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早在中国销售的彩票是菲律宾创设的吕宋票。近代国人对吕宋票由置疑至趋之若骛,其间伴随着对吕宋票或禁或弛的主张。最终,吕宋票因其"以济民需"的为善之举契合了传统文化中的道义主张而为国人效仿。近代义赈团体为着"变资助赈"之需而兴设的助赈彩票预示着中国近代彩票完成了由舶来品到本土化的移植。  相似文献   

2.
晚清本土彩票属于近代转型时期的产物。一方面,它是直接仿效西洋吕宋票而创设;另一方面,晚清彩票的兴起尽管体现了国人的一种逐利行为,但也有传统道义文化的支撑,即晚清彩票假“义赈”名号使其在价值取向上与传统射彩之法区别开来,从而使其在性质上属于近代新生事物。  相似文献   

3.
晚清,随著西洋吕宋票退出中国市场,促成了近代本土江南义赈彩票的创设.而伴随洋商在华彩票公司的纷纷创设以及又先后被取缔,则更加催生了以北洋顺直义赈彩票为典型的各省地方彩票.众多地方彩票的开设,引发了一场对其时中国彩票中心市场--上海彩票市场的纷争.在彩票市场纷争的背后,除却实在利益的考量外,亦有国人在近代转型过程中对近代新生事物认识上的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4.
随着舶来品吕宋票退出晚清彩票市场,其所留下的市场空间吸引了众多彩票商的觊觎。江南义赈彩票得两江总督禀请,获硃批准开,享六年专利,开中国近代官督商办彩票之先河。江南义赈彩票虽然企图利用官方的保护实现对彩票市场的垄断,但是,其销售额度的变化也深受社会时局的影响,并最终为官办彩票所取代。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中后期,吕宋票传入中国。对此西洋舶来品,晚清当局以及舆论媒体对其因立场以及视角的不同而产生或赌博或娱乐的差异认知,并由此而有着对吕宋票或禁回弛的不同主张。  相似文献   

6.
晚清"义赈"与中国近代早期彩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晚清"义赈"的出现,义赈同人为筹集资金,解应急所需,遂仿效西洋吕宋票实行变资助赈,从而催生出了中国近代本土早期彩票.在此过程中,"义赈"这一新的赈灾机制不仅为晚清本土彩票的产生提供了契机,还由此提供了迥异于传统射彩之法的社会土壤."救荒济难"的赈灾旗号不仅为晚清彩票的合理化提供了道义上的支撑,还使其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因其"迹近赌博"而可能招致的官厅的禁令.  相似文献   

7.
发行彩票,为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筹集资金,是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被称为“无痛税收”。旧中国的彩票由于管理不严等种种原因,使老百姓对彩票产生了反感,在社会上留下了不良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禁止发行彩票。1987年开始,彩票又重新走进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  相似文献   

8.
经过十几年来的发展,我国彩票发行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随着彩票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彩票市场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管理彩票市场的《彩票法》尚未出台,彩票法律体系至今没有建立,彩票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如陕西宝马假彩票案、深圳市彩世塔案,沿海地区的私彩泛滥,特别是2005年体育总局“彩票发行费违规事件”,严重影响我国彩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试图从彩票市场的法律规制入手,通过借鉴外国彩票市场规范的一些立法经验,探讨对建立我国彩票法律规范的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9.
我国彩票业的发展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学术》2007,(2)
彩票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虽然与国外的彩票大国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却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前景。要发展中国的彩票业,应当从拓宽彩票发行市场、改善彩票发行网络和进行彩票品种创新等角度入手。同时,彩票业的发展应当朝着市场化、法制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0.
由财政部颁发的《彩票发行与销售管理暂行规定》最近出台。 《暂行规定》对彩票市场规范管理有不少新的规定,其中对彩票作了新的定义:“彩票是国家为支持社会公益事业而特许专门机构垄断发行,供人们自愿选择和购买,并事前公布规则,取得中奖权利的有价凭证。”  相似文献   

11.
程光 《福建社科情报》2009,(6):15-17,21
一、云林“立委”补选国民党惨败云林县“立委”补选2009年9月26日举行,投开票结果,民进党提名候选人刘建国获得74272票,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张艮辉以29278票败选,以无党籍身分参选的张辉元获得22747票,国民党惨败。去年“立委”选举,张硕文是以79000多票,  相似文献   

12.
晚清,随着以广济公司为首的本土商办彩票的创办,洋商也掀起在华兴办彩票公司的高潮。洋商创办的彩票公司以其资金雄厚、得工部局首肯以及开彩公正等,一举冲开晚清中国彩票市场。鉴于彩票泛滥而来的弊窦丛生,上海工部局遂下令取缔洋商彩票,这引发了彩票商的抗争。在取缔与抗争的斗争中,交织着的是道德与经济利益的博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彩票业:反思与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彩票业自1987年诞生以来,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与不足。本文对中国彩票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在借鉴国外与港澳地区博彩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彩票业发展的近期与远期构想。  相似文献   

14.
体育彩票及福利彩票一夜之间热遍了大江南北,可无论是福彩还是体彩,怎样选号已成为人们热衷谈论的一个话题。随着彩票种类的增多及彩民队伍的扩大,开家彩民茶楼,肯定是个顺应市场的创业商机。 彩民茶楼除了可以让彩民们有一处可以谈“彩”论“经”之地,还可以向彩民提供一系列与彩票相关的产品,如模拟摇奖机及《破译电脑彩票》、《搏彩策略》等书籍。彩民们在茶楼里既可品茶还能得到更多的彩票知识和结交彩民朋友,以茶为媒,众贤聚汇,定会受到广大彩民的青睐与喜爱。  相似文献   

15.
晚清彩票发展到20世纪初,已由早期的西洋舶来品、变资助赈演变为敛财、筹款之"新法"。晚清当局对社会控制力的减弱,致使其时彩票层出不穷,愈变愈奇,肆行泛滥。鉴于彩票对个体的影响、实业的阻碍以及社会风尚的败坏,社会媒体舆论也由早期一定程度上的支持转而抨击,呼吁严禁彩票。伴随晚清彩票由萌芽到泛滥的则是媒体舆论或弛或禁的不同声音。就媒体变换的声音而言,取决于其时不同阶段彩票的不同动机、不同功效。  相似文献   

16.
如同1993年中国仅以一票之差而未能获得2000年的奥运主办权一样,1994年底,中国未能完成“复关”谈判。 中国的“复关”进程牵动着全世界的心。1994年12月中旬,全世界都目不转睛地在注视着日内瓦所举行的关贸中国工作组第19次会议。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5,(12):5-10
凯伯格发现的彩票悖论在逻辑学、科学哲学和形式知识论等领域掀起了广泛热烈且持久的讨论。考察具有代表性的解悖方案可以揭示这些方案共同的基本前提:彩票悖论是信念视角下的合理相信或接受悖论。但通过细致分析不难发现,信念视角下的"彩票悖论"实质不是悖论,使其成为悖论的方式之一是从作为言语行动的断言视角重新审视彩票案例,因而利用断言的知道原则就可以成功地消解作为断言悖论的彩票悖论。  相似文献   

18.
晚清彩票属于中国近代转型期的新生事物。它直接参照的是近代西洋彩票,而非传统赌博在近代的演变;晚清彩票假"义赈"名号"以济善需",不但成功规避了官府针对赌博的禁令,且在价值取向上划清了与传统赌博的界限,从而使其与传统射彩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9.
论作为公共物品筹资方式的彩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旭恒  曲创 《东岳论丛》2002,23(2):19-21
公共物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使个体消费者理性地选择“搭便车” ,最终导致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 ,而公共物品消费的非竞争性又使得对公共物品的消费进行收费在理论上是一种无效率的行为。以发行彩票来作为公共物品供给的筹资方式 ,一方面可以消除个体消费者的“搭便车”动机 ,同时在效率与公平两个方面也都优于强制性的政府税收。作为一种筹资方式 ,发行彩票适用于发展对全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20.
"尚义耻利"、"为善得福"是中国传统义利观的表述,中国近代彩票正是借助"为善"之名的"义赈"而得以产生.对于"义赈彩票",社会民众基于"君子言义"以及"乐善之心"的传统文化而给予普遍的认同,官方也采取不干涉态度;而对于以"逐利"为目的的各色彩票,社会舆论最初大多持禁止态度.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近代转型以及传统价值观念的变化,对近代彩票的弛与禁也呈现出博弈之态.隐藏在这种博弈后面的是传统与近代、社会与经济的双层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