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索珍 《中国藏学》2006,(2):271-281
本文主要围绕美国的涉藏研究机构和藏学人员的现状进行初步的跟踪和研究,并就美国藏学的趋势及特点作了一些分析。文章主要收集了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等十几所主要涉藏研究机构和戈尔斯坦、杰尼特·嘉措、范德康、罗伯特·瑟曼、杰夫里·霍布金斯等比较知名的十几位学者的基本情况。这些机构和人员当中基本涵盖了目前活跃在美国藏学研究舞台上的主要角色, 是对美国藏学现状的一次普查,也是迄今为止较为详细的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2.
索珍 《中国藏学》2007,(3):73-80
本文主要介绍了奥地利的涉藏研究机构和藏学人员的现状,并就奥地利藏学的现状及特点做了总结和分析。文章主要收集整理了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藏学与佛学系、艺术史研究所、社会和文化人类学系、奥地利科学院亚洲人文思想史研究所等机构以及内贝斯基·沃捷科维茨、厄恩斯特·斯坦因凯尔勒、赫尔穆特·卡热萨等比较知名的学者的基本情况。这是对奥地利藏学现状的一次普查,也是有关这一方面的比较详细的情况介绍。  相似文献   

3.
肖杰 《中国藏学》2011,(Z2):141-150
从英国殖民时代开始,一些印度人开始对中国西藏的考察和研究。经过长期的发展,印度涉藏研究整体上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队伍。文章围绕印度涉藏研究的缘起、发展和现状,从基础研究、中印关系研究、"西藏问题"和流亡藏人研究3个方面入手,对印度主要的涉藏研究机构和人员状况进行介绍,并对印度涉藏研究的特点进行初步的分析,以期为国内藏学同行提供一定的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主要涉藏研究机构和人员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考察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主要涉藏研究机构和人员现状,对其研究人员的主要研究方向、主要著述和目前从事的主要研究课题进行了介绍,并对其中比较有影响的研究人员及其代表作进行简单分析、评论,最后总结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涉藏研究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5.
周卫红 《中国藏学》2012,(1):185-190
文章考察了加拿大主要藏学研究机构及人员的现状,对其研究人员的主要研究方向、主要著述和目前从事的主要研究课题进行了介绍,并对其中比较有影响的研究人员及其代表作进行了简单分析和评论,最后总结了加拿大藏学研究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6.
肖维霖 《中国藏学》2023,(4):198-208+220
从国际视角把握涉藏研究态势,从而了解国际藏学研究的演变和进展情况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文章以SSCI为数据源,下载了2001—2021年发表的涉藏研究论文数据,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发文量、研究机构、高产作者、研究热点的演变四个维度进行梳理,分析各个阶段的研究主题热点以及该阶段内学术影响力较高的研究成果,并对比分析高产作者的研究侧重点。研究发现,21年来,我国的发文总量居世界首位,年度发文量则从2014年开始超过其他国家,近年来涉藏领域的发文量遥遥领先,同时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特征:一是发表SSCI涉藏论文较多的中国机构不是国内常见主流藏学研究机构,二是国内SSCI涉藏论文高产作者的研究方向不在传统藏学研究领域,三是SSCI论文呈现的国际涉藏研究热点演变受中国学者研究方向的影响。文章进一步探析了其中的可能原因,并对当前我国涉藏研究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学术话语权现状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正确对待SSCI的学术影响力、重视对藏学科研项目的持续资助、积极开展多层次的交流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18世纪在中西伯利亚地区发现藏文抄本开始,俄罗斯学者对藏学的研究已经开展了近300年。在此期间,俄罗斯先后出现了一批从事藏学研究的机构和学者,并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风格。文章围绕俄罗斯几个主要藏学研究机构及其人员的状况和历史演变,对俄罗斯藏学界的发展变迁,尤其是机构变化和人才传承进行了整体性的描述,并对俄罗斯藏学研究的特点进行了初步归纳,对俄罗斯藏学发展历程和当前状况作了一个大致的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杜永彬 《中国藏学》2023,(1):66-75+21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对指导新时代的藏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理论和民族政策,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思想为宗旨,以新中国70多年的藏学研究成果为依据,注重涉藏研究的民族因素、区域因素和治理因素,从4个视角探讨藏学研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一、中国藏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二、西藏与其他涉藏地区研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三、藏族和其他民族与民族关系研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四、历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研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本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西藏的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如何确定自己的战略地位,都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西藏社会科学院的工作现状,对我区藏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几点初步思考。一、西藏社会科学的回顾藏学界虽然在藏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范围这些基本界定问题上尚未形成共识,但从藏学研究所涉及的学科和发展趋势来看,已经涵盖了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其中还有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用“藏学”统称西藏的…  相似文献   

10.
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是一所兼具博物馆功能、培养博士研究生教育功能、大学共同利用机构功能为一体的世界一流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对涉藏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前后分为三个时期:初期主要是20世纪初由青木文教从西藏带回日本的民族志资料;其次是20世纪50年代日本学者川喜田二郎等人组织的社会调查队在尼泊尔等喜玛拉雅藏系社会的调查资料;第三个时期是中日建交后通过“中国民族文化宫”收购的一批民族文化资料中的涉藏部分。这些资料对今后的藏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意大利藏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大利是世界藏学研究版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藏学研究历史,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文章简要地回顾了意大利藏学研究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对期间的主要人物如德西德里和图齐等人的学术经历和研究成果进行了中肯的评价,最后介绍了意大利藏学研究的现状,包括目前的主要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代表作及相关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藏学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出现了一大批继承传统藏学、开创现代藏学的藏族学术大家,为我国藏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这批杰出人物的代表之一,毛尔盖·桑木旦大师在藏学研究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中史学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大师继承传统藏学、开创现代藏学这个特点.文章在梳理毛尔盖·桑木旦大师生平和学术成就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大师的史学研究著作和主要观点,并就其史学研究的特点做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西藏研究》是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主办的藏学研究核心期刊,其汉、藏文版已分别创刊30余年,在国内外藏学界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新创刊的英文版Tibetan Studies主要刊载国内外藏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及学术动态,旨在为国内外藏  相似文献   

14.
正1986年5月20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下,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是国家根据涉藏工作的特殊任务和藏族文化的实际状况成立起来的学术机构,是以我国西藏及其他藏区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学术机构,以西藏及其他藏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宗教、语言等为研究对象,以繁荣和发展我国的藏学研究事业为己任,职责是"两个服务",即为  相似文献   

15.
《中国藏学》2012,(3):220
全面、准确、及时记录和反映藏学研究发展状况,是藏学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藏学专家学者的要求。藏学界一直企盼编纂出版《中国藏学年鉴》。藏学学科的综合性、藏学与其他专门学科的交叉性特点则显示出这是一项颇为艰难的工作。2010年,乘着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东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知难而上,启动这项有利于藏学学科发展的工程,开始编纂《中国藏学年鉴2009》。在中央统战部和有关部门、地方关心、支持下,在全国各藏学机构、专家学者的支持、帮助下,通过编委会和编辑部全  相似文献   

16.
浅谈藏学研究文献的馆藏建设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简要分析了我国藏学研究文献馆藏与利用现状,提出了建设和开发我国藏学文献的若干意见及对策,如建立藏学研究各专业文献馆藏数据库和藏学研究文献网络资源库,加强馆际合作,进一步提高藏学研究文献的利用率等.  相似文献   

17.
<藏文白话报>作为蒙藏事务局主办的三种白话报之一,鲜明地反映了民国初期的对藏政策:倡导五族共和、维护国家统一;改革涉藏机构、全面管理藏政;关注西藏民生、鼓励兴办实业;开办蒙藏学校、普及文化教育.梳理这些政策,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研究民国时期的涉藏政策,从而阐明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中国藏学>是全国性、综合性的大型藏学研究学术期刊,是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她所刊登的论文基本上代表了我国藏学研究较高水平.采用文献计量学数理统计方法,对<中国藏学>1988-2007年20年的发文进行统计,并从论文数量及年代、主题分类、科研基金资助论文、作者群及核心作者队伍、作者系统分布、地区分布、作者合作情况等进行计量分析,既是对<中国藏学>20年来的发展的梳理,也是客观地评价该刊物学术价值的认识过程,为进一步办好刊物和今后的藏学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韩敬山 《中国藏学》2023,(3):190-203+220
江西兴国人氏的欧阳无畏,在大陆39年,在台湾39年。1932年夏,欧阳无畏自冯庸大学毕业后,自北平入青海西宁,旋即成为“入藏巡礼团”成员。1934年秋,在西藏哲蚌寺出家为喇嘛,屡次代表学院参加三大寺辩经,成为拉萨著名的辩经僧。欧阳无畏前后在拉萨十载光阴,更参研密宗至理,诣臻极境,终获得格西拉让巴最高学位。1952年自印度噶伦堡辗转抵台北后,专心从事藏学教育和藏学研究,写下大量著作,成为台湾藏学的先驱,被誉为“台湾藏学之父”。欧阳无畏一生所呈现的传奇生涯和多重身份,使其成为1930年代以来汉藏政治、文化、宗教的时代见证与珍贵缩影。这份欧阳无畏的涉藏经历及藏学研究年表对其一生的重要史迹和学术活动进行了全面的考订。  相似文献   

20.
近一二十年来,随着国内外藏学界交往的不断扩大,中国学界对西方藏学的有关机构、学人、著述、学术传统及其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关系,也有越来越多的反思与探索。目前已有的学术动态分析,对近年来国外藏学发展中的区域化和多学科发展趋势关注度尚显不足。文章就海外藏学的多元化发展,尤其是对"藏边研究"呈现出的新动态、新取向进行了梳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