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旭东 《西北人口》2010,31(6):87-92
人口的老龄化是21世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趋势,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社会养老保障影响,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和1991-2007统计数据分析贵州省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就贵州人口老龄化程度、经济增长对养老保险支出的影响做了定量探索,最后,结合现实情况和模型分析的结果对相关情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了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人口迁移影响了人口老龄化的结构。本文运用队列动态仿真人口预测模型对湖北省2050年以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湖北省的人口老龄化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经典的人口老龄化预测模型存在的方法本身误差和思路缺陷等局限,本文将非参数方法运用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中,结合核估计和局部线性估计的理论,建立了非参数自回归模型,与AR(1)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预测精度更高,则本文选择非参数自回归模型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进行预测。最后,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进行年龄组别和城乡结构分析,针对我国从2004年开始出现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现状,从人口迁移等角度分析原因,并提出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对策以及平衡城乡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很快的国家。如何从我国实际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妥善解决好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对做好当前老龄工作具有指导作用,还可为解决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借鉴。本研究从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征入手,阐述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探索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又切实可行的老龄工作对策。一、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特征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上升。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的统计,当一个国家或地…  相似文献   

5.
刘琳 《南方人口》2006,21(4):34-39
本文评述了台湾-大陆人口老龄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及人口老龄化的特征;运用台湾-大陆的统计资料建立计量模型,从而运用定量的方式分析对比了两岸的人口老龄化成因;最终提出了关于缓解两岸人口老龄化冲击的措施。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增进两岸的了解,也为两岸互相汲取经验、互惠互利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6.
广东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其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庄俊义 《南方人口》2008,23(3):20-23,3
广东人口老龄化既有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普遍特征,又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先行一步这一背景下的突出特点。文章在利用广东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资料和广东省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分析广东人口老龄化基本状况及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也是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的省份。本文利用人口发展数学模型,得出五种预测方案,然后再根据山东省的实际形势确定了备选方案,分析了山东省百年人口老龄化总趋势,以及2005-2020年山东省人口老龄化发展特征,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准确把握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态势是积极应对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的前提与关键。利用2000—2020年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系统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的最新特征与发展趋势,并探讨我国少数民族老龄问题和积极应对措施。研究发现,2020年少数民族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3.10%,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但老龄化进程慢于汉族。少数民族老年人口呈现高龄化和女性化特征,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明显。此外,少数民族老年人口主要集中于壮族、满族、回族等人口较多的民族中,39个少数民族已进入老龄社会或老龄化社会阶段,各民族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分化进一步增大。各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为家庭供养,老年空巢家庭规模持续增长,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现象凸显。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既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体现,也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养老保障与养老服务带来了诸多挑战。一是民族地区养老保障发展滞后于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进程;二是伴随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民族地区养老服务需求迅速增加,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需破解多重挑战;三是面对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经济、文化、地域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人口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 ,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然后选择指标 ,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建立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前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北京市目前正处于人口老龄化早期的快速发展阶段。根据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北京市人口分年龄、性别资料和出生、死亡等数据预测到,未来50年内,人口老龄化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2050年达到预测的最高水平,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34%,高出全国水平7个百分点。半个世纪之后,人口老龄化将会继续加重,将给社会经济带来更加明显的影响,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前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姚静 《西北人口》2004,(6):24-26,30
本文采用全国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结合有关人口现代化的主要指标,对山东人口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山东实现人口现代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339名已婚妇女生殖卫生普查资料分析,了解了兰州战区内已婚妇女的生殖健康现状,提出了不同年龄段采取相应重点的生殖健康保健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振江 《南方人口》2008,23(1):11-17
许多教科书、研究论著都认为,广东和福建是早期香港华人的主要流出地。本文主要根据早期港英政府人口统计资料等历史文献,证明只有广东是早期香港华人的主要流出地,福建在当时只占微不足道的地位。而在广东省内,广州府是最主要的早期香港华人流出地。此外,本文还附带简要讨论了早期香港华人移民的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我国农业主产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主产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在农业主产区尤其突出,探讨我国农业主产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意义重大.本文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数量、转移的地域特征、产业特征及特移的效益特征等方面出发,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农业主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特征.  相似文献   

15.
陈成文  肖卫宏 《西北人口》2007,28(5):111-115
家庭养老意识、自我养老意识和机构养老意识是三种主要的农民养老意识。在农民养老意识变迁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家庭权力转移、养老文化、农民需求层次和社会舆论等是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凌晓文 《西北人口》2007,28(5):116-119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归纳了在人口计生工作和民生问题相关联的主要因素,以及民生问题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的主要关系,阐述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促进社会发展,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7.
西海固地区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口问题其本质是个发展问题 ,是可持续发展内容之一”的观点出发 ,分析了西海固地区主要的人口问题以及人口问题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并在更宽泛的层面上提出解决西海固地区人口问题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郭剑波 《南方人口》2011,26(2):48-54
根据文献和调查数据,重点探讨青田籍新移民的人口分布、文化水准及其主要移民方式,揭示青田新移民具有人数集中在欧洲、接受国内教育水平较低、以家庭团聚和非正常渠道出国为主要移民方式等特征。  相似文献   

19.
四川人口素质水平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对四川省21个市、州人口素质水平进行了排序和比较,并结合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状况,分析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以便为更好地指导和规划人口的高素质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It is widely recognised that studies based ontime diaries form the most valid and reliabledata source concerning peoples' timeallocation, but it is also documented thatvarious designs give somewhat divergentresults. Usually both main activities andpossible parallel activities are captured intime diaries. Much research has been undertakento evaluate various aspects of the design ofsuch surveys, but there has been little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n the possibleeffects of recording parallel activities on theway people report their main activities. Asmost analyses focus mainly on primaryactivities, validity in this area is of utmostimportance. Utilising the Norwegian Time UseStudy from 1990–1991 we discuss in this paper if,and possibly how, the registration of secondaryactivities influences the picture we get ofpeople's main activities. Also the role of theexamples presented to participants isinspected.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recording of parallel activities does affectthe way people report their main activities.Especially indistinct and fuzzy activities likechildcare, socialising and television viewingseem to be sensitive, but effects differ forwomen and men. Undoubtedly, information onsecondary activities is needed in order tofully reflect people's time patterns, but it isimportant that guidelines for diary keeping andexamples presented to participants aredeveloped carefully so that information onprimary activities is not distor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