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熙倡廉探析何孝荣吏治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民心的向背和封建王朝统治的安危,是国家盛衰治乱的关键。历代有远见的封建统治者,为了王朝的“长治久安”,无不注重整饬吏治,倡廉惩贪,清朝康熙帝即为其中较突出者。本文试对康熙帝的提倡清廉作一探析。一清朝入关初,尽管战...  相似文献   

2.
唐律中关于官吏罪责追究的严密而有鲜明特点的制度,是唐代吏治制度中最重要的制度之一。研究唐律中关于吏治的内容,对于深入了解整个封建吏治,乃至了解整个封建法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唐朝官吏在法律上处于既享有特权同时又受从严监督的双重地位。唐代统治者根据封建地主阶级传统的宽猛相济的法律思想,刑律对违法犯罪官吏处置的制度及原则都明显地表现有软硬兼施的两个方面。唐朝的官吏在法律上确实处于享有特权的地位。以“八议”为主要内容的特权制度,不但保证官  相似文献   

3.
吏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项要政,起着调节社会矛盾,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作用。李鸿章在任直隶总督的25年中,注意整饬吏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他所管辖的地区和部门的吏治腐败仍然十分严重,此种状况在传统社会具有典型性。究其原因,既是传统专制政治制度安排的必然结果,也是李鸿章作为一个封建官僚的个人素质所致。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历代有作为的帝王都重视整饬吏治。而惩治贪官污吏的经济犯罪则是封建吏治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各个朝代以及同一朝代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因素不同,因而惩治赃吏的立  相似文献   

5.
晚清吏治腐败全面恶性发展,渗入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并呈现出"末世"的疯狂情结。它对晚清时期的一些重大事件如禁烟斗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清末新政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危害。晚清吏治腐败的根源在于封建专制体制及其衍生出的特权制度。  相似文献   

6.
清初吏治清明 ,社会逐渐走向恢复和繁荣 ,赋税日渐增加 ,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康雍乾盛世。然而 ,自乾隆中期始 ,社会由盛转衰 ,官员腐败普遍化 ,赋税征收失控 ,以嘉庆中衰为契机 ,终于铸成清朝统治的衰败之局。在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 ,由于封建政治体制本身的痼疾 ,加以时势的变化 ,吏治从清明转为腐败 ,中央政权的统治力也由强变弱 ,时势的变化是必然的 ,社会的救治就只能从冲破封建制度着眼。  相似文献   

7.
朱作鑫 《兰州学刊》2004,(5):247-250
清廉谨慎是封建吏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唐律疏议》作为我国封建制法的最高成就 ,贯彻了封建国家与官吏贪赃枉法斗争的需要 ,其中关于惩治官吏腐败的内容全面完备 ,立法技术在当时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这些内容不仅在当时和对后继的封建王朝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我国当前相关立法工作中也是值得分析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8.
用人论资循格,我国古已有之。远在西汉时候,我国封建官僚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用人方面就出现了种种资格限制。比如,出身、职业、年龄、资历、财产等等。而影响最大的,却是论资排辈、科举正途和门第出身。自汉代以迄明清,这三种资格论先后左右了历代吏治,是封建官僚制度的腐败表现的一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康熙吏治思想探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熙是中国封建帝王中最圣明的君王之一。他在自己当政的60余年时间内,为整饬吏治,端正官场风气,不遗余力地激浊扬清、奖廉惩贪、戒奢崇俭。他率先垂范,拓展言路,鼓励上疏,任贤用能,教吏安民,从而创造出历史上少有的活跃政治局面。康乾时期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华夏一统、国泰民安的“治平之世”,就是他狠抓吏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战国秦汉的监察和视察地方制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战国秦汉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期,正处于封建统治阶级的上升阶段。这时,中央集权的封建政府刚开始建立,其中有不少新创的政治制度,对于管理农业生产、巩固统一、整顿吏治起着重要作用,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监察地方和视察地方的制度就是其中之一,很值得我们作深入的探讨。一战国时代的监察和视察地方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在两汉时期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魏晋以后,随着封建制度的强化,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和发展。如隋朝在中央专设御史台,作为全国官吏的最高监察机关;唐朝中央御史台下,分设三院,分察百官。这种监察制度,由于封建官吏的阶级局限,不可能完全实现,但是在维护封建集权的统治中,在惩治贪官、澄清吏治中,起到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居正自明隆庆元年升为大学士,万历元年起任内阁首辅,到万历十年病亡,在漫长的政治生涯中,整顿吏治乃是他的一大政绩。过去人们较多地研究他在经济改革中实施的“一条鞭法”。对此则注意得不够。明朝中叶以后,吏治十分腐败,张居正以敢于“弃家忘躯,以徇国家之事”(《张文忠公全集·答南学院李公言得失毁誉》。以下只注篇名)的气魄,大胆予以整顿。虽然由于封建势力的顽固,整顿吏治之举终归失败,以至遭受籍家诛族之祸,张居正本人也几乎被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封建社会的考绩制度及其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绩是中国古代依法对官吏进行考核并予以奖惩的制度,它萌芽于尧舜时代、奠基于西周,初步形成于秦汉魏,发展于唐宋,明清集其大成,经过长期沿革,中国古代考绩制度形成了规范详备、运作有序的特点,对澄清吏治,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考绩制度的标准方式和程序以及奖惩,各代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考绩制度是封建政治法律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实施过程中受封建政治体制的掣肘,不可能性自发挥作用,同时由于各朝代政治状况的不同以及考绩制度完善程度的差异,考绩制度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中国古代的考绩制度优秀成果对我们今天建立公务员制度,完善公务员制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左宗棠吏治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宗棠吏治思想述论孙占元吏治,指官吏治事的方法和成绩。晚清著名政治家左宗棠讲求吏治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是对吏治务求予以整饬,并通过“察吏”来革庸奖循;二是主张以“训吏”和“恤吏”来提倡为官之道。-、整饬吏事与“察吏”吏治的好坏,关系到统治机制能否正常运...  相似文献   

15.
韩愈的辞赋创作可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辞赋多为即兴性创作,缺乏深度,这是由于作者涉世不深,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内幕不甚了解所致。后期,作者经过多次的贬谪,渐渐看清了封建吏治的黑暗,思想较前深沉多了,因而他的辞赋作品也显得有深度。受儒家文艺观的影响,韩愈的辞赋创作有成功的一面,但也有欠缺的一面。在思想内容上是如此,在艺术形式上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聊斋志异》对冥界题材的开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最不现实的形式做最现实的文章,这是《聊斋志异》对冥界题材的开拓。具体表现在三个主要方面:一、用冥界题材反映清初的民族灾难和贰臣丑面。二、用冥界题材投射封建吏治。三、用冥界题材揭露科举取士制度的弊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封建政体除众所周知的中央集权专制、官僚机构庞大、吏治腐败等负面特征外 ,其基本历史特点至少有四 :政体形态总体适应性与具体时代性统一、政体结构内在发展性与外部开放性共存、政体演变内涵传承性与主体创新性互动、政体理念一定理想性与浓厚致用性结合。  相似文献   

18.
左宗棠与甘肃吏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宗棠任陕甘总督之后,于1870年由西安移驻兰州,直到1880年离任,在甘肃达十年之久。这个时期,左宗棠的活动虽以军事为主,但是,作为一个封建政治家,作为清王朝驻守西北的最高军事,行政长官,他对整饬甘肃的吏治也作了一些努力,其中所反映的某些思想值得一谈。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史上官吏任用的回避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自从进入封建社会,统治制度逐步完善,但是,封建官吏腐败现象的不断产生,又严重地危害着封建统治制度的巩固,中国历史上的封建政府除了改进官吏的选拔制度,又逐渐地在任用官吏时实行回避制度,以期减轻腐败现象,澄清吏治,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中国历史上官吏任用的回避制度,萌芽于汉代,成熟于唐、宋,完善于清代,其间虽有继承关系,但从这三个时期之间的关系来讲,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主要是从自己的统治经验中产生和完善的。 一、回避制度的萌芽时期——两汉时期 差不多二千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建立了我  相似文献   

20.
王船山深恶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憎恨封建官吏的贪污腐化,提出应考核官德,杜绝贪贿;主张宽以养民,严以治吏;认为治理吏治腐败,应抓住问题的关键,即严惩上官。这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开展深入持久的反腐败斗争和建立清政廉洁的干部队伍仍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