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在他一生的斗争中,对孔子也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并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人们不能忘怀的。1978年以来,学术界对孔子又展开了再评价的活动,而且大多数学者也给了孔子以充分的肯定,认为孔子也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  相似文献   

2.
陈其美在辛亥革命时期曾任沪军都督,后来领导过反袁斗争,一九一六年五月十八日被袁世凯派人刺死于沪上,成为著名一时的“上海闻人”。几十年来,人们对他毁誉不一、褒贬各异。褒他的人,称他是“民国伟人”、“共和长城”、“伟大的革命家”;贬他的人,则斥之为“上海流氓集团大头子”、“杨梅都督”、“资产阶级政客”。究竟应该如何评价陈其美才符合历史实际,须要探讨。本人想就下面几个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对孔子教育思想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在教育方面的表现尤为成功和卓越,他的“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至今还闪耀着睿智的光辉。通过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剖析这位伟大教育家的言行,找到其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他对世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 古今中外,凡是杰出的、有创造性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有他所向往的“理想国”。古代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就写了《理想国》一书,寄托了他的理想。十六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托马士·摩尔写的《乌托邦》,也是表达了他的社会政治理想的杰作。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当然也有他的“理想国”。  相似文献   

5.
<正>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这个“仁”,不仅是个人修养的品质,更重要地,它还是一种政治思想,即“仁政”,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首先是一个政治思想家。“仁政”是他终生奋斗的目标。 孔子的政治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他不仅有明确的政治理想,而且有实现这一理想的政治和组织路线。 下面让我们对孔子的政治思想,作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孔子思想的合理内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日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孔子的思想核心成了人们研究的重点。过去不少学人都认为“仁”或者“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认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中庸”,而“仁”和“礼”只不过是实现“中庸”的手段罢了。孔子主张:“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要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为了实现这一崇高的理想,孔子最早提出了“中庸”这个范畴。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  相似文献   

7.
古往今来,文论家和文学史家对东晋玄言诗的评价,是贬多于褒。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称之为“柱下之旨归”,“漆园之义疏”;钟嵘《诗品序》斥为“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时至当代,中国社科院编《中国文学史》对玄言诗的评价是“唯心主义哲学的讲...  相似文献   

8.
孔子这个人物,无论在中国或是在世界历史上都应该有一定的地位。孔子的学说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宝库。孔子是初期封建社会的一个革新家,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但在春秋末年,这位被孟子称为“圣之时者也”的老学者,却并不逢时,栖栖遑遑地过了一生,叹凤伤麟,在政治生活上没有什么成绩。尽管有很多友好与追随者,可是也常有人对他不满,甚至加以毁谤。他是博学者,好古敏求,继承了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的经济思想是重商思想,代表和反映了工商业者的利益和要求。奇怪的是,作为工商业者利益代表的司马迁,和重农抑商论者一样,承认农业是本业,工商业是末业,靠经商致富是末富。一些研究古代经济思想的人,对此感到不可理解。我谈点粗浅的看法。 农本工商末最早由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韩非提出,一褒一贬,褒农贬商。到了汉代,人们普遍承认本末为代表一定内容的概念,褒贬之意  相似文献   

10.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及教育家.确切地说,孔子的一生所从事的是伦理政治教育,他的伦理、政治、道德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一生的教育实践,孔子积累了丰富的道德教育经验,建立了一整套以“仁”为核心的完整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为我国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传述古代文化的过程中有自己的创新和发展:他怀疑天命鬼神,重视人事;主张以“仁”为中心确立各种典章制度;重视仁德、礼义,轻视生命和物质利益;提倡“中庸”之道与“和而不同”的方法原则;强调文学为政治教化服务。孔子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并由中国传播到世界,是推动社会走向理性、文明、和谐、有序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12.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他在孔子“仁”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说,“仁政”是孟子的政治主张。是其经国治民的基本方针,其“仁政”思想中所蕴含的和谐治国的理念,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价值哲学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创立的“仁学”价值思想体系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价值哲学的集中体现。出自于儒家《孝经·圣治章》的“天地之性人为贵这句话,虽然不一定是孔子说的,但它确实代表了以孔子为代麦的传统儒学关于人的价值的思想。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之际的重要思想家。他在西周以来的天命神权思想进一步发生动摇,人们普遍对神的虚幻价值产生怀疑,甚至否定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西周以来重民轻神、重人事轻鬼神的价值观念,突出了人的价值,建立了以“仁”为核心关于人的价值的学说。  相似文献   

14.
<正>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学说的核心是“仁”。对于“仁”,孔子作过多种解释,但最能说明孔子仁学本质的,是他提出的“克己复礼为仁”和“仁者爱人”这两个命题。为了探讨“仁”的本质,特对上述两个命题进行剖析。一、什么是孔子所认为的礼之本“克己复礼为仁”这个命题源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对其得意弟子颜渊的答问。后来,这一命题成为人们引起争论的议题。争论的中心是“礼”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只有弄清这一问题才能理解“仁”的阶级性和社会性,也才能对“仁”的本质作出符合事实和  相似文献   

15.
汤化龙是湖北立宪派的头面人物,在武昌首义中,与革命派有过短暂的联合,旋踵又分道扬镳。人们对汤这一时期活动的评价,往往贬多褒微,苛责多于求实。因此,本文拟就几个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内七篇奥义”系列的第二篇。继篡改并谬解《逍遥游》褒大知、贬小知之后,郭象又系统篡改并谬解理论色彩最强的《齐物论》褒大知大言、贬小知小言,谬解庄子否定“天籁”即“道”的存在,导致以研究《齐物论》为重心的旧庄学彻底误入歧途,以致厚诬“绝对主义者”庄子为“相对主义者”。在复原《齐物论》原文的基础上,作者无懈可击地抉隐发微,使被旧庄学遮蔽千年的庄学核心奥义,首次大白天下。  相似文献   

17.
俞祖华 《河北学刊》2004,24(1):193-197
近代哲人对中西国民性、对中西民族特性的比较是中西文化比较中重要的深入的层面。甲午战争以前,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敏锐地感觉到中西民族特性的差异;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期间,严复等人对中西国民性的同异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对比;这种比较在五四时期达到高潮,此后一直延续。近代各家对中西差异的认识颇为接近,但在最终结论上却有很大差别。启蒙思想家、自由主义者与激进主义者贬中扬西,而文化保守主义者则褒中贬西。  相似文献   

18.
对于韩愈散文“尚奇”的特点,前人或称之为“驳杂无实”①,或称之为“以文为戏”②,或认为它僻涩,大都持否定态度。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和认识韩文“尚奇”的特点与意义,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立论的标新立异韩愈是一位思想家,在许多问题上很有一些独到新颖的思想见解,甚至往往背离了正统的儒家思想,而发表一些“异其理”③的论调,惊世骇俗,这是他的文章使人感到“奇诡”④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像苏轼所指出的那样:“往往自叛其说而不知”⑤。因此,他在这个问题上曾遭致不少人的攻击和批评。如宋人员兴宗就斥责其“墨子不异孔子”、“…  相似文献   

19.
公孙龙其人,历来是引起学术界论争的对象。总起来看,褒他的人少,贬他的人多。褒者认为,公孙龙是一位杰出的唯物辩证法大师;贬者认为,公孙龙是一个欺世惑众的唯心主义诡辩家。我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不符合公孙龙留给后人的那些著作的原意。其实,公孙龙既非辩证法大师,更不是唯心主义诡辩家,而是一位“离形而言名”的形式逻辑学家。  相似文献   

20.
孔庆榕 《南方论刊》2004,(12):49-52
2004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生2555周年。孔子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早在一百多年前,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就称赞孔子是“一位实际的世间智者。”不久前,联合国正式宣布设立最高级别的国际奖项——“孔子奖”,以奖励在教育文化哲学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和专家。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大奖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