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数据包括分析(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使用2001—2011年我国51家零售业上市公司11年的面板数据,测算了零售业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TEC)和技术进步(TC)。研究结果显示,2001—2011年间,零售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4.1%,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的变化;技术效率在11年间提高了3.6%,而技术进步指数仅提高了0.5%。同时,全国七大经济区零售商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上市公司业态比较单一,以百货类为主。最后给出了一些提高零售业上市公司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选取2009年中国百强零售企业中的2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首先通过收集其2009年年末从业人数、门店数、资产总额、经营费用、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等指标进行DEA效率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目前国内大部分零售业上市公司的运营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较低,且大多数处于规模效率递增阶段。其次,运用Tobit模型对影响其效率的产权结构、股权结构、资本结构、企业盈利能力、上市时间长短等微观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零售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产权结构、资产负债率、公司上市时间等因素与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的经营效率不会造成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零售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其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和信息披露问题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造了零售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体系,并对我国30家上市零售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缺乏报告社会责任的积极性,信息披露质量偏低。独立董事比例、企业规模、收益状况、财务风险和第三方评验是显著影响上市零售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主要因素,而股权集中度对于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零售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探讨全渠道发展影响企业经营效率路径的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测度了零售上市公司的全渠道发展水平,并采用Tobit回归对2011—2015年样本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全渠道发展一方面通过扩大市场、增加消费频率、提升忠诚度和降低管理成本对零售企业的经营效率产生正向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成本劣势和渠道劣势的原因也有可能对零售企业的经营效率产生负向的影响,整体而言,全渠道发展水平对零售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而调节变量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影响显著为负.因此,零售商既要重视通过发展全渠道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也要在全渠道发展布局时因地制宜,根据当地互联网的普及程度确定全渠道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零售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其数字化转型升级对于后疫情时代的"拉内需,稳增长"经济目标至关重要.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全渠道模式成为零售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形式.基于全渠道学术研究中"概念框架"的研究范式,采用探索式的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分析三家中国零售企业的全渠道发展逻辑、战略选择和商业模式,整合了营销视角和供应链管理视角对全渠道研究各自孤立的讨论,构建了一个综合性、多维度的全渠道零售系统概念框架.研究认为:营销管理、商品管理与履约管理是对应于"人—货—场"关系的重要零售活动,只有针对这三个子系统设计全渠道策略模式才能形成系统视角下的全渠道零售模式;提炼商业情境下零售活动的关键决策环节和相应的策略模式,是构建全渠道零售概念框架的关键内容;协同是全渠道零售系统的核心驱动因素,有利于提升全渠道零售系统的运营效率.研究结论为后续全渠道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阶段性的理论总结,同时也启示企业需要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通过实施渠道内和跨渠道的业务、组织协同,谋求全系统的策略配合,以实现全渠道零售的效率突破.  相似文献   

6.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零售上市企业发展的共识,转型发展实现高效运营成为零售上市企业关注的焦点。运用多时期网络DEA模型测算21家处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零售上市企业的运营总效率、经营子过程与盈利子过程效率,结果表明,21家零售上市企业总体效率均值较低,经营子过程的效率均值高于盈利子过程;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零售上市企业运营效率的影响因素,发现销售规模和自主研发投入对零售上市企业经营子过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对零售上市企业盈利子过程产生正向影响。据此,企业应深化全渠道营销布局,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扩大企业规模,合理运用财务杠杆,以提升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7.
零售企业的效率高低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客观比较不同渠道零售企业的效率,有助于认清零售企业的发展趋势,找出提高零售企业效率的途径.选取纯实体零售企业、网络零售企业、多渠道零售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对其2011—2015年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测算比较.结果显示:多渠道零售企业和网络零售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分别是1.026和1.286,远高于纯实体零售企业的效率0.943;通过DEA测算,2011—2015年零售企业的技术效率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的波动变化,其中网络零售企业的技术效率最高,多渠道零售企业次之,纯实体零售企业最低.通过投影分析发现,导致零售企业效率低下的原因一是产出不足,主要体现在营业利润上;二是投入冗余,主要集中在管理费用、员工工资和员工人数上.最后从渠道改革和人才培养两方面提出推动实体零售企业转型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中小零售企业发展快速且竞争激烈,零售物流系统是高成本时代中小零售企业发展的关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对比分析18家中小零售企业的物流系统经营数据可知,中小零售企业物流作业要树立效率经营理念,不断加强物流系统内部管理,从而建设高效零售物流体系,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9.
自2009年出现“全渠道零售”的概念以来,相关讨论一直持续不断。回顾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全渠道零售有三个主要进展:(1)全渠道的含义,是指零售商通过与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渠道协同创新,在目标顾客购买过程的每个环节提供尽可能多的渠道类型,以满足顾客对于渠道的个性化偏好,最终实现顾客价值及零售企业目标;(2)全渠道零售的成因,是技术创新改变了消费者需求,出现了消费者的全渠道购买行为,进而导致全渠道零售的企业行为;(3)全渠道零售的策略,是指零售业通过有效的市场细分,选择适当的目标顾客,进而选择适当的营销定位,以及相匹配的全渠道产品设计、全渠道定价、全渠道销售和全渠道传播,最终实现顾客价值和公司目标。最后提出了全渠道零售商店的形成和运行机制、全渠道零售与智能零售的融合机制、全球视角下的全渠道零售运营机制等三大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零售企业资本结构受四个主要变量———企业规模、企业增长、获利能力和固定资产占比影响的情况,可以评估我国零售企业对债务融资的依赖程度。采用中国零售业82家企业2009-2013年的数据,使用单向固定面板和双向固定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发现中国零售企业的规模和总资产负债率以及短期资产负债率负相关,和长期资产负债率正相关;企业增长和总资产负债率以及短期资产负债率负相关;企业利润水平和总资产负债率负相关;企业固定资产占比和总资产负债率正相关。利润更高、规模更大的零售企业更容易获得股权融资,并有更多的盈余资金,所以相对于利润程度低、规模小的零售企业,对债务融资(包括带利息债务和营运负债)的依赖程度较低,但可能拥有更多的长期负债。  相似文献   

11.
多渠道零售是整合实体零售和在线零售等多元零售渠道的新型零售业态。在经济形势尚不明朗的今天,多渠道零售是零售商为数不多的增长机会之一。多渠道零售与单一渠道零售业态相比有顾客优势、成本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多渠道零售实施条件的日益成熟,无论是传统的实体零售业态还是新兴的在线零售业态,都有向多渠道零售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在对中国零售学术研究学习吸收期进行历史回顾之后,继续分析了2001-2017年理论创新时期的发展情况,将这一时期划分为两个阶段:(1)在模仿创新阶段(2001-2010年),研究内容主要是模仿西方零售研究,解释和探索本土的零售发展规律;研究方法开始采用国际流行的定量和质性研究范式;研究成果在于检验西方零售理论在中国的普适性;零售学者开始向著名综合性大学商学院和财经院校转移,近66%的具有博士学位,并出现了留美博士.(2)在自主创新阶段(2011年以来),研究内容开始出现基于本土零售实践进行理论构建的创新研究;研究方法多样化;研究成果主要以高水平论文和著作的形式呈现;有影响力的学者主要分布于著名综合性大学的商学院和部分财经院校,几乎都具有博士学位.最后,指出了这一时期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以来,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零售业在规模、结构、效益、经营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同时也面临来自外资零售企业的竞争压力和行业内现存的发展模式粗放、企业核心竞争力低、规范化程度低、人才短缺等问题,客观上要求必须从财政、税收、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快完善零售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为零售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零售商开展网络零售业务成为大势所趋,但如何实现网络零售业务与实体零售业务的协同发展成为困扰企业决策者的关键问题。两种业务协同发展的本质是资源共享,可选择的协同发展模式有相互补充、相互独立、相互融合等类型。传统零售商在选择协同发展模式时,必须考虑原有零售业态、自身资源条件及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等因素。相互融合的发展模式主要适用于采用“自营”模式的专业连锁零售商。  相似文献   

15.
走“绿色化”道路成为零售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责任建设的各利益相关者应各司其职,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政府应加强制定零售企业绿色规划,完善相关法律、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定期向消费者宣传绿色消费意识,从制度层面来促进首都零售企业绿色化的步伐;零售企业作为绿色化道路的主体,要通过树立绿色的经营理念,促进店铺的节能减排、制定高层次的绿色经营战略、配合政府向消费者宣传绿色消费意识,从行动方面加快绿色化道路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顾客需求、企业发展需求及成本要素共同作用于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受各要素影响,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协同的形态从市场探索发展至双渠道共生,再至双渠道协同,并向更高层次的协同形态演进。在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的协同演进过程中,各要素可能是推动力也可能是阻力,导致二者在协同演进过程中出现冲突。通过解决冲突可加强实体零售与网络零售的协同程度,提高优势资源的共享率,并形成新的协同形态。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史考察,首先描绘了中国零售便利化的演进轨迹,包括极不便利阶段(1949—1979年)、时间便利阶段(1980—1995年)、体力便利阶段(1996—2010年)、精力便利上段(2011—2020年)等已经或正在经历的四个阶段,以及还未经历的精力便利下段(2021年以后),最终实现心力便利的终极目标。其次探索性地提出了零售便利化演进的一般规律:(1)零售便利化演进是由顾客旅程中购前(搜集信息、到达店铺、商品选择)、购中(付款、收货、离店)和购后(消费、评论)三个阶段八个环节的便利化推动的。(2)零售便利化演进会依序经过极不便利、时间便利、体力便利、精力便利等四个阶段,最终进入心力便利的最高阶段。(3)时间便利、体力便利、精力便利、心力便利依序演进时,不是前一个便利化水平达到饱和之后,再开始下一个阶段的演进,而是交叉或同时进行演进。(4)各个阶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影响关系。时间便利、体力便利和精力便利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同时三者都会影响最终的心力便利水平。最后讨论了中国零售便利化演进的成就、存在的关键问题和未来应采取的核心对策。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我国零售市场改革开放程度深化,零售业的利润来源不断扩大,盈利模式不断转换,多种利润来源并存,获利方式叠加,呈现复合型、扩张性的特点。零售业盈利模式的转换具有负面效应:零售商与供货商交易矛盾迭起,冲突不断;商品供应链整体效率不高且存在财务风险;零售市场出现过度竞争、无序竞争的局面。零售业盈利模式转换的深层因素源自我国零售市场约束机制的缺失。应当借鉴国外零售市场的管理经验,建立以政策制度、法律法规、行业监督为载体的零售市场调控体系,形成多层调控、分级执法、行业自律、契约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零售市场长效约束机制,保证零售市场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9.
零售企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鉴服务创新的相关理论,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技术和层次分析法,从基础管理能力、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能力、零供关系维护能力、创新服务内容、服务设施创新能力、自有品牌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八大方面构建零售企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华联百货店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华联百货店服务创新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对此从服务内容、技术创新和整体水平方面提出服务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20.
日本战后形成了较完整的现代流通体系,各种零售业态演进路径清晰。运用顾客让渡价值理论,以日本战后零售业业态的演进历程为研究对象,探析演进过程的内在本质。研究表明,零售业态的演进有一定的规律性,为顾客提供更多的让渡价值是推动零售业态演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