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出于种种原因.老板们往往对自己重金请来的CEO及其他高级经理人并不信任,在他们身边安插亲信。像防贼似地防着经理人,是最常见的做法。特别是有些老板亲信.本身人品就有问题,靠给老板打小报告讨生活,使经理人开展工作时束手束脚。尽管经理人对此普遍反感。但也很无奈,因为与老板相比,再高明的经理人也弱势。想把他弄走?除非你有非常高明的手段,否则,会得不偿失。不过,你总有办法让他的监控作用失效。  相似文献   

2.
叶芃  梁伯强 《经理人》2007,(7):112-113
老板与高级经理人,往往在刚刚碰面时一见如故,甚至相见恨。晚,老板承诺利益,经理人也对自己要实现的目标踌躇满志。但接受老板高薪聘请真正进入企业后,双方却发现实现目标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这也是为什么经过短暂“蜜月”就黯然“分手”的案例在中国企业界屡见不鲜。如果我所聘请的经理人没有实现自己承诺的目标,一般情况下,我会给他机会继续合作。给经理人机会,其实也是在给企业赢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白崇贤 《经理人》2000,(1):18-20
当经理人自己在喊难喊累的同时,部属早已对他失去了信赖感和归属感,因为部属们已将他定位成“扶不起的阿斗”,何能认真追随和支撑,这时的经理人哪配再让人尊称一声“经理人”呢?  相似文献   

4.
黎冲森 《经理人》2006,(8):50-52
不少人对CEO们的“明痛”津津乐道,你可知道他的“隐痛”?“民营企业是野生的,要生存下来很辛苦……”一著名家电企业的主席曾对媒体表示。由此看来,做民企的CEO很难。民营企业中,一类是企业老板自任CEO;另一类则是职业经理人。在  相似文献   

5.
机会并不见得就少了,只是机会开始较真儿,你有真本领,机会找到你门上,你也不认识。一位企业经营风险观察家说“能够产生经理人的有三类企业,一是投资银行业,二是互联网企业,三是民营企业。”究其原因:“经理人与企业风险级数相符,风险越大的企业,产生经理人的机会也就越大:投资银行业、互联网企业能够在发达国家发酵、成熟,是因为充分的市场经济制度具有有效互动的风险防范机制,包括职业经理人制度上的安排经理人;相对于  相似文献   

6.
“一个经理人,要是懂得回报社会,他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这是美国经济学家michaer说过的话。随着职业经理人的普及和被社会、企业不断的认可,衡量标准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能力?是最基本的,创新?每个人都必须的,业绩?是必须肯定的。  相似文献   

7.
肖万 《经理人》2004,(3):92-93
现在做跳槽计划的人似乎比任何时候都多。我们每天不仅收到大量经理人的简历和申请,同时也受到不少企业高层的委托,开始为新的计划招兵买马或者为“换血”做准备。跳槽再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即使你是个优秀的人,你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在当前的跳槽大军中,一生中换几份工作已经是相当平常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maomao 《经理人》2004,(4):85-85
“经理人论坛”上有一篇测试逻辑推理能力的帖子《六个经典推理》,目前已经有1300多人点击,数百人积极参与。很有意思,你也可以试试。  相似文献   

9.
曹建交 《经理人》2004,(8):42-44
与经理人进行“痛苦”对话,他讲述的不仅是他自己,也说出了你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新使命     
你已经看到了,这一期的《经理人》有了很大的改变。《经理人》有了新的使命。新使命只有八个字:管理企业,经营自我。前四个字,是说《经理人》仍然一如既往地锁定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上;后四个字,表明《经理人》调整立场,直接对经理人个体说话,关注你的成长与成功。《经理人》当然不会忽略“你们”,但关注“你”更为重要。依据新使命,《经理人》的新定位是在管理与个人之间。《经理人》目标中的你,  相似文献   

11.
培训后遗症的病根可能就在你的企业体内,而不是在外部。“经理人需要培训吗?”如果你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十有八九被人认为是莫名其妙,甚至当作废话。从现在起到未来5年间,中国经理人将掀起一阵阵“充电”热潮。加入 WTO后,中国经理人已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这让每个人神经紧张,强烈地感到空虚和饥渴,每个人都想尽一切办法进行充电。培训作为充电  相似文献   

12.
<正> 随着TCL集团聘请职业经理人吴士宏担任属下公司总经理的新闻被媒体“炒作”之后,广东华帝集团也提出“只要你干得比我好”,出高薪聘请职业经理人。目前,企业高薪聘请职业化的经理人从事经营管理活动已呈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13.
《经营管理者》2003,(11):63-63
<正> 现在的好多人.哪怕是文盲,你要是给他两个“摆文化”,他觉得你是瓜的;你要是说他没得文化,他保证跳起八丈高,不少企业也是这副样子。说起企业文化,我觉得大概可以分成两个方面:就是企业的内部管理和企业与外部市场的关系,想啥子问题都是以本企业文化为出发点。这样才可能把你那个企业  相似文献   

14.
胡洪军 《经理人》2007,(3):96-97
正如《经理人》杂志2007年第二期独家企划——“中层危机”所说的那样,我的企业也正经历着“中层”的烦恼。英语培训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像各分校校长这样的中高级人才非常稀缺。但不能因为如此,就减缓企业发展的步伐。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快鱼吃慢鱼,我没有时间等待,否则只能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找不到完全合适的人,只要能给他打六十分以上,我就会给机会让他上,放手让他干!  相似文献   

15.
中国职业经理人总体生存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薪酬让人遮遮掩掩,但对中国职业经理人总体生存状况,经理人们则是一吐为快。总体生存状况涉及的面当然很多,本次调查主要着重于“工作环境”、“团队合作”、“获得荣誉/成就和满足感”、“晋升机会”、“对企业的认同”、“被领导的认同”“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自身能力提高”、“培训”、“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工作挑战  相似文献   

16.
黄英 《领导广角》2002,(10):41-42
职业经理人是相对于企业的股东而言的,他们是受过专业训练或拥有管理技能和丰富的实际经营经验的管理人才。企业所有者的职能是提供资本,而经理人的职能是运营资本。职业经理人的出现,是企业管理高度专业化的结果,也是企业管理成熟的标志。职业经理人的生存要具备和符合特定的条件,首先是“职业环境”,这是职业经理人所期待的;其次是“职业能力”,这是职业经理人必须符合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7.
《经理人》2006,(2):26-31
薪酬盘整,追寻新兴的薪酬明星城市与潜力行业 战略转型,探讨企业如何在动荡的全球化时代重构薪酬体系 独家披露,发掘高层经理人获取百万年薪的职场法则 深入调查,发现经理人的捞钱黑手与企业的薪酬怪状 我们在这里给你描绘一幅尽现薪酬百态的“清明上河图”  相似文献   

18.
从唐骏加盟新华都的天价转会费,到闹得沸沸扬扬的“唐骏学历门”事件,再到后来国美“陈黄之争”事件中陈晓的黯然出局,“职业经理人”一词屡次跳人大众的视野,成为热议话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在我国已逐渐形成。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对于职业经理人市场,还有很多认识和实践上的问题没有解决,影响了我围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经理人》2004,(1)
中国企业呼唤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精神领袖中国企业将产生独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中国企业渴望具有卓越经营管理实践能力的职业经理人中国企业正在锻造MVP(Most Valuable Person, 最有价值的人) 《经理人》2003年度MVP评选,将目光锁定在那些正在实践着的企业领袖和经理人,用历史的记录,见证他们从优秀迈向卓越。  相似文献   

20.
经理人市场失灵与家族企业治理   总被引:131,自引:1,他引:130  
经理人市场是一个特殊的人力资本市场 ,在一定意义上 ,这是一个“职业”企业家的雇佣市场。家族企业的高速成长带来对于职业经理人的需求增长 ,但在不少情况下 ,经理人的引入是不成功的。企业和经理人双方的家族主义取向导致双方缺乏相互信任 ,家族企业在某种程度上的“隐私”经营给企业从外部引入经理人带来风险。同时 ,经理人的非职业性 ,或在自己创业与作为经理人之间转移的成本很低 ,导致经理人市场的不稳定性。但在竞争和国际化中 ,对传统家族企业的改造势在必行 ,但在经理人引入上是谨慎的 ,较为普遍的模式是家族和经理人共同分割企业的控制权 ,这一模式在这里被称之为“折中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