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盖生 《江苏社会科学》2008,23(3):149-152
在美学研究领域,经典美学话语因"不合时宜"应者寥寥而声音谙哑,政治美学话语因惮于干预文艺创作自由而常常缺席,快感美学话语则由于有商业资本的强有力支持大行其道,声音高亢而嘹亮。其实先进的政治理念本来就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并且只要与艺术表现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先进的政治理念完全可能成为文艺审美价值的提升因素。在市场经济时代,政治美学话语应该为经典美学"托市",经典美学应该通过鼓励和支持追求真善美,与政治美学一道,为大众文化灭菌、消毒,重构美学学术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的一代知识分子处于风雨飘摇的乱世之中,他们无力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只有默默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他们想出奔却陷入彷徨,想呐喊却声音黯哑.当他们把目光投向外国列强时,只有俄罗斯回望的眼神中有些许善意,特别是"十月革命"后苏联对中国的友好姿态,使中国作家对俄国文学油然而生亲近感.而俄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一些俄罗斯作家本身的处境与经历,与前期创造社作家有着惊人的相似,由此,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3.
闹钟     
上床的时候是晚上11点,窗户外面下着小雪。我缩到被子里面,拿起闹钟,发现停了——电池没电了。天这么冷,我不愿意起来,就给妈妈打了个长途电话:“妈,我闹钟没电了,明天要去公司开会,要赶早,你6点的时候给我个电话叫我起床吧。”妈妈在那头的声音有点哑,她说:“好,乖。”  相似文献   

4.
邹再金 《南方论刊》2015,(1):10-12,66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国好声音"何以可能这个问题,必须从哲学及实践两个层面作回应。"中国好声音"的三个维度是出类拔萃、群众积极参与、经得实践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主旋律,真理与价值统一、具广泛群众基础以及实践中越唱越响这三大特性是使它成为"中国好声音"的内在支撑。  相似文献   

5.
罗宁 《理论界》2010,(11):165-166
声音是一切从事语言工作者的灵魂,播音员也不例外。作为一名广播播音工作者,如何让自己的声音更加富有个性魅力、使之成为一张有声名片,恐怕是从业者需要探讨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本文作者通过打造声音品牌的重要性、如何打造自己的声音品牌、声音的个性化自我培养应有"度"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广播节目主播声音形象的自我塑造之路。  相似文献   

6.
显著性和可视性是商标获准注册的要件,有些国家和地区已通过法律修订或司法解释等手段,确认了声音商标的可注册性.特别的声音标志本身具有"显著性",普通的声音标志可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声音商标的内涵可通过图形、文字描述和其他手段表达出来,能满足注册商标的"可视性"要求.声音商标注册已成国际趋势,申请在中国注册的外国商标数量及种类不断增加,中国应该承认声音商标的可注册性.  相似文献   

7.
在希罗多德的《历史》中,希波战争呈现出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形象。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分析,这实际上是源自不同叙述者的不同叙事,希罗多德"有闻必录"的写法使之融入了同一部著作。从希罗多德关于希波战争的书写中,至少可以分辨出三种不同的"声音":民间普通民众的声音、城邦的声音和精英知识分子的声音。这三种声音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希波战争的不同侧面,共同揭示了当时希腊社会中保存的对希波战争的不同记忆,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听"是唯一与人的生命相始终的感觉,汉语中的"听"有时候也指涉听觉之外的其他感知。声音的发生与生命繁衍有密切联系,国人在涉及两性关系时常用声音譬喻。声音的转瞬即逝要求接受者集中注意力,人类听觉的相对"迟钝"反而有利于增强思维的专注和想象的活跃。听觉往往比视觉更能触动情感,人类沟通之所以会从视觉符号(手势)向听觉符号(语言)演化,原因在于后者更有利于较大范围内的全天候沟通。说话者的声音被别人和自己同时听见,这种"不求助于任何外在性"的内部传导使得能指与所指完全不隔,声音因此成为一种最为"接近"自我意识的透明存在。声音传递的"点对面"格局,赋予"被听"之人某种特殊地位,听觉沟通对人类社会架构的"塑形"作用体现于此。母系社会转型为父系社会之后,以往处于"被听"位置的女性开始转向"被看",这是她们顺应男权社会的一种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9.
和宝宝交谈,在孩子成长的最初阶段十分重要。宝宝在会说话之前对声音的敏感度最强。研究表明,宝宝对母亲声音的敏感度超过其他任何声音。这种对声音的分辨能力有助于语言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母语的学习。在宝宝学说话的最初阶段,他的"谈话"是含混不清的。如果你从另一个房间叫宝宝,很难得到回应。这是因为,宝宝  相似文献   

10.
一个10岁之前又聋又哑的男孩,在切除了左半脑之后,奇迹般地学会了说话,这不仅使他的母亲欣喜若狂,而且震撼了整个医学领域。 现年16岁的阿历克斯·奥利弗不仅先天聋哑,还患有癫痫病。7年前,医生为他施行左半脑切除手术的目的,原本是打算根治他的癫痫病,但令科学家们始料不及的是,手术后他渐渐掌握了说话的技能。 奥利弗太太清楚地记得手术前的情形,她回忆说:当时实在是非常困难。阿历克斯不会说话,只能靠制造不同的声音来表达不同的意思。不过,除了我  相似文献   

11.
张俊 《云梦学刊》2001,22(3):86-87
中低声区打开咽喉是唱好高音的基础,解决换声点的过渡可用"反向思维";声音的"靠前"与"靠后",只是共鸣需要与生理动作的一种感觉,要正确认识声音的走向.  相似文献   

12.
声音商标属于非传统可视性商标,无法贴附于商品或服务之上,未经使用难以发挥商标识别功能。即使声音商标中的声音要素存在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独创性,也不可推定其具有商标法意义上的显著性,因此,对声音商标的注册进行审查时不能采用固有显著性标准,而应采用"获得显著性"的单一标准。此外,通用声音和功能性声音即使经过使用获得了显著性,也不得注册为商标,这是保障公共资源不受侵蚀的法理要求。我国2016年修订的《商标审查及审理标准》新增条款,对声音商标的固有显著性作了特殊规定并确立了声音商标审查采用获得显著性标准,但对于该标准的法理基础、适用范围以及声音商标获得显著性应具备的条件尚需进一步解释和明确。  相似文献   

13.
声音是作者运用概念化的语言手段传达非概念意义的情感认知方式。语篇构建过程是一个高级的认知过程,视点作为认知处理的基本要素,不仅影响语篇的表层结构的组织,又制约语篇深层结构。声音是视点认知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了作者视点的选择和安排。因此从视点视角解读语篇声音,可以从语篇表层到语篇深层结构全方位地阐释语篇"声音"的生成过程以及产生的感知效果,同时也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把握语篇主题。  相似文献   

14.
道家生态美学的现象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现象学认为把握关于世界的"绝对真理"不能用逻辑思维方式,而要用直觉方式.因为论证和推理需要已有的认识作为前提,而已有的认识又由谁来论证呢?正如法官不能证明自己是无罪的一样,认识不能证明认识本身是真理.胡塞尔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天生的聋子,也能够通过思维理解到有声音的存在,并且声音能够构成音乐艺术,但由于他不能直接听到声音和音乐,所以,他也就不能真正领会什么是声音和音乐.  相似文献   

15.
宗禾 《家庭科技》2013,(10):27-27
随着歌唱选秀节目的热播,电视机前众多的年轻人也产生了追逐"好声音"的梦想。然而,每个人嗓音各具特点,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发声训练,又缺少健康用嗓常识,很容易伤害嗓子。女子模仿练颤音变哑嗓小丽是《中国好声音》的忠实观众,更是第一季亚军吴莫愁的铁杆粉丝,在"好声音"等多档歌唱选秀节目的刺激下,小丽开始模仿偶像唱歌。她每天苦练发音技巧,一个月后,起初嗓子有些沙哑不适,紧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一款名为"Get"的新型智能手环可将食指当作耳机。它可以与智能手机相连,将电话和音乐的声音转化为振动,通过手腕的振动来传导声音至手指上。用户只需将一根手指插在耳中就可以打电话。在骨传导听力中,骨传导设备(如耳机)扮演着鼓膜的角色。这些设备解码声波,并把它们转换成振动,可以直接被耳蜗接收。这种"声音"  相似文献   

17.
艺术审美的直觉性,往往在于"我们一睁开眼睛去看一个形象或一张开耳朵去听声音",其景象(形象)和声音在艺术形式上又有独特的地位和审美价值.笔者称之为"视听之美".这种"视听之美"的构成,就审美主体(人)来说,又与其审美感觉器官功能有着很大的关系,值得分析、比较和研究.人的审美感觉器官主要是视觉和听觉.视觉、听觉不同,相应构成的景象美和声音美的表现和特征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对"韵"字进行追本溯源的考察,明确其音乐本义后再出发,能为"气韵"研究带来新进展,澄清许多问题。"韵"字古与"均"通,本义为十二律吕及其相生运转,源于运化宇宙万物的阴阳二气运动的节奏。"节奏"是朝向一个目标不断推进、连续而规律变化的过程,"韵"是"气"有节奏地运动在声音这一感性形式中的显现。人物品评、文论与画论对"韵"的使用,皆是对此含义的引申:"韵"为"‘气’有节奏地运动的感性显现"——或显现为声音,或显现为笔墨。  相似文献   

19.
试析政治仪式中的声音符号及其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音符号是政治仪式中的常见元素,与政治社会的基本规范之间存在密切的映射关系。在政治仪式中,声音符号的力量被编码为一种象征性的权力形态,其象征意义在日常政治生活中经过解码后被转换为政治权力。在不断重复的从象征权力到政治权力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中,声音符号通过替换、消除、依附和"独奏"等各种方式,实现权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并最终服务于政治合法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20.
明嘉靖本《荔镜记》是迄今为止泉州地区甚至是福建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南戏戏曲文本,是研究戏曲发展史与闽南方言的宝贵资料。对明嘉靖本《荔镜记》中词头和词尾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明嘉靖年间对《荔镜记》潮泉二部重刊过程中,必定是经过了慎重的选择,选定了某个本子作为蓝本,参照别的戏本进行重新勘定;当时潮泉两地的方言在个别字词,如"仔"的读音和使用上是一致的,而在一些字词如"阿"和"哑"的使用上则存在不同,对比现代方言不难看出其中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通过比较词头和词尾的用法,可见近代闽南语词汇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