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凤凰涅磐之前:谈谈对学术规范的坚守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位师长前辈,同道诸君: 下午好.我是朱崇科,本系现当代文学教研室的教师,三个多月前刚刚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2.
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他律与自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学术规范是一项系统工程,制度建设是根本。学术规范的实施机制是体现学术规范制度的基本环节,其中最主要的是学术规范的外在约束机制和内在自律机制,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对学术规范制度的运行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学术规范,先在建设,重在践行,贵在自律。  相似文献   

3.
陶范 《学术论坛》2006,2(4):148-151
学术写作离不开参考文献的引用,学术引用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学术规范。引用应合理适当,忌铺天盖地;应确有必要,忌无关拼凑;应实在贴切,忌装腔作势;应来源有据,忌出处不明;应准确无误,忌似是而非;应领会原意,忌断章取义;应参阅原文,忌转引借用;应文献新颖,忌资料陈旧。  相似文献   

4.
学术论著注释和索引的规范与功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学术论著注释和索引的规范化是学术规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我国学术论著中存在的有关不规范乃至失范的现象 ,文章论述了注释和索引的基本功能 ,批评了学术论著中的一些技术性失范和社会性行为失范现象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学术腐败学术腐败,应该说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话题,但同时又是一个目前难以回避、也不能回避而必须面对的话题。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在2002年九届五次全国政协、人大代表会议上,学术腐败成为一个众所瞩目的话题。有关媒体(如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进行了及时的追踪报道,在学界内外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有心人的关注和忧虑。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之所以纷纷谈论学术腐败话题,并非空穴来风,也不是无事生非,而是针对目前令人触目惊心、痛心疾首的学术腐败现象:不平则鸣,有感而发。其中最直…  相似文献   

6.
叶勤 《云梦学刊》2006,27(6):156-159
知道杨玉圣教授,是从学术批评网开始的。作为最早倡导学术规范的学者之一,他不仅身体力行撰写了不少有分量的学术批评,而且在如今最为强势的网络媒体上开辟了一个阵地,真正将倡导学术规范和学术批评当作一门事业来做。现在他将自己的有关文章结集出版①,算是对自己一个时期工作的小结,而读者,则可以从中看出杨玉圣对推进中国学术规范建设的思路与践行。学术规范,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学界的焦点论题之一,要对杨玉圣的《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进行述评,势必涉及这场大讨论及其所带来的学术规范化运动,而关于这场讨论及运动,我们有必要强…  相似文献   

7.
在语用是否必须恪守规范的问题上一直存在两种对立观点。这两种观点都不无根据,因为事实上存在两类语言规范:可变规范和不可变规范。语码选择规范、语码组合规范接近于前者,语用原则规范接近于后者。区分可变与不可变规范有助于化解旷日持久、事倍功半的学术论争,同时有助于深化和拓展有关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杨玉圣 《云梦学刊》2008,29(1):5-12
自2005岁末至2006年岁初.通过中国政法大学BBS--沧海云帆论坛,笔者与法大学友进行了内容广泛的学术对话.通过这些无拘无束、自由交流的对话.我感受到了法大学友青春的活力、洋溢的热情、求知的渴望、思想的魅力.实话实说,这也是自己迄今最为珍惜的网络写作经验.  相似文献   

9.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文社会科学包含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这两个不同的方面.它们分别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和表达.可以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生产和开发过程,这两种精神也应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学术规范和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背离了这两种精神.从这个角度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关键在于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真正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2004年6月22日,针对学术界的剽窃、造假、浮夸等现象,教育部社科委一致讨论通过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被写进了总则第一条。学术界有人对此《规范》做了高度评价,称其为“中国学术界第一部‘学术宪章’”。为此,北京大学研究生索阿娣于2004年7月6日采访了《规范》主要起草人之一、中国政法大学杨玉圣教授。索阿娣:(北京大学研究生。以下简称索)…  相似文献   

11.
《甘肃社会科学》自1979年创刊30年来,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办刊原则,总体质量和影响因子一直在稳步上升。2000年以后,该刊发表的社会学论文被二次文献复印、转、摘数量不断提高,"社会学"栏目已成为该刊的品牌栏目之一。本文试对该刊2000—2008年来发表的社会学论文作一综述,涉及社会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三农"问题、和谐社会建设和西部社会发展等十多个主题,研究内容反映了近十年来转型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与热点问题,在社会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一方面,说明该刊发表的社会学论文能够紧跟转型中国的发展脉搏,另一方面,也充分表明该刊强烈的学术坚守精神和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问题意识与精品取向。  相似文献   

12.
对于学界,笔者是一个局外人。因为,除了为编录书目而不得不经常翻阅各种图书资料之外,几乎和整个学界是绝缘的。作为一个末学后进.对学界的是是非非,笔者的态度始终是淡然的,并因为自身水平的缘故从不参与其中。但今天,笔者抱着一种诫惶诫恐的心情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因为就在日前,笔者有幸读到了郭世佑教授的“学术规范与博士生教育”(载《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3期)一文。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亟待建立学术规范,但究竟应该建立怎样的学术规范?笔者认为在文学批评方面,要以审美价值为核心而不是以思想价值为核心;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不能截然分开,文学批评应该以作品为基点而并非以作家为基点;在文学史方面,通俗文学可以进入文学史;在文学理论方面,以基本观念为学术平台,倡导借鉴西方文论的同时,积极建构中国本土性原创理论.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语言学会是一个连续多年被评为天津市社科界先进学会的严肃的学术团体,其成员包括一批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语言学家,多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多人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语言文字应用科研项目,多人多次获国家和市政府奖励和表彰,有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数十人。为了响应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的号召,维护学术规范,加强学术批评,反对学术不端行为,根据常务理事会决议,本会秘书处在学术批评网上揭发批评了天津外国语学院沈履伟的剽窃问题。天津外国语学院教师…  相似文献   

15.
各位学界同仁:新世纪伊始,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又一个春天。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包括高校在内,中国教育事业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发展局面。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为此由衷地感到高兴,并为自己能生活在这样生机勃勃的时代,能用自己教学、科研、育人的实际工作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学术创新做贡献而感到自豪。然而,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目前的高校和学术界决非一尘不染的净土;相反,社会上的腐败、堕落等不正之风对这块领地时有影响。近年来高校及学术界不断揭露出的虚假炒作、抄袭剽窃等学术…  相似文献   

16.
党规研究的规范进路是由法学者实现的,该研究主要通过规范比较的方法,寻找已有法律知识和法律实践对党规的可借鉴性;在知识和思维结果上,该进路呈现出一种将法律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复制"到党规体系中来的研究倾向。本文在对该现象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比较了党规知识建构和党规制定的具体体现,在揭示了党规与法律在规范对象和规范形式上的叠合后,深入到两种规范的内部,对其规范质量进行了比较,指出二者的差异是其分工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封传兵 《云梦学刊》2018,(6):F0002-F0002
2018年11月2—4日,“韩少功创作四十年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在湖南理工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湖南理工学院与中共汨罗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由湖南理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院韩少功研究所、汨罗市委宣传部承办,由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协办。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台湾交通大学、花城杂志社、天涯杂志社、南方文坛等的六十多名当代文学知名专家、教授,以及湖南本土的当代文学界名士共一百多人齐聚一堂,围绕韩少功文学创作、寻根文学以及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中国文学等相关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18.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9,(4):F0002-F0002
6月27—29日,“经典与诠释:文化传统的诠释与重建”学术研讨会在西藏民族学院顺利进行,三十余名代表齐聚民院研讨经典与诠释等哲学命题。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赤列旺杰,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洪顺分别在研讨会开幕式、闭幕式上讲话。  相似文献   

19.
孔帅 《天府新论》2021,(3):140-147
新批评派的“本体论批评”主要指诗歌具有多元和有机的结构形式,能够与外部真实的生活世界产生同构关系。麦克卢汉早年的文学背景导致他直接继承了新批评派关于文学与世界关系问题的“文学本体论”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媒介本体论”,媒介与社会生活之间通过人体感知这一中介也具有了某种同构性。基于“媒介本体论”立场,麦克卢汉认为包括大众艺术在内的一切艺术的本质就是感知外部媒介环境的工具和“探针”,并且对电力媒介环境下的大众文化表现出理解甚至肯定的态度。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超越了新批评派狭隘的传统文学观念,成功实现从传统文学批评到现代大众传媒与文化研究的转型。  相似文献   

20.
“规范”与“描述”对当代中国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作为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其建构具有基本的规范性,需要对其进行合理限度的规范的“定义”、“解释”和“论证”.在规范的限度之外,正是具体生动的描述的“定位”得以合理存在的生长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构,需要保持“规范”和“描述”的有机统一.“规范”和“描述”的有机统一,形成相互补充、渗透和制约的态势,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构的学术意义得以充分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