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由自主地开始想念菲利普了.菲利普是我的高中外教,来自美国路易斯安那,那个他每每向我们介绍时,都会满带着自豪的城市.犹记得他第一次给我们上课时,虔诚地说:"路易斯安那是我的家,身体之家,灵魂之家."眉宇间闪烁着诗人般温柔的思念. 邮箱里他最近一封邮件来自2014年3月,他写道:"嗨,童,我依旧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中国学生的好习惯难以形成?尤其是我在马来西亚发现,这里的学生拥有很多中国学生不具备的特质……"脑海里浮现出他第一次和我们说起"困惑"这个词语时的画面.那天外教课上,他叫我们依次教他说一句普通话,他别扭的发音引来同学们此起彼伏的笑声.他没有生气,只是严肃地摸了摸金色的短胡子,失望地叹了口气,若有所思地闭上了眼睛,然后又缓慢地睁开,问我们:"你们怎么可以嘲笑一个虚心学习语言的老外?这太让我困惑了."教室里的笑声戛然而止,我们沉默了,几十张尴尬又惭愧的脸庞都躲到了各自的胸前.  相似文献   

2.
左娜 《国际人才交流》2015,(2):20-23,72
2014年9月3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总理会见2014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者活动中,埃德蒙·费尔普斯(Edmund Phelps)将自己的经济学著作《大繁荣》赠送给了李克强总理。他还风趣地补充说:"我还有一本英文版,是送给您太太的。"就在几周前,李克强刚刚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谈到,要借着改革创新的东风,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而费尔普斯的《大繁荣》正是讲述了大众参与的草根创新是如何创造就  相似文献   

3.
去年我应本市某大学邀请,担任演讲比赛的评委。参赛选手们每人领取一张纸条,根据纸条上所写的主题演讲3分钟。演讲的次序是通过抽签决定的,当抽到第一位的选手走上台时,我发觉他看起来非常不满。“同学们,尊敬的评委们,”他响亮地说,“这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我和其他评委们纷纷抬起头,惊讶地看着他。  相似文献   

4.
正大凡在工作与事业上有所成绩与成就的人,一般说来,都是很勤奋的人。他们很珍惜自己的时间,有时他们把时间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大文豪鲁迅曾说过,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于写作。当代文学家钱钟书,也是如此。有人上门给他送来了参加国宴的请谏,他很随意地回绝了,并说"我很忙"。在一般人看来,喝喝咖啡,在休闲中放松自己,  相似文献   

5.
陈玉兰 《人才开发》2004,(10):32-32,38
在第四届中国精神--全国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座谈会上,我第一次见到胡冕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是个头不高、墩实憨厚、谦恭随和,全然没有时下看到的那种长发飘逸的"艺术家"风度。只要您看到他的绘画和书法作品,一个画家的形象就会在您赞不绝口声中油然而生。 胡冕名胡曰贵,祖籍广东紫金,现为广东深圳人。从小爱好文艺,十  相似文献   

6.
他红了,他的形象活跃在大荧幕上,很多大导演向他抛来橄榄枝。但,一些妒忌他的人刻薄地说:“再红,也是死跑龙套的。”他不以为意,坚定地说:“我活着,甘愿为梦想而‘死’。”  相似文献   

7.
毕业数年,我又回到了我的初中,见到了原来的老师。当我们正在办公室,与当年的班主任闲聊的时候,余光瞄到一个高大的身影,转头一看,正是那个深受同学喜爱的数学老师,那个可爱的、亲切的,我们的“三角板”老师。初一第一堂数学课,他西装革履地走进教室,西装熨得笔挺,领带系得整齐,但当你扫视他全身,很容易就会发现他的西裤下面踩着一双运动鞋:再瞧瞧他鼻梁上架着的金丝眼镜,有些干涩的笑容以及教案上那个显眼的大三角板,颇有喜剧感,这也是“三角板”老师这一外号的起源。  相似文献   

8.
曲琳 《人才瞭望》2013,(5):50-51
生于1986年的伊光旭可谓大器早成,除了那些牛气的微博大号,他还一手打造了厦门飞博共创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博"),有了自己的"创业大本营",并由此跻身当今网络创业新贵行列。"虎口拔牙"爱好者在微博上运营大号之前,伊光旭在豆瓣玩小组。没错,这么一个以文艺范儿、纯净著称的社区,被伊光旭用来"练手"了。"我敢虎口拔牙嘛!"伊光旭说。其实他在用对成功的强烈欲望来为自己壮胆。从大学时阅读海量名人传记这一点,你能看出他对成功有多么渴求:心不在焉地上大学,一心只想做自己的事业,迫不及待地准备小试牛刀。  相似文献   

9.
正每一个学生来到我们面前时,就如同一个"零"。将来他(她)会成为多大的数字,有多大的成就,我们无法预知。而爱琳始终如一地爱着每一个"零"的孩子。"吹面不寒杨柳风",爱琳给人的感觉就恰似这一缕和风——清新、温暖。6年时光转瞬即逝,初次见面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当时我误把她认作是一位男老师的妻子而叫错了名字。她没有生气,朝我淡淡一笑化解了尴尬。后来我才得知她  相似文献   

10.
林清玄 《人才瞭望》2011,(10):86-86
我到一个朋友家里,看见他书房的架子上摆着十几册精装的日记本,顿时肃然起敬,对朋友赞美说:"没想到你写了十几年日记呀!"他笑着说:"这么多的日记本,没有一本写超过七天的!""怎么会呢?"朋友告诉我,他在少年时代读一些伟人传记,发现许多伟大人物都有写日记的习惯,他便想也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第一年只写了七天,就没有再往下写了。  相似文献   

11.
佚名 《人才瞭望》2011,(11):107-107
原中央政治局常委、政协主席李瑞环,是1959年全国第一届"群英会"上的劳动模范。1958年,在建设"北京十大建筑"中,他曾以创造"放大样"的新工作法,改革了传统木工工艺,解决了生产难题而被广为传颂。2003年1月23日,李瑞环在最后一次主持全国政协闭幕式时发表卸任感言,"新陈代谢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退休后,李  相似文献   

12.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而课堂教学又是整个教学工作的灵魂。作为一名普通初中历史教师,从踏上讲台的那天起,我就立足历史课堂——这方我人生最珍贵的"舞台",开始了对"生动"课堂的探究,我坚信,"生动",能使课堂"赋能"、"增效"。本文结合自己近年的教学实践,初步阐述自己"生"动的课堂才"生动"的理念。我想,如果一名历史教师能成功地让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高效"、"精彩"地"动"起来,那么他至少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13.
人生起点原是自然的流露 在有中国“硅谷”之称的北京中关村一明亮办公室。冬日晌午的阳光慵懒地投在地板上。主人高文见我们进来站起身,舒展了一下他那标准的北方汉子身躯。他已经在那里跟别人谈了近两小时了。接起来又跟笔者谈起了他。其人生历程犹如一首如画的诗。 "我爷爷我父亲出生在山东省的牟平县,他们那辈子都很穷,又受日本人的欺负,没有过上一天安宁的日子。爷爷只好领着全家几间关东,最后才移居大连市。"高文过去听他爷爷讲起,今天他又亲自对笔者讲起,仍是那么地动情。 一路的颠簸,一身的风尘,丝毫没有减弱他们的骄健的…  相似文献   

14.
士丹·多尔蒙,一位已过花甲之年的澳大利亚老人.20年来,他来过中国几十次,为我国新疆地区培育出目前国内最好的品种--美利奴"U"品系羊.2006年,他获得了中国政府"友谊奖",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接见.接受采访时,多尔蒙先生第一句话就说:"我不是专家,我是一个农民."  相似文献   

15.
社区咨询师马克"我希望我的中文不久后可以提高到正常交流的水平,因为我爱中国,我打算在中国一直生活下去。"马克(Mark)不止一次地提到这点。这位来自英国北部的中年男士非常享受在苏州的生活及工作状态。尽管前不久,他刚经历了一场"车祸":事故发生在万圣节当天,马克骑着电瓶车,装载着给学生买的万圣节服装、道具及糖果,与一辆私家车发生了碰撞——东西洒落了一地,他心爱的电瓶车也被撞出了一个裂痕。万幸的是,马克没有受伤。  相似文献   

16.
理解     
伟人尚且如此,何况芸芸众生的你我? 有一个孤独的人,他告诉了我他的苦闷,烦恼,以及忧郁。他说世人不能理解他。他只希望得到我的理解。晚上,我们喝酒,我尽一切努力去理解他——然而不能。于是我“煞有介事”地“教导”他一番。我给他讲了3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建造巴别塔:人类在创始期, 天下只有一种语言。他们往东方大迁移时,遇见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知道丁大卫,是在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节目里,崔永元“坏坏”地笑着,而丁大卫则一脸真诚与严肃。后来,我由于志愿填报的“失误”,到西北民族学院读书,但就是那里,我见到了丁大卫——这个曾经只在电视上看到过的外教。后来的交往和接触中,我被他的为人和敬业精神深深感动,  相似文献   

18.
我有一个习惯,每当我走进外语楼的大门,我都会和坐在墙边椅子上的一位外教打招呼.我不知道他在做什么,我也从来没有问过.在我印象里,他每天都坐在那里.他叫威尔,一个来自英国的男人. 我第一次和威尔见面,是在一个雨天.刚刚入职没几天的我,把所有的热情都投入到了学院的各个活动里.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见到叶明钦先生是去年岁末一个浓雾弥漫的黄昏。在京城大厦SO层的一间小会议室里,一位中等身材的年轻人笑吟吟地向记者们介绍着美国系统软件联合公司(SSA)总裁罗杰伟先生“官复原职”的消息。他留着学生式的头发,眼镜后边的那双眼睛充满了自信和友好,池彬彬有礼,举止不俗,眉宇间透着平易近人的亲和。从他递过来的名片上,我知道此人便是SSA大中国集团总经理叶明钦先生。可我怎么也无法将眼前这个好似学生一般模样的人。与往日所见的老总、经理之类的商人放在一类中去,在他身上几乎嗅不到什么商人味儿,可他却是近几年来在…  相似文献   

20.
"做官我宁可糊涂,但干事我不糊涂,我不做会当官而不会为老百姓办事的这种官",这句话出白海南省省长卫留成之口。他曾经是中海油的CEO,现在是中国第一个从企业家直接做省长的高官。他说:"现在很多人对当官研究得很透,什么官场文化我搞不清楚,我不去研究它。"从一名企业家到政府省长,这样的"界限"跨度,的确是足够大的了。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