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城市长期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城市低碳转型是实现城市或区域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开创低碳、生态、宜居的城市发展模式的重要突破口。中国城市低碳转型主要包括城市低碳技术创新、低碳产业布局、低碳能源开发、低碳制度完善、低碳社会培育等方面的系统建构。加快中国城市低碳转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从发展理念、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采取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建设呼吁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作为实施节能减排的主体,对企业发展必然有更高的要求。依据企业低碳发展衡量指标以及企业低碳发展模式,企业应制定低碳发展策略,企业低碳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建立在组织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具体是借助四个"建立",即供应链体系、信息管理系统、技术创新体系和组织文化体系,并以评价指标体系作为约束。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包括发展方式、发展重心、步骤等一系列要素,应与区域的生产力水平和发展战略相适应,能反映特定的区域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经济增长目标。选择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的河北省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能耗强度、产业结构和技术与资金方面分析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基础,从可行发展手段寻找突破口,构建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体现了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手段与区域的匹配,整体与部分的协调。  相似文献   

4.
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都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世界能源危机所进行的实践探索,二者在追求的目标、完成的任务以及涉及的技术范围都有所不同,低碳发展是绿色发展的手段和基础,而绿色发展又是对低碳发展的巩固与强化.建设生态文明是要绿色还是要低碳,关键是看哪种发展方式能够保证正常的经济增长速度,能够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能够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丰厚的回报,能够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项社会事业的共同发展.根据我国资源禀赋和能源、产业结构的特点,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应该是绿色发展与低碳发展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发展低碳经济可采取文化分析的路径,亦需文化本身的参与。低碳经济的发展会孕育出一种新的文化——低碳文化。低碳文化与低碳经济相互交融,使人的物质利益追求与真实的文化追求一并得以考虑,因此二者的融合会内生出低碳财富观念。低碳财富观念能约束和规范个人、企业、政府的财富行为,从而升华中国原有的财富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最先进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城市主要是针对世界各种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而提出的;而作为一种最先进的建筑发展模式——低碳建筑,主要是针对世界各地温室气体排放严重,气候不断变暖等重要问题而提出的.文章阐述了生态城市和低碳建筑之间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关系,同时指出了两者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7.
工业文明框架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不能使中国"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革命性的转变。只有实现从工业文明发展范式到生态文明发展范式的转型,才能从根本上和深层次解决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问题。选择适合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是基于生态文明发展方式范式的要求,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8.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国际舆论的压力,中国政府如何恰当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与低碳经济转型问题,已被世人所普遍关注。基于现实国情,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要进一步建立行之有效的政策规制;有针对性地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正确引导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同时积极谋求国际合作,探索与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的对话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发展的趋势,由于我国各地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性较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表现形式各异,具体表现在利用能源结构等发展低碳经济的水平呈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进行新一轮的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深入研究,以科学确定发展方向显得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背景下安徽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时代到来,这将产生新一轮工业革命。文章通过对低碳经济时代全球产业发展新趋势的研究,指出:新能源产业正逐渐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正在积极抢占新能源产业制高点;在分析了低碳经济背景下全球产业发展新趋势及安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低碳经济背景下安徽经济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减排目标最终会分摊到各个省区,由于各省区的发展条件不同,碳排放模式和减排政策也有很大的差异性。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国情将Kaya恒等式作适当的修正与扩展,引入城镇化和森林覆盖率因素,通过LMDI分解方法,对甘肃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作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甘肃碳排放的三个主要因素依次是单位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城镇化水平和能源强度。根据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省情,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而渔业碳排放量在我国农业碳排放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发展低碳渔业是我国农业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渔业碳汇功能和低碳技术应用两方面提出低碳渔业的定义,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渔业的三种可行路径及其特点,具体包括水域生物的直接碳汇、海洋食物链的间接增汇和低碳技术对渔业产业的改造,并在对我国低碳渔业发展阶段划分的基础上,描述了三种路径在低碳渔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功能。最后认为当前我国低碳渔业研究工作应主要着力于水域生物直接碳汇、间接碳汇核算和制定低碳渔业发展战略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低碳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其研究框架可从空间、时间和功能三个维度来展开。涵盖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城市系统,下含生产和生活两个子系统。自然资源、能源是城市系统的输入部分,环境、排放是城市系统的输出部分。城市低碳发展理论体系的研究具体包括: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系统的空间性、地方性和全球性,城市综合碳循环模型体系,自然与人为双重影响的碳代谢过程,不同空间尺度的城市碳排放和控制,城市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碳排放清单与减排路径分析,切实可行的碳管理措施,城市低碳发展的方法论和技术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激增,随之而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发展低碳经济、引导绿色信贷也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低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模式的转变,促使碳金融成为世界各国新一轮竞争的焦点,商业银行作为一国信贷的阀门和资源配置的枢纽积极参与碳金融相关业务,对于支持国家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在国际上争夺碳金融话语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碳金融市场前景看好,但商业银行参与此项业务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此,我国商业银行需要设立专门组织机构并加强相关人才的储备与培养来提升碳金融业务能力,创新碳金融服务模式满足市场需求,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碳金融业务风险。  相似文献   

15.
宁夏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的改善,旅游业将成为经久不衰的黄金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宁夏是旅游业后发地区,由于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低,人们对旅游业发展的许多问题认识不深入,开发定位缺乏准确,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尚未充分开发,旅游产业结构低级无序,聚合质量差,产业市场发育水平低,在经济关系上比较强地依附于其他产业和其他地区。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和竞争激烈的形势下,用SWOT方法客观准确地分析宁夏旅游业具有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可以为政府及其管理部门制定旅游业发展战略、经营者制定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小城镇住宅建设中的低碳智能住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智能住宅符合建设生态文明国家的需求,是人们追求低碳节能、高效舒适的生活方式以及优化城乡人居环境的必然需求。虽然我国在小城镇低碳智能住宅建设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但低碳智能住宅在我国小城镇住宅建设中却具有较大的可行性。西班牙毕尔巴鄂市的Atica住宅及比尔·盖茨的私人湖滨住宅是低碳智能住宅建设的典型案例,我国在小城镇住宅建设中,可在功能、技术和用材等方面对其加以借鉴与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绩效与政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联合生产的理论视角和概念框架,在以往把农业碳排放视为非期望产出基础之上,将农业碳汇作为期望产出纳入碳绩效核算体系,结合2007—2015年中国42个低碳试点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碳计量模型、超效率SBM模型和ML效率指数分析了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绩效的时空变化趋势,继而对不同地区低碳农业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低碳农业发展是一个具有4种产出品的联合生产格局,旨在实现农产品和碳产品之间的耦合关系得以脱钩;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低碳试点地区虽然保持了良好的净碳汇效应,但未能实现低碳农业的有效发展,农业投入要素的冗余是主要制约因素;大部分试点地区低碳农业生产效率呈现震荡上升趋势,实现了低碳农业发展的绩效改进,农业技术进步是绩效改进的主要驱动力。整体上来讲,低碳试点省市建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低碳农业的发展,但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制约因素源于农业技术效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18.
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低碳技术发展和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决定因子,也是城市低碳发展的关键。通过分析我国城市低碳技术应用概况,提出我国城市低碳技术创新对策,即:强化自主创新;加强国际合作;加强政策支持;完善有利于低碳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构建低碳技术创新系统。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1年中国国家发改委确定的34个低碳试点城市的截面数据,构建了城市碳排放-新型城镇化系统评价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熵指数计算得出城市低碳发展-新型城镇化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并进行系统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新型城镇化系统耦合协调度上总体水平不高;第二,城镇化过程中,人均CO2排放量、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环境水平不同程度地对低碳城镇化产生影响;第三,系统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上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地域性;第四,系统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总体来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第五,系统在新型城镇化水平、协调度、协调发展度指标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强的对应关系,而城市碳排放系统、协调度、协调发展度指标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金融发展是合理估计碳排放需求,制定和实施碳减排政策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实证研究了北京市金融发展对碳排放量的动态影响。结果发现:首先,北京市金融发展与碳排放量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比例随时间变化的协整关系;其次,北京市金融发展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具有典型的时变特征,在样本区间内,其影响程度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另外,北京市金融发展对碳排放量的贡献显著小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具体而言,稳定状态时它们对碳排放的贡献分别为7%和78%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