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积极推动内蒙古养老产业发展重要意义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问题是全球共同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要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社会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包括养老服务产业在内的所有老龄关联产业。2010年全区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区65岁及以上人口为1868157人,占7.5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21个百分点。联合国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作为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进入老龄社会的标准。我区已经入老龄化社会,传统的养老方式已无法满足需求。发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快速向老龄化发展给农村家庭带来愈加沉重的养老负担,农民养老保障问题将会愈加凸现出来。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面临着种种挑战与危机,而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范围又非常有限,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威胁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彭俊 《浙江统计》2014,(6):13-14
2013年,上海市户籍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上海市老龄事业持续发展,养老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发展。但面对老龄人口群体的不断扩大,社会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必须积极探索符合社会实情的养老模式,以不断提高老年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和人口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浙江省是全国率先成为老年型的省份之一,到2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已达8.92%居全国第二位。浙江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已完全进入老年人口类型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尽快建立起养老保障体系,从而为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基础。目前我省城市基本上建立起了养老保障体系,在人口占大多数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却远远落后于城…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具有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农村老年人口呈现高龄化趋势等特点。全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事业,相继出台了诸多领先于全国的政策和举措。但调研发现:浙江农村居民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度存在差异、养老保险覆盖面广但保障水平较低、养老需求以居家养老为主,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有待健全。  相似文献   

6.
浙江人口老龄化面临程度高、速度快以及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和单身老人比重高等特点,使得城乡养老保障体系面临巨大的需求和压力。因此,要以新思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人口良性循环,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逐步完善,建立健全城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人口老龄化加速了老龄服务事业的发展。江苏在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203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突破20%。本文在分析了江苏人口老龄化趋势、居民机构养老需求的基础上,指出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使老年人的赡养系数不断上升,仅仅停留于传统的居家养老并不实际,机构养老在未来养老体系中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提出积极构建社会养老体系、加大宣传转变传统养老观念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妥善解决好老年人口养老保障问题,对于促进黑龙江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存在的相关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世纪的脚步,我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2001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7.1%,达9062万人,银色浪潮正袭向养老大堤。而老龄人口中的弱势群体在农村,其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我国农村老年人人数多,地域分布广,收入差别大,建立符合国情市情的农村老龄人口社会保障体系,应能体现出社会化、多元化、市场化、多层次、多方式、多  相似文献   

10.
正到2013年年底,石家庄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50.83万人,占全部人口的15.9%,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达到20.87万人,失能老人2.1万人(民政局数据)。市区老年人口为41.37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27.0%。目前,石家庄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初步建立了居家、社区、农村互助、机构养老基本框架,通过政策推动和多元化投入,社会养老惠及范围逐步扩大。据统计,石家庄现有养老机构177家,拥有床位3.2万张,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提高,人口老龄化成为近年来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据我国老龄办《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至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北京市老年人口在2050年将超过650万,占总人口比重超过30%。在日益显著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如何处理养老善终问题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正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社会的标准。截至2012年底,北京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常住人口已达286.8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3.8%,按照这一标准,北京市已迈入老龄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有效满足养老服务需求,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解北京市养老机构发展状况及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对北京市部分养老机构及入住老人开展了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3.
国际上通常把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北京市石景山区已于2000年步入老龄社会。2010年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已达到13.5%,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已经达到9.7%,老年人口规模和比率进一步扩大,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为了进一步了解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2011年8月中下旬,区民政、计生等相关部门进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步入年老型,老年人口增长快于总人口增长,呈人口老龄化趋势。原因主要在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人口生育率和死亡率的迅速下降。人口老龄化需要我们重视老年保障研究,加强财政对老年保障的投入,重视慈善公益事业的社会保障作用,尽快建立和健全以社会养老保障为主,以家庭养老和社区老年服务相结合为辅的老年保障体系。 一、老年人口增长快于总人口增长,人口呈老龄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的  相似文献   

15.
杨成钢  杨帆 《四川统计》2013,(11):20-22
四川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效应减弱、社会养老负担保加重。与此同时,全省消费市场迎来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6.
据国家民政部最近发布的消息称:“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迈入中度老龄化。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5到10年后,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将进入中高龄,我国将迎来一波养老照护的浪潮。面对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趋势,传统的“中国式养老”也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近年来,在一些地方,有一些老人为解决养老问题决定“自救”,他们约上好友、同伴走上“抱团养老”的途径,过上另一种前卫新潮的退休生活。  相似文献   

17.
潘璠 《中国统计》2002,(2):59-60
城市老年人比重已经并还将大幅度上升 根据国际标准,6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的老人占7%以上,即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许多大城市,这个比例已经超过了10%,如北京市为10.3%,上海市则高达13.8%。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绝对数量大,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相当于居世界第二位印度的2倍。据预测,到2030年老龄人口将达2.3亿左右,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将超过14%。老龄人口比重的大幅度上升,养老问题将成为更加突…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平均预期寿命也在提高,并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对人口预期寿命的经济收益与成本分析成为日益重视的课题。借鉴Roson的特征价格模型构建经济模型,为国内外学者对人口预期寿命的经济价值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实证分析并检验得出的结论为:人口预期寿命的增长会提升消费与投资,增加社会总收入;而与此同时,人口预期寿命增长也将增加养老基金支出与医疗基金支出,增加社会总成本,形成社会压力。因此,政府应在大力发展老龄化产业的同时,采取相应措施以应对人口预期寿命变动所带来的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19.
老龄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占全国人口10%的老年人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结合我国国情,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解决好养老问题,让老年人安度晚年,以避免和减少人口老龄化给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和精神带来巨大的影响,已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婚姻与家庭直接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状态,维系着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再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自2000年"五普"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省婚姻和家庭状况发生了诸多变化。本文利用"六普"资料,对十年来我省家庭户规模缩小、代际关系趋于简单、老年人口的家庭户大幅增加,传统的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以及我省未婚人口性别比偏高、家庭养老社会保障问题凸显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针对当前婚姻家庭变化给社会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对策思考,以期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