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隆洼文化(距今约8200—7000年),出土有世界上最早的玉器,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闪石玉制玉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红山文化(距今约6500—5000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玉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玉料和玉料来源的研究和探讨应该要求向纵深发展。既然“兴隆洼文化玉器是东方玉文化的源头”1而红山文化(包括良渚文化)“在中华文化与文明起源和形式过程中,都绝非配角”2,那么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探讨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玉料、玉料(包括绿松石等)来源和来源方式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一、兴隆洼文化玉料来源(一)内蒙古地区1982年文物普查发现于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因称兴隆洼文化。兴隆洼文化遗址1983—1994经过7次考古发掘,出土有世界上最早的2件白玉?,距今8200年,玉质为闪石玉,玉料来源于辽宁省岫岩县,来源方式尚不清楚。1982年文物普查发现敖汉旗兴隆沟遗址(位于宝国吐乡兴隆沟村),在4号居室墓出土2件?,在7号居室墓出土1对?,玉料来源于辽宁省岫岩县,来源方式尚不清楚。1976年,在敖汉旗大甸子乡旺兴沟出土一件匕形玉佩饰,长6.5、下端宽1.2厘米,玉质为闪石玉的黄白料,玉料来源于辽宁省岫岩...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区考古工作开展较早且不断取得丰硕成果的福地。史前时期的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和小河沿文化均因在敖汉旗境内首次发现而得以命名。此外,红山文化遗存在敖汉旗境内也多有发现。所以,敖汉旗史前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得以建立起连贯、承袭的文化发展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工作队长期在敖汉旗工作,老一辈的考古学家对兴隆洼文化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做出巨大贡献。刘国祥担任内蒙队队长后,对兴隆洼文化遗址的发掘又屡有重要进展,相关研究也不断有新的认识和突破。敖汉旗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则是取得上述成绩的坚实基础和重要的保证。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时期的玉?开创了中国史前时期玉文化的先河。兴隆洼文化遗址还发现距今年代最早的人工栽培的谷子和糜子。而居室葬则是兴隆洼文化颇具特色的葬俗,反映兴隆洼文化先民浓厚的原始宗教意识。敖汉旗是蕴育中国古代草原文化和中国古代玉文化的摇篮,对于探索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居室葬是我国史前时期的一种特殊葬俗,即将死者埋葬在居室之内。据目前所知的资料,这种葬俗主要见于辽西兴隆洼文化时期和青海齐家文化时期而以兴隆洼文化的实例为多。兴隆洼文化遗址已清理的...  相似文献   

3.
玉器是红山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已发掘的红山文化墓葬中,牛河梁红山文化积石冢石棺墓出土的玉器最具代表性。其中第二地点一号积石冢21号墓出土玉器数量多、质地精美、造型独特、工艺精湛,玉器的组合关系属于最高级的组合,为研究红山文化玉器、葬俗及宗教信仰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西辽河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东北亚古文化古文明的重心地区,研究西辽河流域古文化和古文明的发展轨迹,对探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多民族社会生产方式、社会形态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自上世纪以来,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民族学家和国内外一些知名学者一直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本地区,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系列重大的考古新发现和田野调查资料的补充,考古学文化区系理论的建立和本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建立使我们对该地区的古代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但是,如何利用我们的考古和田野调查新资料,来诠释古代人类生产生活的足迹,恢复人类历史发展的本来面目,确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依据近年来考古发现的新资料对古代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解读,管窥一孔,就教方仁,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一、中国北方最早的玉?兴隆洼文化遗址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因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而得名。经过较大规模发掘的同类性质文化遗存还有辽宁阜新县查海、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克旗南台子、敖汉兴隆沟等地。兴隆洼文化所处的年代约为公元前6200—5400年,属新石器时代文化。在发掘出土的各类遗物中,玉器的发现最为引人注目,专家鉴定兴隆洼文化玉器是...  相似文献   

5.
枣树沟脑遗址继2005年调查和2006年、2007年两次大规模发掘后,2008年又进行了第三次发掘.此次发掘发现了两组建筑基槽和用婴儿奠基的现象,以及先周时期的壕沟、房址、墓葬等重要遗迹,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遗物,其中有些遗物为前两次发掘所未见.枣树沟脑遗址先周时期遗存面貌复杂,与周边文化联系密切,其居住形式和文化内涵的多样性暗示着此地文化交流很可能是伴随着频繁的人群流动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一、猪崇拜的开始与演变猪崇拜是属于动物崇拜,即属于自然崇拜。而自然崇拜开始与何缘故,是个有争论的题目。本人认为:(一)猪崇拜首先始于“使用”敖汉兴隆洼遗址、兴隆沟遗址、阜新查海遗址、林西白音查汉遗址、克旗南台子遗址等主要遗址出土大量的骨骼与骨器以及野果核、鱼骨、渔猎细石器等,学者们基本认为在当时主要经济形态是以采集渔猎,很可能还有少量的农业。问题是,资料表明当时一起生活的人口并不少。猪可以产丰富的肉与脂肪,而且打猎并不难、并没有太大的危险。正好符合当时人们的食用需要与打猎条件、智慧条件。美学家认为美产生于使用。我们认为同样崇拜产生于使用。二、从猪崇拜到马崇拜(一)猪与狗崇拜交替的时代自红山文化以后的诸文化,如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虽然出土的骨骼与骨器仍然很多,但人们很惊奇地发现,出土的玉器中再也找不到玉猪龙。小河沿文化石棚山遗址36号墓出土的一个折口陶罐的耳朵不是猪而是翘着尾巴奔跑的狗的形象。夏家店下层文化大甸子遗址发掘的800多座墓穴中,整猪骨与猪头骨出土的有120多座墓;仅猪蹄骨出土的有70多座墓;猪骨与狗骨一起陪葬的有40多座墓;只有陪葬狗骨的有30多座墓。这一阶段可以说是猪狗同时...  相似文献   

7.
胡头沟墓葬是典型的红山文化积石冢墓葬,通过两次发掘使我们对其全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研究红山文化葬俗和葬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红山诸文化发祥于西辽河流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的辽阔地域。按文化类型又细分为前红山文化,包括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后文化及富河文化;后红山文化,包括小河沿文化,另外还有东山嘴遗址、牛河梁遗址等遗迹。红山诸文化出土的陶器,无论器型还是纹饰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本文不揣浅陋,试就其纹饰做一初探,并求教于纹饰学研究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对兴隆洼文化居室墓的发现及性质、基本特征及兴隆洼文化居室葬俗对辽西地区诸文化的影响等问题加以初步分析、总结,以便进一步探讨兴隆洼文化居室墓及葬俗发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吐蕃这样一个内陆高原政权而言,手工业在社会经济中不占据最主要的位置,但它已成为重要而不可缺少的部门。本文根据翻检史料所得,试图勾画出吐蕃手工业的概貌。一、陶器、砖瓦制造业现今考古发掘可知,高原上人类制造陶器的历史相当悠久,四、五千年前的卡若文化遗址就出土了大量的陶片。到吐蕃王国时期,陶器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用品,相应地陶器制造技术和产量都有提高和增加。近年西藏发掘的吐蕃墓葬内有不少陶器,如林芝地区出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年,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金城屯西侧小山包上发掘了原始时代的墓葬四十座。墓葬的形制均为土坑封石墓。此种形制的墓葬还是初次发现。出土有陶器、石器、骨器、铜饰品等五百余件。出土陶器均手制,制作技术不高。大都是器壁厚薄不一,口沿高低不平,口径与底径不规整,胎体厚重,夹砂颗粒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兴隆洼遗址的初步探讨和研究,根据目前考古学家的发掘资料,拟对兴隆洼文化的年代与房址、生产工具、器物群以及兴隆洼遗址分布等问题进行简要阐述,以便进一步了解兴隆洼文化发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石器时代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因其独具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几十年深受中外学界重视。在一系列研究文章中,学界普遍关注的是红山文化玉器。据统计红山文化玉器绝大多数出土于积石冢石棺墓中,并且从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前期至红山文化后期,积石冢石棺墓的规模、分布情况,随葬玉器种类、数量、玉器组合等均有高层次的发展,本文试图将红山文化玉器与北方区域原初形态萨满教相结合分析玉器的功能所在,以求深入了解史前时期辽西地区先民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4.
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对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是我国史前文化研究中一项具有重大学术意义的探索,这次发掘,揭开了辽西地区乃至中国东北地区及整个东北亚地区新石器文化研究的新篇章。一、兴隆洼遗址发掘的历史背景与重要贡献兴隆洼遗址的发掘,是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探索公元前7000年—前5000年的新石器文化以及建立辽西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我国探索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文化,最初是从1960年代在中原地区寻找仰韶文化的前身开始的。在这之前,1934年在陕西宝鸡斗鸡台遗址发掘中发现了这时期的陶片,量较少。徐旭生撰文认为它们是比仰韶文化早的真正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但徐旭生的这一初步的认识在当时的学术界没有引起重视,主要原因是当时学术界研究关注的重点不在这方面。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在陕西宝鸡北首岭、华县元君庙、西乡李家村等遗址发现了年代早于仰韶文化、文化面貌与仰韶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的文化遗存。但大家对其认识较为模糊。1964年,夏鼐提出了探索仰韶文化前身的问题,认为这些遗址下层的出土物的年代较仰韶文化早,文化面貌与仰韶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是探...  相似文献   

15.
龙虬庄遗址是江淮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位于江苏省高邮市一沟乡龙虬村,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堆积厚度2米左右,叠压着新石器时代文化层5个,距今约7000年。 由南京博物院、扬州博物馆、高邮文管会联合组成的考古队,近年来先后两次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1200多平方米,清理墓葬345座,出土遗物1000多件,主要为陶器、骨角器、  相似文献   

16.
西花园——庙台子遗址位于湖北随州市的东北约40华里,东北面是桐柏山、西南面是大洪山,中间是随枣走廊的一部分,这里是古代南北往来的重要通道。西花园——庙台子遗址是两个高坡台地,中间是凹地,东西相距约100米。这次在西花园发掘400多平方米,在庙台子发拥约100平方米,共发掘500余平方米。西花园包涵有屈家岭、湖北龙山、东周文化遗存。湖北庙台子包涵有湖北龙山、商代、西周、东周文化遗存。西花园遗址发现有屈家岭文化晚期的房基6座,瓮棺葬8座,湖北龙山文化的灰坑13座,墓葬30余座,瓮棺葬6座,东周墓葬一座,此墓葬式比较特殊,头南脚北,仰身直肢,两手屈折腹部,在距骨架胸腹之上约20余厘米处的填土中发现有南北一列放置的鬲、豆、盆、罐等随葬陶器四件。另外在人骨架的嘴里含有绿松石块两块。  相似文献   

17.
洛阳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偃师二里头的文化遗址和墓葬中发现的夏代青铜器是对初期青铜器的继承和发展。其数量和种类虽不是很多,纹饰也较简单,但在青铜文化史上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发掘的墓葬结构不同,出土青铜器在墓中的位置与组合也有差异。已出土的青铜酒器、容器、兵器、乐器、装饰品等,各具特点,具有重要的考古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南都学坛》2015,(4):120-121
<正>南阳市标准厂房位于南阳市高新区高新路东段北侧。1998年6月,经报批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南阳市标准厂房新征地中钻探发掘了12座墓葬,其中M10属汉代画像石墓,出土有汉代陶器、铜器及画像石,这对研究南阳汉代历史文化、埋葬习俗等方面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考古价值。一、墓葬形制从发掘的情况看,M10早年已遭毁坏,上部已不存在,但残存的形制还是比较清晰的。墓葬平面布局略呈  相似文献   

19.
在蒙古国考古文化遗存中,有一种墓葬习俗与红山文化的积石冢的外部形制非常相似,那就是墓上积石的“石堆墓”和“石板墓”文化。虽然红山文化积石冢与蒙古国的“石堆墓”“石板墓”之间的文化内涵差异巨大,很难做大范围的跨时空比较研究,但将蒙古国“石堆墓”“石板墓”与红山文化积石冢的外部形制、墓葬构筑特征进行一个粗线条的梳理,以期对红山文化及后来的北方游牧民族积石为墓的葬俗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即蒙古国“石堆墓”“石板墓”与红山文化积石冢之间,在埋葬习俗方面具有相似性,它反映出远古时期的先民们“天圆地方”观念的形成,对万物有灵世界及灵魂观念的虔诚笃信。  相似文献   

20.
兴隆洼文化是我国北方地区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考古学文化,一经发现便倍受国内外考古学者的广泛关注。石铲和石锄是兴隆洼文化的典型农业生产工具,数量较多,形制特殊,在其他同期文化中少见。本文拟结合以往的考古发掘资料和现有的研究成果,从兴隆洼文化出土的石铲和石锄入手,通过分析其出土的生产工具、动植物遗存以及当时的环境状况,对兴隆洼文化原始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