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病害和虫害,虽有多种综合防治措施,但以农药来防病治虫,仍是当前防治病虫的主要办法。现将水稻一些病、虫危害症状及有教药防措施介绍如下:(一)白叶枯病:属细菌性病害。此病病菌一般在病稻草、病田谷种内越冬度寒,来年随流水传播到秧田或大田进危繁衍危害。秧苗期,移栽后生长期均可发病。发病始期,叶尖、叶缘呈暗绿色、水渍状,并很快变褐色,沿叶脉两侧扩大,最后发枯变白。病  相似文献   

2.
1、症状此病为疫病,菜农称死藤。在黄瓜植株的各部位均可发生。近地面茎基部发病时,茎上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而后茎萎缩变细,病部以上叶片萎蔫,最后全株枯死。真叶发病,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扩散成近圆形的大病斑。温度高时,病情发展很快,造成全叶片腐烂。湿度小时,病斑边缘为暗绿色,中部呈淡褐色,干枯易脆裂。茎尖发病,病斑呈水渍状暗绿色,腐烂,病部干后明显缢缩,发病部位以上茎叶枯萎。瓜条发病,多发生瓜蒂部位,出现暗绿色水渍状近圆开凹陷斑,湿度大发病快,发病部位后期表面会出现稀疏的灰白色雾层,瓜条表面缢缩,腐烂。疫病原菌可随…  相似文献   

3.
水稻白叶枯病又称白叶瘟、茅草瘟、地穴烧等。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全国各稻区几乎都有发生。在我们安徽省内普遍发生,尤其是江淮丘陵和沿江江南稻区受害最重,主要为害水稻叶片,造成叶枯,使叶片失去光合作用,严重影响育机物的合成。对产量影响很大。如果在抽穗前发病,顶叶(功能叶)枯死,一般减产3—5成:灌浆后发病损失较小,一般减产1—3成。如病害大流行时往往造成颗粒无收。(一)主要症状。病菌主要为害叶片。通常是苗期传染,中、后期暴发。秧苗期虽有  相似文献   

4.
(一)板蓝根霜霉病(1)症状:植株下部靠近地面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发病初期仅叶背出现灰白霜霉状物,叶面无明显病斑。被害部分凹凸不平,叶面出现退绿小圆斑,以后成为褐色枯斑,严重时褐色枯斑连成大斑,病叶边缘变褐干枯,直至叶片枯死。(2)防治措施:①收获时清除病残叶,集中处理,以减少越冬病原菌。②注意排水和通风透光,合理密植,降低湿度。③将病  相似文献   

5.
华琼 《小康生活》1998,(11):15-15
根腐病、赤斑病、青枯死杆病和锈病是蚕豆四种主要病害。(1)根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发病后,植株矮小、叶片发黄,主根和茎根变黑。根瘤菌减少。但最明显的特征是植株下部叶片的叶缘变黑,严重时整叶变黑焦枯。此病一旦发生,可使蚕豆减产3—5成。在防治上,如果病害已经发生,可及时用灰粪拌磷钾肥点蔸或开沟埋施,并用50%多菌灵或  相似文献   

6.
小麦赤霉病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重要病害之一,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病。引起苗枯、茎腐和穗腐,穗腐危害最重,主要发生在灌浆至乳熟期,先个别小穗颖壳上出现水浸状淡褐色病斑,后颖壳合缝处或小穗基部出现粉红胶质霉层,蔓延到穗轴和相邻小穗,后期病部出现紫黑色小颗粒,穗内籽粒皱缩、干瘪并有白色至粉红色霉。苗枯先是芽鞘和幼根呈褐色水渍状腐烂,后扩展到真叶和子叶,发病呈褐色,病苗黄瘦以至枯死。此病的病原菌主要是玉蜀黍赤霉菌。带病种子是引起苗腐的主要来源。引起穗腐的初侵染主要来源于稻桩、玉米、棉、麦秆及稻草上的子囊孢子,温度高低和湿度大  相似文献   

7.
黄瓜霜霉病是一种气流传播、再侵染频繁流行性很强的叶斑病,也是黄瓜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它主要危害叶片,一般中下部叶片先发病,初时在叶片上出现水浸状小斑点,扩展后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先水浸状绿色,后变黄褐色。后期潮湿时叶背病斑处密生灰、黑色霉层。塑料大棚所形成的湿度高,昼夜温差大的小气候条件,完全满足黄瓜霜霉病流行的需要。因  相似文献   

8.
落叶病、烂根病是苹果树每年夏季易发生的两大病害。尤其是在高温高湿、阴雨寡照的月份。发病更为普遍。落叶病是苹果树褐斑病、灰斑病、园斑病及轮纹病的总称。而烂根病则包括白绢病、紫纹羽病。当果树感染落叶病后,可引起叶片早衰、早落、树势衰弱。落叶较多的果树常使后期果实不能正常成熟,有时还会造成早期落果,致使果实产量、品质下降。而烂根病还会影响到次年长势及产量。因而,须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9.
一、病害症状 1、茄子黄萎病:多在茄坐果后发病,发病初期,植株中下部叶片叶脉间或叶缘萎黄上卷,逐渐向上发展,使半边枝叶变黄枯死,果实僵化不长,又叫半边疯。严重时全株枯死,叶片脱落,变成光杆,剥开根茎皮层,可见  相似文献   

10.
小麦纹枯病俗称花杆病,是小麦的一种重要病害,是由一种担子菌引起的。土壤中的菌核、病残体是病害的初次浸染源,同时小麦、水稻,玉米纹枯病菌能相互浸染,所以发病十分普遍,危害也日趋严重。其综合防治技术是: (一)农业防治。(1)选用良种。选用抗病相对较好的品种,如豫麦18、豫麦21、宿农8802等。(2)适期播种。播种不宜偏早,一般在霜降前后,并控制  相似文献   

11.
柑桔黄龙病又名黄梢病,系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是华南柑桔区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四川的攀枝花和西昌、黔南、湘南、赣南和浙南亦有少量发生。该病由类立克次体侵害引起,病原通过带病苗子、接穗和木虱传播,可以危害所有柑桔类品种及各种砧穗组合。其典型症状为黄梢和斑驳。发病初期,病树部分新梢叶片不转绿而呈均匀黄化;叶片转绿后从主、侧脉附近或叶片基部边缘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后期叶片均匀黄化、失去光泽,叶脉肿突木栓化,硬脆而  相似文献   

12.
一、病害的防治。草坪病害主要有褐斑病、腐霉枯萎病、镰刀枯萎病、币斑病、离蠕孢叶枯病。防治草坪病害要以预防为主,对危害严重的病害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应用25%三唑酮(好粉锈宁)种衣剂,按种子重量的0.01%对草坪种子包衣播种,对根腐病、叶枯病:立枯病的防效达85%以上;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稀释浓度500倍一  相似文献   

13.
玉堂 《小康生活》2005,(8):18-18
西瓜疫病又叫疫霉病,俗称“死秧”,是一种土传真菌病害,在西瓜幼苗及成株期均能发生,尤以西瓜生长后期、高温多雨条件下,发病迅速而严重。一般雨季来的早、降水时间长、雨量大的,发病早、病情重、损失大,田间发病高峰往往紧接在雨量高峰之后。叶片发病,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病,湿度大时腐烂或象开水烫过一样,干燥时病斑淡褐色,容易破裂。蔓基部发病,出现纺锤形水浸状暗绿色凹陷斑,包围茎部且腐烂,  相似文献   

14.
柑桔蒂腐病俗称“穿心烂”,是柑桔常见病害之一。蒂腐病最初由蒂部发生,随后蔓延至果实中心柱,引起中心柱腐烂。病果质差、难食,商品率低下。一、蒂腐病的类型及发病症状:(1)黑色蒂腐病:此病最初发生在果蒂或蒂部周围,色褐,后扩展至全果。发病初期.病菌由蒂部逐渐向脐部蔓延,在果面上形成不规则的条状病斑。病斑边缘呈波纹状,似水渍状,无光泽,后呈  相似文献   

15.
黄瓜霜霉病是温室黄瓜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黄瓜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早期发生为水浸状,淡黄色小斑点,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色。潮湿时病斑背面长出灰色至紫黑色霉。湿度大时、病叶腐烂,一般从下往上发展,病重时全株枯死。黄瓜霜霉病发病条件有三:(1)适宜温度15—24℃,低于15℃或高于28℃不易发病。(2)发病适宜湿度85%以上,低  相似文献   

16.
李德 《小康生活》1998,(7):12-12
玉米粗缩病是对夏玉米危害性极大的一种病害。该病一般在夏玉米5~6叶期显露症状。初期症状是在幼叶中脉两侧的细脉间有透明的虚线小点,以后透明线点逐渐增多,叶背面的叶脉上产生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粗糙感,病株叶色浓绿,叶片僵直、宽且短厚,茎秆粗状,节间变短。植株矮化,这在植株9—10叶时最为明显。且顶叶簇生,状  相似文献   

17.
詹成 《小康生活》1999,(3):21-22
(一)存在问题。灰霉病是近几年保护地茄果类蔬菜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番茄感病,一般可减产20%—40%,重病田块可减产50%以上。该病在我县春大棚蔬菜中每年于冬春季节(2—3月)和梅雨季节(5月下旬—7月上旬)出现两次发病高峰。症状为:病叶色浅,病斑灰白色,水浸状,表面有大量的褐色霉层,大发病时,茄果类秧苗成片腐烂、枯死。第二次主要症状为:花瓣烂果实脐部灰白软腐,继而产生灰色霉层。  相似文献   

18.
(一)消毒防病“关”: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条叶枯病、恶苗病、于尖线虫病等,主要是通过稻种传染的。采取如下方法对种子进行消毒,在很大程度上可减少种传病害。(1)变温消毒。先将种子在清水中浸12小时左右.使病菌发芽,再将种子装入箩筐或麻袋中(只装2/3袋.以便翻动),  相似文献   

19.
葡萄白腐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并多在梅雨季节发生:若防治不及时,对其产量及品质有严重影响。葡萄果桧染病在桧轴上出现水渍状浅褐色病斑并染及果粒,病粒初呈水渍状浅褐色,病粒表层有许多灰白色小点、病粒易落、严重时落满一地,未落病粒萎缩成猪肝色僵果,叶片染病初有水渍状病斑,扩展后有同心轮纹、病叶逐渐枯死。  相似文献   

20.
大白菜软腐痫,又称水烂病。是大白菜重要病害之一。此病不仅分布广,发生普遍,而且为害期长,不论在田间的生育过程中,还是贮运期间均能引起腐烂。在田间,可以造成大白菜成片失收,在贮藏期间常可引起全窖腐烂。损失极为严重。此病多发生在莲座期和包心期。发病初期,植株外围的叶片只在中午前后阳光强时表现出萎蔫症状,早晚还能恢复。随着病情的加重,外叶萎蔫下垂。珠叶暴露在外,菜心易倒落,植株基部和根茎变成黄褐色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