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创新意义及其完善:民主理念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政治既需要相应的制度作保障.作为一种以自主、参与和共同决定公共事务为核心内容的政治理念,它又排斥某种模式化的制度.追求民主的运动应以理念而不是特定制度为方向.从这一预设出发,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具有创新意义,同时在民主理念的指导下,借鉴西方新近兴起的商谈民主理论,可对该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
史成虎 《天府新论》2012,(4):128-136
在历史制度主义研究视角中,制度替换往往发生于旧制度危机日益严重并将发生崩溃的"临界点"时期,决定政治走向的行动集团如果把握了行动的主导权,就可能在制度变迁中成功实现制度创新。1898年的戊戌变法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来突破中国封建王朝路径依赖的惰性,把中国带入民主宪政的轨道。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分析,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集团是晚清政治舞台上势力很弱的政治集团,其先天不足的因素包括组织涣散、意识形态凝聚力与整合力不足、改革所需的资源匮乏以及臣民文化对变法的阻滞等,这些都决定了戊戌变法不可能完成近代中国制度创新这一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
协商民主理论是20世纪后期以来西方社会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民主理论,它的兴起和发展为中国探寻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视角。协商民主理论和中国政党制度在根本原则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它的兴起和发展不仅有利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中国政党制度应对其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对中国政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更是具有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新的制度安排作出了方向性和原则性的规定,是中国的制度变迁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5.
全过程人民民主,包括选举民主、协商民主、社会民主、基层民主、公民民主等民主政治的全部要素,涵盖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民主过程的一切领域,是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内容与形式、过程与成果相统一的民主。在中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中,协商民主具有独特的制度功能和显著的制度优势,已经深深嵌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加深了民主的内涵。进一步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是在新时代新征程更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毛泽东关于民主的制度安排、民主的方法论、民主的认识论等方面揭示毛泽东的民主观,包括它对于现实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就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重要论述。他强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共同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优势。协商民主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具有独特的优势,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加深了民主的内涵。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协商民主的重要论述,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增基 《学术界》2001,(5):115-123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区别在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实行的是垄断资本主导的、以分权制衡为基础的民主制,而我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的民主制.形成这种根本区别的依据不仅仅在于阶级划分,更主要的在于国情的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中国特有的历史条件的产物,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当前中国的具体国情作出的理性选择的结果.我国现阶段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有其显著的长处,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弊端.因此,我们既要在改革中保持我们的政治制度的优势,又要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推动中国社会民主的发展,是由中国追赶型现代化的路径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决定的。要实现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发展的目的,必须成功地找到实现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良性互动的连接点。必须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不断推进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互动。从我国现实政治发展来看,特别需要逐步推进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改革,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党务公开制度,深化党内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秦小霞 《学术界》2008,(3):263-267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民创造了自己管理自己的村民自治组织形式--村民委员会,并很快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从此中国农村加速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从新制度经济学有关制度供给和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来分析,选择村民自治作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初始形式,就为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初始形式,但中国农村民主制度的推广却存在着制度供给的短缺困难.因而,中国的民主发展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民主先于人民民主而建立,并作为人民民主的政治、思想和组织资源而存在,人民民主为党内民主提供了一些具体借鉴;在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人民民主的实现程度有限,而党内民主的实践性及其对人民民主的示范作用则更为突出;三中全会以来,人民民主的探索对党内民主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而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逐步成为共识.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从根本上还需要以党内民主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同时,人民民主的发展对党内民主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压力和动力,党内民主的发展受制于人民民主发展的整体进程.党内民主只有通过完善选举、考核、监督等配套制度建设,才能在与人民民主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共同推进中国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制度是可以人为设计的,相对于早期民主国家制度自然生长的发展模式而言,第三波民主转型的国家必须进行有效的制度选择,在宪政体制上形成制度性妥协,最大限度地减少转型期出现的各种政治冲突与不确定性.处于转型期的政治设计主体必须同时考虑三种最基本的制度安排,即立法与行政间的关系、政党制度和选举制度.  相似文献   

13.
党内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引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经历了体制外和体制内、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探索,但并没有真正找到一条能够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一特征决定了中国的政治体制必须从执政党的改革和建设开始,执政党的改革关键在于党内民主建设。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推动中国的民主化建设,是适合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人大制度在实现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发展党内民主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民主,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整体发展.而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的现实路径,就是充分发挥人大制度平台的作用,通过认真落实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有效对接,发挥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因此,充分发挥我国人大制度的优势,用足人大制度的"制度空间"来促进人民民主,不失为目前条件下加快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论民主推荐     
民主推荐是干部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错位和变形。为此,必须认真辨析民主推荐的制度定位,并进一步完善其制度功能。民主推荐的实践,对我们如何正确理解民主和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立法听证制度不是原生的,而是移植于西方的一种立法程序性制度,是适应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调整新的社会关系、协调新的社会利益矛盾的要求,对全球化给予中国社会民主政治建设压力的积极回应.立法听证作为立法制度中的一项具体程序性制度,它不仅有着促进立法民主和立法科学的意义,而且还有着超越立法层面的政治价值.当然,它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它的功能的发挥不可能超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它的成长速度也将取决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脚步.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彬 《江西社会科学》2002,2(10):110-112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根本途径。民主制度化过程也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制度创新的方向要满足公民的政治要求,创新的核心是要全面提升公民的主体意识,创新的成果要寻求法律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适合中国国情、与时俱进的民主制度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进程中,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与此同时,一些领域和部分地方的腐败现象也呈易发多发态势。腐败现象的易发多发,说明我国一些反腐倡廉的具体制度和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要建立高度的制度自信,把始终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当下中国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是中国式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层民主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草根社会到基层政权,从执政党外到执政党内,以及从民主选举到民主治理的多维发展。这一趋势曾得益于中央宏观改革的决策以及中国政治制度内含的民众政治参与空间,也与基层群众政治权利意识的觉醒紧密相关,被视为“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但是,中国推进民主政治,实现选举民主的社会基础条件有待逐步成熟,全社会对民主法治的共识有待形成,基层民主发展面临诸多困境。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利益分化、社会矛盾加剧等因素对执政党国家治理体制形成的挑战,决策层出于对国家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的严重关切,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日益重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再定义和新诠释。党的十八大以来,反复强调执政党必须坚持和加强对“民主”“法治”的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一度以“公推直选”为主要模式的基层民主探索日益式微,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导向,也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党内问责”等一系列新的制度安排中发生重大转向。在各种政治力量和不同利益集团的长期博弈中,中国执政党已明确拒绝了西方式“选举民主”,而致力于在传统政治文化中建构中国特色的由执政党领导的“协商民主”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日益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本文从民主的本质特征、制度设计、实现形式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帮助人们划清界限,从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