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小说形象具有黑白木刻似的造型特征,这一点被许多评论者所忽略。而这一特征却是构成鲁迅小说“表现的深刻和格式的特别”的重要因素。黑白木刻似的造型特点的形成与鲁迅浓烈的黑白木刻情结密切相关。黑白木刻情结产生自鲁迅全部的人生感悟和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2.
在师范院校美术专业,黑白木刻是一门必修课程。木刻是造型艺术中工具性较强的画种,其特点是经过以刀雕版并经印刷创造出艺术作品来。如何在短短几周的木刻普修课中使学生能较为熟练的掌握这一门绘画艺术,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木刻版画的认识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黑白摄影,在广阔无际的大自然中寻求光与影的组合,运用黑、白、灰影调的表现力,对大千世界五彩缤纷的色彩进行提炼、压缩,对形体、质感、情调等进行更富有扭力的表现,使画面效果或高雅明快,或浓重深沉,更为凝炼、集中和简洁.在风靡十多年的彩色摄影成为普通老百姓手中的文明游戏的今天,黑白摄影卷土重来,重振雄风,这是黑白摄影艺术的回归.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黑白摄影艺术正是通过黑和白这两种影调在对比中取得某种和谐后表现出来的.这…  相似文献   

4.
黑白木刻与丝网版画由于自身表现技法的不同,因此具有各自的特点。黑白木刻的美感体现在它的刀法、木质、印痕上,而丝网版画则更侧重于色彩和肌理制作。两者在版画的共性中又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5.
艺术不是对自然的模仿,画家要遵循形式美的原则,根据对自然物象的感受,进行分析研究,合理运用绘画形式的法则,对画面进行艺术加工,对自然进行再制造,这就是艺术处理,在黑白木刻版画中艺术处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论METONYMY之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etonymy(借代)是英语辞格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修辞手段之一。有时我们容易将其与metaphor(暗喻)和synecdoche(提喻)等其它几种修辞形式混淆起来,这是因为,一方面,这几种辞格的确有相仿之处;另一方面,也是一些辞典、修辞文章中的模糊导向作用使然,尤其是对它们之间的内涵与外延意义一直没有深刻的研究和明确统一的认识。该项研究通过理论阐述和实例论证表述了他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将“借代”这一常见形式加以分类,阐明了其功能和作用,一是为了引起大家对这几种辞格概念区分的注意,二是为了统一认识,三是通过这几种辞格的比较研究,为修辞增加一点生气和色彩。如果我们将其运用得当能使文体语言产生幽默、含蓄、委婉、讽刺等不同修辞之能效,使文章生辉,收到简洁明快之果。  相似文献   

7.
有意味的色彩──从色彩形式上认识《红楼梦》的艺术价值王溪勇英国著名的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指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他认为,“在每件作品中,激起我们审美情感的是以一种独特方式组合起来的线条和色彩,以及某些形式及其相互关系。”①艺术作...  相似文献   

8.
严羽论诗反对美刺而标举“兴趣”,“兴趣”是一种无迹可求的兴味和意趣。贝尔认为艺术的基本性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这种不同作品线条、色彩关系的组合,给人以美感的形式,是一种非功利的超现实的纯粹的美的形式;“兴趣”产生于“妙悟”,“有意味的形式”则是艺术直觉的产物。两者都不是理性思维的成果;“兴趣”说着重强调作品的艺术性而疏淡了思想性,“有意味的形式”说过于强调审美情感的超尘脱俗,最终否认了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两种纯艺术理论,凸现和维护艺术的审美特性,对当时及后世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片断疑问句(fragmentaryquestions)”是“片断句(fragmentarysentences);”中的一种,是一种不完全句(minorsentences);英语中的十大词类(除冠词外)或它们所构成的片断语句均可用于“片断疑问句”。“片断疑问句”在语段中使用,可增强文字的表现力,使语言简练明快,生动活泼;能增强句子的语势;还可以强化语言的感情色彩,因而具有明显的修辞特点。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生活于色彩的世界,可谓触目皆色,马克思说:“色彩是一般美学中最大众化的形式.”小说之色比生活之色具有更高的美学价值,因为它强烈得多,并成为一种稳定和永恒的美.《红楼梦》与《红字》中色彩的运用,不仅读者赞美,即使画家亦叹为奇迹.魏继昭认为“文学作品描绘色彩之丰富生动,含情和寓意之深刻莫过于《红楼梦》了,可谓前无古人.”“曹雪芹谙练色彩艺术的程度,简直使色彩学家和美术家自愧弗如.”美国评论家对《红字》的色彩亦有专门论著,蔡斯研究《红字》,确认其有“深刻的美”.霍桑在自己所著的各种小说的序言中,对色彩的艺术处理有不少明确的阐述.我们将这两部小说进行初步比较,可看出不仅主题、背景和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相似,其中对色彩也有许多一致的艺术构思.布丹说:“色彩就是鲜花”.霍夫曼说:“色彩丰富之际,即形式完美之时.”本文拟就色彩意象美三题,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马蒂斯一生创作了大量杰出作品,其中包括油画、壁画、雕塑、插图、剪纸等。他集印象派、后期印象派优点于一身,融汇贯通梵高、高更、塞尚的精髓,在形体上吸收了印象派反对再现的绘画理论;在色彩上突破了写实主义的灰暗画面,获得了自印象派以来全新的明快色彩光辉。基于客观与内心的需要,他发展了东方绘画平面观念及装饰因素,放弃了焦点透视,追求艺术“表现”的感受。他的绘画,不但表现了客观事物的本质与生命,同时也表现了画家本人的认识、心灵和个性。马蒂斯为20世纪现代艺术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鲁迅是很重视作品结构的,他认为在写作伊始,首先“应该是定格局”,然后再“一直写下去”①。这“格局”便是我们常说的“结构”。鲁迅是把结构视为写作过程中的一个头等重要的问题的。因此,他很讲究结构的技法,在与何白涛谈木刻时说,“我以为中国新的木刻,可以采用外国的构图和刻法,但也应该参考中国旧木刻的构图模样。”“艺术上是要有地方色彩的”②。这里说的“构图”也是“结构”。在结构艺术上,鲁迅很善于  相似文献   

13.
在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中,中国一大批木刻工作者与祖国的前途同呼吸、共患难.以拯救民族危亡为己任,成立组织,举办展览,提高技艺,兴起了轰轰烈烈的木刻运动,使木刻成为当时中国美术中一种革命的艺术武器.抗战木刻是中国革命美术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一大批国统区爱国木刻工作者在艺术上大胆探索,创作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为人民大  相似文献   

14.
在以救亡图存为主旋律的1930年代,鲁迅曾为革命考虑而大力提倡木刻画。由此以后,新兴木刻运动在鲁迅的指导和影响下逐渐成长壮大。当时围绕木刻创作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即成本低廉。相对于其他画种,木刻被认为是一种经济门槛较低的艺术,尤其适合经济不宽裕的艺术青年。就狭义的木刻创作而言,木刻确实无需过高的经济投入,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学习木刻方面不存在资源壁垒;而且对一个亟待走向社会和大众的、广义的木刻创作即“木刻运动”而言,其所需的起步成本则非同寻常。木刻青年的筹款活动、工具及画集的采买、画室的经营,以及鲁迅对木刻集的精印出版、对木刻团体的慷慨资助等细小侧面,可以反映出木刻运动初期一些在以往研究中不易被注意到的具体物质问题,这些细节可以为考察木刻运动的现场提供若干新视角与线索。  相似文献   

15.
与其他艺术形式相较,木刻具有诸如绘画等艺术形式所没有的视觉冲击力,这恰好为中国军民抗战精神以及事实的反映提供了一种完美的表现形式,于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内抗战宣传上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情况下,为了使世界民众真实地了解中国抗战的现实境况及中国人民顽强不息的抗战精神,激励和联合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团结一致,在鲁迅的大力倡导下,中外各国尤其是与苏联展开了积极且颇有成效的木刻艺术交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片忽视了影片的伦理色彩、人文精神、思想深度,华丽的形式与苍白内容形成了巨大反差,奥斯卡情结、商业化追求和编剧的弱化是导致中国大片如此状况的原因;影片《英雄》摄取了众多中国传统元素,在暴力成为影片的突出场号时却难觅人性人文精神,它混淆了秦王统一霸业与人民和平愿望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刺秦”历史观;电影作为一门综合的视听艺术,应该是诗、画、情、思的有机结合,而《十面埋伏》中的爱情恰恰缺乏人性的高贵和情感的深刻;过于强调娱乐性,过于追求风格的华丽与美艳,过度强调感官冲击力,导致《无极》忽略了对善良心灵的建构与升华,丢失了大片语义骨架之精深,没能成就大片的艺术精神境界;作为本土电影,《夜宴》“中国味道”甚淡,“东洋风味的汉文化表达”让观者有种找不到北的诧异,而对传统文化艺术精髓的隔膜和把握上的失控,限定了《夜宴》艺术品格的高度,商业票房意识的无限张扬,终使影片沦入整体空洞和庸俗命运;《满城尽带黄金甲》将精力财力都置于形式的豪奢、场面的恢弘、色彩的绚烂上,却缺乏对于剧本的精心构思,从剧情构思、人物性格到细节台词等,都采取从《雷雨》中“拿来”的拷贝方式,缺乏创造。  相似文献   

17.
由于电视广告受时间等因素的制约,主题必须单纯、集中、突出,这决定其艺术形式必须简洁明快。在电视广告的色彩上与观众达到共鸣是其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从审美角度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色彩在电视广告中的成功运用,应注重合理选择主色调,巧用对比色,追求创新,同时也应注意尊重民族习惯和突出情感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介入,与传统艺术相比,接受者在视听传媒艺术的感知过程中,逐步从“静观默照”的欣赏走向体验“变动不羁的惊颤”。从“静观默照”到“流动惊颤”转变的因素,大致可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人类已从稳定式生存走向流动式生存;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体验声画流转的“连续性”以及“惊颤感”是一种人的心理和欲望需要。同时,伴随着这一过程,在接受目的上,接受者也在逐步从纯粹的“非功利审美”普遍走向追求“快感审美”。狭义上的“追求快感”是通过满足接受者单纯的生理、感官和相关欲望而实现,是带有世俗层面物质功利色彩的,而不是纯粹依靠对审美对象本身的艺术兴趣进行的审美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消费逻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传媒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也应被唤起以保障快感处于一种“适度”的状态。在未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扩展现实技术的发展及相应艺术形态的呈现,既会极度增加体验“变动不羁的惊颤”的程度,也可能让“静观默照”的体验感受部分回归。  相似文献   

19.
吴亨宏 《新天地》2011,(12):150-151
这里所说的“空白”艺术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体会、感悟、补充、留一定的时空间,表面上看似教学过程暂时中断,实则是教学在师生在无声地依然交流,这种“空白”艺术的适当运用,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自主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启迪学生智慧的火花,使整个教学结构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曲线美,有张有弛;可以在“此时无声更有声”艺术效应中提高课堂效益等等。  相似文献   

20.
赛珍珠的文艺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珍珠的文学批评有两种倾向:摹仿理论,强调艺术反映生活的真实;实用主义批评,认为创作应该为更多的读者着想,使之感兴趣外也要适当说教。这两者兼顾不好,势必相互冲突。由于对后者的偏重,赛珍珠后期创作就表现出浓厚的浪漫色彩与说教意味。“自然说”是赛珍珠独特的文论观。它从小说创作方法上要真实自然地反映生活及人性,到创作过程,作品形式结构,语言风格等都要求自然而成,不矫揉造作,从而成为具有美学意味的观点。她这些观点得源于中国古典小说体现的文论观与自然主义等西方文论观,使之文艺观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