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 ,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尽管课余有一定的时空 ,但课堂则是最主要的阵地 ;尽管各类政工干部在教育中能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教师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强调这些观念 ,并以此为导向 ,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教育是增强人们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主要途径,本文从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教育的内涵及特点出发,分析了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探讨了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教育的基本机制,以期促进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教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工科大学职业生涯规划与工程技术人才思想政治特质为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企互动提供了逻辑前提。提升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形成校企互动共生的理念、构建富于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思政特质的教育内容、建立课堂教育与企业实践互补的方法体系、探索学校评价与毕业后企业使用相衔接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4.
政治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分析了工科院校大学生政治观教育中存在的特殊问题。提出了尤其要重视和加强工科院校大学生的政治观教育的观点,并就工科院校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提出了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5.
以普及法律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已不适合时代需要,现代法律教育应以培养人们的法治观念为重点;培养法治观念的核心问题是对法律的信仰,最大障碍是人治观念的影响。确立法治观念必须破除人治观念,破除人治观念的有效手段是建立时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6.
工科大学实施文化素质教育,首先应转变教育观念,并建立科学健全的教学体系,注重文化素质教育的补课、抓缺,搞好课堂教学,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教师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7.
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应从两大方面来调整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一是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二是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8.
9.
问卷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存在不少问题:缺乏法律信仰,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和学习法律知识的主动性,欠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通过调查分析,提出可以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建立立体教育模式;运用法律思维培养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等方式来解决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并为高校思想政治法律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分析了文化素质教育问题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愈来愈完善的情况下 ,对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意识是新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 ,因此 ,培养新世纪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高等学校的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 ,在教学方法上需要创新。  相似文献   

12.
培养大学生网络法制观念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上网人数日趋增多,大学生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违法行为,探讨了培养大学生网络法制观念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今天中国的法治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今日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的一件包括正反两方面的工作是:把传统思想放在今日法治建设的视野内,以法治为基点挖掘、分析那些蕴涵着法治建设精神营养和文化资源的思想遗产,诸如早期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庄子哲学中的自由主义与人本思想、早期儒家中的人本和民本思想、中国古代有关义与利的基本理论以及调和、折中、互补的争端解决思想;清理那些来源于传统思想的、阻碍中国今日法治实践的认识误区,例如,工具主义法治观和政治权威与精神权威的同一。  相似文献   

14.
法治信仰是指主体对于法治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为准则.法治不同于法制,也不只是依法治国,是一种法律的理想体系.实现法治的精神要件在于法治信仰.在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要求人们信仰法治.法治信仰的内容既包括主体对法律价值的感受、体认与认同,也包括主体的权利意识、理想意识及守法精神.从而强调了法治必须被信仰,主体才能奉法而行.  相似文献   

15.
法治启蒙的内容包括建构法治精神与批判传统政治法律意识。法治精神即现代政治法律意识,包括民主意识、契约意识、法律至上意识、公民意识、权利意识、自由意识、平等意识、责任意识等。在建构现代政治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的同时,还要大力批判传统的政治法律意识。我国传统的政治法律意识主要有官本位意识、臣民意识、法律工具意识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对世界法律文化尤其是对东南亚各国的法律文化产生了长期的深远影响,受其巨大惯性的驱使,传统法律文化向现代化法治的转化、创新显得相当困难,深入分析其特征有助于我们加快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大学生树立现代观念的必要性,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开放观念和未来意识、信息观念、创新意识、现代市场经济观念等方面概括了大学生现代观念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大学生建构现代观念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议,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培育,更离不开高校法治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创新。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特点具有建设主体的层级性、内容的针对性和继承性。探讨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是高校职责之所在,使命之所系。  相似文献   

19.
法治社会的根本特征是法律权威的至上性 ,树立法律权威是进行法治建设的决定性前提。树立法律权威须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以法治权、制约权力 ;二是以法济民 ,实现守法的自觉化  相似文献   

20.
柏拉图晚年提出法治国家理论,作为对早期理想国家观念的修正,但柏氏的法治观受其哲学思想的影响,没有脱离人治的窠臼。亚里士多德从不同的人性观和认识论的角度批判了柏拉图的法治思想,提出了良法之治的观点,为现代法治奠定了基础。主要从二者法治观念所预设的认识论和人性论前提之不同,梳理法治理论在二者之间从理念论到经验主义的逻辑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