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Q:我和妻子已经结婚一个多月了,虽然每次性生活中我都做了充足的前戏,但妻子却从来没有达到过性高潮。在不久前的一次妇科检查中,医生告诉妻子,她有些阴蒂粘连,请问这  相似文献   

2.
“当日检查结果未出,需挂号看结果。”这是贴在北京的一家三甲医院诊室门上告示上的内容。根据记者调查发现,这样的规定不仅出现在普通门诊,就是在挂号费动辄几百元的专家门诊也不例外。“当日的号,只看当日的检查结果”是时下医院里的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但一次完整的就诊程序究竟应该包括哪些环节呢?看一次病究竟应不应该挂两次号呢?业内人士对此也是有不同看法的。有些医生就认为,看病挂号是天经地义的,看一次病当然要挂一次号;再则,卫生部规定了,门诊3次必须确诊,即允许医生在3次范围内确诊,患者检查、检查、再检查的现象完全正常。据此,…  相似文献   

3.
《伴侣(A版)》2008,(1):61-61
正问:我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大半年前生了宝宝。由于我的奶水充足,孩子喂得非常健壮。可是,到9个月时孩子有些不对劲了。虽然看起来还是胖乎乎的,但脸色发黄,不像原来那样活泼好动了,腿没有劲,手也很少动,只能躺着,即使不给奶吃也不哭不闹。医生检查后,说这是由于孩子长期吃母乳、喂养不当引发的"智能倒退"症。我很吃惊,请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4.
《伴侣(A版)》2007,(7):62-62
<正>舒雨:两个月前我出差去外地,在当地宾馆住宿洗了盆浴。回来之后不久,就发现尿道口发红,有些痒但不痛,小便次数正常。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是淋病,给我开了很多消炎药。服  相似文献   

5.
《伴侣(A版)》2014,(3):60-60
正答:性冷淡是不分男女性别的,造就性冷淡的原因除了是生理的原因,也有很大程度是和心理因素脱不了关系的。性冷淡不仅是不正常的表现,同时也有可能会影响婚姻的质量,给婚姻关系造成难免的误会,所以性冷淡患者需要及时自我调节身心,争取问:我结婚三年了,但对夫妻生活总是提不起兴趣,老公虽然嘴上不说,但对我明显不如以前体贴了。请问我这是性冷淡的表现吗,该如何判断?  相似文献   

6.
陆大夫:最近我隐隐感到乳房有些不适,去医院检查却又没有什么问题。医生嘱咐我经常对乳房进行自我检查,还要定期来医院复查。可是,我根本不知道发生病变的前期征兆是什么。请问陆大夫,该如何判断乳房出现了危险信号呢?  相似文献   

7.
“虽然我看不见缤纷的世界,但我心里有盏不灭的明灯”。这是济南市文明市民标兵、42岁的盲人医生何乐勤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她人生追求的一种不灭的信念。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在外吃饭,点菜可以说是一门学问,哪些菜该点,哪些菜不该点,往往通过菜名就能判断。比如,菜名中带这几个字的菜,早进了医生黑名单,但我们却很爱吃!带这几个字的菜,医生从来都不点带"水煮"的菜:最常见的菜就是"水煮鱼"和"水煮肉片",听起来是水煮,但其实点过的人都知道,这就是油煮。水煮鱼、水煮肉里用了大量的油并且反复加热,很容易让人摄入过多的油脂、脂肪  相似文献   

9.
吕斌 《老人世界》2011,(11):54-54
67岁的阳大妈近几年常被排尿不畅、尿频、憋尿困难所困扰,近半月出现发热,几次被医生诊断为尿路感染进行治疗,但体温高高低低时有反复。后经B超、膀胱镜等检查,膀胱积尿达1000毫升,当天经导尿后体温马上恢复了正常。阳大妈疑惑,自己天天有排尿,为何还能积蓄出一个“小水缸”?医生告诉阳大妈,她患的是膀胱颈梗阻,是它引起了慢性尿潴留,此病俗称“女性前列腺病”。女眭也会患前列腺病?这更让阳大妈迷惑了。  相似文献   

10.
何先生在多年前的一次小车祸后,一直觉得脖子有些酸痛,抬头有些困难,但一直没有太在意。不久前,他开始出现阳痿的情况,虽然吃了不少药,但效果都不明显。在一次脊椎检查中,医生发现何先生的颈部活动受限,转头不灵便,上肢上举加重疼痛。拍X片发现:颈椎曲度变直,颈4-5颈曲中断,颈5椎体前移,颈5—6椎间隙变窄,颈4、5、6椎体后缘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医生诊断何先生患的是典型的颈椎病。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预防出生缺陷,女性在怀孕前需要接受一系列检查,抗体检查就是其中一项。如果女性体内缺乏某几类疾病的相应抗体,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提前接种。  相似文献   

12.
钦代主 《老年人》2006,(12):55-55
王大伯今年60岁,平时带带孙子,闲时逛逛公园,饮食正常,起居规律,身体向来健康。国庆节期间,从外地回家探亲的儿女们都感觉他明显消瘦了许多,表示不安,可王大伯非常自信,说自己是“千金难买老来瘦”。但儿女们还是不放心,坚决要求他上医院做一次体检,果然,在作“肿瘤标识物”检查时,发现癌胚抗原(CEA)的指标升高。医生顺藤摸瓜,最终发现王大伯患有结肠癌,但癌变尚处早期。目前,王大伯已做了结肠癌切除手术,正在接受后续的化疗。因为发现和治疗非常及时,医生说预后相当好。这是一则临床真实病例。然而,生活中这种不幸中之万幸的事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3.
章必成 《老年人》2009,(2):59-59
老王近段时问总是感到头晕、乏力,而且食欲不振,脸色也总是没有血色。经检查,医生发现他患有严重的贫血,遂要求他作进一步的检查。但老于自恃素来身体健康,并不重视,只是买了一些补血的药物。然而,服药一个多月后,症状非但没有减轻,反而一天天加重了,他这才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又到医院复查,并接受医生建议检查了肾功能,结果发现他的肾功能衰竭,已经到了尿毒症(慢性肾衰竭晚期)的程度!医生称:他这种贫血实际上是尿毒症引起的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14.
绒花 《老年世界》2013,(2):37-37
张大伯今年71岁,喜好抽烟,其烟龄少说也有50年了。平时他身体没啥大毛病,可近十多年来,他每到冬春季节就咳嗽、痰多。前几天,他竟在剧烈咳嗽时突然晕倒,虽然过了一会儿自己就醒过来了,但却摔伤了。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他被确诊为“咳嗽晕厥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婷婷是个四个月的小女婴,前两天,妈妈带她去注射了第三次疫苗,打的是百白破第一针。可第二天,妈妈用手触摸婷婷的额头时,感觉到有点发烧,她赶忙拿来体温计一测,38度!担心孩子感冒的她忙抱着孩子往医院跑,可经过检查后,医生结合昨天打疫苗的情况却告诉她孩子并无生病迹象,而是一种正常的疫苗热。  相似文献   

16.
今年43岁的周月华,出生于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乡的一个农村家庭。在她出生8个月时,被医生检查出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并断定她左腿残疾,也许终生都将无法正常行走。这样的不幸无疑让原本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但这并没有减少父母对这个宝贝女儿的疼爱。周月华从小也很争气,即使行走困难,见同伴们陆陆续续去上学,她也让父亲将自己送进小学校园,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涯。  相似文献   

17.
法国蒙彼利埃医疗中心推出了远程诊断项目,帮助牙病患者在家就能看病。具体流程是:牙科护士到病人家中拜访,用一个牙刷大小的图像仪器探测病人口腔内的病情,然后将图像储存,通过电脑网络传输给牙科医生,医生当场给病人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如果病人需要进行手术或其他口腔处理,医生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安排病人下一步就医的时间。虽然这一措施无法取代实际治疗,但为医生和病人节约了时间和就医成本。  相似文献   

18.
吕斌 《老年人》2014,(9):57-57
正问:最近,我一位好友检查发现血化验结果异常,以及脾脏肿大,医生建议他进行骨髓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但好友担心骨髓穿刺会损害身体,甚至担心检查时发生意外。请问他的顾虑有道理吗?广西平果余志答:其实你好友的顾虑也是很多患者对骨髓穿刺检查的误解。实际上,骨髓穿刺检查时所抽取的骨髓组织或骨髓液是极少量的,一般为0.1毫升左右,而人体正常的骨髓液总量约为2600毫升。可见骨髓穿刺检查时所抽取的骨髓液与人体骨髓液总量相比,可说是微不足道,何况人的身体内每天还在不断地  相似文献   

19.
血糖药怎么不管用啦? 75岁的陈大爷患糖尿病10年。一次检查时,医生手误多收了费,医保退费很麻烦,医生嘱其以后检查不收费,但陈大爷不愿意,遂发生了争吵。接下来的3个月。陈大爷虽坚持服药,但血糖居高不下,谁也说不出为什么。后来,医生了解到陈大爷上次吵架后每次看病都找那位收错费的医生,心情不舒畅,且几乎每周都到医院找领导反映。原来陈大爷血糖控制差的根本原因出在心理上。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活人不会被尿憋死",但其实,憋尿,这件看起来没人在乎的小事,不仅影响健康,甚至还会致命。最近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年近六旬的周大爷坐长途车从重庆到广州欲与儿子团聚,竟然在路上发生了猝死。医生判断可能是因为憋尿过久导致心律失常而猝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