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直以来,巴勒斯坦民族面临着极为尴尬的处境,建国的目标遥不可及。生长在西方的巴勒斯坦裔知识分子爱德华.萨义德在中东政治权力、文化身份被淹没的情境下,挺身而出并投身到巴民族解放的斗争之中。萨义德对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认识充满矛盾,他在理论上明确反对民族主义,但在实际的政治活动中,强烈真挚的中东情结和民族身份认同感注定了他的民族情感倾向。本文通过考察巴勒斯坦民族主义语境下的萨义德思想,挖掘萨义德思想中深刻的民族忧患意识以及呼唤民众起来斗争的内涵,以使更多热爱和平的人理解和支持巴勒斯坦的解放事业。  相似文献   

2.
从表面上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双方在耶路撒冷、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巴勒斯坦建国等关键性问题的严重分歧导致了巴以和谈屡陷困境,而笔者以为,和谈困境根源于两大民族主义思潮--犹太民族主义与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内在对立.  相似文献   

3.
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旷日持久的巴以冲突之所以迟迟得不到解决,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牵扯到边界划分、水资源分配、圣城耶路撒冷归属、巴难民回归等诸多棘手的问题;此外还有三个重要原因:一是以色列当局的逆向思维;二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需要;三是阿拉伯世界自身的弱点。  相似文献   

4.
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的犹太定居点问题,实质上是巴以双方长期在巴勒斯坦这片土地上进行的一场关于生存空间和生存资源的争夺斗争。在这场持续数年的较量中,以色列以犹太定居点为工具,对巴勒斯坦进行遏制。掌握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犹太定居点的现状及影响,能够从宏观上把握以色列的对巴战略,丰富学界在定居点问题上的研究,对我们全面深入了解巴以和谈及面临的障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讨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上台的艾德礼工党政府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政策变化,分析在巴勒斯坦问题上英美关系的发展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国关系的影响,考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对美国外交的走向对英国发展的影响及得失.  相似文献   

6.
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是国际难民问题中的特殊问题,至今拖延未决。它因阿以之间的冲突和战争而产生,但只有通过和平谈判才可能得以解决。迄今,有关该问题的谈判经历了阿以谈判、巴以官方的正式谈判、巴以民间的非正式谈判三个阶段。在这些谈判历程中,显示出该问题涉及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多方面的相关因素,暴露了该问题的难度和关键所在,也预示着最终达成协议所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约旦哈希姆王国长期以来政局平顺,民众对君主的支持度较高。2010年的中东变局打破了约旦的平稳政局。约旦国王面对国内的抗议浪潮,围绕法制、廉政及难民问题积极推进政治治理。三种治理路径并行不悖,力图消弭政治治理中的法律缺陷,净化政治生态,维护社会秩序。虽受制于诸多因素,约旦以发展和治理为突破,乱中求治,避免了君主制政权面临倾覆的风险,国家政治治理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从巴勒斯坦撤出,是大英帝国由盛转衰的一个缩影。面对犹太人的暴力抗争和美国的不合作,英国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双方达成协议无望的情况下,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最后在中立的名义下从巴勒斯坦全身而退。本文通过对英国撤出巴勒斯坦过程的剖析,认为英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政策选择是现实主义的,是在被动中争取尽可能多的主动。英国撤出后巴勒斯坦地区的冲突原因是多方面的,过多地指责英国有失公允,美国和联合国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幕尼黑黑九月事件是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巴以冲突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是巴以矛盾长期激化的结果.也是巴以冲突的特殊表现.黑九月事件引起的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猛烈而残酷的报复行动,以及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更加激烈的恐怖行为,使巴以冲突更加激化.黑九月事件和以色列以暴制暴的行动无助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促使双方最终走上了政治解决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个民族之间的问题是萨义德批评理论的基石,萨义德将后现代主义理论和巴勒斯坦民族独立运动熔铸成后殖民主义理论。"一国两族"是萨义德设想巴以问题的长远目标,在其早期和中期还有"一个世俗-民主国家"和"两国并存"的不同变体。其具体途径是"文化抵抗",由东方叙述、驶入西方、共同解放三个论题构成,实属一种民主斗争的策略。萨义德对民族问题的思考,尽管忽视了武装斗争、经济实情和人民力量三个要素,但他的巴勒斯坦叙事不失为深刻而富有启迪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