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德育对受教育者主体需要的忽视是德育失效的最主要原因.高校德育必须立足于"为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构建一种主体性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主知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表现为无视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独白式关系。要根除这种异化的交往关系带来的弊端,需用对话取代独白。对话即主体与主体之间以理解为基础的视野整合。这种新型关系的建立,有其深层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国封建道德中无视个体价值和道德主体地位、割裂个体权利与义务的观念、风俗习惯、行为方式和将道德政治化、礼制化的教化模式是对学校德育产生负面影响的历史文化根源.延缓着青少年学生新型道德观和道德行为方式的形成.学校德育必须树立现代人的价值观和人格尊严意识,摈弃封建德育的负面影响,坚持人的义务和权利的统一、个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培养受教育者的优良德性和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4.
现实中的高校德育,渗透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先在地位的不平等性、对受教育者所居情境之忽视和对受教育者弱势和缺陷的标签预设.秉承高校德育的创新诉求,借助于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通过人在情境、关系培育、优势为本三个层面的思考,注重受教育者的人生需求满足、生活能力培养及情境资源开发,倡导师生间互为主体的交往关系,并以优势视角开展德育工作,是提高德育实效性,开创德育新局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的德育模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新媒体环境下德育模式的构建应该坚持以综合教育论和新道德发展理论为指导,深入挖掘新媒体的特点,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从道德认知、道德实践、道德评价三个层面来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主体性德育模式。实现德育主体的平等性、道德需求的针对性、德育内容的丰富性、德育环境的多维性,并初步实现德育由强制性教育转向自主性道德学习,从而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被弱化,主要是以往德育的理想主义和泛政治化色彩太浓,学校德育模式普遍滞后,德育"知行不一",高校德育工作者素质偏低、队伍不稳等历史和现实因素造成。要改变这种状况,须在德育中加强和渗透人文教育,德育模式改封闭为开放、从单渠道转多渠道,并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探索德育的有效手段,加快德育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7.
哈贝马斯构建的交往行为理论以达成主体间相互理解与一致为目标,强调主体间的对话与沟通,并把生活世界作为交往进行的预设背景。交往视域中的高校德育是高校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以德育话语为媒介、通过平等自由对话、经由相互理解与解释而达成一致的交往行为。经由交往的新视域对高校德育进行的全新阐释,我们可以获得以下有益启示:尊重受教育者的话语权、贴近生活世界和重视交往成为高校德育超越当下困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生党员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受教育者是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主体。在以往的学生党员教育中 ,由于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 ,使得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本文从主体性的内涵入手 ,分析了学生党员教育中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党员与传统文化教育中受教育者的联系与区别 ,并就确立和强化学生党员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的途径和方法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浅析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把受教育者与教育者放在同等的主体地位,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教育过程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最终达到受教育者在自育中实现个体的独立、自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德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我国高校德育模式仍带有浓厚的传统德育的特征,存在着理性与情感、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多维度的二元对立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德育目标和价值的实现。情境德育通过构建形象生动、意蕴丰富的道德情境,让受教育者在情境中感受、想像和体悟,完成知、情、意、行等方面能力的综合性学习。通过构建知行合一的德育目标、视界融合的德育主体、情理交融的德育内容,能够有效消解传统德育模式中存在的二元对立问题,让高校德育成为深深植根于受教育者心灵和行动之上的德育。  相似文献   

11.
德育资源是指可以运用于德育过程、能够给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产生积极影响的一切现实和潜在的因素。相对于德育条件,德育资源具有更高的抽象性、概括力,更大的通用性、普适性,更鲜明的主体性、积极性。德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持续开发是构成健康德育资源观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2.
互动德育模式是为了克服传统德育模式中存在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关注学生主体道德生活的德育模式。它把德育过程看作师与生、教与学双方互动的活动过程,它以促进受教育者德性发展,全面培养人的主体精神为目标,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以产生德育共振,提高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德育过程的理论是确定德育方针、原则、途径和方法的理论基础,也是德育学理论体系中核心内容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德育过程包含了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德育的过程,二是受教育者对德育的接受过程.显然,德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育者实施德育的过程,更取决于受教育者接受德育的过程.然而,在德育实践中,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将德育过程等同于前一过程,以致将受教育者视为被动的接受客体,在德育方法、途径上显得简单、机械,导致德育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德育的实效性也较低.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独特蕴涵,通过梳理当今家庭、学校、社会作为道德教育的传授主体与接受主体———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状况以及对道德教育效果的影响,从道德教育情感一体化的角度提出提高德育效果的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15.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院冯铁山教授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
  基于我国学校规训式德育工作造成道德教育“祛魅”、学生德育主体地位丧失等问题的思考,并遵循学校德育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建构的基本原则,该著作将诗意概念引领道德教育,在合理借鉴中国历史上诗教成果的基础上,依托民族特定的语言形式和美感形态,力图挖掘德育的诗意美,让青少年从小就得到诗意熏陶,蕴蓄人生激情,坚定人文信念。该著作提出了诗意精神培育的德育价值观,以此解决科学理性与人文诗性的对立问题;提出了指导性学习的师生关系观,解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对立问题;提出了真善美圆融的德育内容观,解决实际生活与道德境界的对立问题;提出了诗意言说运用的方式观,解决受教育者道德认知与体验感悟的对立问题。  相似文献   

16.
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其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品质、正确的政治态度和科学世界观的人。江泽民同志在国庆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提出“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现在,各级各类学校已把德育推到了显著的地位。学校除了专门开设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以外,还将德育与各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也是时代所趋。1987年9月国家教委批准发行的”《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  相似文献   

17.
现代德育日益凸现人自身的价值,要求人性的觉醒和对个性的尊重。在这种形势下,重新研究人本主义德育理论的特点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其特点是在德育目的上强调受教育者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在德育内容上,强调受教育者的直接经验;在德育方法上,强调受教育者自我育德等。  相似文献   

18.
德育主体与受体之间存在双向期待,大学的德育工作就是通过教育活动的中介,求得双向期待的实现。在这一教育过程中,认真研究被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把教育活动置于受教育者的可接受的基础之上,强化受教育个体的内化功能,同时重视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受教育者提供积极有益的影响,则是提高大学德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文化学思考覃壮才德育,作为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般说来,德育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制度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国德育历史悠久,从...  相似文献   

20.
现代德育日益凸现人自身的价值,要求人性的觉醒和对个性的尊重.在这种形势下,重新研究人本主义德育理论的特点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其特点是在德育目的上强调受教育者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在德育内容上,强调受教育者的直接经验;在德育方法上,强调受教育者自我育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