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迟子建中篇小说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者多侧重于对迟子建个别优秀作品的褒扬和称赞,而忽视了宏观的系统的把握。本文拟从叙述视角、叙述内容和叙述话语等方面,对其中篇小说做些分析,以探讨她创作的成败得失。迟子建中篇小说的文化视角是一个普通知识女性从人文主义立场来观察和表现生活的,她所叙述的事件往往是丰富繁杂并能表现诗意和情趣的。她所用叙述话语是清新流畅的,同时在叙述时序上多有变化。但是她的某些作品叙述事件芜杂,让人读起来有凌乱感、沉重感  相似文献   

2.
青州麻氏家族是北宋时期一个极有影响的强宗豪族。从这个家族的具体情况,可以看出强宗家族在基层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的显著特点。而这个家族的兴盛与骤衰,又充分表现出了专制主义官僚政治与强宗豪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叙述分析麻氏家族这一个案,可以深化我们对宋代强宗豪族具体情况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安阳县渔洋村 6 0 0 0年不间断的历史文化遗存 ,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其周围优越的地理环境是古人选择在此生活的重要条件。这里位于漳河出山所形成的冲击———洪积扇的顶端 ,河床稳定。因此 ,渔洋村虽然紧邻漳河 ,但人类活动遗迹却能在一个地点不断演化。这里处于漳河凹岸 ,河流较深 ,具有修建码头良好的地理条件 ,使其在历史上长期为官道的渡口码头。渔洋的许多文化现象都受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萧红小说叙述模式论柳易江萧红小说强烈的艺术打击力量,来源于她奇特的叙述技法与其审美效果。萧红小说的叙述技法,已不是一种装饰,却成了阅读的乐趣。她是把自己对生活的印象、感受,实现在个性化的叙述之中。叙述技法涵义是颇为丰富的,本文针对萧红小说个体,把它概...  相似文献   

5.
学术传统的延续与断裂--以社会学中的符号互动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晓虹 《社会科学》2004,(12):62-69
在学术传统的发展中,常常出现的情景并不是一种理论的知识增进,而是通过某种视角或范式的转换而表现出的传统的断裂,但是社会学中的符号互动理论却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了鲜明的成长过程。本文分析了符号互动理论的形成与确立过程,叙述了其基本的理论观点,并对造就这一学派持续不辍的制度化保障和学术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由来自不同民族,尤其是文化差异较大的民族成员组成的家庭,其家庭生活往往面临着与单一民族家庭有许多不同的问题,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文化的冲突与协调,这一般在家庭成员之间及与亲属的持续互动中表现出来,并对家庭的维系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当冲突未能协调时,也会出现家庭破裂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小说《活下去》在新旧碰撞、城乡交叉、坚守与欲望中展示了一个交叉着家族史和个人成长史的特定与非特定的时空情境 ,它为努力适应当今大众阅读心理作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尤其是小说极其真切地揭示了在体制转型、物欲横流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下某一类人的生存状态的完全物态化 ,并以独特的复线条式结构从不同的生活走向 ,不同的社会向度 ,共同完成了这一特定生存环境的同构。但是 ,小说未能在更深的层面上触及新旧碰撞中价值迷乱的症结所在 ,也未能更适宜地与叙述对象保持应有的审美距离 ,这无疑便是一个如何去面对一种必须的人文情怀和叙述原则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辛格的<汽车>是一篇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短篇小说.其叙述语言简练、生动,叙述结构传统、清晰,但结局却令读者大惑不解.在读者想急于知道小说人物的最终结局时,作者却戛然而止,完成了其叙述任务,并没有给人物盖棺定论.作者只是给出几个人物的一段生活经历,剩下的让读者来评判.实际上,这篇小说的隐含作者表达了两个主题:一是命运的神秘感和宿命论,二是犹太人的情欲世界.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发表了我和俞吾金的争论文章,拉开了“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传统叙述方式的改变问题”争论的帷幕。我对俞吾金所持观点的批判是系统的、整体的、根本性的。俞吾金所持观点不仅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误解,而且存在对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一书的误解,存在对哈贝马斯观点不恰当的外推、代换与发挥。关注西方马克思主义相关研究的演进,重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可以认为:肖前等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较好地发掘和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意识形态理论和科学技术观,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良好的表述体系;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已遭受严峻挑战的观点,是俞吾金未能正确地看待西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以及未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传统叙述方式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所谓话语,就文学的范围限制而言,是指文学把握世界方式的外部表现形态,在文本意义上就是作品化的表达,既是语言方式亦是语体方式,既是叙述方式亦是艺术思维方式,是思性和悟性的呈露和展现,当然也还包括创作和理论两个方面。几乎在整个古典时代,西方人对于文学的外部表现形态都缺乏深刻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直到贺拉斯写(诗艺》,才表现出明确的语言性关注,这也就是说,西方文艺理论史到这个时候才开始把文学当作一个富有独立意味的语言事实。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之后,西方文论却来了一个革命性的转折,即彻底地把文学当作一个语言事…  相似文献   

11.
这股思潮以形式探索创新为主要特征,表现为消解传统文化所赋予事物的意义;强调个人体验极端化;更新小说虚构观念,强化叙述意识变异叙述方式,进行新的语言实验。形式主义小说的出现,并非仅仅来自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它也是文学自我调节的必然结果。形式变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只要新的形式还未普及,形式探索就不会失去其先锋性。  相似文献   

12.
经济话题是都市小说的一种特殊叙述形态,是市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张爱玲和王安忆的都市小说中,以经济话题剖析人物心理,揭示人物的生存状态,推动了小说的发展,并为叙述提供了一种新的“诗情”。这些都与那些表现家族、伦理的乡村小说构成对比。  相似文献   

13.
话本小说情节的主要模式就是戏剧性,这与其脱胎并继承“说话”艺术有很大关系。这种戏剧性的情节模式有着丰富的表现方式,其中冲突、转折、表演性和巧合是最为常见的。话本小说情节之所以表现为戏剧性,其原因与其内置的“拟书场”叙述格局密不可分,在这种叙述格局中,虚拟“说话人”和虚拟“看官”之间的交流是叙述合理性的依据,根本上说,话本小说情节的戏剧性即为这种交流性服务,受到这种交流性的潜在支配。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当前面临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难题。其理论难题是,未能形成一个对各种定义和理论做出整体把握的哲学域面;其实践难题是,未能在哲学文化观念的层面进入到社会公众自觉的生活实践中。这些难题的深层根源乃在于近现代所形成的以人本主义、主体主义、科学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为核心的哲学文化范式。所以,超越所述的哲学文化范式,确立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新的哲学文化范式,乃是目前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梁凯  王昕 《社会科学》2023,(9):72-84+71
学界常感叹公案小说不如西方侦探小说那么引人入胜。但此类比较未能很好地结合中国文化环境,也忽略了“引人入胜”叙事方式的某些内在机制。法医学知识和细密的故事时间是破案严谨的基石。明代科举和教育体系歧视仵作,强化了文人与法医学知识的割裂。限制计时仪器的发展,因此故事时间较为模糊。说唱常渲染作案经过以强化善恶对立,史传文化按时序叙述,导致隐藏作案经过的方式散见却未成主流。拟话本的题目与入话会提前叙述后文,设置反转和悬念时易顾此失彼。虚构看似相关实则无关的线索,可强化悬念,也使重要的线索与反转更难被觉察,结局更出人意料。但明小说作者视“奇”与“通俗”为手段而非核心,所以很少虚构假线索。悬念、推理和反转多散见却未实现精致的融合。此外,中国独创的密室情节值得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6.
进入 20世纪以后,江西社会以近代经济的曲折、缓慢发展为基本特点之一,继续朝着近代化目标演变,呈现出历史阶段性,并表现明显的弱点与特点。江西未能实现经济近代化的美梦,有其各种因素互为因果起作用。但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与掠夺;封建主义及新旧军阀政府的压迫与剥削;缺乏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白鹿原》从整体上观照历史,突破了从党派斗争、阶级斗争的角度表现历史生活的狭隘和局限,并描述了原始逼真的宗法文化。可以说作者的叙述是对历史的整体去弊,显现出现代意识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近代商人与中国社会转型——序“东方商旅丛书”章开沅中国商人在中华大地上存在已久,但其传统的社会地位却相当低下。“士农工商”,商为四民之末,经商则被贬之为末业。但在农业宗法社会,四民各有其特定的分工与职能,商虽位居其末,却又未能缺少,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  相似文献   

19.
“三通”为两岸人民翘首企盼,却被台湾当局刻意阻挠至今未能实现。在台湾经济的现实下,“直航”巳成为两岸互动中最受瞩目的下一个里程碑衰退。本文就此作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女性解放的道路与民族解放的胜利获得同构性的呈现,但是中国男导演的女性叙事,一直难以超越性别视角.新中国成立之初,电影银幕上男导演对女性进行了堪称时代最强音的叙事,但这以女性性别的消失为代价,并不等于性别认同,依然是对女性性别特征的漠视.其后,虽然谢晋、张艺谋一向执著于表现女性的生存状态,但从其影片中的女性形象来看,他们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展示和叙述依然未摆脱男性视角.香港导演关锦鹏虽是一个例外,女性角色成为其叙述主体,但他关注的却并非女性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