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来信     
“在无数昂贵得令人咂舌的商品、炫目的灯光和衣着光鲜的人士的映衬之下,人们正做着一场关于‘奢侈’的美梦。富人们的确有权利一掷千金,可这永远只是少数人能够享有的极端享受,而不应该成为大众的消费态度。在现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追求与经济收入不相匹配的高消费,才是我们应该做的。那些为了追求奢侈消费而负债累累的‘负翁’族们的‘奢侈品之梦’应该醒醒了。”山东卫华“青年领袖”张靓颖?作为亚洲娱乐圈的惟一代表,张靓颖已受到邀请,将与李彦宏、黄光裕、潘刚、汪延、徐列、霍启刚等青年才俊一起,出席4月21日的“博鳌亚洲论坛青…  相似文献   

2.
《金色年华》2014,(8):18-31
奢侈品(Luxury)在国际上被定义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国际公认的“奢侈品”主要包括高档服装、珠宝首饰、豪华游艇、私人飞机等。按照价格可将奢侈品分为三个档次:入门级奢侈品、常用级奢侈品和顶级奢侈品。  相似文献   

3.
过一种物质层面的奢侈生活,消费带有炫耀性质的奢侈品,已成为现代人一个普遍的梦想,并认为精神的奢侈也自在其中,不妨叫做从形而下出发。好像只有如此,才能带来真切的精神升华。 《奢侈与资本主义》极其精当地叙述了奢侈品在16、17以及18世纪资本主义形成时期所起的关键作用。书中不厌其烦地列举了国王、贵族及他们的情妇们,  相似文献   

4.
对于什么是必需消费,每个人其实都了然于心。日常生活须臾不可分离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物品,这些东西没有一样我们能离得了。所以它们是必需消费。对于什么是奢侈消费,恐怕情形就复杂多了,它在更多意义上似乎是一种非必须的消费。毕竟,不同层次的人群支付能力和消费水平都有所不同。中国人似乎对奢侈消费颇感兴趣,这不仅表现为高收入阶层钟情于奢侈品牌的消费,甚至表现为一种畸形的消费,或者是浪费,还表现在低收入人群无处不在的攀比、模仿。比如说,月薪800元的人搞一次朋友聚会消费超过了800元,就已经很奢侈了;一个月薪不过3000元的人,非…  相似文献   

5.
早奢     
《中国社会导刊》2009,(25):10-10
国际大牌奢侈品纷纷登陆中国市场.不是因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和消费人群的成熟.而是恰恰相反。在英、法、美等国,甚至中国香港,奢侈品购买人群主要是40岁以上的成功人士和明星巨贾.而在中国内地.奢侈品购买人群却主要是25-30岁的公司职员。近两年.全球奢侈品销售总额的25%是在中国内地的几个主要大城市实现的.这真的意味着奢侈消费的时代到来了吗?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爱买奢侈品,爱到让国外的奢侈品店也过起了春节;爱到让奢侈品商家们齐声"谢谢中国,因为帮助它们安然度过了金融海啸的席卷……毋庸置疑,中国消费者给予了奢侈品牌足够坚挺的支持,而中国市场对于奢侈品牌来说也至关重要。据贝恩公司2012年底发布的《2012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按国籍划分,中国人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的奢侈品消费群体,2012年,中国人奢侈品消费总额达3060亿元,占全球购买量的25%。在经济不景气的情  相似文献   

7.
最后,关于奢侈品与奢侈消费的话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驾临"上海,7000富翁3天花掉2个亿:中国游客全球"血拼"(shopping),平均每人花费987美元,跃居世界首位等报道,吸引了众多的眼球.而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题为《中国:新的奢华风潮》的报告,更是将公众的视野聚焦到了"奢侈消费"上该报告称,中国目前经常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在1000万 1300成之间,有能力购买的则为1.75亿;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年销售额为20多亿美元占到了全球奢侈市场12%的份额,紧随日本、美国之后,坐上了第一把"交椅",由此他们推断,中国已经进入了"奢侈品消费时代".  相似文献   

8.
正人们愿意花几万,甚至数十万美元买一块腕表,当然不只是为了看一下时间。奢侈品牌的营销自然也不再只是出售物品本身,而是引导消费者认同奢侈品牌的工艺和理念所带来的品牌价值,并甘心为之买单。因此为消费者提供情感满足和体验,这似乎成为奢侈品牌营销的切入点。其实在营销和品牌专家Mark Ritson的经验中,"奢侈品的营销实则是一件比普通品牌更困难的  相似文献   

9.
正国人出境旅游必定会狂购物,特别是对于奢侈品牌,因为奢侈品在中国卖得最贵,欧洲最便宜,美国第二。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美国有很多人买奢侈品、开名车,这是为什么呢?最近,有个朋友过来度假。他在比华利山上某奢侈品牌店当经理,我们聊到去年"十一"黄金周,中国豪客"钱洗"美国奢侈品牌店的话题,也谈到了我的一个疑问:普通中国人,假如月薪五千元人民币,想买一个香奈儿包要两万多人民币起。可是普通美  相似文献   

10.
最近,关于奢侈品与奢侈消费的话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驾临”上海,7000富翁3天花掉2个亿;中国游客全球“血拼”(shopping),平均每人花费987美元,跃居世界首位等报道,吸引了众多的眼球。而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题为《中国:新的奢华风潮》的报告,更是将公众的视野聚焦到了“奢侈消费”上。该报告称,中国目前经常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在1000万~1300万之间,有能力购买的则为1.75亿;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年销售额为20多亿美元,占到了全球奢侈品市场12%的份额,紧随日本、美国之后,坐上了第三把“交椅…  相似文献   

11.
在金融危机肆虐扫荡、行业普遍低迷的时候,中国竟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占全球市场的25%.2010年,一个特殊的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的奢侈品行业发展走势将会怎样?奢侈品行业最青睐哪类人才?<职业>杂志记者李黄珍走访了法国MATZO艺术珠宝(中国)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天笃经济研究中心高级奢侈品牌研究员、加州美国大学MBA陈志龙先生以及珠宝行业的相关资深分析师.  相似文献   

12.
行业专家估计,中国目前只有大约1%的人有足够的收入考虑购买高档奢侈品。但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克莱尔·肯特说,人均收入达到2500美元之后,奢侈品消费将急剧上升。他预计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最终将达到一亿人,与日本不相上下,也会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奢侈品市场。  相似文献   

13.
新态度     
据最新统讹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这从香港LV,Gucci、Hermes等奢侈品牌专卖店门口排起的长龙就可见一斑。 渔夫和富翁的故事大家都应该听过,在会心一笑以后,绝大部分人还是会毅然选择努力赚钱以便能过上到海边晒太阳的富翁的生活方式,而远离的那种每天都在悠然自得晒太阳的渔夫生活。  相似文献   

14.
奢侈品营销的“符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营销学角度出发,奢侈品指的是无形价值和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因此,奢侈品更多的是满足了消费者无形的心理需求。在奢侈品消费中,人们追求的并不是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而是产品作为符号代表的象征价  相似文献   

15.
对居民过度负债消费的控制实际上也是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危机的控制。从根本上说,纸醉金迷的奢侈消费侵蚀着国家求富求强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对流行于中国的奢侈消费保持应有的警惕。  相似文献   

16.
对居民过度负债消费的控制实际上也是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危机的控制.从根本上说,纸醉金迷的奢侈消费侵蚀着国家求富求强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对流行于中国的奢侈消费保持应有的警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奢侈品消费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段时期,中国各大财经、商业类报刊,频频在讨论, 中国是否已进入奢侈品消费时代?赞成者有之,引用数据,凿凿确实,否定者有之,大声疾呼,劝国人清醒。在国际著名奢侈品消费市场总体低迷的时候,中国人消费奢侈品的实况到底如何?我们该怎么看待奢侈品消费?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中国奢侈品市场呈现出勃勃生机,奢侈品消费总量突飞猛进。文章就什么是奢侈品、奢侈品价值进行分析,探索了中国社会文化环境对奢侈品消费行为的影响。服饰类奢侈品在中国的消费现状以及人们对其的消费心理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日益年轻化,奢侈品消费不仅是青年文化的表现,更是青年发展中困惑的表现.对上海青年的调查发现,青年对奢侈品的认识水平和关注度高,实际购买力较强,但是炫耀消费和从众消费特征明显,有些收入不高的青年崇尚和消费奢侈品以"提高"身份.青年奢侈品消费的合理有序对青年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应该优化青年价值体系建设,将消费同文化安全结合起来,使得青年消费者能够拥有正确的商品消费价值观和长期持久的品牌信任度.  相似文献   

20.
最近,著名网络作家慕容雪村的新作《伊甸樱桃》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小说围绕他一直在探讨的“金钱对人性的吞噬”这一社会问题,对触目惊心的奢侈消费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伊甸樱桃》讲述一个青年因偶然的机遇与一位神秘人相识,得到一支名贵水笔,此后便不知不觉地堕入了“物质的陷阱”。在神秘人物的教唆之下,他被包围在五花八门的奢侈品之中,整日锦衣玉食、香车美女,灵魂遭到腐蚀,其内心的良知也在物欲的诱惑下彻底消失,直至堕落到饮血、食人的地步……奢侈品消费:人性中的贪欲慕容雪村曾考察过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的一些高档商品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