填补了有关陈慧剑先生研究的一项空白,对学界,尤其是大陆学界深入研究陈慧剑先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括号内数字为期号和页码)观察和研究民族问题必须要有新视角………………………………李德洙(六·5)名人怀念坚定的革命者 忠诚的教育家贾青波……………………………… 魏佑章(六·9)注重田野调查 为社会进步服务──吴泽霖教授学术思想概说………………………………孙秋云 钟 年(六·13)岑家梧先生的治学经历及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述评………………………………徐杰舜 彭英明(六·18)严学 君先生学行记略………………………………刘宝俊(六·24)哲学 社会主义研究邓小平哲学理论的逻辑体系………………………………徐积明(三·25)论邓小…  相似文献   

6.
戴裔煊是中国民族学界的前辈,长期致力于民族学与史学研究,著述颇丰。值戴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忆古思今,不仅是对他的追念,亦是对一批前辈学者的回溯。文章从学科史的角度,结合有关论著、自述和专门评述,解密了一批档案资料,据此探索他的研究心路,以期衬托中国民族学的曲折轨迹。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至60年代,中国知识工作者在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设语境中对苏联民族研究著述进行了较为集中的翻译。这项工作既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知识生产,也是其时中国民族学学科建设与民族研究的组成部分。相关翻译作品在为中国民族学制度建设与民族研究提供知识资源的同时,也获得了制度性的知识品格。这一品格的获得既与这些知识自上而下的生产机制高度关联,也和其被运用到中国民族工作的理论、政策及话语体系建设诸领域之中不无关系。正是在此一知识的生产与运用过程里,中译苏联民族研究著述完成了其制度性的转换,并嵌入中国民族学与民族研究的知识体系中。但与此同时,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设的系统性知识生产也有其开放性,在苏联民族研究知识之外,中国传统的民族学知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民族工作经验与西方民族学知识也被吸纳到其中。对中译苏联民族学知识的制度性转换过程进行考察,有助于思考中国民族研究领域知识生产与制度性语境的关联性及其知识体系中知识、制度与话语等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 石启贵(1896年12月—1959年5月),号子荣,字霖苏,又名岩山、能言、竹林居士,湖南吉首人.毕生从事民族教育和湘西苗族的研究,著述甚多,是近代知名的苗族学者.大学毕业后回乡,1926年至1933年,在乾城模范小学和女子小学任教.1928年起,任乾城县立模范小学和县立第一女子小学事务、教务主任及县教育会干事、首民文化经济改进委员会常务委员,从此开始注意对苗族文化经济的研究.1933年国立中央研究院凌纯声、芮一夫两教授到湘西进行民族学考查,他参加其工作并担任调查组的咨询.自此以后,他就一直把湘西苗族研究当作重点,直至逝世.  相似文献   

9.
李绍明先生在《论武陵民族区与民族走廊研究》一文中明确提出"武陵民族区"的民族学概念,并由此引发关于"武陵民族区"与"武陵民族走廊"的学术争鸣。经考证,李绍明先生对"武陵民族走廊"这一重要学术话语有一个逐渐接受、完善和发展的缓慢演变过程。在李绍明先生看来,推动武陵民族走廊研究就要重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多学科协同综合研究,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切实为武陵山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李绍明先生的积极倡导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下,武陵民族走廊的理论建构和学术实践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学术成果,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蒋氏著述多有创获,其一系列论著基本上沿着陈寅恪先生的治学模式对文史通融型方法进行了透辟的分析和实际运用,尤其对楚辞学的研究,在八十年代的楚辞学领域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1.
慕寿祺先生是近代陇上名士,文学、史学造诣颇深,同时又是甘肃政界的名人。他关注时政、爱国忧民,基于近代列强瓜分中国、边疆危机日益加重,国家危亡、百姓流离的时代背景而作《甘宁青史略》。就西北而言,边疆建设绕不开民族问题的解决,因此著述中作者表达了很多对民族及民族问题的看法,而对此学者们鲜有论及,本文且以此为内容来分析他的民族思想并给予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龚荫教授从事民族教学和研究几十年,成绩斐然.先后出版了<明清云南土司通纂>、<明史云南土司传笺注>、<中国土司制度>、<中国民族政策史>和<民族史考辨>等学术专著,这些著述均获国家民委、西南民族大学社会科学和优秀成果奖.现已75岁高龄的龚荫先生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写出了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系列著作(约计190余万字),<中国历代民族政策概要>就是其中的一部.  相似文献   

13.
严学宭先生,字子君,1910年12月6日生于江西分宜,1991年12月29日卒于武昌。严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毕生致力于语言研究,著述丰富,成就突出,在我国当代语言学界占有显著地位,产生了重大影响。当此先生辞世两周年之际,谨略述其学术思想及成就,以昭来者,并寄托哀思。 1 音韵学是严先生用力最勤、成果最富的研究领域。从1934年进北京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跟从语言学大师罗常培先生攻读音韵学研究生起,严先生就在这一被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台湾近代著名爱国者、学者连横的生平及著述两个层面对其祖国意识进行了论述。连横在日本统治下,目睹了奴化教育对台湾人民的毒害,为了唤起台湾的民族意识,他致力于研究台湾的历史文化。连横的著述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我们认为,这种著述倾向正是其祖国意识的真切流露。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斯蒂文.郝瑞教授在中国民族问题研究、西南族群研究和彝学研究方面都有大量的著述,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郝瑞教授在回顾自身的中国西南研究历程中,就多点民族志、田野中的合作与对话、民族与族群的论争、中国人类学的本土化、西南区域人类学的研究前景等问题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对汪道昆多有研究,其中徐朔方先生的《汪道昆年谱》和汪超宏先生的《〈汪道昆年谱〉补正》对汪道昆的家庭、交游、仕宦、著述与戏曲活动作了翔实探讨,是今所见引征材料最为博赡者。但由于条件所限,两著皆未能看到明俞均的《明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汪南明先生墓志铭》,他人著述中亦鲜见之。今蒙台湾元智大学罗凤珠教授赐赠《墓志》复印件,得以略述其要。  相似文献   

17.
牟世金先生是当代《文心雕龙》研究的著名专家,本文对其标志性研究成果《文心雕龙研究》一书的主要内容和一系列代表性观点作了介绍和评价,并兼评其另外几部《文心雕龙》研究著作,以便使牟世金先生毕生之《文心雕龙》研究著述与主要贡献得到整体的呈现,为当代《文心雕龙》研究史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五四之后,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持续高涨,对此,朱自清先生一直给予积极的关注与支持。他的散文创作也是对白话文运动最有力的推动;同时朱自清先生还在他的许多著述中阐述了他的中国语文观。本文是对朱自清先生的著述中有关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论述和观点的综述  相似文献   

19.
王重民先生《李清著述考》一文,对晚明重要史学家李清一生著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证,共考得李清著作二十种。今查阅明清之际各种目录书籍,发现王文对李清著述的考证尚不完备,其所考二十种著作中有十五种需要补述;并检得王文未考李清著作达十四种之多。依据各种目录书籍对李清著述进一步详加考索,可弥补王文考证之缺漏,并有利于李清著作的系统整理。  相似文献   

20.
“敦煌学”即“敦煌吐鲁番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国际性学科。因此不论是研究文史的还是研究科技的,也不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可以进入这块宝地。我们杭大就有许多研究者进入了这块宝地,而且前辈已在这块宝地上开拓了一条道路。这条道路就是“敦煌语言文字学”——具体地说,这门学科包括文字、音韵、训诂等专门学科。例如姜亮夫先生的《敦煌瀛涯韵辑》就是一部音韵学著作;该书最后一卷《俗字谱》,又是文字学著作。又如蒋礼鸿先生的《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旁引博辨,考释了一大批敦煌变文中出现的字和词,就同时是文字学和训诂学著作。再如郭在贻先生的《训诂丛稿》、《训诂学》以及一批单篇论文,使大多是考释俗字、俗语词的,有不少是属敦煌学的。这三位先生的著述代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