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百回本《西游记》作者臆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百回本《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最早明确作出这一判断的是吴玉摺和阮葵生,但并未广泛为人所接受。到1923年,经胡适、鲁迅的考证和认可,才得到学术界的公认,成为定论。1933年俞平伯虽曾提出怀疑,但并未掀起波澜。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时有疑意,1983年章培恒发表了质疑的文章,引起了讨论。笔者现不揣浅陋,聊抒鄙见,以助探讨。一、吴承恩《西游记》是游记性质的作品先把《西游记》的著录情况择要开列于下:明无名氏《录鬼簿续编》:杨景贤《西游记》。明晁瑮《晁氏宝文堂书目》卷中《乐府》:《西游记》。明周弘祖《古今书刻·山东·鲁府》:《西游记》;又《山东·登州府》;《西游记》。明徐渤《徐氏红雨楼书·子部·释类》:《西游记》二十卷。杨景贤、名暹、后改名纳,  相似文献   

2.
孙蓉蓉《刘勰与〈文心雕龙〉考论》之难能可贵之处有三:考论兼擅,情理并美;采铜自鋳,拓宽新域;钻研弥深,比较辨析。从中可窺见作者持之以恒探究"文心学"的坚实足迹。  相似文献   

3.
禹学文、吕有宽同志的《<莺莺传>新解》在本刊(一九七九年第二期)发表后,我们陆续收到了一些来信、来稿。这些信、稿就如何评价《莺莺传》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因篇幅所限,现予以摘选刊登。  相似文献   

4.
赵国栋先生在《〈红楼梦〉作者新考》(原载《河南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新华文摘》1990年第7期转载)一文中大胆地提出“《红楼梦》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曹頫。”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很好的,作为红学研究中的一家之言。定会引起国内外红学界的高度重视。但通读全文之后,我觉得作者的论断尚缺乏确凿的事实依据。现仅就文章中引证的若干资料,提出几点不同的看法,供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1990年第2期《河南大学学报》发表赵国栋先生的《(红楼梦)作者新考》一文(以下简称《新考》),洋洋洒洒两万言。笔者在细读全文之后,觉得《新考》的材料是丰富的,论证也是充分的。但是,其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分析方法是牵强附会、取其所需的。在此,笔者只想借用《新考》中所引用的材料(重点号笔者加,下同),来谈谈自己对《红楼梦》作者的看法,借以向赵先生请教。  相似文献   

6.
<正> 现今流行的百回本《西游记》(今本),是以明代世德堂本《西游记》(世本)为基础校刻的.世本即今本的祖本和主旨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大的疑团.研究界诸说竞出,纷争不已.金有景先生《关于〈西游记〉的祖本和主旨问题》(刊《南都学坛》1989年第4期,以下简称金文)提出:祖本是清代《西游原旨》的白文,主旨则是“证道”或“修金丹、练气功”.这两说颇似新论,实际上却使人更添疑团,因此,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7.
《再论〈西游记〉的祖本是〈西游释厄传〉》有许多矛盾之处;学术新论的提出和求证,应从资料出发,求事实根据,解决一系列争论不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呐喊》与《彷徨》是鲁迅在“五四”到大革命时期写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呐喊》收入一九一八年四月到一九二二年十月所作小说十四篇,一九二三年八月出版。《彷徨》收入一九二四年二月至一九二五年十一月所作小说十一篇,一九二六年八月出版。到三十年代初期,鲁迅站在新的思想高峰,对前期写的这两部短篇小说集,题了两首五言绝句。这两首五绝是我们研究鲁迅文艺思想的发展的最可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现存最早的包括世德堂本(简称世本)在内的明代三种《西游记》版本,皆题华阳洞天主人校,书前并有陈元之撰的《刊西游记序》(简称陈《序》)。所以,陈元之和华阳洞天主人在《西游记》版本史上是很有名的;还多有论者认为他们是一个人,这的确很有可能。问题是对于他们的生平却一无了解,唯一可靠的材料就是那篇陈《序》。而《百回本<西游记>作者臆断》(简称《臆断》,刊本刊1990年第1期)一文却认为陈《序》为托辞伪装,故布迷阵,不足置信;并据此断言陈元之为《西游记》作者。我以为论据不足。《臆断》主要从三方面来论证,特逐点加以争辩。一、《臆断》视陈《序》“旧有叙”之说为假托,所以撇而不论,断言世本是初刻本。《臆断》说:“或曰,序中明明‘旧有序’,可见世德堂本不是初刻  相似文献   

10.
《百回本<西游记>作者臆断》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一期刊登了陈君谋的文章《百回本<西游记>作者臆断》(人大《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0年第6期复印,以下简称陈文)。作者认为,吴承恩写的《西游记》是游记性质的作品。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一是吴承恩不具备写游记性质《西游记》的条件。众所周知,写游记性质作品的一个先决条件是:本人须有亲身的经历,要有时间、精力和目的去游览名山大川,耳闻目睹异国风土人情。如辩机的《大唐西域记》是根据师父陈玄奘赴西天取经途中亲身经历的种种奇遇,并通过其口述写成的。又如元初道士邱长春“固尝西行,李志常记其事为《长春真  相似文献   

11.
据康熙、雍正间文人詹贤之《詹铁牛文集》,考得其时江西曲家三人:何圣符、谢士鹗、詹贤。何圣符曾作传奇《缘外缘》;谢士鹗曾作传奇《快目前》、《玉蝴蝶》、杂剧《情文种》,另有《愤商山》一种,不明是杂剧还是传奇;詹贤曾作杂剧《一线春》、《画中缘》、《同林鸟》、《女锺期》。詹贤为何圣符、谢士鹗剧作所写的序,可补《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之阙,充实中国古代戏曲理论。邓长风在《明清戏曲家考略三编》中,将江苏兴化人李雨商误作《镜中花》传奇的作者、河南人李雨商。  相似文献   

12.
清代诗学具有著述数量多、分布密、集成性、地域性、重史、主学及探究谱式作法等基本性质。列出相关的清人著述,勾勒出清代诗学总貌的同时,也向读者与研究者提供了一份最基本的清代诗学书目。  相似文献   

13.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考据学鼎盛期,考据学是清代学术的主流,并形成“时代思潮”。清人考《孟》,涉及孟子本人与家世,孟子生卒年月与游历时地,孟子游事之君与弟子,《孟子》作者与篇章次序,《孟子》字词句章与思想主张,名物训诂与典章制度,可谓无所不考,卓然有成。成果丰硕,考证全面,研治深入,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乾嘉考据学是清代学术的代表,重视文本考证研究。清代庄学在学风精神、治学方法及治学路径上都受乾嘉考据学的影响,出现了一股考证风潮。清代学者主要从辑佚、校勘、训诂、音韵、辨伪等方面对《庄子》文本进行细致入微的考证,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然而,受乾嘉考据学自身属性和清代社会发展形势等因素的制约,清代的《庄子》考证稍后于乾嘉考据学的发展,二者的进程表现出不同步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中晚明一批学者对理学的批判、重视小学研究、强调博学博证、提出初步的考据学术规范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阐明了清代考据学启蒙于中晚明的观点 ,并对清人为何不视晚明考据学为起源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郭元是清康熙年间颇有成就的诗人,也是一位卓有建树的学者。作为诗人,他才华横溢,享誉诗坛,位列“江左十五子”之殿;作为学者,他凭一人之力编纂金源一代诗歌总集———《全金诗》,体制大备,流惠后世。惜乎其人其事不甚为人所知,纰缪之说亦复不少。本文考订郭元的生平事迹,纠正历来对于郭氏其人其书的几点谬说,述评其诗歌创作的影响,并检讨《全金诗》的文献价值与文化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根据有关清代按察使(提法使)之上谕、奏折、履历等档案及起居注册、吏科史书和志传家乘等资料,对福建按察使史实考异.  相似文献   

18.
清代词人邹祗谟行年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祗谟为清初著名文士,初以《诗经》题经义著名,后以诗古文辞与董文友、陈椒峰、龚琅霞并为毗陵四名家,最工填词,有《丽农词》及词话《远志斋词衷》,又与王渔洋同编《依声集》,于清初填词风气影响至巨。其填词三书虽为学者所重,但生平事迹湮晦小明。《清史列传》等古籍虽有传记,但皆简略不足徵。文章裒集史料、诗文,对邹祗谟的生平、著述和交游进行考证,对邹祗谟的文学创作研究有创新开拓之处。  相似文献   

19.
有关清代台湾进士,黄典权、林文龙列有31人,汪毅夫列有32人,均未能尽台湾进士的全貌。通过文献考订,综合各家的统计标准,清代台湾进士的总人数应该是33人。从文献考订的过程看,相关进士名录、索引以及地方志等文献对清代台湾进士的记载均存在或多或少的缺憾。同时,据考订清代台湾进士的籍贯发现,有17名台湾进士的原籍是福建或广东相关州县,这和台湾社会的移民历史正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史料对清朝康熙皇帝种植水稻的历史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具体的栽培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考证,形成了较完整的传统种稻技术资料.作者认为;史料最早记载的“青风”病应该是稻瘟病;同时对农史研究中争议较大的“碌碡”技术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