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全国高校经济理论教学改革第四次研讨会于1990年元月8日至11日在上海召开。现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讨论中三个问题的不同见解简述于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一种意见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指的是计划指导下的商品经济。它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不能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说成是计划经济加商品经济,或说计划加市场,因而也不存在计划和市场两者结合的问题。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作为社会化大生  相似文献   

2.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管理是为了引导市场健康发育成长,市场运行机制的建立必须是在政府宏观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同时,计划的制定又必须建立在对市场供求关系和发展趋势的准确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而市场的发育成长,又对宏观管理和制订计划决策提供依据。只要有商品经济,就必然要有市场,没有市场的商品经济是不存在的。市场主体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主动因素。只有确立市场经济运行的载体,通过市场主体的积极活动,商品经济才具有生机和活力。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主调节,把自己变成商品生产经营者。 1.企业成为商品生产经营者,参加市场竞争,这就要求扩大市场调节的范围。从经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两种运行方式——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小平同志最近谈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和市场如何同时存在,并能体现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优越性,这是很值得研究的。商品经济的运行客观上受市场调节。市场调节的实现则是通过一定的运行方式。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仅同样受市场调节,而且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运行方式。市场调节作为商品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其作用是多方面和全覆盖的。主要作用是:  相似文献   

4.
要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必须建立起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什么形式的市场才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相适应呢?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的市场模式必须要反映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两大要求:一个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内在的广泛联系,一个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有计划运行。因此,社会主义市场模式应具有广泛性和计划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西方普遍流行着“消费者是皇帝”、“顾客至上”的说法,有的经营学家干脆把它作为信条写在教科书上。这虽然反映了资产阶级对商品销路的一种紧张心理,但从市场要面向消费者的意义上说,却仍不失其借鉴意义。社会主义实行有计划商品经济,有着巨大的优越性,在商品经营中,必须要有市场调  相似文献   

6.
不少同志以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是计划经济加商品经济。这种理解,首先在逻辑上造成困难,因为按照《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去解释,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假如再加一个商品经济,岂不导致概念的混乱?更重要的是,对“有计划的”、“计划经济”的理解不科学,很容易造成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形如两张皮,不能把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实践上便出现计划管理与市场机制脱节乃至对立。我以为,倘若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定义出发,应当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的“有计划的”,理解为市场调节和调节市场的双导向运动,即把自发的市场调节自觉化,使整个宏观控制变成一个以市场信息反馈为中心的大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7.
一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基点,许多同志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与宏观调节的目标模式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观点。在我看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观点是,实行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把计划与市场融为一体的统一的计划市场模式。这无疑使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进一步接近了社会主义的现实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8.
一城市住宅商品化问题是一个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问题。首先,住宅商品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需要。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把住宅作为商品,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是不把城镇住宅作为商品的,而只是作为一种社会福利事业,由国家统建统配,实行低房租政策。由于受传统理论和苏联做法的影响,再加上对供给制办法的沿袭,  相似文献   

9.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正确原则。可是这一原则是否适用于商品流通领域,尚有一些模糊观念需要澄清;在流通中如何将这一原则具体化,也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本文试结合当前市场上的主要问题谈些浅见。 一、商品流通领域要不要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有一种观点认为:市场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价值规律必然自发地起调节作用,因而,“市场天生无组织”,商品流通过程也就不可能有计划。这种观点混淆了社会主义市场与市场一般、资本主义市场的概念,抹煞了社会主义市场的特殊性。众所周知,市场或商品流通同商品生产一样,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抽象,任何现实的市场则必须是和某种特定的具体的经济制度相结合的市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作为商品经济的必然伴随物的市场,当然要发挥其功能。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市场究竟有哪些功能,我们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市场功能,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市场功能实际上就是价值关系的功能。因此,研究市场功能,需要从价值关系的功能谈起。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研究会于11月6日至13日在安徽巢湖联合召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讨论会”,与会者133人。兹将讨论的主要问题和有争议的观点概述如下: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问题 与会者一致赞同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但对商品经济的性质,有观点分歧。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带有若干产品经济的因素,因为它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劳动带有直接社会性,指令性计划的存在就表明了这一点;另一种观点认为商品经济与产品经济是根本对立的,不能共存,因为商品经济是按价值规律运行的,而产品经济则相反,如果两者共存,就等于说它既按价值规律运行,又不按价值规律运行。  相似文献   

12.
一、保险经营的性质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保险是一种商品,保险经营是一种商品经营.然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保险是不是一种商品,保险经营是不是一种商品经营呢?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一种福利性的事业,是劳动保险和社会救济之外的又一项补充福利形式.按照这种观点,保险不是一种商品;保险经营不是商品经营.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存在各种形态的商品,如物质形态的商品,技术形态的商品,劳务形态的商品,等等.保险商品是劳务商品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3.
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我国经济理论界在改革实践中大胆探索而取得的重大突破.然而,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按劳分配的相关研究中,却出现过不可忽视的偏向.一种一度颇为流行的观点是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按劳分配直接对立起来,认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和《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中论述的有关按劳分配的理论和原则,是和消除了商品货币关系的产品经济形式相联系的,因而商品经济与按劳分配不能兼容.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现实在我们面前设置了这样的“二难选择”;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就意味着要否认按劳分配的客观存在;如果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就意味着否定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属性.上述论点的偏颇其源盖出于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质.运行机制及其发展要求缺乏全而.科学的理解.本文拟对此直抒浅见,并进而就与之紧密联系的按劳分配的有关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还有不少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从目前的争论情况看,需要着重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一、我国商品经济的特点。我国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也不同于资本主义以前的简单商品经济。主要是所有制不同,生产的目的不同,商品关系的范围不同。在现阶段,我国商品经济还不发达,广大农村基本上还是小商品经济,工业的社会化程度也比较低,市场体系还不完善,部分商品供应紧缺的状况,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是存  相似文献   

15.
新疆经济目前正处在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的转折点上,运用商品经济观点来考察新疆经济发展战略已成为形势之必需。新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这些资源都是商品,但是在没有实现价值之前,它们只是潜在的商品。要使资源商品的开发成为事实,必须具备现成的市场。所以新疆要振兴,首先需要寻找的,正是实现商品价值的市场,而且是最有利的市场。由于国力限制,若干年内国家不可能把更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商品理论的讨论取得了重大突破。党中央有关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述,吸取的正是这方面的有益成果。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其意义在于:一是突破斯大林的商品“外壳”论,明确了全民所有制的劳动产品仍是商品;二是突破社会主义经济非商品性的观点,明确了整个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三是突破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明确了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主义商品理论的这一突破和发展,从根本上否定了旧的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为新的经济体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前提。当前经济改革所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可以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对大量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的计划管理,分别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三种形式,对其价格则分别采取统一价格,浮动价格和自由价格三种形式。它们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既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理论问题,也是在计划体制和价格体制改革中碰到的一个实际问题,不少同志认为,实行指令性计划的采取统一价格,实行指导性计划的采取浮动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的采取自由价格,它们是相互对应的关系,也有的同志认为,实行指导性计划的,其价格应该放得更开,也要实行自由价格。他们在谈到国家计划分配的生产资料时说:它们可以分成三块,“第二块,大致上同指导性计划相适应,形成公开的交易市场和市场价格,价格可以随行就市,……。这里关键的一个问题是价格要放开,同时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8.
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进而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处于一种相互对立的关系,这是理论界长期存在的一种传统观点。近些年来,这种观点已有所突破,认识到与商品经济对立的是目然经济和产品经济,它们都属于经济运行形式;与计划经济对立的是资本主义雇佣经济,二者都属于社会经济制度。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混乱,一方面把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对立起来,当作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对待,而不是把它当作商品经济的别称。另一方面,当现实经济运行发生混乱时,又把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对立起来,认为可与计划经济统一或结合的仅仅是作为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一部分的市场调节,而不是商品经济本身,并且认为有一个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对立,二者此消彼长,没有任何统一结合可言。这些理论混乱导致了我们在经济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个与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市场体系正在逐步完善。本文拟就开拓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证券市场问题,作些探讨。一、开拓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证券市场是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我们要发展生产力,首先要大力发展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但要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必  相似文献   

20.
黄涵林在(《南方经济》1988年第2期)发表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探》的文章中指出: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不同的经济范畴.商品经济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不存在没有流通(市场)的商品,也不存在没有商品的市场.价值规律不仅作用于生产,同时也作用于流通.只有把生产和流通统一起来,才能全面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市场经济不覆盖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外延大于市场经济.在谈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时,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挤的区别时,有其作为市场经济一般的共有规律,如竟争规律、供求规律等,但也存在重要区别,通常是指两种市场经济的基础不同,一个是公有制,一个是私有制.基础不同,作用于经济运行机制也就不同,但调节手段还是可以相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反映的是国家、企业、劳动者利益主体的一致性;调节手段要反映不同主体利益的一致性;又要协调他们之间利益的差别.资本主义同样可以利用这些手段,但它不能解决利益矛盾的对抗性.这是区别之一.区别之二,与资本主义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直接掌握着强大的物质力量和手段.区别之三,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作者认为只有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才能作为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