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晚报是我国1980年代报业改革的尖兵,服务性、大众化、消闲性是这一类型报纸的符号化价值。但是随着我国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化,报纸产业的持续性升级,不同类型的传统晚报的价值结构出现了分化。本文选择《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和《扬子晚报》三份传统晚报,在三报2005年度“两会报道”这一主流政治活动报道的横断面上来考察传统晚报的价值结构分化,认为近主流化、全面性大众化和选择性大众化是传统晚报价值结构分化的三个方向,并对其背后的结构性因素做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最近,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非常重要,非常及时。由“八荣八耻”,我想起了前不久报纸上的一条消息:在吉林省长春市的一所小学里,出了一个有名的“耐克班”,班里的小学生几乎人人穿的是耐克鞋。有的家庭还很困难,但为了让孩子跟上“形势”,也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千方百计要给孩子置办一双价值千元左右的“耐克运动鞋”。这其实就是一种错误荣辱观的具体表现(1月19日《西安晚报》)。“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强调: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而这些小学生…  相似文献   

3.
作为应运而生的时代的宠儿 ,都市报以其迅猛异常的发展势头 ,在市场化的报业竞争中 ,对其“启蒙老师”———晚报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 ,在许多中心城市甚至打败晚报而当上本地报业竞争的“盟主”。形势所迫 ,许多晚报不得不正视现实 ,反过来向其原来的“徒弟”———都市报学习、取经 ,从报纸定位、新闻定位、办报宗旨 ,到内部管理、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 ;从版面设置、报道内容、报道风格 ,到版式设计、版面语言、视觉效果乃至出版时间等方面 ,均向都市报学习、靠拢 ,甚至与后者达到高度趋同、难分彼此之地步 ,实际上已经远离晚报传统而归入都市报的大家族。至于那些已然改为上午出版的几十家晚报 ,则更是放弃了晚报的最后一个特征 ,异化成了另外一张都市报  相似文献   

4.
不同国家的媒体会有不同的报道立场,国外的媒体如何报道正在飞速发展中的中国是我国读者所关注的。《环球时报》作为一份权威性的国际报道的报纸,为中国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平台。其“关注中国”版就是专门选取刊登国外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但是国外媒体的报道有的不够客观公正,有的则刻意歪曲,如何选择成为一门学问。本文就2006年11月1日到2007年1月31日的《环球时报》“关注中国”版的文章进行内容分析,得出其选择文章的大致标准。  相似文献   

5.
全国几家著名的晚报中,北有《北京晚报》,东有《新民晚报》,南有《羊城晚报》,而中间是复刊五年多的《武汉晚报》。羊城晚报是对开四版,新民晚报是四开,但为八版,容量都很大,而北京和武汉两大晚报都是四开四版。现将这两家同一类型报纸的一版,作个比较,分析一下武汉晚报的长与短。各报有各报的特色。北京晚报的副刊就办得不错,武汉晚报的体育版在同类报纸中又略胜一筹,而一版是综合信息报道版,对报纸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先以87年3月第一周两报信息量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6.
读者与报人之间足一种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商品与市场的关系。“近距离沟通”是绝大多数晚报的办报理念,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供人之所需。它是具体而亲切的,是人情味、人性化的,是无微不至的。在寻求与读者之间最短距离的过程中,贴近再贴近,那么也许我们的报纸很快就会由以往的“可读品”而成为人们生活巾的“必需品”了。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众传媒的激烈竞争和受众接受信息的多元化选择 ,使曾经“一枝独秀”的中国晚报面临自身迈向现代化报业的时代挑战。本文立足晚报的城市报纸属性 ,从“现代晚报”与“晚报现代化”的有机关联中阐述了城市化进程中受众、市场、人文三大要素对中国晚报转型的现实意义 ,此亦晚报现代化的城市攻略  相似文献   

8.
报纸市场化运作成分加大 ,报业竞争日趋激烈。晚报是面对市场的报纸 ,因此 ,标题要吸引读者 ,成为冲入市场的第一道“风景线”。晚报标题制作要吸收广告学的合理成分 ,着眼报纸促销和提升效益。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民族地区的地方报纸如何从实际出发,办出自己的特色,为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服务,这是民族地区地方报纸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地方报纸解除了“文革”中形成的思想桎梏,改变了“小报抄大报”的僵化模式,开始了走自己的路,办出有自己特色的地方报纸的新局面。有的以版面内容取胜,有的以文章风格见长,  相似文献   

10.
1932年“一·二八”抗战爆发,此前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骨干作家,如黄震遐、张若谷、万国安等,以《大晚报》《时事新报》为中心从事战地报道,产生了巨大社会影响,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此段历史的记忆方式。此战地报道之实践为抗战全面爆发时报告文学热潮之先声;但在塑造英雄、激荡民气的同时,亦有夸大战果,将残酷战场情境传奇化之倾向。反倒是在战后以此题材创作的小说中,作者对战事之艰难、中国军队牺牲之惨烈,有更为切实的描写。这一“错位”,为我们理解历史与文学、纪实体裁和虚构体裁之互文关系,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案例。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纸深度报道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内容上的人文关怀精神,二是形式上的多元化视野.通过分析这两大特点形成的原因,阐释了它们所包含的内容.文章认为这两者的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新时期我国报纸深度报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开学第一周的一天下午,班上的宇嘉同学拿着一张《邵阳晚报》走进了老师办公室。“徐老师,问你一个问题,”还没等我回答,他接着说道,“什么是城市‘牛皮癣’?”原来,他正看的《邵阳晚报》上有篇文章报道邵阳市区正大力整顿城市“牛皮癣”。我简单地给他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13.
读者与报人之间是一种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商品与市场的关系."近距离沟通"是绝大多数晚报的办报理念,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供人之所需.它是具体而亲切的,是人情味、人性化的,是无微不至的.在寻求与读者之间最短距离的过程中,贴近再贴近,那么也许我们的报纸很快就会由以往的"可读品"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了.  相似文献   

14.
一、多研究一点特性问题 我们办报经常讲共性问题:中央精神,省委意见,州委布署,宣传部安排等,上传下贯。而我们的工作很有特性,报纸,是区别于文艺、理论、书刊的特有舆论工具;“老少边”,是与发达地区有很大差异的特定地区。我们在特定地区运用特有的舆论工具,从办报条件到宣传思想,都有很多带特性的问题,这是必然的。 可惜,过去有些理论观念,阻碍了对特性问题的研究。“文化大革命”前流行的说法是 “党委抓什么,我报道什么。”“文化大革命” 中的说法是,“全国政治气候是什么,我报道什么。”也就是说,不承认在老少边地区办报,有什么特殊性的问题,自然就不需要去研究了。在这种理论、观念的影响下,报纸办得没有特色,宣传效益不好,这些弊端已是有目共睹的了。  相似文献   

15.
本文立足陕西报业中的晚报文化,以《西安晚报》为个案深入讨论了当代传媒业中的受众分析、陕西三大主流报纸的编辑特色和营销前景以及《西安晚报》的“读者本位”品牌战略。尤其是以《西安晚报》历经的多次改版为案例,进一步讨论了陕西地区的晚报文化,即在版面内容上多选择地区民生新闻,辐射陕西周边区县,辅以国内、国际新闻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时事公报》是解放前宁波地区的一份民营性报纸。从1920年6月1日创刊到1948年10月24日停刊,它存在了近30年的时间。作为一份独立经营的民营性报纸,广告成为它的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在面对其他报纸的竞争中,时事公报诸人也处心积虑经营广告,以便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也注意通过改善其广告编撰方式来提高广告内容的可看性、可读性。《时事公报》广告内容及其广告内容的发展与变化,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了一幅宁波社会的画卷。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就是在报道中展现的这些小人物,其“事迹”往往是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是真实的社会生活片断,缺乏冲击力,缺乏“卖点”,但因其更真实,更带“泥土味”而打动受众.它把媒体的关怀和责任充分地展现出来,却也给习惯了写“高大全”式正面报道的记者出了个难题.怎样把“小人物”写好写活,以小见大,彰显小人物身上的人文光辉,是一个需要记者深思与锤炼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报业竞争在“内容为王”的基础上展开了兼顾形神的注意力、影响力的综合竞争阶段。本文立足这一阶段中颇具代表性的传统报纸的美编转型:即进入设计时代的意识与实践,分三个层次,阐述了报纸美编“以人为本”、“以新闻为中心”、“遵循报道规律”的设计原则,这对于报纸内容与审美研究的实务拓展揭示了当下我国报纸走势的必然,对新时期报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现实启发性。  相似文献   

19.
在刑法学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有一种为法学家、司法实际工作者所公认的外表上似是犯罪、法律上不负刑事责任的行为,就是所谓“正当行为”。尽管刑法学家对这种行为的称呼各异,但对其内容的认识却都是一致的。就是这种行为无社会危害性,不违法。对这种行为,有的称之为“免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或“缺乏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有的称之为“违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的《中国日报》(英语)以及美、俄、日、法、西、澳7国主流报纸中,河南省被报道的频率普遍高于周边6个省份.对于河南省的报道较多的议题是“少林寺”、“艾滋病”、“矿难”、“考古发现”等.对相同议题的不同诠释以及对不同议题的选择与侧重,7份报纸的报道,既显示出了中外文化的差异性,也表现出了一定的趋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