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韩国外语教师教育课程分为教养课程、教职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3部分。以首尔大学教育学院英语教育系的教师教育课程为例,分析3部分课程的具体形态,并将其与中国、日本、新加坡等其他亚洲国家的外语教师教育课程进行对比。韩国外语教师教育课程呈现出三大特点:第一,教职课程比例偏低;第二,实践课程较为薄弱;第三,模块选择制凸显灵活性。在分析韩国外语教师教育课程利与弊的基础上,认为未来我国外语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应着力于四个方面:(1)整合不同模块的课程内容,使之形成合力,共同指向卓越教师培养;(2)适当提高职业课程所占比例,夯实师范生职业素养;(3)目标指向更加明确,以更好地体现国家政策要求;(4)进一步优化教育实习的时间安排,丰富教育实习形式,让师范生得以在实践中稳步成长。  相似文献   

2.
本科生的专业课程专业性较强,用中文讲解,学生有时也会听不大懂;用外语教授,学生理解起来会更费力。实际上也确实如此。然而,用外语讲授本科生专业性课程,对于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特别是飞速发展的新兴学科方面的知识,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这对于学生把外语真正作为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得力工具,也有促进作用。用外语讲授本科专业课程与本科专业外语课程表面上有相似之处,实际上这是两门不同性质的课程。外语讲授的专业课程本质是专业课程,仅仅是在教学时采用外语讲授而已,课程的目的在…  相似文献   

3.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目前外语课程思政研究已引起学界关注。通过对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进行分析,运用Citespace软件,基于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论文,对三年来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研究进行综述,梳理了相关论文数量与主题发展趋势,对立德树人内涵、外语课程思政元素来源与挖掘方式、外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外语课程思政评价等研究内容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外语课程思政研究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国际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对高等院校创新外语人才的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以三大素质理论为指导,从专业知识素质、岗位素质和职业意识素质三方面调研国际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下对创新外语人才素质的需求。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外语人才不能满足企业国际电子商务发展对创新外语人才的素质要求。因此,各高等院校外语教学改革应立足于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要求,建立国际电子商务实战中心和园区语言实践工作室,同时依托国际电子商务平台开展项目化教学改革,并建立校企动态的职业意识素质培养和反馈机制,实现外语人才素质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5.
基于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欠缺的现状,提出“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首先明确相关概念内涵及“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现状;然后从资源建设背景、依据、目标思路及实现的教学目标,完成顶层设计;最后通过课程思政元素提炼、与思政资源匹配融入、思政资源建设路径三方面,完成“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十项思政资源内容建设。“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资源建设为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以期提高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而适应电子商务飞速发展过程中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课程设置具体而鲜明地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价值取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教育教学特色。本文对中国与俄罗斯某应用科学大学外语课程设置进行案例式比较分析,提出中国应用型大学外语课程应借鉴俄罗斯大学外语课程"专业化"设置方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在我省招生的外语专业的统计为基础论述外语专业面向市场经济调整培养目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外语专业培养目标调整的基本策略,分析培养目标不同的外语专业的共性和个性及其课程结构。外语专业目标调整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9.
外语作为一门课程历史悠久,但把它作为一门课程的科学体系来研究并逐步形成体系仅是近百·年来的事。一百多年来,外语课程历经改革,形成各种理论流派,下面就外语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作一简略的回顾。一、翻译注(cranslationmethod)翻译法是用母语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由于  相似文献   

10.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从教育政策、外语学科属性和外语教育现实需求三方面分析了实施外语课程思政的理据。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提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五条路径:1)创建校院两级组织保障体系;2)按课程分类挖掘思政教学内容;3)融课程思政于外语课堂教学全过程;4)提升外语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5)健全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1.
ESP专门用途英语引入外语专业教育是培养复合型跨学科外语专业人才的一种有益尝试。其内涵是以ESP作为教学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改进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的学习能力。以ESP教学定位与课程设计建构、教材建设、ESP师资建设、教学手段方法等,拓展新的教学领域,提高ESP专业教学质量,改进跨学科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加强受教育者语言和专业相融合的跨学科性。  相似文献   

12.
思辨能力培养是我国外语专业教学的薄弱环节,更是外语人才培养的软肋。外语专业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为导向,纠正影响思辨能力发展的外部因素。文章基于布鲁姆认知能力分层理论,以具体的写作课、语言学课、英语演讲课为例,从不同角度、不同内容和不同层次对思辨能力的培养纳入外语专业的教育过程进行了详实阐述,所以只有提升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才能提高外语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口译是跨文化交际中人类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口译课是大学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必修课,口译教学已成为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就新建本科院校英语口译课开设的目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高目标,外语教师都应把培养大学生自觉的跨文化意识以及对不同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为己任。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对外语教学颇具教学价值取向。讨论了如何在陌生化视角下进行有效的目的语文化的导入,提出了可行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着外语教学与测试的研究。建立基于计算机的校本大学英语学业测试语料库,已成为改革测试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探讨有关测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建基于计算机适应性学业测试语料库的主要原则和实际做法,同时设计了该库的计算机适应性运行与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随着隐喻研究的不断深入,外语教育研究者意识到隐喻认知理论对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作为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核心课程,精读课的教学效果决定着英语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本文从词汇、篇章和文化几个方面着手,分析了把隐喻认知理论引入精读课教学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是高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厘清课程性质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基础。在梳理不同时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有关规定,借鉴国外高校现代语言课程定位基础上,提出《大学英语》课程定位是EGP,提高"交互密度"是保证学习效率和效果的关键。河北科技大学在多年教改实践基础上,创建了iCARE教学理论,并从六个方面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取得良好教改成效。  相似文献   

18.
基于语料库的数据驱动学习已然为外语教学的变革提供了创新工具,而目前的专业英语写作教学仍然固守着以教师和教科书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传统外语教学模式。本文针对专业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词汇和语篇等方面,探讨如何将数据驱动学习方式创新地应用于专业英语写作教学,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开发学习者创作潜能,并由此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备受外语界推崇,这一理论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重新审视教学问题的视角,为当今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在阐述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展示成果、组织协作、反思过程等环节,探讨了英美概况课程的构建,并对英美概况的多媒体教学作了例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