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州市沧浪区:中小学生当起网吧监督员2009年8月,苏州市沧浪区万年社区科协在社区范围内开展了“网吧小小监督员”活动。这批小监督员都是社区里的中小学生志愿者,他们利用暑期主动报名参加这项活动。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检查社区辖区内网吧是否有未成年人进入,如果发现未成年人进网吧上网,即向其说明政府对青少年进入网吧等娱乐场所的相关规定,并劝说其远离网吧。该活动不仅充实了社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还让他们切身体会到网瘾的危害,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影响。家住华泰家园的倪佳成同学说:“让我们自己监督自己,体会更深,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2.
4月7日,文化部向各省市文化市场主管机构再一次下发通知,要求加大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根据新发布的政策,网吧一次接纳3名以上未成年人,将被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北京等城市也随即公布了更为严厉的处罚措施。网吧几乎从其面世之日就伴随着争论,因其而起的负面问题——从场所安全到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屡受诟病,以至于在今年两会上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闭社会网吧的议案。事实上,关于社会网吧的治理,各级管理机构的出手次数不可谓不多。然而多年以来的实践证明,严厉的行政命令对于处理社会问题并非终极良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仅有命令是不够的,还要有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监督机制,例如设网吧社会监督员制度、建社会公益性网吧等举措——依靠社会力量解决社会问题是有效的治理网吧乱像的途径之一。在这方面,也已经有了鲜活的例子。 相似文献
3.
4.
4月7日.文化部向各省市文化市场主管机构再一次下发通知,要求加大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根据新发布的政策,网吧“一次接纳3名以上未成年人,将被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北京等城市也随即公布了更为严厉的处罚措施。“网吧”几乎从其面世之日就伴随着争论,因其而起的负面问题——从场所安全到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屡受诟病,以至于在今年两会上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闭社会网吧”的议案。事实上,关于社会网吧的治理,各级管理机构的出手次数不可谓不多。 相似文献
5.
6.
胡凌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7):1-8
从1998年公安部发布第一个关于网吧管理的法规以来,网吧发展与监管已走过了十年。文章讨论了其中涉及到的几个重要法律问题: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未成年人、版权问题、网络游戏、黑网吧等等。通过梳理分析政府管制的起因、逻辑和效果,展示转型中国网吧管制的复杂状况,同时也试图反映国家在互联网控制方面的政策与管理模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7.
本刊曾在上期刊登江苏省读者苏栋梁的来信,他希望社区能建个心理咨询室,让居民去那里可以说说心里话……现在,北京市的西城区展览路街道成立了首个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室。虽然这个心理咨询室仅仅是针对未成年人设世的,但已经是迈出了很重要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8.
9.
新时期我国社区建设的基本任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丛晓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17-19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 论述了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作者认为, 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 发展社区经济, 改善社区环境, 繁荣社区文化, 努力建设一批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 相似文献
10.
方爱清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3):92-95
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花园社区在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平台等方面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为探索开发社区文化资源,推进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从未成年人对象的新特点和社区的现实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未成年人社区心理建设能有效降低社会心理疾病发生率。未成年人社区心理建设应以心理卫生三级预防为基础,结合未成年人心理行为问题、发病特征及干预方法,提出了"重在预防,积极干预,促进康复和适应,并注重资源的整合和利用"的社区心理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中央与地方各级管理部门为加强与改进社区工作,制定和出台了专门的文件,这些政策对社区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对照文件精神,有些地区在落实工作中还有偏差、有距离,有些问题还长期困扰社区发展。就职于烟台市民政局的本文作者最近对此进行了调研和梳理,并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桑爱英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1):71-75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新的刑罚执行方式,在我国处于试点的阶段。实施对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检察机关充分发挥社区矫正检察监督职能,对促进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保障刑罚的依法执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社区矫正中的检察监督面临各种难题:检察机关履行监督缺失具体规定、检察机关监督的事后性、检察机关的监督手段单一等,这些问题给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带来不便,影响了检察监督的效果。因此,检察机关要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才能切实履行好社区矫正的监督职能,维护矫正对象合法权益,为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今夏,湖南省长沙市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首次亮相社区,当上“社区主任”。在这些小主任们的精心策划下,社区开展了戒毒讨论、环保大检查等一系列活动。同时,“小手牵大手”,社区的家长在孩子们的影响下,也开始关注社区,参与社区……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社区服务,以此来承接单位制解体后溢出的各种社会保障功能。1991年,民政部在北京首次召开全国社区服务工作研讨会,与会者对社区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地位和作用、组织和管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明确了社区服务的 相似文献
16.
据悉,大连市从1994年起,每做一件民心工程都要通过媒体,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征得群众的同意后,方可立项实施。今年所办的18件实事,全部征得群众的同意和认可。所谓民心工程,就是办群众所想、所需、所盼的事。政府部门只有了解群众的心声,符合群众的心愿,才能把实事办到 相似文献
17.
牛康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8(4):79-82
信息化社会的互联网发展逐渐深入人心,未成年人学习和使用互联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单纯的限制和禁止并非有效的管理良方,而社会管理的疏导模式则是利用社区网络资源来指引、辅导未成年人学习和使用互联网。 相似文献
18.
张秀玲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5):9-12
和谐社会构建中,犯罪未成年人这个群体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他们是和谐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巨大隐患.社区矫正能够对犯罪未成年人的矫正发挥实质性的作用.而且,犯罪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契合.犯罪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能够互促互进,达成"双赢". 相似文献
19.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法,对预防犯罪、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何使这一司法政策达到预期的社会效果,使刑罚的执行不逾越法律的轨道,对社区矫正的执行者、执行内容、执行过程进行检察监督极具紧迫性和必要性。与监禁刑检察监督相比,非监禁刑的检察监督具有特殊性,探讨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检察监督机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怎样才能充分发挥社区建设中城市管理的职能?谈两点看法: 一是建议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认真研究一下如何充分发挥城市管理在社区建设中的服务功能作用这个问题。由于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改善社区的人居环境,而城市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治理社区环境中的乱搭、乱建、乱占的“三乱”行为,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