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虽然西方对天堂的梦想与东方对西天极乐世界的追求一样的热烈和执著,但在不同的语境中,由于不同宗教的影响,人们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总是表现于不同的诉求方式。明末作家吴承恩的《西游记》和英国17世纪作家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便是这种差异的杰出代表。本文在分析其文本共性的基础上,分别从作品的主旨、关怀视角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探究其差异及成因。  相似文献   

2.
《天路历程》是一部英国古典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充满基督教(新教)教义的属灵著作,至今重印不断,成为《圣经》以外翻译语种最多的文学作品。通过《天路历程》和《圣经》两部作品的翻译史可以考察两者在中国的平行翻译进程及平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宾为霖是英国长老会第一位来华传教士,他的《天路历程》官话和文言译本采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译介方法,其译介目的是向中国读者介绍书中所描摹的一种理想的人生追求模式,译介态度友善而认真。  相似文献   

4.
宾为霖是英国长老会第一位来华传教士,他的《天路历程》官话和文言译本采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译介方法,其译介目的是向中国读者介绍书中所描摹的一种理想的人生追求模式,译介态度友善而认真。  相似文献   

5.
《天路历程》融合宗教、讽喻、现实与浪漫元素,运用讽喻寓言的体裁,借助梦境叙事的框架,遣词造句朴实简约,人物对话生动形象,融合圣经典故和意象,结构叙事富有张力,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现实主义特色和人文主义关怀,都使其超脱出宗教布道的本意,而升格为一部具有丰富文学价值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6.
论约翰·班扬小说《天路历程》心灵拯救的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中,天路客们的灵魂逐步经历了悔罪皈依,抵御皈依后的诱惑,经受对主忠爱的严格考验,最终达到信与义的完善的四个阶段的发展。根据基督教典籍记载的拯救方案和拯救教义,这一发展过程正是一个人的灵魂在拯救之路上的历程。它淋漓尽致地再现了圣徒们由今生到永世的神圣信仰之路,也真切地展示了人们为某一理想而艰苦跋涉的人生旅途。  相似文献   

7.
《天路历程》是一部英国古典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充满基督教(新教)教义的属灵著作,至今重印不断,成为《圣经》以外翻译语种最多的文学作品。文章首先指出《天路历程》和《圣经》"钦定本"的高度互文性质,考察了两部作品在清末得到翻译的平行进程。运用互文性翻译理论,结合四个汉译本的译例探讨《天路历程》的翻译原则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六条翻译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8.
从文学类别的角度来说,英国作家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经历了一个嬗变的过程:从单纯的宗教性文本到文学性作品,而这恰恰表明其独特的“审美意识形态”.以及多维的解读空间,让读者领悟到文学开放性的美。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是交互性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文化往往在同时代并存,或统一于一部小说中。《西游记》就是这样一部小说。它蕴意丰富,关注于人自身、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精神超越。其中人物的长生追求虽然是原始意识的遗留,却代表着中国文化中人们对生命永恒长久不衰的真挚的追求,同样也从侧面反映了明代肯定世俗人欲、追求享乐长生的思潮。  相似文献   

10.
16世纪,严谨、深邃、博大的加尔文主义诞生,继而在17世纪成为英国宗教信仰的一派主流。本文阐释了其在英国17世纪发展的情况及对该时期重要作家约翰·班杨的影响。《天路历程》是班杨的代表作,对《圣经》和加尔文思想的广泛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争论可谓贯穿中外翻译史的始终,其优劣和取舍众说纷纭.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在西方一向被公认为基督教文化的经典,很早便受到传教士的关注、并被译介到中国,是最早译成中文的西方长篇小说,其汉译本已达三十多种,并不断有新译本面世.本文从《天路历程》宾威廉和王汉川汉译本比较入手,分析从归化到异化的翻译策略发展态势,同时探讨其间的中西语言文化异同.  相似文献   

12.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其影响力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首。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从十九世纪开始,它被翻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流行于世。在近五百年的时间里,《西游记》长盛不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影响到全世界。《西游记》中除了包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智慧之外,还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集大成之作,包含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对科学的渴望和追求。《西游记》中许多科学幻想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吴承恩是那个时代的科学和艺术巨人。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西游记》西行取经主题的丰富寓意。认为在整体上,小说于取经开始与结尾反讽性的结构安排,使得取经故事蕴含了“过程大于结果,成佛自在心中”的寓意;西行取经象征一个修行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在叙述当中,小说强调了取经人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并通过取经队伍的两次分裂与重合折射出了取经人自我完善的阶段性的飞跃。  相似文献   

14.
《中国语文》曾载文认为《西游记》中的“柱枓”当为“柱科”,本文认为原文不误。  相似文献   

15.
杜贵晨 《南都学坛》2005,25(1):73-76
《西游记》"三教归一"、"万法……归一";"三教归一"归于"佛","万法……归一"归于"心"。而心即佛,佛即空。"孙悟空"即"心悟空",为"归一"之象征,也就是说"悟空"为"归一"之旨。《西游记》由"归一"而至于"悟空",是一部糅合儒、道"归一"于佛教色空而以"治心"淑世的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6.
《西游记》是否为"辅教"之书,乃学术史的一桩公案。这一公案形成的文本原因,在于《西游记》具有似佛非佛、似道非道的表象,论争各方皆能从中找到"立"和"破"的依据。《西游记》驳杂的宗教表象是对宗教经典、人物和故事的"误读",小说也由此具备了解构主义特征。表现之一是"新的文本的产生",之二是宗教意义的消解。故而,无论视《西游记》为佛教书,还是道教书,任何试图将其定于一尊的努力,皆与《西游记》的解构性质迥不相侔。  相似文献   

17.
董斯张写作《西游补》,意在挑战《西游记》,试探自己的艺术才力。这决定了《西游补》的两个特点一是尊重《西游记》的影响,自觉做出艺术让步;二是费尽周折地改变已经由《西游记》确立的悟空形象,浮显自己的才情。  相似文献   

18.
《西游记》中的女神、女人、女妖构成了一组独特的女性形象系列。这一组女性形象系列,又恰好对应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中女性人格的超我、自我和本我。换言之,作者分别以女神、女人和女妖作为形式载体,立体化地营造了别具一格的女性世界。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在明清小说中是罕见的,体现了作者一定的创作高度。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西天取经故事的人物行为功能模式由有感于生命现状,自东向西的行进旅程和灵山见佛修成正果三个环节构成.它隐喻了作者对人类生命意识的觉醒,对生命永恒的追求,以及对生命价值的实现等问题的探索,体现了作者对人类生命奥秘的独特理解.它与神羿求药故事的思维范式和人物行为功能模式相同,由此推测神羿求药故事为西天取经故事之原型.两个故事相比较,<西游记>取经故事的新意在于追求精神生命的超越,艺术地表现了人存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古典文学界对《西游记》叙事模式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从叙事方式切入,指出它的叙事模式主要有个性神话的叙事模式、传奇式的叙事模式和程式化的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