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乌兰牧骑”是蒙语 Olaan—Muchir 的汉文译音。“乌兰”是红色的意思;“牧骑”一词原意为“枝子”,现在移植到文化单位,并赋以新的内  相似文献   

2.
《卫藏通志》记载:“招拉笔洞山,(在)布达拉西南,山势起伏相连,中岭凿断,接砌石塔,中通八道。山极陡峻,亦似平地突起,高二里许,南邻藏江。山顶叠砌层楼,业医喇嘛居之。”所以,今天亦称“招拉笔洞山”为“药王山”。这两种名称都是清代以后的叫法,而药王山之称还要晚于招拉笔洞山一名。此山最早的名称藏语叫“角布日”,意为山角之山。今天,一般呼此山为角布日或药王山,招拉笔洞山一名则早已销声匿迹,很少有人知道。然而,“招拉笔洞”一词的涵义更令人费解.笔者在调查药王山“查拉路甫石窟”时,涉及到《卫藏通志》、《西藏图考》等清  相似文献   

3.
塔克拉玛干(Taklamakan),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南麓,举世闻名的塔里木盆地的中心,干涸的罗布泊以西,塔里木河以南,是一片浩浩无垠,光寂不毛的大沙漠,地图上称为塔克拉玛干沙漠,一称塔里木沙漠,仅次于非洲大陆的撒哈拉大沙漠,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的这块沙漠,由于沙丘种类千姿百态,变化多端;沙山形状霞峦叠置,奇异壮观,因而被世人誉为世界沙漠独一无二的奇景,沙丘类型的自然博物馆,这是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所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4.
黎族自称ai~1,不同的方言或支系还有tai~1(或tai~1)、dai~1、thai~4等不同的叫法,这些不同的叫法都是ai~1这个音的方言变读。黎族内部一些方言、土语里还有相当于某一支系的不同的称呼,通常有ha~3“侾”、  相似文献   

5.
西宁古城历史悠久,古迹很多,充满着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如能善于品味,处处都能熏陶到民族精神和美德的德育教益,莫家街就属于其中之一。西宁市城中区奠家街,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街巷,北接东大街,南与宏觉寺街相连。近几年这里发展成为市场,十分繁华。它为什么名叫“莫家街”呢?这里还有一段不平凡的历史故事。据《西宁市志》第三卷《地名志》第三篇第二章“西宁解放后路街巷概况”说:“据传,明嘉靖年间,莫怀古有温凉盏一只,被权臣太师严嵩之子严世蕃得知,依仗父势,弄权霸夺,莫不予,被贬至西宁。莫家来西宁后,在此处建宅,故称…  相似文献   

6.
“扎龙”的由来包今才关于“扎龙”曾有几种传说,有的说,“是龙从天上扎下来而得名”,也有的说,“是满语扎兰官衔名”等等。对这些说法,笔者不敢苟同。据考,“扎龙”原是蒙古语“昭萨隆”(意为夏营地)的音转。提起“昭萨隆”的由来,这和蒙古人素有养马的习惯是密...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皇大极1635年10月13日改“诸申”为“满洲”之谕进行了考述,指出“金”、“诸申”、“满洲”等词的内涵、演变及原因,尤其对“诸申”一词是建州部饮誉超墨尔根自称“女真”的汉语译音之观点做出了有力论证;用大量史料证明“满洲蔓遮说”实际上即为“满洲满饰说”的组成部分。“满洲”一词源于朝鲜人对我国吉林省集安沿鸭绿江上游地区原有部族、地名的称呼。  相似文献   

8.
昆明夷是白族的祖先史记西南夷列传有这样一段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卭都最大;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名为嶲、  相似文献   

9.
禾冉 《西藏研究》2001,(3):117-121
中外游人初到西藏时可能会感到某种“落差” :充斥于心的是猎奇文人用片鳞只爪的游历和道听途说的伪民俗拼凑出的“神秘画卷” ,而这与西藏的现实相去甚远 ;不仅如此 ,虚玄和神秘化了的西藏图象经商业化传媒炒作 ,流弊甚广 ,即使初涉藏学的学者也难尽免其俗。鉴此 ,本刊推出“藏学常识”栏目 ,旨在以藏学史实去正本清源 ,澄清那些似是而非、以讹传讹的观点 ,纠正西藏在大众传媒中的哈哈镜印象 ,并对藏学爱好者有所裨益。真理总是朴实的 ,常识的明鉴会抹去虚玄和神秘的光环 ,而代之以常识本身持久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对契丹、辽的名称探源,至今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看法。我认为,对契丹、辽名称探源,应以当时命名的本俗为依据和标准进行研究,至于本名的语义或孳生出的观念,不能成为其名称起源的第一位依据。这不是说命名的义不能研究,而是要与命名结合起来,以求对问题的全面解决。从东北地区看,古时带有普遍性的命名习俗,是依水、依山或依地理方位而命名,东胡系各族也多是如此。一、契丹名称源于西拉木伦河对契丹、辽名称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镔铁”、“刀剑”、“切断”、“奇首之领地”。“部首名”、“寒冷”或释为“大中国”、“东方太阳神…  相似文献   

11.
盛京三陵,(因地处山海关外,故又称关外三陵),是清朝定都北京之前建在盛京的三座祖陵的统称。包括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的清永陵、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清福陵和清昭陵。永陵始建于明朝末年,大规模扩建于顺治十年(1653年),埋葬着努尔哈赤的父亲、祖父、曾祖、六世祖以及武功郡王礼敦和恪恭贝勒塔察篇古。福陵始建于天聪三年(1629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皇后叶赫纳拉氏的陵墓。昭陵始建于崇德八年(1643年),是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本文拟就盛京三陵名称出处、来源作以考证分析,以求教于各位前辈专家。  相似文献   

12.
locha,满语也写成lokcha、lochan、lucha、luchan,译为罗刹,或者罗叉、老枪、罗车、罗沙、罗叉等;oros,又写成oroso,译为鄂罗斯、俄罗斯厄罗斯、阿罗斯、翰鲁思或兀鲁思等。locha和oros都是对俄罗斯、俄罗斯的、俄罗斯人的称呼。locha一词借自于汉语,属于民间用语,在清初的官方史籍或者地方著述中时常出现。oros一词来源于蒙古语,官方史籍早有记载,当俄罗斯一词代表主权国家时,使用oros。  相似文献   

13.
拉萨四大“林”的历史由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琼 《西藏研究》2004,(2):57-65
1642年,在拉萨建立了西藏地方政府“甘丹颇章”,藏传佛教格鲁派执掌西藏地方政教权力,成为满清中央王朝在西藏地方的代言者。从某种程度上,为了自身教权利益,以宗喀巴大师主张效仿萨迦派和帕木竹巴派,一头钻进政教合一制度。拉萨四大“林”就是在这种制度上相继应运而生,成为格鲁派在拉萨除色拉、哲蚌、甘丹三大寺外重要的四座政教并轨大寺庙。本文就四大“林”的成因及其各呼图克图如何领受“摄政”之重要职务,以及各“林”之历史和历辈呼图克图的历史等问题作了初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长征”一词,随着红军长征的发展有一个演变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确的。据中央档案馆梁慧荣的考证,“长征”一词的首次使用是在1935年5月中共中央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布告指出:“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我们广播电视大学学习经济地理的学生,在参照中国分省地图回答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实现自治的时候,误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龙胜、隆林、防城三个各族自治县的“各族”当成一个少数民族。用“各族”来称呼自治县名,就把自治民族的族称给掩盖了,造成所指不明。截至1986年底,没有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散居民族尚有阿昌、普米、基诺、德昂、门巴、珞巴、塔塔尔、俄罗斯、乌孜别克、赫哲、高山等11个民族。但已经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京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在近年来的一些报刊文章中,有时还出现“满清”这个词。从文章撰写者所称谓的对象来看,基本上是指清朝或清代,而无意于涉及满族。我们知道,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诸朝代中最末一个,是以满族贵族为其最高统治者的。但是,在当时,满民族内部也是划分着阶级的。正如其他民族中的少数统治者不能代表整个民族及其人民一样,少数满  相似文献   

17.
玉树既是地名,更是一个民族地方政权的名称,长期以来它的藏文名称存在两种不同的写法,使不知情的人以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或地名,对外造成误解,本文针对这种现象,对玉树藏文名称的正确写法及其由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吐蕃”一词始见于唐,长期以来,“蕃”被认为是(?)的音译字,而且按唐时的古音,应读成 Bo,而不读作 Fan。这种看法似乎已成定论,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细究起来,也还有商榷的余地。新旧唐书中的《吐蕃传》是汉籍中比较早记载吐蓄又被人们常引用的书,所以先抄  相似文献   

19.
16 42年 ,在拉萨建立了西藏地方政府“甘丹颇章” ,藏传佛教格鲁派执掌西藏地方政教权力 ,成为满清中央王朝在西藏地方的代言者。从某种程度上 ,为了自身教权利益 ,以宗喀巴大师主张效仿萨迦派和帕木竹巴派 ,一头钻进政教合一制度。拉萨四大“林”就是在这种制度上相继应运而生 ,成为格鲁派在拉萨除色拉、哲蚌、甘丹三大寺外重要的四座政教并轨大寺庙。本文就四大“林”的成因及其各呼图克图如何领受“摄政”之重要职务 ,以及各“林”之历史和历辈呼图克图的历史等问题作了初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拉格 《西藏研究》2009,(4):18-21
文章通过对历史大背景的分析和珍贵史料的考述,对"卓仓"这一地名的由来进行了探讨,认为"卓仓"这一地名从最初的家族名称演变为一个族群及其区域的名称,是与特定的历史条件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