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曾经是一个对少数民族一无所知的人。但是,因为一次“惊艳”般的邂逅,我热爱上了少数民族,并且发誓要拍遍我国瑶族的所有服饰——这显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要知道,瑶族是中国支系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服饰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最繁多的一个民族。但是,这个民族幽深曲折的历史以及美丽得动人心魄的服饰吸引着我,让我义无返顾地走上了“拍遍瑶族服饰”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来生还做人     
一次,友人问我:“如果有来生,你愿投胎做什么?”友人见我默不做声,便固执地又问我一遍。我想了想说:“还是做人吧。”“什么?做人?太烦,也太累!”友人苦笑着离去。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继续为生计而艰辛奔波。我逐渐理解友人观点的无可奈何,也甚至感到了做人很苦,苦到难以忍受。  相似文献   

3.
梦想的力量     
梁黎 《中国民族》2013,(11):1-1
如果不是与11年前的江西民族地区之行对比,我不会如此不平静。  相似文献   

4.
我爱巩俐     
女人肯承认自己笨,但绝对不承认自己不漂亮。当然,一般不漂亮的女人都很温柔,或者善良。天下所有女人都拥有一种以上(含一种)的优点。我的意思当然不是说漂亮的女人都笨,而是说笨女人都漂亮。我认识一个漂亮的演话剧的女孩就一点都不笨,有一次她演一个角色,只花了3天就背下了全部的16句台词。当然,如果让我背可能更快一点,三分钟也许就够了———我记忆力一向不错———但这不说明问题,因为我既不漂亮,也不是女人。我一向喜欢勇于承认自己笨的女人,承认自己笨就有希望调教好,如果天下人都和我一样聪明,IQ高达70的话,这个世界就乱套了。我I…  相似文献   

5.
焦裕禄同志的光辉事迹,我从报纸上看了一遍又一遍.每看一遍,都使我受到一次深刻的毛泽东思想教育.对照焦裕禄同志检查自己,主要的差距是还没有能完全做到象焦裕禄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自己的思想深处还有个"我"字.十多年来,我在少数民族地区做人民武装工作,由于党的培养教育,思想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工作上有了一  相似文献   

6.
厉声 《民族论坛》2007,(5):13-19
“我们上中学时就从课本里知道了高句(gōu)丽,可对于我们来说,它始终只是个概念。”这是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说实在的,如果不是因为工作,或许我也不会轻易来到这个与鸭绿江只有一水之隔的边陲小城——集安。从另一方面而言,如果不是因为包括将军坟在内的高句丽王陵、山城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个曾经称霸东北亚并持续7个世纪之久的民族的历史也不会重新引起世人的关注。出于研究之需,我曾多次来到集安,也曾不止一次地站到将军坟前,慨叹它的苍凉与壮美,体味每一块石头、每一条斑痕的内涵。“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我相信。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二大期间,我们访问了十二大代表、来自贵州的侗族采煤工人王贵富同志。我们请他谈一下自己的事迹,他只是笑一笑:“有啥好谈的?我只是做了一点一个工人应该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不是早已经从各方面了解他的情况,真会认为他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他身材不高,不是那种威风凛凛的大壮汉;他容貌一般,不是相貌堂堂、仪表非凡;他言谈朴实,讲的不是那种“闪光的豪言壮语”。他如果和几百个甚至几十个人站在一起,人们不会首先发现他,他的外貌和言谈绝无什么出众之处。  相似文献   

8.
奢侈的月光     
吴端 《民族论坛》2010,(8):11-12
<正>作为一座"非著名"山峰,三省坡的名气在湖南并不大。如果放到全国,相信知道它的人并不多。当家在三省坡脚下的上岩村村支书杨献光带着羞涩而略显得意的笑容对我说起他年轻时在山顶唱歌,"能把三省的姑娘都唱上来"的自豪和惬意时,我也跟着他笑得乐不可支。不过,三省坡对于我来说却不是唱情歌这么简单,对这座山,我心存敬畏和向往。因为它代表着一种特立独行的文化存在,这座并不是特别雄伟壮观的山成了湖南、广西、贵州三省侗族人  相似文献   

9.
湖湘边茶行     
<正>益阳茯砖茶、安化千两茶、临湘青砖茶、白沙溪黑砖茶、"天尖"、"花卷"……如果不是因为策划这期《湖南边销茶》专刊报道的缘故,可能我跟绝大多数人一样,对我们湖南这些砖状饼状的紧压茶并不是很了解。虽然湖南边销茶千百年来一直在国家政治、军事、经济中担当着服务边疆与民族团结的重大责任,但它们一直没有被生活在中部省  相似文献   

10.
白云山访仙     
陈曦 《民族论坛》2006,(11):52-55
白云山,“西北最大的道教圣地”,它是陕北、内蒙、山西交界地带年年香火最旺的地方——单是它的头衔和盛名就足以构成探访的冲动。我的白云山之行既不是高人雅士的仙游,也不是善男信女的求拜,我只是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对这座有名的道教神山进行一次礼节性的探访。当然,如果有可能,我想与山上的住持展开一个关于人生的对话,他的名气正随时代的推演像山上的白云一样慢慢飘散、扩大。  相似文献   

11.
湖湘边茶行     
益阳茯砖茶、安化千两茶、临湘青砖茶、白沙溪黑砖茶、“天尖”、“花卷”……如果不是因为策划这期《湖南边销茶》专刊报道的缘故,可能我跟绝大多数人一样,对我们湖南这些砖状饼状的紧压茶并不是很了解。虽然湖南边销茶千百年来一直在国家政治、军事、经济中担当着服务边疆与民族团结的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12.
我不服!如果科克伦能做到而我不能,我心服口服。但情况不是这样,我能比他做得更好。”在科克伦跨越长江后第六天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24岁的阿地里·艾山江用事实证明了他并非轻出此言对于爱好冒险的人来说,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几年前,天才的美国魔术师...  相似文献   

13.
正如果不是湘西州民委的同志热情带路,我想,我是很难找到这个位于吉首市汽车西站附近的名叫桐油坪的小巷子的。听说过《扎花女》的辉煌,目睹过《我的湘西》的精彩,领略过《五彩湘韵》的神韵,但没想到,这些屡屡斩获大奖的优秀舞台演艺作品就诞生在位于吉首市桐油坪的这个朴素、简陋的山边小院里。这个山边小院,就是湖南省民族歌舞团(即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所  相似文献   

14.
甚至,别人问起我兄弟姐妹几个,我总是支吾着然后把话题岔过去,实在没有办法,就说,还有一个妹妹。如果他们继续问,妹妹在做什么?我会轻轻咳一声,然后说,在家。不做任何解释,不多说半句话,极力想出些什么事情把妹妹这个环节跳过去。我的妹妹,3岁那年,得了小儿麻痹症,然后,靠一个轮椅代替了脚。所以,当我长成一米七零的女生,当我亭亭玉立后,我想到的不仅不是妹妹的悲哀,而且常常感觉有一点点的自卑,为什么,我的妹妹不是如我一样亭亭玉立的女孩子?为什么她偏偏是个瘫子呢?很明显地,我的父母以我为骄傲,从小到大,我是一只白天鹅,学习好、会跳舞、…  相似文献   

15.
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深处缺医少药的和田人,茶余饭后可以不谈名演员、名歌星的轶事,但对南疆军区某部卫生科长兼卫生所主治军医白生义中校为病人治病的事却津津乐道,好多人都能讲出关于白医生的一打故事.上海不是天堂,大漠不是地狱——白生义语"小白,学院有全军第一流的科研条件,希望你能做我的助手!"老教授屈驾恳求他."义,只要你留下来,我什么都给你!如果  相似文献   

16.
圣友寺心象     
到 达泉州后 ,我并没有急着立即就去看它。甚至在泉州海上交通史博物馆 ,一块块摩挲着那些碑的时候———那是些早就在书本上熟悉了的蕃客墓碑———感慨着它们的古老 ,我也没有意识到这是石头。次日去的是灵山圣墓。一直拖到第三天 ,我才正式去看它。漫步在艾苏哈卜寺的遗址上 ,心底的一丝什么意识渐渐复苏了 ,如一柱袅袅扶摇的烟。我开始不明白 ,也没有沉下意来 ,去捕捉它。而这一次 ,游移的感觉 ,并不一瞬忽就离去。它只是低低蹲着 ,不做声地从体内注视着我。我正在捉摸结论 ,它却扰乱我的思路。我正筋骨疲乏 ,它又添给一分不安。一遍遍…  相似文献   

17.
自治条例为何出台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5年多了,取得了重要成绩.这是主流.但5个自治区的自治条例一个也没有制定出来.有的修改了十几遍、二十遍,至今仍未出台.主要问题在哪里? 我的看法是,中央有的领导机关同民族自治地方在分权问题上意见不完全一致.有的上级领导机关定任务下指示往往忽视民族地区的  相似文献   

18.
财产公证     
她有些小性,总觉得丈夫对她不够好,而她的收入又比他高出很多,一旦他负心,自己未免太吃亏了。于是便常有意无意地试探他:"如果有一天咱们离婚了,你是不是会把财产都给我?""那怎么行?你又不是我的人了。"丈夫总是笑着逗她。一天晚上,他们闹了别扭,她很严肃地重新提出了这个问题,丈夫也很严肃地说:"我不知道。因为我从没想过这个问题。我一心一意想的就是和你过日子。如果你对我们的婚姻实在缺乏信心,我们可以补做一个财产公证。"  相似文献   

19.
引子认识克里的这个夏天,闷热而令人烦躁,一切似乎都被凝固在天地间了。来自云南山地的他被气候折磨得不停地说想念山里了,想念老家,如果不是为了等去日本演出的签证,他不会在北京这么呆着。他的汉族名字叫吴志明,克里是他按哈尼父子连名的名字。我们聊天的时候,一直在听着瑞典人班得瑞取自瑞典山林和河谷那一尘不染的音符合成的美妙音乐。谈到音乐,我说,现在最受欢迎的音乐应该就是这样的,来自大自然,让人放松。克里对我说:“如果给我一个很现代的音响设备,我同样会让我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音乐也成为都市人热爱的艺术。”他…  相似文献   

20.
坨坨肉的名字有种蠢荫感,我第一次接触的时候印象并不好。那是2007年的秋天,我作为一个体验者去参加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彝族的一个节日活动。活动举办地在一个中学操场上,乱糟糟的满山遍坡都是人,中午吃饭也不是桌餐,而是发放馒头和肉。我裹挟在人群中,领到了一大坨肉。当地的朋友告诉我,这就是坨坨肉了!生平第一次吃到坨坨肉,可费了我一番功夫。它就是一块方方正正、煮熟了的猪肉,缺滋少昧并且是冷的,关键是它还硬得像个橡胶轮胎。没有别的可吃,我也不能辜负主人美意、浪费食物,就一路走一路努力地撕咬咀嚼,腮帮子肌肉都快抽搐了才把这坨肉干掉。路上看到一个本地小孩也在拿着一坨在啃,半个小时后他还在那里孜孜不倦,就好像游牧地区的小孩拿着坚硬的奶豆腐慢慢吮吸咂摸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