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两乡民族混合家庭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通过对新疆奇台县塔塔尔乡、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大南沟乌孜别克乡民族混合家庭的描述,认为两乡民族混合户的普遍存在与其族际文化边界趋于消失互为因果;族际婚姻者子女的民族成份由父系继承在向利益权衡基础上的有意选择转变;国家一些政策不仅固化了个人的民族属性,也客观上促使了民族意识的增强。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于1990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青年民族理论工作者专题研讨会”,与会者就有关“民族意识”的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民族意识的内涵:1、对民族的属性、交往、发展的认识;2、归属意识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对民族共同体的关注;3、人们对自己民族价值存在的反映;4、民族的心理素质、感情、情绪、自尊、自卑等;5、个体民族意识、群体民族意识、跨族民族意识、阶段民族意识;6、民族成员对本族与他族交往中的自主性、独立性、整体性,生产生活方式、习俗观念、行为方式以及对自身民族相属性的认识结果;7、族属意识和民族生存及发展的推动或妨碍意识;8、民族对自我文化特点的认识。 二、民族意识的结构与层次:1、民族的厉性意识层、交往意识层及发展意识层;2、民族的社会心理层、自我意识层及精神层;3、成员对民族主体的认识、成员对民族主体以外的客观实在认识层、民族意识的动态认识层、民族意识的静态社会心理积淀层。  相似文献   

3.
文章依据对和田所辖七县一市的调研资料,通过对和田维吾尔族与汉族在居住格局、语言学习、民族交往、族际通婚、民族意识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探讨了和田地区的维吾尔族与汉族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统一的多种族、多民族国家,族际关系是影响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族际婚姻被认为有益于促进族际关系和睦。许多国家都有针对族际婚姻和族际婚姻子女的政策,它们对族际婚姻产生促进或阻碍的作用。目前在我国应更强调尊重婚姻自主权,而不应在政策层面上推动族际婚姻。  相似文献   

5.
论当代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地实行族际政治和谐治理,是多民族国家全面协调各民族之间关系,维系和巩固民族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的构成及特点;当代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模式构建应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培育共同文化精神,形成国族观念和国族认同;二是调整民族政策价值取向,构建国家主义取向的民族政策体系;三是构建民族区域自治约束机制,平衡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利和义务;四是民族区域自治走向民族共治是中国族际和谐治理的必然选择。重新构建一套相对健全、稳固的当代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黎族的族源、族称及族际关系加以论述,指出黎族多方面的族际关系,表现出黎学研究具有“族际性”和“国际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傈僳族在中国、缅甸、泰国、印度等国跨界分布格局的形成,主要是历史上寻找经济资源与区域内民族关系紧张双重因素导致的。长期以来傈僳族先民在区域政治格局中的关系和地位,对其民族认同感在历史上的演变产生着重要影响。近代以来,随着中国民族国家的建构和民族之间交往的频繁,促使其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和强化,民族认同感越来越强烈。傈僳族大规模迁徙缅甸等国之后,其民族认同感也经历了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当地族际关系影响下,不断重新调适,并呈现出与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之下的民族意识有一定差异的缅甸傈僳族的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8.
族际共情是个体与其他民族成员感同身受的群际情感,能够为促进各民族融洽共处夯实情感基础,但群体归属会导致族际偏差,弱化对其他民族的共情。根据群际情绪理论和群际接触的三重社会分类模型,可以培育积极的族际接触情境,进而通过优化社会分类以达到提升族际共情的目的。构建族际共情提升路径的整合模型,可为工作实践的开展提供抓手并形成系统性的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意识普遍增强,既涉及民族自尊和发展意识,又携带着消极的狭隘主义意识.诱发我国民族意识增强的主要因素有政府管理因素、市场因素、资源因素和文化体认.狭隘的民族意识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引导各民族增强中华民族意识,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意识的时代精神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云南大学周平教授著作《多民族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入选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云南大学周平教授的专著《多民族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是我国第一部专题研究族际政治整合的著作,全书共6章26.2万字,2011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该书率先提出了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整合"概念,进而从民族共同体与国家共同体发展和互动的角度,科学地界定"族际政治整合"的内涵,分析族际政治整合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类型,分析和论  相似文献   

11.
一、民族意识的定义民族意识这一术语在我国普遍使用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由于种种原因,对民族意识的理解还存在不少歧异。今天,在民族意识普遍高涨,迫切需要深入研究这一问题的新形势下,首先必须对民族意识这一概念作出科学的界定。第一,我国有的学者认为,民族意识就是“认同感”,“族属意识”。“何谓民族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的大中华思想形成于辛亥革命以后,它的主要特征是通过阐释大中华思想从政治层面整合民族意识,为建立一个国家和民族统一的共和国创造理论基础;从经济层面整合民族意识,建立民族经济共同体,使各民族形成相互依存关系;从文化层面整合民族意识,凝聚中华民族文化精髓,锻造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志和意识。  相似文献   

13.
战前日本的民族意识与侵华战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前日本的民族意识是日本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以及对外交往中形成并经过承袭、流传或吸收外来文化而铸就的共同心理习惯、价值取向、宗教信仰、理想境界以及国家观念或意志。传统意识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源,使命意识是其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利益意识是其本质之所在,以上三者构成战前日本主流的民族意识。这种强烈的民族意识是最终导致日本不断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战后又拒不认罪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族际政治文明为核心,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行政治哲学的分析,论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优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现代族际政治制度创新,其功能和特点是在多民族国家中通过制度化和法治化的方式妥善安置和保障民族权益,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共同的繁荣发展.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建构、制度创新、历史合法性、价值理念等方面都体现出科学性和先进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世界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文明方面引领和涵括了以下重要的理念和经验:族格平等理论下对民族权利的积极承认和预先的制度安排;正义和公正;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多元文化权利;基于人权保障的区域自治;在宪政制度下构建共同的政治认同.民族问题不能“去政治化”,我国必须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族际政治文明,进一步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民族意识的积极因素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正确理解民族意识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充分发挥民族意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表现出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民族意识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民族意识,“首先是指表现为人们对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即对其他民族的分界意识,对本民族的认同意识;其次是指在国家生活中,在与不同民族交往的关系中,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发展、兴…  相似文献   

16.
民族意识是基于将民族视为文化共同体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具有"文化"和"共同体"的双重内涵,其中文化是民族意识的主要表征.从此意义上讲,以往将民族意识做整齐划一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应以文化为基准将其细化为民族主文化群意识、民族亚文化群意识和民族类别意识,使其更加符合各民族的具体生存现状,对民族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族际通婚即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联姻,是促成民族融合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之一。在我国,族际通婚主要包括汉族与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相互之间的通婚联姻两种基本类型。本文谨据有关历史文献的记载和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族际通婚的历史渊源,汉晋之世夷汉通婚的"遑耶"制度,以及南诏、大理时期和元明以来的族际通婚的历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与社会功能,进行探索讨论和归纳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族际通婚是衡量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族际通婚也被赋予许多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婚恋方式、择偶观、民族观以及对婚姻的满意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张禹青 《理论界》2013,(2):77-80
族群符号边界的建构将不同的少数民族区分为"我族"和"他族",这种类别的划分无形中在不同的民族之间树立一个屏障。族群社会分类的过程,也就是"我族"之间的相似不断得到强化,"我族"与"他族"之间差异性得到强化的过程,这种强化的结果是"我族"与"他族"发生严重异化,从而阻碍"我族"与"他族"之间的人际互动、族际互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族际通婚。  相似文献   

20.
孙瑜 《晋阳学刊》2011,(1):37-42
唐代代北是族群交汇的主要区域之一,是了解唐代边地族际关系的重要窗口。以代北为视野,以代北军人为例,从军人的家庭、家族婚姻心理,以及群体意识两方面,可以对唐代代北民间社会胡汉之间的交融关系进行深入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