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片小悟     
我至今没有自己的名片,主要因为交际不广或者们精、然而我常常收到别人的名片,这给我带来一点方便.因为我记住不大好,对于人名、地址、邮编、电话号码、职业、职务等总是爱志。有了名片,我就可以随时查阅了.也免去我抄写之苦。所以,每当有人送我名片,我总是满心欢喜。我甚至希望名片上“一律”印上本人照片,因为我对于人的相貌,也是常常搞错,或者想不起来的。偶闻有人声言,他(她)的名片只需印上“中国××”就行,话里很透出一些对这个“长”那个“官”的不屑.这种“不屑”可能是很美妙的吧,但我却怀有一点担忧,担心那快要…  相似文献   

2.
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170万名奥运志愿者带动社会各界公众,在赛场内外用热情真诚的微笑、专业周到的服务,塑造了中国的良好形象。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赢得了国际社会和国际奥委会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志愿者的微笑成为了北京最好的名片。在奥运志愿服务的引领和带动下,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也得到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3.
名片是人际交往古已有之的伴生物,而今天的人则把它演绎得更加色彩斑斓、妙趣横生。校园名片热,是非任评说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伴随人际交往的频繁与扩大,名片也悄然流入校园。据说南京一学子,乘火车与邻座一老板相识,一路畅谈十分投机。下车时老板掏一名片送学生,学生忙找纸笔留姓名、地址给老板。老板见状顺手夺回名片而去。学生尴尬极了。由是,大学生这些同龄人的位使者,也开始像厂长、经理们一样,印几盒名片,需要时双手递上,谦恭的一句“请多关照广’彬彬有礼,还有派。大概因为学子们思想活跃,学有所长,大学校园名片最具特…  相似文献   

4.
2008年,“志愿者”的名字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响亮。众所周知,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一悲一喜,都和“志愿者”的名字相牵连。有人惊呼“志愿服务新纪元”。奥运志愿者的微笑,谁也不能否认的一张北京“名片”。  相似文献   

5.
名片作为社会生活中交际活动的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活动交往中自我介绍的媒介物。据文献记载我国汉代开始使用名片。古人通名拜谒,都是自书姓名爵里。名片最初写在竹片上,以后才在纸上。名片的形状,在清代以前一般用红纸书写称为红贴。现代名片一般用高级的白色或彩色硬纸片制作,也有用化纤或金属材料制作,甚至有黄金制作的名片。可见制作名片的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而体现社会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6.
在如今的人际交往中,时不时遇上新结识的朋友洒脱而庄重地送来精美的名片,而我呢,没有,只好郑重却讪讪地躬身接过来,连连抱歉:“真对不起,我还没有名片。”最初遇上这场景时常觉得全身毛孔有些舒张,局促不安,心里便发管:立即去印它一盘,也说洒滞洒。可冷寂下来设计时,却又全没了主张,瞧入家那名片上,某长、某主任、总经理或是编辑、工程师、某学会常务理事,起码也有个科长股长或理事什么的头衔,至于一张名片堆辽四、五顶甚至更多桂冠的也不在少数。我的名片上面写什么?什么头行都没有,总不能光是署名、办公电话便完了、也…  相似文献   

7.
遭遇名片     
互递名片成了一种礼俗名片这东西古已有之。据史料记载,最早的名片叫名刺。有头有脸的人到谁的府上去会友或到官府拜见某位官员,往往要递给门房(即现在的传达室)一张名刺,以证明自己的身份,好让门房进去通报主人,这也算是一种礼数。那会儿的名刺大都是用毛笔自己写的,当然也非常简单,无非是哪哪的人,姓字名谁叫什么号。一般情况下连自己的官衔名分都不写。您别瞧中国人讲面子好虚荣,但在很多时候还得来点假谦虚。自谦也是一种美德嘛。在名片上印上官位或头衔,显得自己倨傲拔尊,在当时算是大忌。随着现代印刷业的迅速发达,名刺…  相似文献   

8.
周丽 《公共关系》2001,(12):55-55
(一)经理人和其他的商业 名片商业名片的尺寸一般都是3.5×2英寸(可能比社交名片大一些)。对于经理级别的人来说,商业名片一般都在中间写经理的名字,头衔及公司名在左下角,分两行排列。地址和可能有的电话号码在右下角。如果公司是在大城市,应该写上城市名和街道名,州名可以去掉。如果公司办公室在小城市,州名和城市名写在同一行,街道名就可以不写。有些非常有名气的经理人员在商业名片上不印头衔,上面只有经理的名字和公司的名字。  相似文献   

9.
记得是在2006年第一次与青岛市老龄办打交道,有两件事情印象特深。一是老龄办的电话彩铃:“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爱今天的老年人,就是关注明天的你我他。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一是老龄办工作人员的名片,名片正面除了普通名片应该传递的信息,还赫然印着市老龄公益服务品牌“七彩华龄”的彩色图标和文字,  相似文献   

10.
北京志愿服务发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学雷锋邻里互助活动。1993年,以北京志愿者协会成立为标志,北京志愿服务事业开始走上社会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北京志愿服务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志愿者的微笑成为北京最好的名片”,志愿者的服务为中国赢得了尊重。  相似文献   

11.
苇文 《现代交际》2005,(5):62-62
参加朋友的聚会,认识一些富有的人,其中有一位递给我一张名片,金光闪闪,我正要收入口袋的时候, 他说:"这名片是纯金的喔!" "纯金的名片?"我迟疑了一下,又把名片拿过来端详,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给我名片的人说:"你看看背面。"我翻过一看,发现背面角落里有一行小字"纯金999"。那人补充说明:"这黄金的名片是很珍贵的,价值很高的。"  相似文献   

12.
名片杂谈     
中央电视台9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黄宏和侯跃文表演的小品《打扑克》荣获金奖。小品中两个人物,各拿一把名片,你出一张名片,我打一张名片,互相根据名片中的职务高低和职权大小,你管我,我管你。形形色色人物尽在其中。通过打名片游戏,揭露、讽刺了当前社会上的某些不正当的人际关系和被扭曲了的价值观念。二位演员诙谐、幽默的表演实在令人捧腹而又发人深思,真可谓:小小“扑克”牌,人生大舞台,生旦净末丑,是谁谁明白。小小的名片,何以有如此大的社会效应?本来名片古称“名刺”,最初是“削木书字”,上写姓名,用以官场拜谒,攀…  相似文献   

13.
友情的风筝     
到了岁末,我翻出这年来收到的名片,其中的一些人只有一面之交,或许在来年的岁月里也不会再有相遇的机会了,可当我看着他们留给我的名片,便会回想起与他们相识时的时光,这也许是一次旅途中快乐的邂逅、也许是在庄重场合里的短暂相会、也可能是在朋友聚会上的倾心交谈,虽说这些在我匆匆的生命旅程里只是很平常发生着的事,我还是心怀一份感念。因为在数十亿同时存在着的人海里,我们因为有缘而相识,或长或短、或深或浅地走入了对方的生活时空。因为这种感念,我向他们一一邮上一份新年的祝福,没有别的用意,只是希望我这可能是不期而…  相似文献   

14.
名片,在我国已流行好多年了。交际场合,名片能让初次见面的双方“一目了然”:姓名、身份、职务、专业、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等,短时间内彼此掌握,它的确是个好东西。不过,社会上流行的东西,军营不一定流行;社会上能“热”起来的事情,部队也不一定能“热”.就说这名片吧,它在社会上倍受青睐,大行其道,可进入军营时,却是小心翼翼、羞羞答答的,与官兵结缘的速度十分缓慢。但不管怎么说,名片这个小玩意儿,当军营官兵对它有所了解后还真喜欢它。有时候,没有它还其不行。某部新闻干事L写得一手好文章,是地方好几家报刊…  相似文献   

15.
在香港,一提到某人是社工,大家都会非常尊重他。因为在他们眼里,社工服务于社会,是“社会医生”。社工已成为香港的一张名片,其成熟的管理模式和运作经验引发外界纷纷仿效。  相似文献   

16.
时风 《公共关系》2001,(2):36-36
不知您注意到没有,在您所收到的名片当中,有些名片不仅印上了电话、传真等联络方式,还印上了最时髦的Email信箱。  相似文献   

17.
时下,一些城市为给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全方位的服务,开办了集纳it间休息、老年饭桌、家政服务、理发、电器维修等助老服务功能的养老服务街,有的养老服务街还接受养老服务券结账,受到老年人的欢迎。笔者所在的皖北某市,不久前也开办了_一条养老服务街,但还存在一些让老人们不满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心系世博     
辉煌的世博会背后,有着数以万计的志愿者,有高校大学生,也有打工妹。他们的热情和真诚是世博最美的名片。  相似文献   

19.
殡葬业无疑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但它深切地关联着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需要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地发展与完善好这一为人服务的事业。上海殡葬业这些年是进步的,在殡葬服务、殡葬文化、殡葬教育、殡葬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获得了十几项全国第一,如殡葬服务。这几年投资三个多亿建成的新的龙华殡仪馆,成为上海的城市文化名片,中国第一个人文纪念园福寿园最近被评为AAAA级的国家景点,成为上海殡葬业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20.
韩国素有“礼仪之国”的雅称,日常生活中礼节繁多,这既有本民族传统的原因,也由于受东西方文化影响所致。 韩国人与宾客初次见面或与朋友久别重逢时,往往都是一面致鞠躬礼,一面说“初次见面,非常高兴!”或“好久不见了,一向可好?”对于初次见面者,都是一面问候,一面递上自己的名片。此时,对方亦应回赠名片。在接到对方名片时,一定要认真阅看,有时还读出声音来,以示对对方的尊重。 韩国人到别人家做客,一般要备礼品,特别是到有老人的家中做客,一定要为老人送上礼品,这与韩国传统的敬老风俗不无关系。倘若到有老人的朋友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